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二节 精的代谢与糖尿病的关系
一、精的代谢
精是构成人体和维持机体生命活动和生殖能力的主要基本物质,《素问·金匮真言论》说:“夫精者,身之本也。”精有广义、狭义、肾中精气之分。广义之精泛指人体内的液态营养物质;如机体中的血、津液以及从饮食中吸收的“水谷之精微”均属于“精”的范围,均可以统称为“精气”。《景岳全书·杂证谟·脾胃》中说:“人之始生,本乎精血之原,人之既生,由乎水谷之养。非精血无以立形体之基,非水谷无以成形体之壮。精血之司在命门,水谷之司在脾胃,故命门得先天之气,脾胃得后天之气也。是以水谷之海本赖先天为之主,而精血之海又必赖后天为之资。”这说明先天之精和后天之精之间具有相互依存、相互充养、相互化生的相辅相成关系。可见,广义之“精”是相对“气”而言的。气属阳,无形而动,为活动的表现;而精属阴,有质而静,是生命活动的内涵,是气的物质基础和能量来源。
狭义之精是指生殖之精,其中包括禀受于父母的生殖之精,因其与身俱来,常先身生,故称之为“先天之精”。如《灵枢·决气》说:“两神相搏,合而成形,常先身生,是谓精。”以及《灵枢·本神》所说“生之来,谓之精”,实际上是构成人体胚胎的原始物质,包括机体发育成熟后自身形成的生殖之精(精子和卵子)。如《素问·上古天真论》所说“二八,肾气盛,天癸至,精气溢泻,阴阳和,故能有子”,即是指机体自身形成的生殖之精。
肾所藏之精亦称“肾中精气”。肾中精气的来源,一者为“先天之精”,禀承于父母的生殖之精;二者为“后天之精”,为人出生后,机体从饮食中摄取的营养物质和脏腑生理活动过程中化生的精微物质。如《素问·上古天真论》说:“肾者主水,受五脏六腑之精而藏之。故五脏盛,乃能泻。”“先天之精”和“后天之精”二者相互依存,“先天之精”赖“后天之精”的不断培育和充养,才能充分发挥其生理作用;“后天之精”又赖于“先天之精”的活力资助,才能不断摄入和化生。二者在肾中密切结合组成肾中精气,以维持机体的生命活动和生殖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