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2章 改稻为桑
“今年的预算,内阁想必都已经有了章程,朕四季常服不过八套,虽然日子过得苦了点,也算凑活。但内阁前几年就批下的两宫两观,也该加快进程了。”
嘉靖望着头顶的木雕长龙,突然加重声音,轻飘飘的一句话,顿时让身为户部尚书徐阶和户部侍郎高拱头大,两人嘴角忍不住的颤了几下,感觉腿脚发软。
今年的财政预算里他们根本就没有纳入这笔支出。
嘉靖三十七年、三十八年以及刚过去的嘉靖三十九年,各省灾情不断,户部实在是拿不出钱来。
徐阶看了眼满脸不悦的皇帝,小声的应了声,便不再言语,脑子里飞快运转,思考该从哪里给陛下挪出一笔修道观的钱。
今年的税收内阁已经早早的分配完毕,朝廷各部都有花销,京官的俸禄欠了好几年了,也要补上。
去年年初拟的财政预算,结果一年过完,最后有了亏空,他不想今年再落下亏空。
徐阶默默的叹了口气,感觉自己这个做媳妇的,现在是左右为难。
到处都要花钱,可银子全让严党的人贪了。
看向一旁趾高气扬的严世蕃,恨不得活剥了对方。
“倒严,必须倒严。”
清流党的几人彼此交换了意见,纷纷眉头紧皱,倒严之事对于大明朝来说迫在眉睫。
兵部侍郎张居正身为徐阶的学生,见几人气氛越发紧张,便主动站出来回答道:“这几年海上倭寇横行,江浙产的丝绸卖不出去,朝廷平白少了上千万两银子。若是能平定倭寇,将丝绸卖到海外,想必也能弥补朝廷的亏空。可若是募兵平定倭寇,那就要再增加两百万两的军费开支。”
作为兵部侍郎,张居正自然明白现在的情形,整个朝廷面临最大的问题就是,国库没银子,各个地方都需要花钱。
卖丝绸可以挣钱,可海上有倭寇,抗倭又需要花银子,可是国库现在没银子。
这明显就是一个死循环。
“哼,去年财政落了亏空,若不是我们这些干苦差事的顶着,变着法的从各处弄来银子,你们这些人还能如此理直气壮的站在这里。”严世蕃冷笑一声,大声喊道。
嘉靖帝朱厚熜打量了一眼张居正,听到对方说的话,内心顿时一喜。
眯眼瞧着大喊大叫的严世蕃,不免有些不喜。
“严世蕃,万事求稳不如一默,这点该跟你爹学学。严阁老,你说说,该如何解决。”
嘉靖笑了笑,敲打几句严世蕃,便将话题抛给严嵩。
沉默不语的严阁老思索片刻后,便跪下来回话道:“回皇上,倭寇自然是要剿的,抗倭的二百万两自然也要凑出来。江浙地带作为产丝绸的大省,若是能增加丝绸产量,便能弥补亏空。臣以为,应该在江浙地带实行改稻为桑,增加丝绸产量。”
严嵩颤颤巍巍的跪了下去,当了内阁二十年的首辅,他自然明白皇上的意思。
嘉靖看向底下的几人,又问了几句闵浙地区的事情,确保这个改稻为桑有实施的条件,才答应道:“准了,让内阁拟个奏折出来,交给胡宗宪去公办。既然是工部欠的债,就让工部协助吧!”
嘉靖帝大手一挥,算是批准了严嵩的改稻为桑政策,将烂摊子交给严嵩父子,他很放心。
在他眼里,有些人是云有些人是水,没有奸臣都是忠臣。
贤与不贤,也由不得他们。
解决了心头大事,嘉靖心中莫名轻松起来。
就在内阁众人讨论改稻为桑的实施方案时,殿外忽然吵闹起来,一太监高喊着献瑞,快步爬了进来。
“陛下,裕王妃生了,是世子。”
报喜的太监高声喊着,想要在皇上面前留个好印象。
嘉靖似乎早有预料,并没有表现出任何激烈的情绪波动。
“知道了,该有的赏赐让司礼监去办,朕这里有几件礼物,拿给裕王。”
嘉靖帝平静的说了声,对于裕王妃临盆这件事他是知道的。
说罢,便从袖子里掏出老早准备好的冬枣栗子放入报喜的盘子里。
身旁的几位太监头子见状,一顿彩虹屁,不断夸赞,简直将嘉靖捧上了天。
“家事,国事,天下事,朕不敢不知。你们几个也该去给裕王道喜了,我就不留你们了。”
嘉靖笑着说了声,便宣布殿前议事结束。
除过严嵩父子,徐阶、高拱、张居正三人朝嘉靖行了君臣之礼,便齐刷刷的走出大殿。
司礼监的几位太监头子,则忙着按照祖制,去给裕王送赏赐之物。
偌大的殿宇,此刻只剩下三人。
“严嵩,今天是元宵节,陪朕吃碗元宵吧!”
“家事,国事,天下事,朕也不是全知。”
“严阁老,你说,周云逸有后台么?”
嘉靖看着殿外走远的几道背影,脸上毫无表情。
严嵩表现的如没听到一样,拉住一旁想要趁机拱火的儿子,选择保持沉默。
此刻的裕王府内,到处一副张灯结彩的模样。
锦帽貂裘的裕王朱载垕看着怀里的小不点,乐的合不拢嘴,他有儿子了,也意味着,自己有了接班人。
“儿啊!你可真是本王的福星。”
结束殿前议事的徐阶、高拱等人,领着数十位清流党的高官齐齐朝着裕王贺喜。
“诸位,今日真是辛苦了。本王特意备了薄酒,这场雪一时也下个没完,不急着走。”
裕王朱载垕见徐阶、高拱几人平安归来,不由心情愉悦起来。
“既然王爷邀请,我等自然不敢拒绝。”
清流党的官员纷纷表态,算是稳稳登上了裕王这条大船。
如今王爷有了世子,他们清流党面对严党的胜算也就多了一分。
相比于裕王府的热闹,景王府内,此刻四下一片寂静。
下人们刻意降低了声音,生怕惹怒到这位阴影不定的王爷。
“严世蕃呢?怎么不见他来,是不是也忙着道喜去了。”景王朱载圳拍着桌子,生气的大吼道。
“启禀王爷,今天是元宵节,陛下单独留下了严嵩父子,说是要一起吃元宵。”王府主事小心的回答道,不敢抬头看向对方。
“知道了。去府库里挑上一份厚礼,本王明日要亲自前去给我这位兄长道喜。”
景王笑着喊了声,便不耐烦挥退一旁的下人。
福王府内,朱载堃客气的送走前来报喜的裕王府门人,脸上露出一抹鄙夷。
自己这个兄长真是一点脸都不要了,明摆着就是要自己过去送礼,好歹日后也是当过皇帝的人,这么小气干嘛?
“大宝,看看府里还有什么稀罕物,明天得去裕王那走一趟了。”朱载堃朝着一旁的王伴伴吩咐道。
自从自己穿越过来,他还从未见过自己的两位兄长,也该是时候见上一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