谍战小说之死战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13章 爆炸

巨响震耳欲聋!一颗炸弹,就在她身后,近距离爆炸。

变故袭来,毋须任何思虑,只是本能,卫楚楚当即朝前扑出,身子立刻贴在了地下。炸弹虽近,但她见机迅速,而炸弹爆开之后弹片多为向上飞窜,杀伤范围也就大致在上方或是侧面,所以爆炸并未伤及卫楚楚。

卫小姐没伤着,其他人可就没那么走运了。

尘埃落定,卫楚楚站起身来,才发现这颗炸弹已经当场造成了至少两死无数伤。她算是为数不多的完好无缺者。

死者之一,便是刚才与她说话的军官。

炸弹距他实在太近,又是人挤人,即使他及时作出正确反应,也无法使出完整动作,避开那密集的弹片。他的致命伤太多,脑袋已经看不到完整轮廓,他是瞬间死亡的。另一死者是个车夫,弹片划开了他的脖子,血如喷泉涌出,在地上动弹几下,也死了。

两个死者躺在地下,都是血肉模糊。另外还有七八个重伤者,在那里长呼大叫,也是鲜血淋漓。众人瞧着这情形,或闭眼或尖叫,亦或愣神,旁边还有几个呕吐的,唯独卫小姐站在那里,眼睛直勾勾地瞧着那片血迹的鲜红。

不远处的士兵已经飞速冲了来。或许是见惯了这类死亡,他们既没扑去哭泣自己的长官,也没理会旁边人们的尖叫,甚至都没去管顾那些正喊救命的伤者,而是提了长枪,用最快速度把现场的活人死人全都围了起来。众人刚刚经历了那足以令人几晚无法入眠的危局与惨景,现在又被人用枪指着,个个头晕目眩,浑不知身在何处,只听一名士兵高声道:“捐赠物资里有炸弹!所有人原地坐下、不许动!”

原本已经站到街角准备离开的范襄理也被请了回来,与卫楚楚坐在一起。卫楚楚苦笑道:“实是对不住,是我看热闹,连累你了。”范襄理客气了一句:“小姐说哪里话来,万幸没伤着小姐。”他嘴里说是“万幸”,声音却在发抖。卫楚楚这时的心情也是跌落到了谷底,一时也无力再说什么,只深深地埋下头去。刚才与她说话的军官,活生生一个人,眨眼间,说没就没了。这便是战争,她见过战争,有战争就会有死亡,每个人都有可能死——李和箴便是虑及死亡的可能,放开了她。

这场战争,不是党派之争,不是政见之争,这是国与国之战,若是输了,输掉的不只是钱财,不只是性命,甚至不只是国土,而是这个国家这个民族这五千年的文明……这一战,中国不能输,绝不能。卫楚楚想到这里,虽然鼻子依然泛酸,心里却腾起了熊熊烈火。

她收住泪仰起头,望向天空。

天空中,横过来一杆枪。

一个持枪士兵来到她身边,命令她站起来。

“就是她,我亲眼看到,就是这女子,刚才爆炸,她朝前面扑了出去,一看就是经过训练,很有问题。”说话的是另一名士兵,之前他负责清点物品。

这是刚刚来到的另一名军官,领章上缀有两颗三角星。他绕着卫楚楚走了一圈,四面八方把她看了个遍。

“炸弹是藏在这里的。”士兵也找出了藏炸弹的地方。“这车货是淞沪总商会募捐的物资,上面装载的是棉花。”

“淞沪总商会?谁押运这批物资来的?”军官开始询问。

“是……是我。”范襄理坐在地上举手。

“姓名?与总商会的关系?”军官瞧瞧他。

“范希洪,亚兴纺织厂襄理,受总商会派遣前来运送商会募捐的物资。”范襄理声明身份的同时,抖索着奉上名片。

那军官接过名片,看了看,点点头。又指着卫楚楚问道:“你认得这女子吗?”

“她是我东家的大小姐。”范襄理朝卫小姐看了两眼。

那军官也朝卫楚楚看了两眼,道:“大小姐?”

“是的,大小姐。”范襄理毕恭毕敬回答。

军官冷笑:“既是大小姐,这炮火连天的,不在家里呆着,跑来这里……瞧热闹是吧?”

“我当然不是瞧热闹!所谓天下兴亡,匹夫……”

她还没说完,那军官便打断道:“这样高调的话我就不听了。今日出了此等事件,在场所有人都有嫌疑,所以对不住了,请各位随我走一趟。”

走一趟就走一趟,卫小姐并不介意。她只是有点窝火,听那这人口气,似乎在指证她搞了破坏,是日本间谍。真可笑,瞎了他的狗眼,堂堂卫小姐,能是日本间谍?……直到卫楚恒出现,她都还在肚里暗骂这群瞎了眼的官兵。

其实这也不怨人家眼瞎,而是她的举止的确令人生疑。毕竟在炸弹近距离爆炸刹那能做出保护自己的正确反应者,若非经过专业训练,便只能是练家子,而且碰了巧。

卫楚恒只能抛出第二种解释。

不久之后,淞沪警备司令部便来电,南京方面有官员担保,卫家是爱国商人,卫小姐是从小习武的练家子,所以财政部次长卫绍光的侄女卫楚楚小姐的举止是有根据的,她不是日本间谍。有了上述几重保证,哪怕再有天大疑点,上海保安总团也只能放人。

卫小姐跟在二哥后面从正大门走出来。都出门了,卫小姐忽又想起一事,返身跑了回去。她回去,倒不是什么大事,她只是想问问保安总团的人:你们中有人认识李和箴么。

不认识。所有人瞪着她,一齐摇头。

“算了吧,”回家路上,卫楚恒忍不住叹气。“人家天天登门,你不理人家;等人家走了,你又满世界寻人家,这算怎么回事。”

其实卫小姐也不知道这是怎么回事,说起来或许也没什么事,她只是希望可以见他一面,敬他一杯酒,仅此而已。

“真的仅此而已?”卫楚恒哈哈一笑,脚下用力,一踩油门,那车便顿时提速,绝尘而去。

卫家兄妹倒是车屁股一冒烟,走了,剩下保安总团部上下官兵都在那里满腹牢骚。这么明显的问题,却因为上面某种关系,不调查便放人,这令在前线浴血奋战的官兵都十分不满。不过,不满归不满,人家家大业大,关系通天,又能奈人家何。负责调查事件的保安总团团副官余文彬愤愤不平地目送卫家兄妹出门,正想絮叨几句,又见卫小姐风风火火地跑了回来,向他打听一个姓李的家伙,虽然他也猜到这位李先生从了军,这会儿多半在战场之上,说不准还是个英雄壮士,但见到卫小姐,心里总是不快,连名字也没听清,便顺口一句“不认识”,把卫小姐打发了出去。

当然了,牢骚归牢骚,事情还是要办的。送走两位神仙,回过头来,他还得继续处理这宗支前物资爆炸案件。

这次爆炸,不用说,九成九是日本间谍所为。日谍问题由来已久,直可追溯至前清时代。日本入侵中国,明治维新时期便纳入国策,及至甲午海战,清政府签订《马关条约》,日本人明处派军进驻中国,公然掠夺,暗里更派间谍打入各地,深入各阶层领域,可谓无孔不入,甚至荒山野岭也不放过,以考察地理或风光旅行为名,调查民情,绘制地图。后来双方交战收缴的日本地图,其精确程度甚至超过中国军队的军用地图。

余文彬觉得,现在双方开战,潜伏的日谍定然有所行动,而他们从前在这方面的研究甚少,现在突然来袭,的确是防不胜防。

现在总团团长及其部属军官都在前线忙着指挥战斗,才把这个破案的任务交到自己手里,若不能扫清日谍,为前方解除后顾之忧,那他这个副官也是白当了。所以不管怎么说,他现在必须破案。

“请刘处长过来一下。”他命人把当事军官叫来。

刘长新并非当事军官,当事军官是宣传处的谢干事,他当场就给炸死了。刘长新是总务处副处长,当时恰好有事去前线,事发时就在近旁,第一个得讯赶到。

虽然刘副处长不是干侦探的,但余文彬不得不承认,他处理此事的方向大致还是正确的。炸弹爆炸,放置和引爆炸弹者很可能就在现场这些人中间。

“炸弹只有一颗,但威力巨大,又因放在棉花车上,爆炸后引起大火,所有痕迹都给烧没了。具体是什么炸弹,引线还是定时,一时无法查证。”刘长新叹了口气。

“从弹片来看,爆炸相当充分,这是正规武器,不是土法私制的东西。”余文彬盯着桌上散落的文件。“我们目前无法排除定时炸弹的可能。如果是定时炸弹,那么安置炸弹的时间就在物资送达之前,凶手就不会在现场。”

“去把带队的那个襄理带来。”

范希洪一直在喊冤。受纺织厂委托,好好的来送支前物资,本是一番好意,却不想遇到这种事,平白吃了官司。再者,若非卫小姐在那里拉扯着,他把东西送到也就回去了,哪会弄到这步田地。不过人家余长官可不这么想,问题出在商会物资车上,货物是棉花,恰好棉花的捐赠人是亚兴纺织厂,所以此事无论如何他也脱不了干系。即使他当时离去,现在也得“请”回来协助调查。

“从你接手这批物资,到爆炸发生的所有经过,请你说一遍,越详细越好。”余文彬坐在主审的位子上。

“这个……我是……”范希洪天昏地暗的回忆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