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魏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42章 还得要粮食

面对如此的利润,商人们兴奋了。正如后世马子所说:一有适当的利润,资本就胆大起来。如果有百分之十的利润,他就保证到处被使用。有百分之二十的利润,他就活跃起来。有百分之五十的利润,它就敢铤而走险。有百分之百的利润,它就敢践踏一切人间法律。有百分之三百的利润,它就敢犯任何罪行,甚至冒着绞首的危险。

戏志才给出的利润虽说没有百分之五十,但是也有百分之二三十了,这是足以动心的价格。

为曹使君铸就钢铁爪牙,我辈义不容辞,请放心的驱驰我等!

一时间商人四处出击,这些暂时按下不表。因为戏志才暂时无法关注他们,至于为什么无法关注,只因为有一位多年不见的老乡兼任同僚来拜访他了。

“枣公,您不是在郡内各县四处奔走吗?怎么来到我这里了?”戏志才不解,这位枣公和大公子他们提出了屯田之制,但是提出来容易,实施可就难了。

有多少人能参加屯田?屯田的工具耕牛从哪里来又需要多少?屯田的良种从哪里来?有多少田地可以供给屯田使用?这些都是问题,都需要详细的调查,都需要一一走访,戏志才知道枣祇一直在为屯田做准备,规模早已经不是当时说的只限于东阿、鄄城,已经扩大到整个东郡。

屯田之法一旦实行必然是大行于东郡效果必定不同凡响,昔日秦人以急农兼天下,孝武以屯田定西域,这是先代的良法也是后人的借鉴之处,枣祇必定会因为屯田之策留名青史。

乱世最贱的是什么,是生命。而最贵的是什么?黄金吗?未必吧。士兵吗?也不一定。在枣祇等人的眼里,乱世最贵的是粮食,没有粮食纵然你有大量黄金也会饿死。没有粮食纵然你有无数士兵可为爪牙,也会饿死遍野。爪牙也会变成勒死自己的绳索。

枣祇这段时间披星戴月,面容苍老了许多,但是更增添了许多忧国忧民的悲郁之感。面对戏志才的询问,枣祇笑了笑说到:“至此乱世,军阀相侵,大小合战不断,最重要的是什么?”不待戏志才回答便自顾自地说道:“无他,足兵足食而已!”

说到底要有人,要有装备,要有粮食!戏志才做的是要有装备,而枣祇做的是要有粮食。殊途同归,都是为曹操的霸业建立基础,添砖加瓦。

“枣公所言甚是,只是不知这与您来找我有何关系?”戏志才还是不解,咱们都是各凭学识在为曹氏封建主义道路做贡献的,你要是来给我上课那就大可不必。咱俩都是颍川老乡,谁还不知道谁的根底?你有多少学识,我有多少学识都是互相清楚的。

枣祇讪笑道:“此番前来是有求于戏公,祇知道戏公召集了一批商人,他们交游各地军阀购买铁料,只是希望戏公能够让他们购买粮食。”枣祇顿了顿说到:“大量的粮食。”

戏志才听到这里明白了。当即试探的问道是屯田事宜有眉目了还是有其他意外状况?

这问的很有水准有眉目了就是你是不是缺少粮种?意外状况则是情况恶劣,你该不会想要欺瞒使君?

但是枣祇叹了口气,说到:“戏公不必瞎猜,我走访这段时日心中已经确定屯田之制必须实行,也必定会获得成功!只是戏公你不知啊,百姓生活苦啊!很多流民,佃户,自耕农全家连供自家吃喝二三月的粮食都没有,这如何能度日?如何能出劳力,耕种田亩?现如今东郡的府库内绝对拿不出足够的粮食去赈济灾民,去恢复生产。”

戏志才没有想到底层的百姓竟然苦难至此!以前只知天下大乱,各处军阀不懂建设,不懂得可持续性竭泽而渔,没粮了就去劫掠一番,粮食多了甚至会抛弃在路边,却没想到在这秩序井然的东郡,在这群贤毕至,官吏清廉的东郡百姓们过的也是这般苦。

只听到枣祇继续说道“更何况明公想要做这兖州之主,就要面对那百万青州黄巾,就要面对兖州大大小小的军阀什么鲍信,郑遂,刘岱等等。这些哪一样不需要粮食,大量的粮食作为基础?”

“所以戏公,枣祇在这里请求您能够早做打算,提前购买大量的粮食,不为大军着想,也为这东郡几十万百姓着想啊。”枣祇的眼睛里饱含热泪,他的感情是真挚的热诚的。

戏志才也不由得被感动了,不由地说道:“我从情感上支持你,也同情着这东郡的百姓,只是我从理智上就······”戏志才戏谑地顿了顿,枣祇顿时觉得好似被卡了脖子一样难受,从理智上什么?你倒是说啊。

“我从理智上更加支持你!夫定国之术,强兵足食。从各路军阀那里购买粮食的请求我答应你了!”戏志才坚定的说道。

曹公啊曹公,你是荀彧先生选择的救国之人,他希望你匡朝宁国。你也是我等其他谋士效命之人,我等也希望你救济天下,这百姓太苦了。

天下兴亡,苦的都是百姓,这样的乱世究竟何时才能结束?在原本的历史上这场汉末吃鸡大赛足足打了九十年,晋武帝司马炎所谓的太康之治人口不过两千多万,可是才太平没几年天下又陷入了另一场吃鸡大赛。

这一次持续了两三百年,这几百年的时间里太平治世只是人们奢侈的想象,甚至不敢去想,谁又能知道几百年的乱世人们有多么希望盛世降临,可是等了一代又一代直到二凤的出现。中国之人压抑了几百年,终于爆发出了盛唐气象,天俾万国!

“戏公高义,有了粮食我就敢招纳更多的流民,吸收更多的小农以至于吸收从世家大族手里跑出来的奴仆。总之有了粮食我的腰杆就直了,底气就足了。”枣祇兴致勃勃地说道。

“确实如此,不过这钱财的报销可得你去找曹公了,各人负责个人的事···。”

“理当如此,理当如此。”

目送着枣祇出门,戏志才不由得为曹公的钱袋子疼惜了几分,哦不对,还得为荀彧先生死去的大脑细胞做一次疼惜,毕竟荀公居中调度这笔钱都得他来埋单。

戏志才沉思了一会,动笔开始写就一封封书信···

······

荆州襄阳城。占地广阔的刺史府内,一位中年人再缓缓踱步细细观看他的样貌,只见他入眼的皮肤白皙,只是一副愁容,凭空增添了很多的皱纹。

他的头发也有一些花白,毕竟也有五十了,不过不仔细看是看不出来的。

此人身高八尺有余,姿貌温厚伟壮,端的是一副好样貌。

要说此人是谁,在荆州只能是作为刺史大人的刘表刘景升喽,说起来此人也是汉室宗亲,乃是西汉鲁王刘余的后代,含金量比刘备的中山定王之后要多多了。

按理说作为一州刺史,在汉末军阀吃鸡大赛初期也算得上是最强的几个boss之一了,毕竟荆州之富庶不下于冀州。可是此人的神情却告诉我们他有些犹豫,有些拿不定主意。

不一会功夫,三位中年文士进到房门里来,躬身说道:“拜见刺史,不知刺史找我等前来何事?”

“啊,是子柔,异度还有德珪啊,你们快坐。”

他们就是刘表进入荆州以后最得力的部下,蒯越字异度,蒯良字子柔,蔡瑁字德珪。三人都是荆州大族出身,背后家族势力不可小觑。

刘表顿了顿说到:“近日接到一封书信,信使说他从河北来。”

蔡瑁见到刘表再次停顿,主动问到:“可是袁绍袁本初来人?所为何事?”

“不错,确实是袁绍那里来人,所来是想要求购粮食,兵甲还有制作兵甲的匠人。”这是刘表缓缓开口再次说道:“不知你们怎么看。”

蒯越沉声说道:“我荆州富庶冠绝天下,粮食堆积府库卖给他们也是无妨,只是兵甲和匠人还需考虑一二。”

蒯良接着说道:“袁本初雄踞冀州与那白马将军公孙瓒相持,兵祸连结,这个时候缺乏粮食也是情理之中,我等买与粮食给他正好可以加深双方的同盟关系,毕竟公孙瓒可是与那盘据南阳的袁术勾结,意图谋取我等的荆州,支持袁绍就是在打击公孙氏与袁术的势力。”

这时蒯良顿了顿说到:“至于兵甲我们大可以卖给他们嘛,道理也是与卖粮食是一样的。更重要的是袁绍与我等远距千里,纵是卖给他铁甲也伤不到我等分毫。”

刘表听闻此言也是不由得暗暗满意,他这个人虽说礼贤下士有海内名士的名头,而且统御一州黎庶大权在握,但是他的缺陷很明显优柔寡断,实在是只能守成无法进取的主子。

“子柔异度之言,甚合我心。我荆州的府库里面兵甲粮食无算,卖给袁绍也是增强关系的方式,更何况他在信中答应我了,只要灭了公孙瓒,就立刻帮我攻伐袁术,恢复我荆州之土。”刘表满意的笑笑。

可就在这时不和谐的声音出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