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娱大掌门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89章 窦惟

咣当咣当~

火车一路向西,已经从白天开到了黑夜,车厢里亮着灯,外窗的景色忽明忽暗的一闪而过,钢铁轱辘的转动声反倒衬得这个夜晚愈加宁静。

娜迪娅侧躺在卧铺上,把大半脑袋蒙在被子里,翻看着林楷文送来的笔记,上边记载的东西不时让她有些恼怒,不时又叫她捂着嘴偷乐,眼睛眯得像柳叶一样,弯弯的可爱。

“演员,或者人,都演不出自己认知范围以外的东西……”

林楷文在开篇就写了一段话,要求娜迪娅努力学习,多拓展视野和阅读量,同时建议她不要过于相信和依靠教科书上的东西。

随后他又写道:“没有内在支撑,只是片面按照剧本表演的角色只能被称为字典人。例如想表达‘欲望’这种在电影中的抽象感觉,就去根据字典中欲望两个字的解释去捏造人物,极端的概念化。”

“在翻阅没有半点人心和人味的字典人以后,在根据人物要表达的信念,去炮制一系列的情节,人物的自发性会非常的僵硬。”

“我们刚刚拍摄完成的这部影片里,你就有不少字典人的表现,《喜》是一部有着深厚表达欲、加入大量隐喻和概念化符号的作品,字典人般的表演只会让观众看得云里雾里,从而产生一种不耐烦的可笑感,因为他们完全无法理解你的行为动机,好在这些问题有我替你纠正过来,以后记得感谢我啊!”

娜迪娅看到这里是有些不满也有点失落,谁也不想自己辛苦几个月的付出就换来如此的评价,尤其是最后那句,说得好像她完全没有一点能力一样。

林楷文紧跟着拿剧中的片段举例:“在我们一起从田里走回村子的那场戏中,你表现出了那个年纪该有的甜美,但也只有一种甜美。整个过程没有起伏,没有层次,仿佛一个笑容被固定在脸上的泥人,非常的不真切。不是好奇在这中间我为什么会打乱台词顺序吗,就是让你产生一些额外的情绪,表情有些波动,让人物显得更真实。”

娜迪娅回忆了一下当时拍长镜头的情景,第二遍第三遍的时候林楷文颠倒几段前后不相干涉的日常台词,她确实有些措手不及,但摄像没喊咔,所以得接着演,维持着甜蜜笑容又隐隐有点顾虑,情绪是真有波动。

原来真是故意的啊!原来是为了达到这种效果!

豁然开朗的娜迪娅心底不免有些泄气,难道自己的表演真的那么差劲吗?

继续翻着笔记,下一秒就忍不住“噗呲”的笑出声来,随后立即用手捂住自己的嘴,她可不想把其他三人吵醒。

这一页有两张照片,一张是她的门边等待情郎回家的剧照,另一张则是林楷文的模仿秀,只见他站在一间屋子的门口,大冬天的就穿着一件贴身的秋衣秋裤搁那搔首弄姿。

照片里林楷文双手扶着门框,一只脚尖轻轻踮起,另一只脚则下意识的向后撩起来,本就很长的一双腿更显丧心病狂。同时他还略微提着臀部,上半身向前倾斜,嘴上挂着若有若无的笑,目光深邃笔直的看着前方,仿佛一个等待丈夫归家的小媳妇。

照片的下边还写着一段话:“你的仪态在体型上很完美,但角色的仪态需要融入人物的内心情感,对比一下你在这场戏的表现,脸上的表情和身体动作更像是一种舞蹈上程式化的反应。所以这个镜头我没有纳入你的表情,只截取了一个漂亮的背影,今后可一定要记住了,仪态也是展示人物内心和性格的一种方式,你有良好的舞蹈功底,千万别白瞎了。”

“另附赠我的靓照一张,供你学习观摩,最好贴在床头日夜膜拜。”

呸!

娜迪娅暗骂一声好不要脸,然后瞅着那张照片越看越可乐,心道一定要好好珍藏起来。

咕噜咕噜……

也不知看了多久,直到饿得有些受不了,娜迪娅才有些依依不舍的下床,打算去泡个泡面。她回头看了眼床上那本让人既高兴又发愁了半天的笔记本,拿起来揣进怀里,不打算跟任何人分享。

“娅娅。”

身后忽然响起的一道声音差点没把娜迪娅吓死,她身子一抖,略带紧张的回头,才发现李安然也下床了。

她俩睡的下铺,此时正好眼对眼。

李安然见娜迪娅这个反应,好奇的问:“你怎么了?”

娜迪娅连忙从小桌上拿起一桶泡面:“肚子饿,想泡碗面吃。”

李安然伸手在娜迪娅脸上摸了一下:“怎么脸红红的,发热了吗?”

还不是被林楷文隔三岔五一条插科打诨的点评给调戏,不是,给逗乐的,娜迪娅略带心虚的说:“蒙在被子里捂着,有点热很正常,你的脸也很红呀。”

李安然下意识的摸了摸自己的脸,随后同样拿起一桶泡面:“我也饿了,一起去吧。”

娜迪娅看着李安然离去的背影,回头看了眼对方的床铺,床头垫着的小包和枕头就不可能是睡觉的姿势,那她坐着那么久在干嘛?居然也脸红了?

有猫腻!

娜迪娅哒哒的迈着步子,追上李安然的脚步,小声的问:“然然,他给你送了什么东西?”

“啊?!”

李安然好似没想到娜迪娅会问她,停顿了几秒后才说:“一部CD随身听,你呢?”

娜迪娅不提笔记的事,只是说:“还没拆,看样子像是书,可能是想让我快点提升演技。”

“都挺好的。”

李安然在热水处拆开塑料包装,开始泡面,心思却留在了随身听上,或者说是里边CD附带的一首歌。

嗯,林楷文很会来事,送人随身听和CD,但里边只有一首歌。那歌叫《阿楚姑娘》,李安然还亲自参与拍摄了MV,甚至没什么互动镜头,就是一个美丽温婉的姑娘在一个古旧村庄里游走的画面。

刚开始李安然还以为这是林楷文感谢她愿意出境,特地制作一张只有一首歌的CD给她做留念,但听了几遍之后,她也渐渐有些回味过来。

歌声中流露出的浓烈情感,还有将军山那个地名,都给她一种仿佛是在对她倾述的感觉。这种念头一旦生成就很难磨灭,它甚至会影响着人愈发的胡思乱想。

“然然,然然,水快满了!”

娜迪娅见李安然在接水,眼睛却在发呆,冒着热气的开水就要从面筒里溢出来了,不得不出声提醒。

李安然自己也吃了一惊,连忙松开摁在出水开关上的手:“哎呀,想东西走神了。”

“没烫着吧?”

“没有,就是水太多了。”

“往我这倒一点吧。”

“嗯。”

“刚刚想什么呢,这都能走神?”

“想爷爷奶奶了呗。”

两人泡好泡面开始往回走,娜迪娅依旧跟在后边,瞅着李安然的背影越发觉得有问题。

……

时间距新年越近,林楷文反倒越忙碌起来,做剪辑和音效他不可能一个人全搞定,还得找乐手来帮忙,但年底了该回家的回家,接商演的在努力赚钱,不缺钱的这时候都选择在家里陪家人,有能力又闲着还有意愿干活的好音乐人就不剩几个了。

后来在拨打和接听各种拜年电话的时候,林楷文看到了王非的号码,他一拍脑门,窦惟那么大个神仙放在那,他怎么就没记起来呢,这家伙可是给不少电影搞过配乐的。

“怎么着,现在就给我拜早年了?”

老王生了孩子,现在正沉浸在亲情与母爱之中,电话里声音都软了几分。

林楷文摸着鼻子说:“拜什么年,我还在京城呢。”

“你还在啊?”

“嗯,上春晚。”

“哦,春晚呀。”

王非跟春晚其实有点过节,94年她爆红的时候春晚就邀请过她,但没成。

按官方的说法是那年开始要求真唱,而王非在排练时的现场演唱效果并不理想,乐感不好,于是第二天节目组便将她的节目取消了。

事实是当时台内有领导要求王非改歌词,她不肯,于是就僵在那,隔天节目被取消了。后来《相约九八》差点也因为台里某领导因为觉得王非落了他的面子,不打算通过,还是央视老台长出面才促成了王非登台。

“我不是跟你说春晚,也不是找你的”林楷文直接提起正事:“你家窦惟呢?”

“你找他干嘛?”

王非明显愣了一下,在她看来林楷文即便不找她也是找张亚冬才对啊。

林楷文解释道:“我不是拍了部电影吗,现在已经剪好了,但音效制作我一个人忙不过来,把你老公借我使使。”

“这样啊,你等会……”

林楷文隐约听到电话那头传来一阵对话,但声音太模糊,完全听不清说了什么。大概半分钟后,王非的声音从对面传来:“他要先看看你拍的东西,说个地方吧。”

“北影厂,我在门口等着。”

“那成,他这就过去。”

窦惟来得确实挺快,年底了他的朋友们都接活去了,老婆生孩子自己没法外出,可在家里他又呆不住。虽然对林楷文的第一感觉不算太好,但有这么个机会光明正大的出门不会被老妈老婆同时指责,他还是十分乐意的。

“大过年的,麻烦你了。”

林楷文领着人往里边走,他知道窦惟是个闷骚的人,也不多讲,咱拿作品说话。

在小小的剪辑室里,窦惟的注意力很快就被电影所吸引,林楷文对电影的调色跟以往国内影片的质感都不太一样,即便是以色彩闻名的张一谋。

张一谋的画面突出的除了视觉效果外还有一阵粗粝的真实感,到了林楷文这好像反过来,景色和画面细腻到有些失真。

当然,从开头现代校园里挖掘到一对合葬骸骨他便知道这可能是虚假的幻想,但瑰丽的画面、精湛的演技和匠心独运的剪辑依旧让他有些神往。

10月份冷暖交替的北戴河处处都是惊艳的美丽,仿佛秋天打翻的颜料桶,红黄绿相间的色彩自然形成一副浓墨重彩的油画,画出了无比绚丽的秋日美景。

学生们幻想的纯爱故事线全程以一种黄色的饱满色调呈现,点点红绿装饰其间,整个故事显得无比充实,温暖。

随后,在报社开设了专栏的老师带来了第一个转折,那种世俗功利的心思让窦惟很不齿,却又不得不赞同林楷文的表述,民众想看什么作家就写什么,这样的人在这个年代确实非常吃香。

深蓝的冷色调就像这名老师为了迎合市场而写的故事,冷冰冰的没有一丝人情,与入冬后苍凉寂寥的景色完美匹配。

到了第三条线,窦惟那已经不多的头发都立了起来,红色代表喜庆,但红黑相间的衣服只有沉重和血腥,哪怕构图再精美,依旧是压抑感浓浓。

当窦惟看到林楷文在棺材上拍摄的画面,看到舞台上学生们表演的《殙》,凌厉的镜头语言忽然让他有种身临其境的感觉,对影片要表达的主旨一下就深刻起来。

“好啊!”

窦惟忍不住拍手叫好:“这活我接了!”

林楷文笑道:“我已经有了一些构思和底稿,当然我也乐意听取你的看法,大家多交流交流。”

“没问题。”

林楷文对全片的音效其实并没有着墨太多,他只要抓着几场重头戏不放就行,其他的完全可以交给窦惟,这么说不过是为了让对方心里舒服罢了。

他暂时敲定的戏份是第一条线长镜头的背景音乐;第三条线老教授说起故事时响起的《囍》,就是葛东祺的那首歌,也是本片的创意源头之一;再一个便是冥婚作法和街舞《殙》现场的背景音乐,他用了《黑神话·悟空》里的赛博诵经《往生咒》,具体怎么把歌曲跟两段画面弄成同步协调,就需要慢慢研究了。

窦惟看过几份初稿后闭起双眼,在脑子里将手上的曲谱与电影画面进行结合,发现竟异常的搭配,他睁开眼睛道:“非常契合,我没有任何意见。”

“哈哈,那接下来就靠你了。”

有窦惟帮忙,林楷文在年前总算能轻松两天,然后春晚便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