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之主:我爹是嘉靖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47章 事毕,回京

福王的车队缓缓驶进面前的古老城门,经南门进入金陵城内。

此时虽然已近黄昏,但四开的巨大城门依旧在不断吞吐着进出金陵的商客。

排队等候的漫长队伍远远看去犹如一条蜿蜒的长蛇,慢慢消失在漆黑的巨口之中。

人群不断传来羡慕嫉妒的眼光,众人眼巴巴的望着从自己面前一闪而过的华丽车驾,心中充满遐想。

虽没有打明旗号,但众人依旧默契的幻想出马车内某位高官游玩而归的得意洋洋,心底不由怒骂一声:“狗官”。

车队越过城门,眼前豁然开朗。

眺望远处,天边挂着一抹斜阳,透过厚重的城墙拐角,将光芒尽情的铺满整座城池。

独属于黄昏的萧瑟孤寂,却让这座雄城突然增添了一道别样的美感。

青砖绿瓦,佳人才子。

金陵的风流从白天一直到黑夜,奢华无比的酒楼里,不时传来吆喝,吟诗作对,风流无比。

更远处的秦淮河上飘荡着数艘彩船,伴着阵阵玄音,逐渐驶向远方。

临近街边的商铺门前皆挂着大红灯笼,张弛有力的烫金招牌,无一不向来往的每个人炫耀着这座重城的光辉。

这座古城从来都不会缺少话题和饭后的谈资。

车队很快便越过闹市,缓缓朝着驿站而去。

此时的驿站门口已聚齐了南直隶的六部九卿,但凡没有当值的南直隶官员此时都已聚在此地,焦急的等着福王殿下到来。

不多时,便有官员看着天边出现的一串亮光,小声喊了声:“来了。”

众人立马焦急的喊着一旁的差役赶快掌灯,好将这驿站照的更亮一些。

“福王到。”

一声怒喊犹如天外来物,突兀出现在众人耳边,旁若一道惊雷。

尊贵的亲王马车稳稳停在驿站门口,便给到场的官员一种莫名的压力。

随着几位锦衣卫一字排开,众人更是慌张无比,额头不由生出几滴冷汗。

“下官南直隶刑部尚书李叔中,给福王殿下请罪。”现任的南直隶刑部尚书此刻有些慌张,望着眼前的年轻人影,恭敬喊道。

“李大人,何罪之有?”

朱载堃笑呵呵的说着,在王伴伴的搀扶下快速走下马车

嬉笑的脸上完全看不出任何多余信息,让在场的老油条莫名心中一紧。

“苏州府河道溃堤,乃是原南直隶工部侍郎黄籍中贪墨修河款项,原苏州知府胡文川、知县吴鹏二人助纣为虐,此三人罪大恶极,属下身为刑部尚书亦有失察之罪。”李叔中斩钉截铁的回道,目光直直盯着对方。

沉浸官场数十年的他自然不怕眼前的少年,身为刑部尚书,仅靠一条失察之罪,就算闹到京城,也不过是一顿申饬,何况他背后靠着首辅。

“本王已看过三人的认罪供词,有关此案的卷宗已派人紧急送往刑部勘验,至于监管河道的太监是否参与其中,需由宫里自行审问,之后会随本王的车队一起回京。”

朱载堃收起脸上的笑容,并没有接对方的话,直接宣布结案。

现在的自己不宜结仇太多,至于河道溃堤的真相,有多少人参与其中,并不重要。

大明的官大抵都是白黑相间的灰色,分不出来。

“殿下英明。”众官员庆幸自己算是过关了,不由齐声喝道。

“苏州府水患能够安然度过,诸位也有一份功劳,户部筹粮之举,容得本王为苏州府的灾民道谢。”

“户部尚书可在?”朱载堃望着面前的一众官员,询问道。

若不是南直隶户部送来的赈灾粮,自己的改稻为桑不会如此容易完工。

虽然其中算是借了锦衣卫的名头,但结果是好的。

南直隶户部尚书,左右侍郎三人,听见福王殿下呼喊自己,立刻上前道:“臣南直隶户部尚书马森,参见福王殿下。

“下官户部左侍郎刘体乾,参见福王殿下。”

“下官户部右侍郎王延,参见福王殿下。”

“免礼。这次多亏了南直隶户部筹粮,本王才好安抚苏州百姓,保全了更多灾民。等回京之后,本王定会为三位大人单独请功。”

“此次筹粮全有乃左侍郎刘大人,微臣不过从旁协助,算不得功劳。”户部尚书马森推辞道,无功不受禄。他的仕途基本上是到头了,这点虚名没有多少用处。

“哦,刘侍郎这次本王可算你大功一件。”

“多谢福王殿下,下官受之有愧。”

刚刚改任户部侍郎的刘体乾此刻不由受宠若惊,放粮赈灾本就是他的职责所在,如今得到福王殿下嘉奖,顿时大喜过望。

一旁的右侍郎羡慕的看着这位刚升迁的同僚,有了福王的夸奖,说不定对方有机会更进一步。

王延乃是苏州知府升上来的,胡文川可以算是他的旧部,若非他平日爱惜名声,怕是也会被此人拉下水。

众人你来我往的客套半天,直到天色全黑,这场声势浩大的见面会才算告一段落。

朱载堃谢绝了南直隶众多官员的接风洗尘,落塌驿站。

接连几天的赶路,身体自然已经有些吃不消,更何况他还要祭拜孝陵,自然先要斋戒几日,以免违背礼法。

接下来的几天,朱载堃再次变得无聊起来,无所事事的开始沐浴静衣,斋戒祈福。

驿站每日都有不少官员前来拜访,想要在朱载堃面前刷刷脸,说不定有机会更进一步。

三日后,礼部选定的吉日总算到了,换好服侍的朱载堃仿若仙人下凡,郑重开始了祭祀礼节。

繁重沉折的礼节不由让朱载堃叫苦连连,但该做的表面功夫,依旧执行的一板一眼。

国家大事,在戎在祭。哪一样都由不得一点马虎。

整整一天,朱载堃才走完了整个流程,望着面前的孝陵,郑重的磕过头。

完成了祭祀,朱载堃便不打算在南京逗留,选择再次启程,马不停蹄的回京。

景王就藩的消息此时已经人尽皆知,其背后所表达的含义心知肚明。

更有甚至,已经默默的将宝压在这位福王身上,想要投桃报李,好搏一个从龙之功。押宝福王的不过一些臭鱼烂虾,三两只小猫罢了。

更多的人自然是看好裕王,立长立贤都是第一人选。

随着朱载堃距离京城越近,他的内心也越发紧张起来。

颇有一种风雨欲来,势不可挡的叹息。

作者正在努力码字中,去催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