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98章 嬴阴嫚
马车转向宽阔的大道,朝着咸阳城的方向缓缓驶去。
夜风轻轻拂过,带着田野的清新和远处森林的沉静。
月亮高悬,银色的月光洒在马车行驶的道路上,为这条归途增添了几分宁静。
马车内部,李斯微微皱眉陷入思索,片刻后他眉宇舒展,开口回答:
“陛下,依臣之见,若想让华阳公主成为赵实的心仪女子,臣以为可以从志趣相投这个方面入手。”
“哦?志趣相投?”嬴政挑了挑眉,兴趣盎然。
“正是。”李斯点了点头,继续说道,“赵实博学多才,对于农事、史学、匠制都有涉猎,而华阳公主自幼聪慧,琴棋书画样样精通,且对农事也有一定的了解。说不定他们二人会有共同语言。
我们可以安排一些场合,让公主和赵实先生自然相遇,并在这些场合中让公主展现她的才华和见识,以此来吸引赵实的注意。”
嬴政听后,点了点头,觉得李斯所言甚是有理:“那就依你所言,安排一些合适的场合。不过,此事不宜操之过急,要让他们自然而然地相互吸引。”
“臣明白。”李斯应道,“陛下放心,臣会精心安排,确保万无一失。”
马车在夜色中行驶,车内的话题转向了其他政务,但嬴政的心中却始终挂念着赵实和嬴阴嫚的事情。
若能顺利地让嬴阴嫚成为赵实心中的心仪女子,那么就可以将赵实彻底与皇家、与大秦绑定在一起了。
不久,马车抵达了皇宫,嬴政和李斯下了马车。
李斯下了马车便辞别嬴政,回到他的岗位处理今日未完成的政务。
嬴政则是回到他的书房,处理今日积累下的奏折。
书房内,宫灯的光线柔和而安静,映照着嬴政坚毅的面庞。
嬴政坐在案桌前,开始审阅今日积累的奏折。
时间在静默中流逝,他一一翻阅,批示,不时紧锁眉头,不时又露出满意的微笑。
随着最后一本奏折被批阅完毕,嬴政长长地舒了一口气。
他站起身,活动了一下有些酸痛的肩膀,然后走到窗边,推开了窗户。
夜风习习,带来了一丝清凉,也让他的头脑更加清醒。
他望着窗外深沉的夜色,心中感慨万千。
作为一国之君,嬴政的责任重大,每一天都有无数的决策等待他去作出,每一个决策都关系到大秦的兴衰和百姓的福祉。
片刻后,嬴政关上窗户,转身回到案桌前,整理好批阅过的奏折,准备明日早朝时交办。
随即,嬴政唤来侍从,告知他们自己准备就寝。
侍从们立刻忙碌起来,有的去准备热水,有的去铺设床铺。
嬴政简单地洗漱了一下,换上了干净的睡袍。
走进寝室,床铺已经整理妥当,温暖的被褥散发着淡淡的香气。
嬴政躺上床,闭上眼睛,尝试将心中的杂念一一放下。
渐渐地,疲惫席卷而来,嬴政的呼吸变得平稳而深沉。
在夜色的守护下,在皇宫的静谧中,嬴政终于进入了梦乡。
……
翌日,晨光熹微,皇宫内的钟声敲响,宣告着新的一天开始。
朝会的时辰到来,文武百官陆续进入金銮殿,整齐地排列在两侧,等待着嬴政的到来。
片刻后,嬴政身着朝服,神态庄严地步入大殿,坐在龙椅之上。
他环视一周,目光如炬,扫过每一位官员,确认无误后,便开口说道:“众卿家,有何事启奏?”
朝会开始,百官依次上前奏事。首先是丞相李斯,他汇报了近日来国家大事的处理情况,包括各地税收、农业生产、边疆防御等要务。
接着是御史大夫冯去疾,他禀报了官员的监察情况,提到了一些地方官员的贪污腐败问题,请求嬴政定夺。
嬴政一一听取,不时提问,或是给出批示。
朝会进行得井然有序,直到所有官员的奏事结束。
此时,嬴政清了清嗓子,目光落在了一直沉默的廷尉身上,问道:“廷尉,内儒外法的章程拟定得如何了?可有进展?”
廷尉出列,行礼答道:“回陛下,内儒外法的章程已经草拟完毕,正在细化和完善之中。
臣已召集了一批儒家学者和法家官员共同商讨,力求将儒家之仁与法家之严相结合,以更好地治理国家。”
“哦?可有遇到什么难处?”嬴政追问。
廷尉微微皱眉,坦言道:“陛下,儒家与法家理念本就有所不同,如何在两者之间找到平衡,是臣等面临的最大挑战。
此外,如何将新的章程有效地推行至全国各地,也是臣等需要深思熟虑的问题。”
嬴政听后,沉默了片刻,然后说道:“儒家讲究仁爱,法家注重法治,两者并非水火不容。
朕要的,是一套能够兼容并蓄、切实可行的章程。
你们要在儒家的仁义礼智和法家的严格法治之间,找到一条适合大秦的道路。”
“陛下圣明。”廷尉连忙应道,“臣等一定竭尽全力,不负陛下所托。”
“嗯。”嬴政点了点头,接着说道,“朕给予你们一个月的时间,务必将章程完善妥当。”
“臣等遵旨。”廷尉和其他官员一同跪下,齐声应道。
……
时间一点点流逝,不久,朝会接近尾声。
嬴政再次环视殿内,声音平静而威严:“众卿还有何事启奏?若无事,朕便宣布退朝。”
百官相互交换了一下眼神,皆默口不言。
显然,今日的奏事已经完毕,没有其他紧急事项需要立即向皇帝汇报。
“既然无事,朕宣布退朝。”嬴政说罢,起身离开龙椅。
“臣等恭送陛下。”百官齐声说道,纷纷跪下,直到嬴政的身影消失在殿门外,方才起身,有序地离开金銮殿。
嬴政回到书房,重新坐到案桌前,继续处理政务。
他拿起一本奏折,刚要看下去,门外传来了轻轻的敲门声。
“进来。”嬴政头也不抬地说道。
门被轻轻推开,一个温柔的声音响起:“父皇,嫚儿来看您了。”
嬴政抬头一看,只见华阳公主嬴阴嫚身着素雅的宫装,脸上带着温柔的微笑,正轻手轻脚地走进书房。
“嫚儿,你怎么来了?”嬴政放下手中的奏折,露出一丝慈爱的笑容。
“嫚儿父皇下朝会辛苦,特来为陛下捶背解乏。”嬴阴嫚走到嬴政身后,轻轻为他捶起背来。
嬴政闭上眼睛,享受着女儿的孝顺,心中涌起一股暖流。
他伸出手,轻轻拍了拍嬴阴嫚的手,说道:“嫚儿,你这份孝心,父皇心领了。”
嬴阴嫚边捶边说,“父皇为国为民,嫚儿也为父皇骄傲。只是,父皇也要注意身体,嫚儿和母后都担心父皇太过操劳。”
“父皇知道了。”嬴政笑着说道,“父皇会注意的。对了,嫚儿,你最近可有好学什么?”
“嫚儿最近在学习琴艺,母后说,琴艺可以陶冶性情,对女子而言,是必修之课。”嬴阴嫚回答道。
“很好。”嬴政点头赞许,眼中闪过一丝欣慰:“学习琴艺,修身养性,确实是对女子而言至关重要。
不过,嫚儿,你要记住,学问之道,不仅仅在于技艺的熟练,更在于心灵的修养。
琴艺可以培养你的气质,但父皇更希望你能从中领悟到人生的真谛,做到内外兼修。”
嬴阴嫚听罢,眼中闪过一丝认真,她轻轻点头:“父皇教诲,嫚儿铭记在心。嫚儿会努力学习,不辜负父皇的期望。”
“好。”嬴政露出满意的微笑,“你素有慧根,父皇相信你能够做到。不过,学问之事,不可急于求成,要循序渐进,学琴期间,你切莫急躁哦!”
嬴阴嫚俯身行礼:“父皇放心啦,嫚儿可不是急于求成之人。”
“嗯。”嬴政轻轻应了一声,然后转身低头看奏折。
嬴阴嫚见状,俏皮地眼睛转了转,她轻轻放下捶背的手,转到嬴政面前,跪坐在地上,双手托腮,眼中闪烁着期待的光芒,撒娇道:
“父皇,您看嫚儿这么听话,认真学习,您是不是应该奖励嫚儿一下呢?”
嬴政看着女儿撒娇的样子,心中不禁软了下来,他笑着问道:“哦?嫚儿想要什么奖励?只要父皇能够办到的,自然会答应你。”
嬴阴嫚闻言,眼睛一亮,小心翼翼地说:“父皇,嫚儿长这么大,还从未真正出宫游玩过。
嫚儿听说宫外的集市热闹非凡,百姓们的生活丰富多彩,嫚儿想……嫚儿想出宫去看看,体验一下民间的风情。”
嬴政听后,眉头微微一皱,嬴阴嫚作为大秦公主,身份尊贵,随即出宫游玩自然是不行的。
但嬴政又不忍拒绝女儿的请求,毕竟嫚儿一直都很乖巧,从未有过过分的要求。
“嫚儿,你可知出宫游玩并非易事,你的身份特殊,若是传出什么风言风语,对你对皇家都不好。”嬴政语重心长地说。
嬴阴嫚听出了嬴政的顾虑,她连忙保证道:“父皇,嫚儿明白您的顾虑。嫚儿不会以真实身份出宫,也不会惹出任何是非。
嫚儿只是想去看看宫外的世界,增长一些见识,这对嫚儿的学习也是有益处的。
嫚儿保证,一定会小心翼翼,不会给您添麻烦。”
嬴政看着女儿诚恳的眼神,心中终究还是有些动摇。
正当他陷入为难时,他忽然想起了赵实,瞬间就有了主意:“既然你如此渴望体验宫外的生活,那么过几日,父皇就亲自带你出宫游玩。”
嬴阴嫚闻言,眼睛一亮,兴奋地说道:“父皇,您说的是真的?”
嬴政微笑着点头:“当然是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