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191章 急缓之争
元俟奚走了。
第二天宇文坚收到了刺史府的邀请。
一入堂,发现高朋满座。
去年战争的苦主依玄,齐聚的东部鲜卑三部,顺服的乌桓,以及祁弘为主的幽州军诸将...
乍看上去这股力量在东北跺一跺脚,高句丽都得散了架,希望现实也是如此。
“我们的昌黎太守来了。”
面对投过来的无数眼神,宇文坚面不改色,款步走至主案前,向着打趣自己的王俊抱拳道:“下官拜见刺史。”
“好。赐座。”
宇文坚的加入让王俊再添信心,随即道:“而今诸将到齐,高句丽叛逆联络三韩反叛,襄平被围,李臻部东去乐浪,不知胜负。
本刺史已经命东莱郡守舟船出海,一二日内或许就有回应。
城外大军集结,平辽东之战,诸位可有良策?”
李成闻言抢先道:“大将军,辽西骑兵侦查来报,高句丽围困襄平的只有其绝奴一部,其余皆是征召民夫,兵力并不强。
襄平乃辽东郡治,墙高粮足,城外又是弱兵,短时间内定当无碍。
高句丽大部必然是尾随我父亲向乐浪而去,带方、乐浪二郡地狭人寡,怕是难挡三韩叛军和高句丽叛军的东西夹击。
还望大将军尽起幽州骑兵,速救乐浪。
乐浪胜,襄平之围自解。”
话音刚落就见祁弘摇头说道:“而今时节海面有浮冰,大船难行,水路不通,只能走陆。
先救乐浪难以速成,若引骑兵速救辽东,解襄平之围,高乙弗利必然胆寒,大概率北逃单单大岭(长白山)归国。
若其依旧执迷不悟,大军东迎,我军击其辽东,东北将平。”
王俊扶须颔首,显然对祁弘的规划更感兴趣,只留李成横眉冷目,握拳暗恨。
“诸君以为这两策如何?”
王俊的神态早被场内人捕捉,段务勿尘接话道:“祁弘之言恰如其分,我段部无异议。”
慕容翰蹙了蹙眉,心中有些预感不妙的他现实中却没有几个选项,只好跟风道:“我部也无意见。”
羯朱之流对此战亦是趋之若鹜,毕竟在他们看来,这是一场顺风仗,既能抢高句丽,也能抢辽东,何乐而不为。
依玄乐见晋军动兵,奈何自己也清楚,扶余的表态无关痛痒,只求事后晋廷能再助扶余复国。
宇文坚也有样学样,就他那千十人,难碍大局。
堂内看似百家争鸣,实则两家可决,只要祁弘和段务勿尘达成一致,其余人的态度无关痛痒。
王俊拊掌道:“既然如此祁弘为帅,务勿尘副之,幽州发骑步五万,北救襄平。”
祁弘出案,抱拳应诺。
段务勿尘则起身说道:“明公,务勿尘老迈,此次不妨让我那陆眷儿去辅佐祁将军,辽西尚有舍弟看顾,应当无碍。
我段部大军照起,多出十万石以资军需。”
王俊扶须略思,段务勿尘要替儿子铺路,又有贡献,随即答应道:“如此段世子辅佐祁弘,务勿尘与老夫在蓟城休养吧。”
“还不快谢过明公。”
段疾陆眷两眼布满了野望,关中无一合之敌,高句丽还不是手到擒来。
“下官必不负明公厚爱。”
瞧着眼前的一幕,宇文坚心里不免撇撇嘴,人家父慈子孝,自家嘛,估计此时正在王庭跳脚呢,再瞥一眼对面不远处坐着的慕容翰,同样是个倒霉孩子,爹都没了。
宇文坚端起酒杯抿了抿,从段务勿尘身上不难看出其心思,段部也许会匍匐在王俊的脚下,但若是换成祁弘,段务勿尘并不乐意低头做小,哪怕祁弘是王俊的心腹爱将也不成,这种臣服于人,而臣服非于国的情形,极易因一人而崩。
倒是段务勿尘借口不去,段疾陆眷资历尚浅,段部轻易难掣肘祁弘,算是解决了部分内斗的可能,属于利弊自取。
就在宇文坚以为就这样混过去,王俊等人甚至已经准备开宴,却见慕容翰起身抱拳道:“大将军,燕公世子入堂可贺,不知宇文部是否能从辽河出击,牵制高句丽分兵北援国内?”
宇文坚眉头一挑,难道是刚瞥的一眼被记恨上了。
王俊跟宇文坚之间的约定,自然不会公之于众,他直接道:“此事已有定论,慕容部勿要再提。”
慕容翰闻言不甘的坐了下来。
不过王俊的强压,在段务勿尘眼里就有点别样滋味,段部能走到今天封公占土,多赖王俊帮扶,若是宇文部也闯进来,岂不是要分润掉本该属于自己的利益。
段务勿尘笑道:“燕世子素来多智,先前倒是老夫疏忽未问,不知燕公是支持两策中的哪一策呢?”
面对送命题,宇文坚望了眼祁弘,沉声道:“坚斗胆言,这两策都太过急切,远不是上上之选。
从辽西到辽东的路上必过辽泽,春日里辽泽是什么样子,想来堂上的人或许不知,慕容部也应该清楚,泥泞下,不论步卒还是骑兵,都难以快速抵达辽东,所以两策皆急,现实中却是难以成行。
与其满身泥泞的疲兵而行,极易遭到高句丽以逸待劳的埋伏,不妨用缓。
屯兵粮于辽西而望辽东,高句丽闻讯必然心生忌惮,攻城忌惮我突来,掠地心惊身后,只能选择聚兵与我对峙互耗。
一个耗字就能让高句丽的速胜破产,其全国而出,必然急于求战,只要拖到秋日,我军骑军众多,胜算至少八成。
至于校尉府军,可先派东莱水军刺探,若真不可为,救回高层,待后援吧。”
堂内诸将闻言,议论纷纷,有赞同者,亦有反对者。
本就因王俊拍板了祁弘的计策而心生不爽,眼见宇文坚又直接扬言要拖到下半年,李成终是忍耐不住,拍案起身道:“黄口小儿安敢妄议国事,区区小夷就吓得朝廷大军不敢东过辽泽,今后谁还忌惮,我大晋又怎能布政天下。
我绝不同意缓战!
大晋丢不起这人!”
有了起头的,堂上立刻哄闹了起来。
此时的幽州连战连捷,说句骄兵悍将都不为过,缓战者只能将心思藏在心底,谁能有宇文坚这么勇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