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8章 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四)
赵先礼咆哮着,一番话说得震天响,削瘦的脸颊都憋红了几分,双目瞪得溜圆,胳膊止不住的颤抖着。
沈立筠被他的无耻惊得嗤笑两声,猛地一锤门板道:“为了成全你的孝道,便要牺牲掉无数的孩子,便要让无数家庭支离破碎,无数的父母肝肠寸断!”
赵先礼淡淡一笑:“我所取,尽是下里巴人的子嗣,他们生来贫贱,如路边丧家之犬一般,苟延残喘。他们已经困苦一世,又可将此等苦楚延续给后代?”
“本官要了他们的孩子,也是为了他们好,为的,让他们的孩子早入轮回,免受世事之苦,难道这不是在帮他们?”
沈立筠的瞳孔陡然缩小,如遭雷击般怔怔站立半晌,惊叹道:“荒谬……荒谬……”
“他们的性命自有他们自己定夺,他们今后的路自有他们自己走。”
去日苦多,来日不可知。你凭什么以你的想法来替他们的性命做决定?无耻之极!”
赵先礼哈哈大笑道:“沈立筠啊沈立筠,你真的很喜欢把自己当成救世圣贤,你以为这天下多你一个如何?不轻不重,蚍蜉撼树,你救不了这些孩子,更救不了天下人的来日。”
“贤侄啊,本官劝你早日打消这个念头,这个世道,容不下你这等人。”
沈立筠微微一笑:“容不容得下我,不劳赵大人关心,赵大人还是想想自己所谓的孝道,究竟是真的孝,还是在做戏。”
“什么?”赵先礼目光闪动,他紧紧锁着眉头,咬牙道:“你说……什么?”
沈立筠从怀中掏出一本薄薄的小册,在空中晃了晃,笑道:“你可认得这是什么?”
谁知赵先礼见到这本小册子,目光陡然变得凶厉,赶忙扑到沈立筠面前,一把将沈立筠手中的册子夺来。
沈立筠也不与他抢夺,仿佛早已预料到了一般,静静看着赵先礼,任由他一把抢过小册子。
赵先礼面色慌张,鼻孔不停张合,呼哧呼哧喘着粗气,双手微微打颤,细细摸索着这本小册子。
只见这本小册子之上,用蝇头小楷规规整整写着:“游鱼轩志”。
半晌,他抬眼看着沈立筠,沉声道:“你……看过了?”
沈立筠没有应他,依靠着门板,平静地看着远方光芒璀璨的天际线,缓缓开口道:“你自小便与其他孩子不一样,别的孩子在摸鱼掏鸟蛋的时候,你却在读书。”
“有几天倦乏的时候不想读书,你便偷偷溜出门与邻居家的同龄孩子玩闹,尽兴之后,迎来的却是母亲毫不留情的一顿板子,这顿板子,打得你足足一天没下床。”
“你的母亲自小便教导你,要好好读书,拼命读书,唯有如此才能复兴家族,振兴门楣。你不懂这意味着什么,只知道从那天开始,你读书只是为了不挨母亲的板子而已。”
“随着年龄慢慢增长,你的认知也越来越多,渐渐懂得了如何讨母亲欢心,如何讨邻居欢心,如何讨身边的所有人欢心,也就在这个时候。”
“所谓的光耀门楣,对于你来说,与其说是家族的理想,不如说是为了应付母亲的手段罢了。”
“你在家里装,装好读书,装心怀壮志,装心忧天下。你在外面装,装爱百姓,装大善孝子,装国朝能臣。但你的内心,其实根本不想做官,我说的……”
“够了!”
赵先礼大吼一声,手里紧紧攥着那本“游鱼轩志”,攥得手指发白,青筋暴起。
“你懂什么?你个娃娃懂个什么?我装?我装又如何?所有人喜欢看的,不就是我装出来的这副面孔吗?”
赵先礼憋红了脸,眉目扭曲,嘶吼着:“母亲想我心怀家族,光耀门楣,那我便装出来给她看!圣上想我做个能臣干吏,忧国忧民,我做了!百姓想要一个青天大老爷,让他们吃饱穿暖,我也做了!你!你想我是个贪恋权利,胸无大志的庸官,如此方可显露你的才华,我同样做了!”
“我装的不好吗?我装的不对吗?我装的你们不满意吗?既然要让我戴上这些真真假假,假假真真的面具过活,那为何不彻底一些,让我做一个救赎母亲性命的大孝子又如何?”
看着逐渐癫狂的赵先礼,沈立筠摇头苦笑道:“你疯了!世人从来没有要求过你什么。百姓想你做个好官,是因为他们是你的治下之民,他们的生死存亡全寄托于你一身,万民之志,这是希望,而非枷锁。”
“圣上想你做个能臣,是因为你手握大宋南京州因,对你寄予厚望,既食君禄,岂可碌碌无为?这也是圣上的希望。”
“我也是你的治下之民,又岂会希望你是个庸官?我一直都在说,我只为案子而来,是你一步步让我走到了今天。”
沈立筠悲哀的说道:“至于你的母亲……这本“游鱼轩志”,便是你的母亲交给我的。”
“你说……什么?”赵先礼愣住了,他万万没想到母亲竟然知道自己这本日记的事。
“自从那日一怒之下,你母亲的身子便急转直下,吃什么药都不好用了。”沈立筠叹气道:“今日我来之前,你母亲已经气若游丝,时候不多了。”
“在我临走前,你的母亲将这本“游鱼轩志”交给了我,嘴里一直念叨着“狗儿”……”
赵先礼失神的后退两步,“狗儿”正是他的乳名。
自己千日想,千日念着能早日脱离母亲的束缚,却未曾想,在这一刻到来之时,心中竟是如火一般煎熬难耐。
一阵微风拂来,吹不散赵先礼心头的苦楚,却吹开了桌上那本“游鱼轩志”。
随着书页被风“哗啦啦”吹动,赵先礼的目光也随之看去。
却见他忽然目光一紧,一把拿过“游鱼轩志”,定睛一瞧。
片刻的功夫,眼泪忽地奔涌而出,他口中喃喃着“母亲”二字,一把丢开书,不管不顾的朝屋外冲去。
沈立筠还没反应过来,赵先礼已经跑出屋子很远很远,掉落在地上的“游鱼轩志”正好停留在了尾页。
尾页的最下方,有一行明显不同于前文笔迹的小字:
“吾儿,去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