第53章 龚庆上山
在高明身后,张之维缓缓摇摇头。
见此田晋中将视线继续看向了高明,等他继续说话。
两人也不想深究高明是怎么知道的,当年知道龙虎山内事情的人,也确实不少。
不然也不会传出去“龙虎山双花红棍”的称号。
而高明说的交换,在他们看来也确实是高明的风格。
断腿已经长到了脚踝的位置,高明看了两眼就将红手探向了另一只腿。
“老师......”高明不再多说张怀义的事,而是将话题回到了田晋中身上,“所以说,我觉得您可以放松点,八奇技其实没有那么重要。现在也不是乱世,也不需要像当年那样需要维持稳定。
那些飞升的前辈,之所以不留下八奇技给门人,不就是觉得这些只是‘法’吗?对我们这些修士来说,显然是我们从小就研习的‘道’更加重要。
八奇技,奇技淫巧取乱之术罢了,您该好好休息了。”
不管低下头的田晋中怎么想,至少张之维深以为然。
气氛逐渐沉寂下来,众人就默默的看着田晋中的双腿长好,然后高明去处理他的双臂。
有【炁体源流】在,高明的炁用之不竭,如此高强度使用【双全手】倒是不怎么累。
三分钟后,双臂也生长完毕。整个过程伴随着常人难以忍受的酸痒疼痛,但是田晋中视若无物,他的性功太深了。
高明站起身来,吐了口气,接下来才是一个大工程。经脉遍布全身,所以他的红手自然也要覆盖田晋中的全身。
将双手搭在田晋中的肩上,柔和的红光从接触处流下,将田晋中包裹起来。
——
离开了田晋中的住处。
将空间留给了张之维和田晋中师兄弟二人,想来两人有很多话要说。
“什么是双花红棍?”荣山悄咪咪的戳了高明一下,暗声问道。
高明看了荣山一眼,又看向不到一百米的屋子,感觉荣山明天就要去和梁富国作伴。
“哎呀!”
此时,一个道童端着一套鞋袜正向这边走来,绊了一下跌跌撞撞差点撞到高明。
高明一个云手卸力,将其稳稳扶住,对着小麻子脸说道:“多注意一下。”
“谢谢高明师爷。”小道童手中有东西不方便行礼,只是嘴上谢道。
盯着这个小道士,高明愣是没看出什么破绽,对着身旁的荣山说道:“师兄,这个小道童什么时候上山的?”
“也没多久,也就一两个月吧。”荣山想了想,“是一个善信家的孩子,有些资质,我就让一个师侄收了他,现在叫小羽子。
他被分配到师叔那边,和小庆子一起照顾师叔,顺便让师叔给他们两个打打基础。”
‘打基础......?’小羽子这个名字,坐实了高明心中的猜想,看着进屋的全性代掌门,高明心中有些赞叹。
龚庆在山上待了三年,算算时间确实是现在这个时间点。而高明心中想的是,龚庆的这份藏炁的功夫,太强了。
张之维在后面几年和龚庆的接触不会太少,可他也没发现龚庆的修为,这就有点恐怖了。自己要不是有先知先觉的优势,恐怕也根本不会发现。
‘毕渊牛逼。’高明想到龚庆也是毕渊的弟子,不由得在心里给毕姥爷竖了个大拇指。
这老头简直就是个人形自走天才探测器,而且教完徒弟就走,什么也不图。
无论是丁嶋安还是龚庆,都是数一数二的天才啊。
“资质确实不错。”看到荣山疑惑的目光,高明不再管龚庆。
留着龚庆还是有用的,后面他会在山上老老实实待三年,自己想处理他也不急于一时。
“双花红棍啊......”高明受不了满脸求知欲的荣山了,叹了口气开始解释这个称呼的由来。
一旁的张灵玉等师兄弟也竖起了耳朵,能听到上一辈的八卦可是着实不易。
在屋子里的张之维攥紧了拳头,果然梁富国还是缺几个伴儿。
什么双花红棍,太羞耻了。
田晋中看着自己肤色不一致的手脚,拿过了小羽子带来的鞋袜,挥手示意他可以出去做功课了。
“师兄,你一早就知道对不对?”看了一眼竖在墙角的机关手脚,田晋中转身对着张之维说道。
“你指的是什么?”张之维听到师弟的话,眉头一挑,脸色略有些异样。
田晋中张嘴刚想说的详细些,仿佛想到了什么,就又闭上了嘴。
“唉......”这些都不重要了,高明说得对,都过去了,时代也不一样了,田晋中吐了口气,“师兄你说,小明对八奇技的态度是真的吗?”
张之维想到高明提起八奇技的态度,干脆的说道:“应该是吧。”
推己及人,一个真正的天才,自然是看不太上八奇技的。
性命够高,凭借金光咒他都可以一力破万法。
“嗯,我猜也是。”田晋中感觉这辈子最幸运的,一是当年被张静清收为徒弟,二就是心血来潮收下了这个东北小马仙儿作为弟子。
——
高明又在山上待了一周,这段时间里他请教了张之维和田晋中不少经书上的问题。
以前的一些看法,现在成了异人又有了新的疑惑。
两位老者没有丝毫不耐烦,继续给高明拆解着经书,将自己的所感所悟全部告诉高明。
至于在龙虎山造册,还是挺简单的。焚香祭拜祖师爷然后将高明的名字记在龙虎山的名册上,高明就算是正式的龙虎山弟子了。
“师弟,接下来你要去哪里?”张灵玉看着意气风发的高明,笑着说道。
“既然都开始了,那就全部弄利索了,不然昌胤长老、解元大师和周蒙老师又要责备我了。”高明望向了龙虎山山下,“还有就是我想重走一遍当年求学时候的路,用异人的眼睛想来我能发现很多东西,也能印证我自己。”
不只是龙虎山的经书,其他道经和佛经,他也有很多想法,正好趁着造册受戒的机会再好好问问。
“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张灵玉倒是颇为赞同,尽信书不如无书,有时候书上看到的,和现实中是有很大区别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