苟在乱世当地主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107章 时事策问

坤宁宫中,周后亲自替长平公主梳着头,一边梳一边默默流泪。

她虽贵为皇后,终究也是女人,她懂女人的命。

周后不懂家国大事,也不懂李自成若是破潼关杀入山西对于大明意味着什么。

毕竟天下说起来乱了这么多年,可真要算起,贼乱不过数省之地罢了。

就算北方尽数糜烂,大明还有南方,还有百万屯兵,说大明会有亡国之危,说崇祯有可能成为亡国之君,别说她这个妇道人家不信,就算是朝廷上的诸多官员也不会相信。

大明两京,别说李自成突入山西,就算他攻入京畿之地又如何?

皇家不是没有退路,皇帝最多前往南都,依旧可以重整旗鼓,与逆贼决一死战。

而邓平……

邓平强悍在于火器,周后也清楚,大明必然会全力仿造天狼营火器,一旦拥有能匹敌天狼营的火器,大明便能以雷霆之势剿灭所有乱贼,届时皇帝必然会让邓平交出兵权,邓平不交只能谋反。

邓平谋反,自己这可怜的女儿又该如何自处?

男人们志在天下,男人喜欢打生打死,可女儿家只想着自己的小家,只想着能相夫教子,安安稳稳度过一生。

然而,嫁入皇家,生在皇家,是幸亦是不幸。

朱媺娖今年虽说只有十四岁,可自打记事起就看着父皇日日为国事操劳,耳濡目染下,倒是显得极为聪慧。

她知道自己嫁去黄州的意义是什么,也清楚知道扛在自己稚嫩肩上如山峦般的重任。

“母后,您莫哭。”

周后回过神来,道:“民间闺女出嫁,当娘的都会哭嫁,母后这是高兴。”

“母后,孩儿知道,孩儿到了黄州,一定会求夫君出兵剿贼,为父皇分忧。”

周后微怔,轻轻摇头说道:“安国公,当世之枭雄,世人传言,说她好色如命,此话你莫要当真,母后虽没什么见识,却也知道能成大事者,绝无可能躺在温柔乡里不思进取,安国公所言所行,理应是做给外人所看,你性情恬静,身为主妇,公府后宅,无需和诸女争锋,需知,对于男人而言,你越是不争,越能获得宠爱,另外,若非紧要关头,莫要和安国公说出兵剿贼之事,这不是女儿家该去考量的事,多说多错,最后只会落得夫妻离心,甚至形同陌路。”

“女儿记下了。”朱媺娖呡唇点头。

长公主出嫁,再如何,排场也不会小,一箱箱装着古董珍玩、字画,挂上红绸的沉木箱被数百太监抬在肩上,京城里的诰命贵妇齐聚坤宁宫内,充作送嫁人。

安国公府下的聘礼包括一门榴弹炮包含十发炮弹,两支95式手枪,三辆仰望车,十万两现银,二十万元平币,十万石精米,十万桶快餐面……

很快,吉时到,两名个陪嫁嬷嬷替长平公主盖上红盖头,搀扶着走出寝宫,三十名侍候的宫女紧随其后。

送嫁官是礼部右侍郎严烨,宗人府左宗正冯尚。

承天门百姓人山人海,看到被步辇抬出来的长平公主,再看看等着迎亲的车队,无不啧啧称奇。

见过八抬大桥,十里红妆,可还真没见过用铁罐子车接新娘子的,这算是开天辟地头一遭了吧?

承天门楼阁中,崇祯帝静静看着长平公主下辇,然后被迎进扎了心形花的车内,看着一箱箱嫁妆被抬上车,看着那几十位手持冲锋枪,很是彪悍的天狼营兵卒,一言不发。

刚才,他召迎亲使唐奇见驾,唐奇说了一句话。

那句话告诉他,如果李自成真有一天兵临城下,如果那个时候他还在北都,那么请不要在后宫大开杀戒,说安国公自有应对……

安国公……邓逆,似乎料定潼关必失,料定李自成有一天会兵临北都!

车队渐行渐远,大明皇家嫁女本就没什么轰轰烈烈的大场面,百姓见车队没了踪影,便也随之散去。

黄州公务考核专业科目还在继续。

徐屺的专业科目考的是律法和时事,如果他必考的文章撰写和基础算术能合格的话,只要律法和时事考出高分,那么多半会被分到巡查院、法务院和监察院,根据成绩优劣,最终决定会得到什么样的任命。

王朝初期也是对读书人最友好的时期,在王朝初期,为了拥有足够多可以为皇家治理天下的官员,有功名的读书人会被征辟,没功名的读书人都有机会位列朝堂。

如今的黄州也是一样,黄州的公务考核制度在徐屺看来还不算完善,不过随着时间推移,随着邓平拥有的地盘越来越大,甚至邓平彻底坐了天下,等全天下的读书人都习惯公务考核,放弃科举之后,这种考核制度才会在摸索中越来越健全,最终还是会和科举一样,千军万马过独木桥。

所以在徐屺看来,即便他基础算术没学好,未必会和冒襄说的那样,一点机会都没有。

徐屺也相信,这次公务考核是邓平的一次尝试,或许后面的专业考才是真正的机会。

卷子很快发了下来,这场考的是时事。

时事在徐屺看来,应该和科举殿试时候考的策问差相仿佛。

打开卷子,看着上面的题目,徐屺淡然微笑。

果然是策问……

题名:潼关若失,对大明将会产生的影响分析。

天下间正在发生的大事也就那么多,这和贡生喜欢押殿试题目一样,这时事题押的同样不会少,徐屺猜的几个方向中就有潼关之战。

徐屺不是算术不行,他只是不熟悉邓氏数字,如今这时事策问也是写文章,对他们这些饱读诗书的儒门子弟而言,不过信手拈来罢了。

考试时间同样一个时辰,很快一篇洋洋洒洒一千多字的文章已经跃然纸上,徐屺从头到尾阅读了一遍,很满意自己对这篇策问的见解,于是欣然交卷。

此番考核一共两天六场。

昨天上午考文章撰写和基础算术,下午考经济。

今天第一场考时事,第二场考算术,第三场考律法,第四场考政务。

徐屺选的时事和律法,现在时事结束,他得出去等上一个半时辰,等第二场算术结束,再进场考律法。

时间紧凑,毕竟参与考核的有诸多临时官员,要是和科举一样考上几天几夜,难免耽误政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