肉身成圣,从流民开始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119章 千里行

赵府内,赵振海正在享受自己的老年生活。

他对自己现在的小日子十分满意。

虽然失去了双腿,让他无法独立行走,但出乎他意料的是,原本只准备拿来当奴才使唤使唤的小子,竟然在经商一道上这么有天赋,不过短短一年时间,完全学会了他的为商之道不说,更是在赵氏商会这个圈子里拥有了不小的威望。

如今的纪阳明,是赵氏商会一言九鼎的人物,甚至于,哪怕他本人还没有授意,而纪阳明说“是赵老爷”说的,别人也会信,甚至隐隐有成为赵氏第一人,带领赵氏走向更强的趋势。

至于被夺权?

早在一年前,自己唯一的亲生儿子死去,唯一的爱人也因伤心过度离他而去之后,他就彻底看开了。

什么狗屁权不权的,只有把自己的日子过好,自己把自己伺候开心了,才是最重要的。

加上纪阳明是个绝对值得信赖的后辈,一年下来,赵振海心情好了许多,身材也变得更加富态。

以前是个身材略显矮小的小老头,现在是个身材缩水一半的小老头胖子。

当听到故人来的消息时,赵振海显得很开心,因为他基本没什么仇人,生意上的对手也早被李义成和纪阳明,一文一武收拾得服服帖帖。

等到乖女儿从渊明回来,就让她跟姓纪的那小子成亲,老头子我这辈子就算圆满啦!

“快,快快,推我出去看看!”

赵振海招呼身后的侍女道。

“赵老爷,不用您动身,我们进来了!”

一道豪气干云的声音从外面传来,赵振海脸上的笑容就没停过,看到那背着阳光踏进门的身影,哈哈大笑道:“原来是李公子!当初若没有您,小老儿指不定还在因为这些那些的事情为难,岂有今日颐养天年的机会!”

由纪阳明带头,李云生二人踏门而入,冲着他行了一礼。

故人重逢,自然免不了一阵寒暄。

“李公子的意思,只在此处待一晚,明日一早便要去渊明,接义成?”

赵振海坐在轮椅上,捧着茶杯,俨然一副笑眯眯的八卦模样。

李云生点了点头,“届时李某还要去一趟京城,不便多留,还望见谅。”

纪阳明有些失落,他原本还想给李公子展示一下,自己这一年来所学的成果。

如今的他,可是完全做到了李公子当初对他说的话!

……

“李公子,关小姐,一路好走!”

次日清早,李云生二人便再度踏上路途,与纪阳明一行人挥手告别。

再行数日,便至渊州。

此时正值秋天,可地里原本是金黄的麦子,放眼望去,却全是马蹄践踏的痕迹,路上也无农人,全然不见一点丰收的景象。

二人心中一突,一路寻了几十里路,所见村落皆是空无一人。

寻了半日,才从一家残破的房屋中寻到一个瘸腿的老妇。

二人给了老妇一些水和吃食,老妇便一边哭,一边吃东西,一五一十地把这里的遭遇说了出来。

就在他们离开渊州后不足两日,渊州之南的明州有流民暴乱,甚至演变成叛军,一路杀入渊州,进军路线直指京城。

所幸大玄朝廷虽然腐朽,但好在军队战力尚存,加之这暴乱对京城的大人们威胁太大,高官贵族难得同仇敌忾一回,以雷霆之势将暴乱的流民镇压。

可因战争失去的麦子,还有因战争死去的百姓,却再也回不来了。

李云生站起身,心情有些沉重。

大玄的病灶,已经深入骨髓,甚至到了能够威胁到京城的地步。

作为大玄除却京城外最繁华的两个州之一的明州,都有大规模的流民暴乱,可想而知其他地方该有多乱。

是时候该做些什么了。

李云生沉默着,若不能在短时间内成为三品以上的武者,便不具备以一人之力改变格局的力量,便只能试着纠集军队,给这烂透了的大玄来一次大换血。

自己的时间并不多,可以预见,就在这一两年内,大玄各处的弊病就会彻底爆发,届时,天下大乱。

“此事未免太巧。”

关元白道:“你不觉得吗?明州叛乱的时候,刚好是破云城遭遇危机的时候。”

李云生眯了眯眼,策反一州百姓,除却雄厚的财力人力外,更重要的是世代积累的底蕴。

想在短时间内迅速发动一场民变,唯有在当地耕耘多年的世家能做到。

明州世家众多,但绝大多数都是京城派,元氏党羽。

加上元文山在破云城事变中起到的作用……

若这两件事果真有联系,那么明州叛乱,恐怕同样与元氏脱不了干系。

甚至,这场爆发速度飞快的民变,很有可能只是为破云城之变做一个掩护,选在一个离京城不远不近的地方,正好能让大半个大玄的目光都集中在此处,从而忽略更远处的破云城。

可目的呢?

从明面上的结果来看,元氏分明失去了很多,包括其耕耘范围内的破云城、其他几个城池的近十万兵将,而他们能得到的,却近乎于无。

李云生绝不相信,元氏会愚蠢到这种程度,会为了例如“进关之后,元氏与国同休”的狗屁承诺而卖掉整个大玄。

元氏虽是世家,可戎狄若是打进来,可不会管你有多少底蕴,更不会兑现他们的承诺,他们对大玄人一视同仁。

关元白轻轻拍了拍他的肩膀,柔声道:“这些事情,光想也没什么用,先放一边吧,我们还有要紧事。”

……

辞别瘸腿老妇,二人骑上马,再次回到渊明。

李云生有些感慨,当初从义成那儿听到破云城的消息,不管不顾地冲出渊明,后续发生的一系列事,说起来很多,实则不过月余。

月余时间,渊明书院依旧是那个渊明书院,依旧是那般富丽堂皇,丝毫看不出遭受入侵攻打的痕迹。

可明明整个渊州,已经十户九空。

守门的士兵十分尽职尽责,渊明书院规定,学子一旦擅自踏出大门,便以放弃学业处理,今后同路人一样,不许再次跨过门槛。

因此李云生和关元白被拦在了门外,任他好话说尽,士兵依旧恪尽职守。

关元白心念一动:“那,李义成当时为何能进去?”

李云生眼前一亮,质问道:“对啊,义成也不是渊明学子,那为何我当时能把他带进去?”

士兵沉默片刻,道:“每名在读的学子,均有一次机会可以带外人进去,不过只能使用一次,一旦那人从里面出来,同样不能再进去。”

他身边的一名士兵补充道:“这条规定没写在院规上,只有学子需要急用的时候,我们才会默认放外人进去。你们现在,也是外人……”

李云生扶额,“那你的意思是,我们要在外面等着,等一个里面的学子心甘情愿地带我们进去?”

士兵点头。

李云生回头使了个眼色,“想办法联系青哥。”

士兵适时补充道:“每名学子只能带一个外人进去,你们……有两个。”

妈的,当初渊明皇帝到底是怎么想出这么多离谱院规的?

关元白自有联系哥哥的办法,不多时,关元青便带着一个边境派子弟赶了过来。

而在二人身后,还有早已收拾好行李,准备跟随出发的李义成。

以及一个李云生现在不想看到的人。

“李兄,别来无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