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一节 学习、研究先进理念的必要性与重要性
改革开放40年来,中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经济迅速发展,政治形势稳定,人民生活水平明显提高。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下,中国正阔步向前,迎接两个“一百年”,实现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中,“残疾人一个都不能少”,这是对残疾人工作者的信任,也是对残疾人跟上时代步伐、过上幸福生活的期望。我们坚定自信,顽强奋斗,努力学习,研究践行先进理念,争取不让一个心智障碍者掉队。精致、到位、负责任、有效率地提供支持服务,让生命在成长、改变的每个环节、每个步骤中生动、活泼、主动地发展起来,绽放出光芒、拥有无穷力量。这样的生活才有意义,这样的生命才有价值。
回顾普通教育的发展改革过程,从应试教育到人才教育,我们研究如何减轻学业负担,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我们研究教育的本质与目的,要从僵化的思想、刻板的思维中解放出来,调动学生的自觉性、主动性,释放智慧和能量。这样培养的人才会有创造力,才不是完成任务的工具。特殊教育的发展改革过程,则是从爱的教育到生命的教育,要学习、研究生命的本质,走科学育人的路。要尊重生命,敬畏生命,研究生命成长规律,了解生命成长涉及哪些领域、需要发展哪些能力。
关于心智障碍者的称谓,经历了从白痴、呆傻、弱智、智力落后、智力残疾到智力障碍、心智障碍等多次改变。美国智力与发展性障碍协会每十年修订一次定义,促使我们不断转变观念,调整思路。从强调照顾、呵护、救助,到逐渐认识到心智障碍是功能障碍,需要支持,实现从医疗模式到支持服务模式的转型。理念的转变,引导着服务随之改变。这就要求心智障碍领域的服务者进行课程研发、教材编写、康复服务评估与训练、个别化教育/支持计划的制订与实施。我们要尊重差异,理解差异,通过评估提升针对性,提供具有实效的支持服务,促进心智障碍者的个人发展,帮助其获得正向、积极的成果,启发、引导支持策略和方法的研究。学习、研究先进理念,是对生命成长与发展负责任的表现,我们要自觉提升学习力、思考力、研究力,才会有行动力,才能履行好职责,在思维方式、工作方式、生活方式上做出改变。
对于新入行的一批批年轻大学毕业生,他们有抱负,有专业能力,主动选择从事心智障碍支持服务,值得称赞。我们要鼓励他们在心智障碍服务领域干一番事业,学习、生活、工作有目标,每个成长阶段有计划,拥有更多的收获,实现个人发展。通过研究、践行先进理念,让他们发挥个人优势,创造性地工作,不断填补心智障碍服务领域理论与实践模式的空白,缩短与发达国家和地区之间的差距,获得成就感、归属感,实现价值,享受奋斗的快乐与幸福。学习、研究、践行先进理念,是年轻人成长的契机,不容错过。积极有作为才会脱颖而出,实现个人价值,这是事业发展的需要,也是人才成长的必由之路。
每位心智障碍者都有无限潜能,但由于先天、后天及不明因素,导致自身感知、动作、认知、语言、社会交往、情绪与行为、生活基本技能等方面存在不同程度的障碍并限制其发展,应当给予理解、包容、接纳、支持。障碍不是个人造成的,也不是埋怨指责可以改变的,需要爱与尊重,需要专业的服务与支持环境。只有建立支持系统,由家庭、邻里、同学、同事等多方面提供自然支持,提供政策和舆论导向的社会支持,提供多专业服务支持与通用支持,才能减少对心智障碍者的限制,消除歧视,促进融合。这一切都需要学习、研究、践行先进理念,建立有意义的人际关系,营造友善、和谐的互动氛围,构建文明、进步、融合的社会环境。要实现心智障碍者的社会融合,每个人都必须为此努力。
家长是提供支持的主力军,他们有动力,有期待。要创建有生活品质的家庭,每个家庭成员都要学习研究先进理念,自觉提升个人生活品质。家长要了解如何在孩子人生的重要阶段为其安排学习、教育、培训;从生活中选择孩子既有兴趣又好奇、喜欢的事项,安排教育、培训,引导孩子每天有乐趣、有意义、有秩序、有期待地生活;协助孩子认识自我,表现自我,获得成长,树立自信,培养独立性,体现自身价值。家庭成员关系和谐、友好、互助,形成合力,从而改善家庭生活品质。家庭成员尤其是核心成员要参与学习先进理念,才能发挥独一无二的作用,一定要学习、研究先进理念并指导行动。
社区活动丰富多彩,可以吸引大家参与,人人有角色与责任,人人有权利与义务,人人争做支持典范。支持典范发挥骨干带头作用,使社区生活生机勃勃,让先进理念推动社区新生活、新局面的展开。
学习、研究、践行先进理念,人人有责,处处改变。幸福永远,快乐无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