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87章 五里坡之战(一)
狭窄的山道上,魏军摩肩接踵,挤作一团。
曹爽骑着马,也在人群中。
此时的魏军已经没有了初来乍到的精气神。
旌旗混乱,队列也不成型,辎重更是完全放弃。
即便是曹爽这么讲究的人,也放弃了出行的排场,一切向普通士兵看齐。
说是军队,倒不如逃难的难民更贴切。
饥渴交加,魏军早就没了战意,一个个士兵都耷拉着脑袋,连铠甲都不穿了。
只是走了半日路程,曹爽却觉得好像走了半年,他肥硕的身躯满身是汗,全靠不停的喝水才勉强没有中暑。
“呜呜~~”
高亢的号角声突然从山道东侧的山岭上响起。
山道西侧的山岭也紧接着响起。
号声未停,崖顶竖起一面面绿白底绿纹的蜀军旗号。
左后方,右后方,左前方,右前方,一时间,四面八方,连绵数里的范围内,到处都是回响的号角和旗帜。
“这……这是……”
还没等曹爽反应过来,一颗颗早已准备好的滚木与巨石轰然倾泻!
滚木携带着山石与砂砾呼啸而下,队伍两侧的魏兵连抵挡的动作都未做出,便被压成一片血泥,整个行军队伍瞬间被打乱。
山道顷刻变成修罗场。
巨石碾压后的尘雾尚未散去,山巅哨声又起。
数千无当军藤甲健卒顺着滑索倏然下冲,待靠近魏军后掏出弓弩,对着正在咳嗽不已的魏军就是一阵抵近射击。
魏军本就因缺水、饥渴而心神涣散,此刻左右夹击,无处结阵,转瞬之间,就被截成数段,各自为战。
魏军的后队被逼得向前拥挤,前队则被逼的向后拥挤,庞大的人数此时成了巨大的累赘。
践踏、挤压,无数的魏军士兵还没来得及投入战斗,就被同伴们踩在脚下。连呼喊声都没来得及发出,就成了肉泥。
整条山道哀嚎震天,喊杀声不绝。
杨伟位于曹爽的后方,他意识到大势已去,吼令残留的护卫们簇拥着曹爽,向西侧一条仅容数人通行的岔道狂奔。
这时,曹爽又庆幸魏军兵多,蜀军根本就没注意到他。
曹爽的亲卫们举盾簇拥,硬生生撞开同袍杀出一条血路。
纵马翻过最后一道岭坳,回首望去,魏军主旗大纛折断,山道上再无成建制的魏军编队。只有浑身是血的藤甲兵在尸山和血海间来回砍杀。
那一刻,曹爽胸闷到呼吸都要停止了。
“明公,此地不宜久留!请速行!”杨伟急道。
前面的魏军同样遭到了袭击,还没到安全的地方呢!
曹爽抬头,见杨伟、李胜、夏侯玄等人都是狼狈不堪,面带血迹,但所幸都还活着。
于是曹爽点了点头。
“今日若能逃出生天………”
他还想发表一下逃生感言,却被一旁的徐质用枪尖戳了一下马屁,那坐骑受惊,撒开蹄子就往前飞奔。
“快!跟上!”
徐质顾不得解释,招呼着剩余的军士紧随其后。
能不能逃出生天,就看先一步撤离的郭淮了。
眼看着后面的蜀军逐渐逼近,他也不敢多留,收起刀枪,追随曹爽而去。
---------------
“呜呜~”
四周的号角声连绵不绝。
郭淮面色铁青。
“止!”
他一声令下,雍州军紧急停下行军的脚步。
魏军停下了脚步,远处的蜀军却擂起了前进的鼓声。
“咚咚咚咚~咚咚咚咚~”
西侧的蜀军按着鼓点声喊着“喝喝”的军号,一步步向前逼近。
“咚咚咚咚~咚咚咚咚~”
北侧的蜀军也擂起前进鼓,缓缓向南逼近。
郭淮把头转向左侧。
南侧的蜀军也擂起前进鼓,缓缓逼近。
北、西、南,雍州军被三面包围。
东侧,魏军的背后是五里坡。
那是出入傥骆道北段小平原的唯一出口,沿着五里坡一路走,就是关中平原。
郭淮必须守住这里。
顺着风声,他已经隐约听到了数里外的喊杀声。
不用说,曹爽一定是被蜀军关门打狗了。
“郭使君,蜀兵三面进兵,如之奈何?”身边的邓飏一脸焦急的问道。
郭淮看到邓飏就来气。
那一夜,曹爽一气之下要邓飏提剑去杀郭淮,但邓飏哪有这个胆子?
追上郭淮后,邓飏直接改口说曹爽不计前嫌,希望郭淮回头接应魏军主力撤退。
上司都这么“大度”了,郭淮也不能置之不理。
在补充了水源后,郭淮只能率军折返。
可谁也没想到,刚走出五里坡,就遇到了蜀军三面包夹。
“守!”
郭淮再次下令,身后的金鼓手立刻敲响防御的铜锣号,同时,对应各校各曲的旗帜也开始舞动,魏军立刻转入防御阵型。
一看魏军转入防御阵型,蜀军立刻停下了脚步,与雍州军对峙起来。
可就这么对峙也不行啊,蜀军背后的喊杀声越来越激烈,多拖一秒钟,曹爽便多一秒钟的危险。
战?还是不战?怎么战?
郭淮大脑一片空白,他也不知道如何击破蜀军。
“郭将军?伯济?”身边的邓飏还在聒噪。
“咻咻咻!”
郭淮身后突然响起紧急示警的口哨声。
顾不上和邓飏拉扯,郭淮拨转马头紧急向东侧驰去。
那是雍州军的退路,即便救不了曹爽,也不能把自己搭进去!
“将军!五里坡上有旗!”
负责警戒的雍州军将官见郭淮过来,立刻报告道。
放眼望去,五里坡上,草色焦黄,沙尘飞扬。
淡褐色的烟幕里,一黑一白,两面满是尘土的军旗翻滚而出。旗帜上的字熠熠生辉:“征蜀将军司马”,“征蜀护军曹”。
下一刻,尘雾淡下,露出一杆杆刀枪在阳光下的闪光。
首先是手持弓箭刀盾的皮甲轻步兵,他们一字排开,列在了本军阵前的最前方。
紧接着,手持重弩身负标枪的犀甲轻步兵排成二字排开,组成了近距离突击部队。
最后,手持长兵器的重甲步兵迅速列成密簇方阵,他们负责撕裂敌人的阵型。
戈戟林立,步调如雷。
两名魏军将官翻身下马,张望着远处的战场。
正是曹皑和司马昭。
征蜀军自从离了上邽,就一路骑马疾行。到了傥骆道口,又弃马步行。
一路紧赶慢赶,总算赶上了。
“咦?这是?”
还没细看蜀军,曹皑已经听到远处隐隐的喊杀声了。
“似乎是郭使君的州兵!”
司马昭皱着眉头答道。
两人鸡同鸭讲,说的根本不是同一件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