逆清:从驿卒开始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135章 圆明园之痛

男子见李慕洲收回了胳膊,朝车轮底下挪了挪身子,咚的一声把脑袋狠狠磕在地上,这下磕的极重,血霎时就流了出来,他放声哀嚎起来:“他们撞死人啦,大家来看看啊。”

“我们是官府的人,不想惹麻烦就赶紧滚。”

往日好声好气的胡大善人现在像换了一个人,面如寒霜,语气更是冷得很。在袖中摸了摸,掏出一小颗细碎银子丢在了地上。

银子骨碌骨碌的滚到男人面前,被他一把攥在手中,爬了起来,朝着胡雪岩点头哈腰道:“谢老爷,马上走,马上走。”

“你头上的伤不要紧吧。”

李慕洲见血已经流了那人满脸,他还像没事人一样,倒吸了口凉气。

别人碰瓷要靠技术,你靠命,这钱该你挣啊!

“没事,小意思。”

男人用袖子胡乱的抹了抹脸,然后施施然走进刚才那家店铺,里面的人正要拦,就见男人把银子一丢,得意的喊道,“上云土,别拿掺了面的西贝货给我。”

“姐夫,他这是?”

胡雪岩先没回答,用眼神让李慕洲先上了车,等进了车厢,放下布帘,他才说道:

“吸大烟的。”

“鸦片!”李慕洲震惊了,问道,“朝廷不是禁烟了吗?怎么这烟馆还如此明目张胆的开着?”

胡雪岩苦笑道:“慕洲你有所不知,从前年开始朝廷就不再禁了,而且还从中抽税,一百斤烟土抽三十两银子,不然你觉得剿长毛那海般的银子是从哪里来的。

现在全国东南西北不少省份都开始种大烟了,浙江也有,市面上大部分都是国内产的,有些还卖到了欧罗巴去了。”

李慕洲懵了,这难道就是传说中的打不过就加入吗?可这鸦片上钱赚的越多,对国人的祸害不就越大吗?

这笔账,清廷是怎么算的?

“洋枪洋炮还没打醒他们吗?”

胡雪岩道:“人无远虑必有近忧,这是书上说的,可有几个人能做到。你看刚才那个男子,再看看这满街来往之人,庸庸碌碌,形如枯槁,他们求的是什么?是国家前途吗?

错了!他们所求的只是一日三餐有饭吃,那就很满足了,如果有口大烟抽,那饭也不要吃了!至于国家如何,前途如何,他们无心也无力去考虑。国家兴亡匹夫有责,你问问他,还记得这句话吗?

朝廷上就没有明眼人吗?有,但一个个不是被贬,就是事无关己,高高挂起,百姓吸烟土又如何,每年几千万两白银白白流失又如何,只要自己位子坐得稳就可以了。

这国家,我泱泱华夏~嗐!”

在李慕洲的印象中,胡雪岩一直是一个七窍玲珑之人,从没有像今天一样发这么大的牢骚。可见有些人心里对时局未必没有清醒的认识,只是不说而已,或者,没有到时候。

“姐夫,你这是怎么了?”

胡雪岩搓了搓脸道:“我刚在店中接到北京来的消息。八月廿三,英法联军进了北京,把圆明园烧了!大火三日未熄,皇上也去了承德。”

“什么?”

虽然李慕洲在前世无数次的看过火烧圆明园的历史史料,但身处这个时空,当亲耳听到这千古惨事距离自己如此之近时,他还是从内心深深的感到震惊,还有愤怒。

那种愤怒像浪潮一样将他紧紧的包裹住,无法呼吸。

上至先秦三代的青铜礼器,下到唐宋元明清的名人字画、奇珍异宝,多少代人积攒下来的上百万件珍宝,就如此离开了中国,流落国外。

“再也没有一双眼睛能够见证另一个时代的艺术天赋和品位了。”

这是英军一位随军牧师在圆明园被焚烧后在日记里写到的。

珍宝字画流落国外,至少还在,后人还能看一眼,而文渊阁中珍藏的一万多卷包涵了历史、科技、哲学、艺术等最为稀有精美的图书典籍,除少部分被抢走之外,剩余的都在这场大火中被付诸一炬。

不仅如此,他们还在一百多年后,无耻的把从圆明园中抢走的东西再卖还给中国人,换了一种方式又掠夺了一遍中国人的财富。

圆明园就是中国人心上一道永远无法愈合的伤口,流了一百多年的血,一直没有愈合。

如此种种,怎能不令李慕洲血气翻涌,令胡雪岩性情大变。

“我华夏千年积累下来的宝贝,现在都被洋人洗劫一空。这都是祖宗留给我们的啊。我们不肖,守不住,守不住啊。”

胡雪岩哀叹一声,紧紧抓住李慕洲的手道,“慕洲,我知你不是池中之物,等有朝一日,你定要扬我华夏之威,洗这千年,不,万年之耻。答应我!”

李慕洲重重的点了点头:“我答应你,姐夫,有机会老子把他们头打到腔子里去。”

胡雪岩激动道:“好!扩军,一定要扩军,我算想明白了,钱再多有什么用,手上没有兵守不住,还不是替洋人赚的。

你那个药厂,还有军械局,需要多少钱,我胡雪岩倾家荡产也要替你去筹措。”

“那倒没必要,药厂就是盖房子费点钱,其他的便宜的很,再说咱不是忽悠了佛德恩里克了吗?至于军械局嘛~我已经在宜兴当地筹了一部分。”

“还差多少,你说个数!”

李慕洲赶紧说道:“姐夫,你的钱先留着,军械局钱的缺口咱得问朝廷去要,毕竟咱是替朝廷打仗呢,你说是不是?”

胡雪岩此时也从激愤中清醒了过来,想了想说道:“你说的也有道理,咱们就像是个长工,哪有长工给地主干活,还自备锄头的。这钱得问朝廷要,这么多好东西白白送给了洋人,那怎么也得给自己人一些。”

“对喽。”李慕洲笑道,“姐夫,我们什么时候去见那花旗佬。”

“我怕路上耽搁,就没和他约具体时间,等明日见过了何督之后我再去找他约个时间,既然我们都到了上海,这事也不急,先晾他几天再说。我们上赶着,到时就不好还价了。”

此时的胡雪岩又恢复了一个商人应有的精明,李慕洲问道,“那我们现在去哪?”

“去哪,当然是回家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