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 跨境电商的崛起
1.1.1 跨境电商产生的背景
1.数字技术显著降低国际贸易成本,为全球贸易发展注入新动能
世界贸易组织发布的《2018年世界贸易报告》指出,随着数字技术的广泛应用,国际贸易成本显著降低,继而推动全球贸易量显著增长。从1996年到2014年,国际贸易成本下降了15%。预计从2015年到2030年,全球贸易量年均增长1.8%~2%,累计增幅达31%~34%。传统贸易体系正在向以数字贸易为代表的新型国际贸易体系转型升级。
2.数字技术推动服务贸易和货物贸易结构发生重大变化
《2018年世界贸易报告》指出,数字技术改变了服务贸易和货物贸易的结构。当前,全球服务贸易占总贸易额的21%,预计到2030年服务贸易所占比重将增至25%。发展中国家在全球贸易中所占的份额将更大,预计由2015年的46%增至2030年的57%。
3.数字贸易深入商业流程的核心,推动企业重塑商业模式
随着数字技术的发展,信息在全球的无边界自由流动进一步加速,企业越来越青睐以互联网强大的信息处理和数据分析技术为基础、大幅减少流通环节、直接面对消费者继而创造更大价值的新型数字贸易。数字贸易深入商业流程的核心,并占据重要的战略地位。因此,企业不得不考虑重塑商业模式,在产品设计和生产、交易磋商和成交、营销服务和供应链支持、质量控制及业务流程的设计等方面做出创新,以便在市场竞争中获得优势地位。
4.互联网和大数据的相关基础设施更加完善
个人计算机的性能提升、价格下降及智能手机的普及促进了PC网络和移动网络的应用。互联网支付工具和支付技术的发展,金融网络和设施的优化进一步完善了数字贸易的支付系统。密集的物流网点则加快了商品跨境配送的速度。
1.1.2 什么是跨境电商
1.跨境电商的内涵
跨境电商即跨境电子商务,是指分属不同关境的交易主体,通过第三方或独立站等各种电子商务平台,完成营销、交付和结汇的一种商业活动。交易主体可分为企业、商户和个人消费者。
我们从出口来看跨境电商的业务流程。首先,跨境电商公司将拟出口产品在跨境电商平台上展示。海外消费者下单并支付后,跨境电商公司(生产商/制造商)委托物流商进行商品投递,经过出口国和进口国的海关通关商检后,商品由物流商送达消费者手中。也有一些跨境电商公司直接与第三方综合服务平台合作,由第三方综合服务平台来完成商检、通关和物流工作。跨境电商进口流程和出口流程方向相反,具体如图1-1所示。
图1-1 跨境电商业务流程
2.跨境电商的特点
(1)业务环节复杂。
完整的跨境电商业务流程包括通关、检验检疫、外汇结算、出口退税等环节,并以邮政小包和快递等方式运输。因路途遥远,商品从售出到到达国外消费者手中的时间较长,且商品容易损坏。另外,因各国的派送能力存在差异,邮包量迅速增长容易引起贸易摩擦。
(2)交易主体差异大。
消费者分布在全球各地,其消费行为、文化心理和生活习俗差异较大。跨境电商公司在开展国际流量引入、海外推广营销、海外品牌建设等活动时要对海外消费者的行为有深刻的了解、精准的把握,并要具备“当地化/本地化”思维。
(3)易发生交易风险。
目前,侵权风险和退货风险是跨境电商交易面临的主要风险。国内中小型企业普遍缺乏知识产权意识,以假货和仿品牟利的现象时有发生,而发达国家的知识产权保护较为严格,这就容易引发知识产权纠纷。此外,如果海外消费者退货,商品运回本国又需支付一笔运费和税费,甚至运费和税费超过了商品本身的价值,企业只好承受经济损失,放弃运回直接在当地丢弃。
(4)交易规则更多、更细、更复杂。
跨境电商平台涉及国内的平台及国外的平台。不同的平台各有自己的规则,国外平台及其规则更是令人眼花缭乱。企业不仅要遵守平台规则,还要遵守国际上的双边和多边贸易协定,了解各国进出口关税细则及政策的变化,另外对进出口形势也要有一定的分析预测能力。
3.跨境电商和数字贸易
数字贸易的定义有狭义与广义之分。狭义的数字贸易是“数字化产品的贸易”。广义的数字贸易是“依托数字技术(ICT)开展的各类商业活动”。
世界贸易组织则用“电子商务”的概念取代了“数字贸易”的概念,并将电子商务定义为“通过电子方式生产、分销、营销、销售或交付货物和服务”。
2018年,浙江大学马述忠教授团队提出的“数字贸易”的概念比较综合,其认为数字贸易是一种新型贸易活动,本质上是传统贸易在数字经济时代的拓展与延伸;数字贸易的载体是现代信息网络,数字贸易的内容是实体货物、数字产品与服务、数字化知识与信息的高效交换,数字贸易的结果是推动消费互联网向产业互联网转型,最终实现制造业的智能化。该定义指出数字贸易发展的最终目标是“实现制造业智能化”,指明了数字贸易未来的发展方向。
从上述各种定义中不难发现,数字贸易源于数字经济,是全球化和数字经济融合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随着经济的发展,数字贸易的外延有了极大的拓展,这也是各国在数字贸易领域争相开展竞争的一个原因。传统世界贸易组织框架下的货物贸易和服务贸易规则与数字贸易产生了一些冲突,数字贸易究竟适用货物贸易规则还是服务贸易规则还未有定论。
数字贸易与跨境电商一脉相承,有诸多相同的特点和属性。但在实际应用中,跨境电商的侧重点是基于现代信息网络而进行的跨境货物贸易及相关服务,核心是货物流动;数字贸易的侧重点则是数字化内容及服务的跨境流动,核心是数据流动。
4.跨境电商和传统国际贸易
跨境电商和传统国际贸易存在以下5个方面的差异。
(1)多边化。跨境电商可以在A国的交易平台展示商品、在B国的支付结算平台进行结算、在C国的物流平台实现递送,其信息流、资金流、物流由双边走向多边,呈现出网状结构。而传统国际贸易的信息流、资金流和物流呈线状结构,主要涉及双边贸易,即使有多边贸易,也是经过多个双边贸易来实现的。
(2)小批量。跨境电商的订单大多是小批量的订单,而传统国际贸易的单笔订单金额都较大。与传统国际贸易相比,跨境电商的交易类目更多、产品更新速度更快、广告推送更加个性化、支付方式更简便多样,并且由于直接掌握消费者交易和消费偏好的数据,跨境电商企业更能设计和生产出差异化、定制化的产品,从而更精准地为消费者服务。
(3)高频率。在传统国际贸易模式下,信息流、资金流和物流三方呈现分离状态,而跨境电商可以在同一个平台上整合信息流、资金流和物流,使企业能实现即时按需采购,消费者能实现即时消费,因此其交易频率比传统国际贸易高很多。
(4)透明化。跨境电商使企业和消费者之间通过电子商务交易和服务平台直接对接,双方采用标准化、电子化的合同、提单、发票和凭证进行交易。交易单证可在网上迅速传递,使贸易信息透明度增加,降低由信息不对称引起的贸易风险。单证、报关等传统国际贸易中重要的中间角色被弱化甚至被替代,供应链趋向扁平化,使买卖双方得到双赢。
(5)数字化。数字化有两层含义。首先,越来越多的国际贸易活动借助互联网平台开展,交易环节的相关信息以无纸化的方式呈现。其次,软件、影视作品、游戏等数字化产品的品类和贸易量快速增长,通过电子商务进行销售和消费的趋势更加明显。
跨境电商与传统国际贸易的详细比较见表1-1。
表1-1 跨境电商与传统国际贸易的详细比较
续表
1.1.3 跨境电商的发展历程
1.我国跨境电商发展的3个阶段
自1999年阿里巴巴连接中国供应商与海外消费者至今,我国跨境电商的发展经过了3个阶段,实现了从提供信息服务、发展到在线交易、再进化到全产业链服务的跨境电商产业转型。
从1999年到2003年是跨境电商发展的第一阶段。该阶段的商业模式主要是外贸信息服务模式,也就是线上展示、线下交易。第三方平台仅为企业提供信息和产品展示服务,交易依旧在线下进行。第三方平台主要是靠向进行信息和产品展示的企业收取会员费,以及向供应商提供竞价推广、咨询服务等信息增值服务来盈利。
从2004年到2012年是跨境电商发展的第二阶段。以2004年敦煌网的上线为标志,跨境电商开始进入第二阶段。第三方平台不再只是展示信息和产品,业务的所有环节都可以在平台上完成,交易、支付、物流等原本线下进行的活动逐步走向线上。相较于第一阶段,第二阶段的第三方平台通过服务和资源整合,有效地打通了上下游供应链,体现了电子商务的本质。
从2013年至今是跨境电商发展的第三阶段。在该阶段,跨境电商开始转型,产业链的各个环节都出现了商业模式的创新。工厂进入跨境电商领域也使货源从二手转向一手;B类消费者(企业消费者)初具规模,B类消费者的中大额交易成为平台的主要订单来源;移动用户量爆发;商业模式除C2C、B2C以外,出现了B2B、M2B(生产商直接面对经销商)模式。
2.全球跨境电商的发展现状
根据商务部网站的统计数据,2012年,我国跨境电商交易额(包括B2B和B2C)占外贸总额的比重不到10%。但在2017年,出口跨境电商交易额就达到6.3万亿元,同比增长14.5%。2018年,跨境电商交易额已经占到我国外贸总额的25%。预计到2020年年底,会占到外贸总额的40%以上。跨境电商交易产品品类主要包括3C产品、服装服饰、家居园艺、户外用品、健康美容、鞋帽箱包、母婴玩具、汽车配件、灯光照明等。这说明我国跨境电商未来将有广阔的发展空间。跨境电商已开始改变中国的对外贸易格局,成为新的对外贸易增长点。
图1-2是从2008年至2020年我国跨境电商交易额与进出口总额变化的情况。其中,2020年的预期,受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可能不准确,但跨境电商行业长期向好发展的趋势不变。
近几年,政府相继出台了各种利好政策和法律法规,为消费者维护合法权益提供了保障,同时也表明了政府大力支持跨境电商行业发展的意愿,出台相关政策正是为了推动整个电商行业的积极、有序发展。
资料来源:根据商务部、海关总署、艾瑞咨询、阿里研究院相关资料综合整理。
图1-2 我国跨境电商交易额与进出口总额的变化
2018年7月,Facebook基于对2825名来自澳大利亚、马来西亚、新加坡、印度、英国、美国、泰国、越南和印度尼西亚的消费者进行的一项在线调查,发布了《全球跨境电子商务营销白皮书》,预测未来四年内跨境电商的增长速度将超过国内电商,到2022年,跨境电商的总收入将达到6270亿美元,占电子商务的20%。亚太地区将在中国的推动下成为跨境电商进出口的最大市场。
艾媒咨询(iiMedia Research)数据显示(见图1-3),2016年全球B2C跨境电商交易额达4000亿美元,比2015年增长了31.6%;2017年全球B2C跨境电商交易额达5300亿美元,同比增长32.5%;2018年,全球B2C跨境电商交易额突破了6500亿美元的大关,同比增长27.5%,预计到2020年年底,全球B2C跨境电商交易额将达到近10 000亿美元。
资料来源:Statista,艾媒咨询。
图1-3 全球B2C跨境电商交易额及增长率(2015—2018)
另据《2019年全球跨境电商市场与发展趋势研究报告》显示,中东地区利用跨境电商进行网购的消费者占中东地区网购者的比例最高,达到70%,而亚太地区和北美地区利用跨境电商进行网购的消费者占当地网购者的比例不到50%,欧洲和南美地区则不到60%,具体如图1-4所示。
资料来源:《2019全球跨境电商市场与发展趋势研究报告》,艾媒咨询。
图1-4 2018年全球消费者在最近一年网购使用电商平台的类别
中国虽然拥有最多的互联网用户数,但就跨境电商市场而言,欧洲是全球最大的电子商务市场,而西欧又是欧洲最大的电子商务市场,主导着欧洲的跨境电商市场。其拥有高品质、高技艺的产品,先进的基础设施及较高的消费者网购率,推动着本地电子商务市场的蓬勃发展。欧洲电子商务协会的数据显示,2018年西欧电子商务市场份额占整个欧洲的68.22%,而南欧的电子商务市场的份额仅占11.96%,二者相差甚远。
此外,发达地区与欠发达地区差异明显。根据eMarketer的统计数据,2019年全球互联网普及率超过50%,虽然在前几年,部分发达国家和地区的网络普及率就已经超过了50%,而且网购率普遍较高,但是非洲大部分地区的网购率还处在低水平增长的状态,互联网普及率仅为35.2%。整个非洲的B2C电子商务占全球B2C电子商务的不到1.0%,线上渗透率仅为22%。而且因物流运输所配备的基础设施欠缺,许多国家尚未出台与电子商务相关的法规政策,加之网民整体购买力有限,非洲大部分地区跨境电商的发展水平处于落后状态。而拉丁美洲跨境电商的发展水平虽远不及欧洲和亚洲,但是以巴西和墨西哥为代表的地区近年来在跨境电商市场的崛起展示了拉丁美洲不俗的发展潜力和发展空间。
目前,知名度排在世界前列的电商平台有北美的eBay、Wish,欧洲则有德国乐天(Rakuten. de)和法国的电商平台Cdiscount。在亚洲,中国的全球速卖通(AliExpress)、日本的乐天Rakuten和韩国的Gmarket都深受消费者喜爱。而在非洲,电商平台Jumia覆盖了11个国家。南美洲和大洋洲也分别有Linio和GraysOnline两家超大型电商平台。
据艾媒咨询2018年全球消费者跨境购物对跨境电商平台的选择情况调查,24%的买家在亚马逊上购物,16%的买家选择全球速卖通,14%的买家通过eBay交易。
1.1.4 跨境电商的发展趋势
1.买家地域扁平化
虽然就贸易规模而言,美国、德国、英国、日本等发达国家依然是贸易大国,但随着跨境电商对各个行业的覆盖,全球买家都可以通过各类跨境电商平台从全球各地买到自己需要的商品。根据阿里研究院的《2018中小企业跨境贸易发展报告》,全球有20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买家在阿里巴巴注册,全球买家数同比增长28%,其中来自印度、越南和尼泊尔的活跃买家数增长最快,增幅分别达到87%、75%和74%(见图1-5)。
资料来源:2018中小企业跨境贸易发展报告,阿里研究院。
图1-5 阿里巴巴上活跃买家数同比增长TOP15国家和增长率
2.采购碎片化
受全球经济大环境的影响,市场需求变化快,如果大量订单在运输和仓储的过程中被耽搁,就会给跨境采购的买家带来较高的风险和较大的资金压力,而高频的小单采购方式则有望规避此类风险。从阿里巴巴和一达通出口的数据可以看出,碎片化采购模式已经出现。2017年,一达通的订单价值的平均数额为4.6万美元,比2016年减少了22%;2017年信用保障订单价值的平均数额为8300美元,比2016年减少了13%。虽然信用保障订单价值的平均数额减少了,但采购数量却在增加,2016年每个买家的平均采购数量为1.87单,2017年上升为2.04单,增长率为9%。
“90后”买家追求独特、充满个性的商品,因此国际市场消费需求趋向个性化。零售商的购买行为受其影响最直接,他们在购买过程中更注重多样性、独特性和快速进入市场的可能性,另外是否允许小批量采购、交货时间是否足够快等也是他们决定是否下单的影响因素。
3.使用移动终端的买家增多
以阿里巴巴为例,其境外买家的平均年龄为39岁,其中31%的买家年龄在25岁至34岁之间。他们偏向于通过移动通信、即时消息和网络连接的方式来处理事务。只通过PC端访问阿里巴巴的买家数量逐渐下降,更多买家使用PC和移动两个终端或者只使用移动终端来访问阿里巴巴。
4.各环节协同发展,产业生态更加完善
随着跨境电商的不断发展,代运营公司、软件公司、在线支付公司、物流公司等配套企业也都开始涉足跨境电商生态圈,并提供网店装修、商品翻译和描述、网店运营、跨境运送、退换货、金融服务、商标专利注册等方面的业务服务,使整个行业分工更细、更清晰,也更具规模。
5.导购内容化、运营垂直化
随着境外买家数量的增长和订单的碎片化,买家购买需求开始走向细分化和垂直化。一方面,跨境电商平台依靠人工智能技术和大数据分析,为买家提供个性化的商品推荐和匹配的供应商链接;另一方面,不同行业的买家在采购时有不同的关注点、不同的采购周期和对供应链服务的差异化需求,这也促使跨境电商平台开始分化,往垂直化精细运营的方向深耕。
6.贸易服务集约化
数字贸易新业态巧妙地融合了互联网高效、无界、透明的特性与分散、复杂、量大的外贸市场需求,以集约化、透明化、在线化的服务,使全球贸易价值链得到优化。宏观上,外贸服务分工更加细化,真正做到了“让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微观上,中小型企业将部分业务,如结算、物流、税务、融资等外包给生态圈中的服务商,降低了成本,提高了效率。买家不仅会通过商品的质量来评价卖家,也会通过卖家表现出来的互联网服务专业度、网络沟通水平和售后服务能力来综合筛选卖家。
7.中国制造业品牌化
长期以来,中国拥有许多小型制造业企业,它们依赖劳动力成本优势,占领了中国对外贸易的“半壁江山”,为中国成为“世界工厂”奠定了基础。但随着中国的劳动力成本持续增加及资源日益稀缺,“大进大出”模式已经难以维持,应转向“优进优出”模式,形成开放型经济的新格局。
基于以上七大趋势,未来全球将有更多的买家和卖家通过各种终端接入跨境电商平台,高效地完成碎片化的贸易订单。中小型企业应抓住机遇,顺应跨境电商的发展趋势,自主创新、深化服务,实现贸易品质和贸易效率质的飞跃。跨境电商平台也应有“买全球,卖全球”的大格局,扩展供应商资源,实现导购内容化、运营垂直化和服务集约化,深挖互联网和大数据技术,推动对外贸易模式转型,促进世界贸易更加繁荣。
1.1.5 跨境电商和数字经济时代的国际贸易新格局
1.跨境电商将成为数字经济时代主流的贸易方式
全球互联网用户数突破40亿大关,全球超过一半的人在线,说明数字经济时代已经到来,全球经济将发生深刻的变革。
进入数字经济时代后,数字技术被广泛应用,信息和商务活动逐渐数字化,产品数字化和数字产品化成为常态,整个经济环境和经济活动由此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
跨境电商将成为数字经济时代主流的贸易方式,其极大地降低了国际贸易的成本和门槛,使中小型企业因而得以参与国际贸易,并与其他国家的客户和供应商联系。跨境电商推动全球贸易更加普惠,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推动贸易主体、贸易形态、商业模式、企业组织方式不断创新,推动全球贸易规则和公共政策持续调整。
2.中小型企业将成为数字经济时代的贸易主体
从企业结构角度分析,中小型企业在大多数国家占据主体地位,提供了大量就业机会。在我国,有近1200万家中小型企业,近4400万家个体工商户,中小型企业(包括个体工商户)占比高达94%。
然而,即使在发达国家,中小型企业的出口形势也不容乐观。极度缺乏的贸易信息、烦琐的海关程序、困难的信用甄别、不足的贸易融资等阻碍了中小型企业的出口贸易活动。
进入数字经济时代后,中小型企业可以通过电子商务以更低的成本接触客户、获得订单、积累信用、提升参与全球贸易的能力。中小型企业将取代大企业成为数字经济时代的贸易主体。
3.新兴市场崛起,国际贸易出现新业态、新格局
数字技术让全球贸易网络互联互通,“买全球,卖全球”的全新外贸模式初步形成。借助数字技术,不同国家和地区能够快速地将自身的独特产业和优秀的商品推向全世界。
新外贸具有四大特征,即利用新技术实现买卖双方高效互动、贸易全流程走向在线化、注重沉淀信用数据、全球贸易网络互联互通。与传统外贸相比,新外贸也更加灵活、更加具有包容性,能根据全球市场实时多元的需求来实现高效的全球化供应,依托跨境电商平台,依托专业贸易服务商,形成一个网状的全球生产和贸易服务协同的大生态。
传统外贸向新外贸转型的基础条件就是技术的变革。人工智能、物联网、虚拟现实(VR)、增强现实(AR)等前沿技术对人们的生活方式、工作方式和工作效率产生了极大的影响。电商平台应用了这些新兴技术,使时间、空间和文化距离不再是买家和卖家的制约因素,使双方的沟通更密切、更高效。
整个贸易的链路都要实现线上化和数字化,这是传统外贸向新外贸转型的主要手段。跨境采购的后端服务从线下迁移至线上,线上可查看、可预定、可追踪。物流服务商也被接入平台,从物流信息的查询、预定、实施,到物流过程的追踪,整条服务链路都实现了线上化。买家和卖家可在线查看服务和费用,可即时追踪订单的交付和运送情况,有利于卖家及时安排后续工作和处理突发情况。
数据被普遍应用是传统外贸向新外贸转型的核心特征。买卖双方的身份信息、需求、偏好及交易订单详情,都由平台掌握,并沉淀为买卖双方的信用数据,这种信用数据使买卖双方的信任得以建立。
伴随着新外贸业态的产生,新兴市场开始崛起,国际贸易出现了新格局。根据联合国对世界经济形势的展望,东亚、南亚的经济增速将在全球保持领先。
世界贸易组织发布的《2019世界贸易报告——服务贸易的未来》显示,近十年来,发展中经济体在世界服务贸易中所占的份额增长超10个百分点,2017年占世界服务出口贸易的25%,占世界服务进口贸易的34.4%。但是,服务贸易集中性极强,其中五个发展中经济体成为领先的服务贸易出口国和进口国,2017年合计占发展中经济体服务贸易总额的50%以上。同时期,不发达国家分别占世界服务贸易出口和进口的0.3%和0.9% ,尽管贸易份额较小,但相比2005年已经取得了大幅增长。
海关总署数据显示,2019年前10个月,我国货物贸易进出口总值25.63万亿元人民币,比去年同期增长2.4%。其中,出口13.99万亿元,增长了4.9%;进口11.64万亿元,减少了0.4%;贸易顺差2.35万亿元,扩大了42.3%。
4.eWTP倡议
为创造一个更加开放、自由的经济环境并制定普惠的国际商业规则,国际社会应该与时俱进,改革贸易体系、规则和标准,以适应全球互联网经济和跨境电商的快速发展。
2016年3月,马云提出了世界电子贸易平台(Electronic World Trade Platform,简称eWTP)的倡议,呼吁世界各国顺应数字经济的发展潮流,降低贸易投资门槛,助力中小型企业发展,孵化新贸易规则。2016年9月,作为20国集团工商界活动(B20)的一项核心政策建议,eWTP倡议被写入《二十国集团领导人杭州峰会公报》,获得了国际社会的高度认可和积极支持。
1.1.6 跨境电商发展的意义和挑战
1.跨境电商发展的意义
(1)有利于促进我国外贸的稳定发展。
受世界经济回暖速度缓慢、贸易摩擦增加、用工成本提高、人民币汇率上升等因素的影响,近几年我国传统外贸企业受到了严重打击。跨境电商不仅可以降低进出口企业的成本,提高进出口效率,提升外贸公司的利润,也在企业和最终消费者之间建立起更加通畅的信息交流平台,使企业能够及时根据市场需求对产品结构进行调整,继而提高产品品质,打响产品品牌,增强我国国际贸易的整体竞争力,促进外贸的稳定发展。
(2)有利于促进产业结构的升级。
跨境电商直接促进了物流配送、移动支付、信息服务等现代服务业的发展,催生了一批电商平台、物流快递、第三方支付等本土企业。面对全球市场多元化和个性化的消费需求,企业必须围绕消费者的需求,开展合作创新,完善服务体系,加强产品研发和品牌打造,优化价值链和产业链,促进资源优化配置。
(3)有利于中国制造业应对全球贸易新格局。
跨境电商帮助中国出口型制造企业扩展了外贸销售渠道,一方面改变了新产业链的利润分配格局,另一方面帮助企业从微笑曲线底端向两端拓展,转变了产业模式,实现了品牌升级。未来,在国家政策的支持下,相关外贸环节将日趋成熟和完善。具有短、平、快特征的电子商务模式必将使中国制造业与发达国家制造业之间的差距进一步缩小,实现向“中国智造”的转变。
2.跨境电商给传统外贸业务创造了新的机会
(1)减少了外贸的中间环节,为中小型企业创造了新的机会。
跨境电商打破了进口商、批发商、分销商甚至零售商对外贸链条的垄断,减少了外贸的中间环节和产品流转成本,使中小型企业有机会直接面对消费者,提升了企业的获利能力,也使消费者获得了实惠。
(2)帮助企业管理客户资源。
传统外贸企业的运作方式是业务员掌握着从客户的选择、合同的签订、货物的组织、海关的检查和报关,直到货物交付的全过程及客户资源,这使企业无法了解客户的真实情况与需求。在这种情况下,业务员极大地影响了企业的生存和发展,一旦人才流失,企业的竞争力将大大降低。在电子商务模式下,企业的信息化建设意味着业务员的日常工作和行动都会被详细记录,所有细节一目了然,这就意味着由企业掌握了信息的主动权。
(3)降低了交易和采购成本,使交易更加透明。
企业在互联网上购买产品,可以更广泛地选择供应商,降低购买成本,同时保证购买质量。企业可以随时在线查找信息,其营销和采购部门对市场的反应也将更加迅速,使交易更加透明。
(4)越过贸易壁垒,扩大贸易机会。
跨境电商推动了生产和服务的全球化,打破了世界各地区之间的地理障碍,使供应商与客户之间的联系更紧密。外贸企业可以全天24小时为客户提供产品和信息服务,使贸易机会大大增加。
(5)减少或消除外贸企业对物理基础设施的依赖。
如果企业使用电子商务开展国际贸易业务,其在贸易基础设施方面的投资将会低得多。一些信息产品,如电子版的报纸杂志、视听娱乐、计算机软件及信息咨询服务,支持在线交易和在线支付,那么销售柜台、存储设施等都将是多余的,整个销售链路从开发订单、付款到交付产品,都可以在线完成。这就减少或消除了外贸企业对物理基础设施的依赖,同时也可为客户节省大量成本。
3.跨境电商发展面临的挑战
(1)外贸企业信息化程度低。
电子商务要求以信息技术为基础。我国许多企业信息基础薄弱,缺乏资源和人才,网站功能单一,管理不到位,营销推广效果不明显。许多企业的网站只能提供信息查询服务,缺乏在线洽谈、签订购货合同、支付等功能,更不用说对整个外贸流程的支持了。
(2)信息网络安全体系有缺陷。
电子商务运营涉及财务安全、信息安全、货物安全、商业机密等安全问题,特别是财务安全和信息安全。网络上存在病毒,商业机密被窃取,商务诈骗、单据伪造等行为频发,致使很多外贸企业轻易不敢在网上签订贸易协议,这严重影响了跨境电商的发展。
(3)法律及制度不完善。
跨境电商业务不仅涉及买卖双方,还涉及各个国家和地区的业务管理、海关、保险、税务等部门。为了确保公平仲裁并在商业冲突中保护买卖双方的利益,需要有统一的法律和政策框架以及强有力的跨国、跨地区、跨部门的综合协调机制。但是,当前国际上关于跨境电商的法律并不完善,许多问题,如电子合同的有效性和执法等问题都没有统一的规定,而且跨国、跨地区、跨部门之间的协调问题也需要加强。
(4)缺乏复合型人才。
电子商务涉及技术、经济、管理、法律等领域,需要既掌握计算机网络知识,又熟悉外贸业务操作流程,同时还具备外贸和法律知识的复合型人才。但是,目前高校电子商务专业过于侧重某个单一层面的培养,没有考虑电子商务的整体性,这与跨境电商企业对人才的实际需求存在着很大的差距。复合型人才的短缺将直接影响跨境电商企业的竞争能力。
4.跨境电商发展的应对之策
(1)积极寻找合适的第三方平台。
企业需要重塑市场营销观念,采取新的营销方式,拓展新的营销渠道,并从消费者的角度出发制定市场营销策略。
一个好的第三方平台应具有良好的信誉和一定的影响力。外贸企业应根据自身定位、产品特点和市场需求,选择合适的第三方平台开展跨境电商业务。目前,eBay、敦煌网、兰亭集势、阿里巴巴等都是非常优秀的跨境电商平台。
(2)积极开发新的细分市场。
劳动密集型的中小型外贸企业的产品技术含量一般不高,要想搭上新外贸的快车,它们必须改变经营思路,开发细分市场。例如,某家用衣架企业地处世界木制衣架主要产地之一的桂林,虽然家用衣架生产属劳动密集型产业,但是该企业通过市场调研,进一步细分市场,将其产品定位为品牌服装店和酒店用的高端衣架,成功地将衣架的出口售价从4~5元提高到200多元。
(3)提高产品的技术含量,实行多元化的经营策略。
由于不同国家有不同的绿色贸易壁垒和不同的检验标准,企业应有意识地找寻一些检验标准不太高的国家,从而在遭遇绿色贸易壁垒的时候,尽快为自己的产品找到新市场,降低市场风险。大型外贸企业可以通过直接投资的方式来规避进口国的绿色贸易壁垒;技术水平相对薄弱的中小型外贸企业更要实行多元化的经营策略以应对绿色贸易壁垒。
(4)提升企业管理能力,建立专业的跨境电商团队。
不同国家和地区的海外客户在业务往来时往往会碰到不同的问题,产生不同的需求,但企业的工作人员因为一些因素,如不熟悉业务流程或企业产品时,就会出现回应延迟和答非所问等问题,导致失去许多潜在客户。
企业应针对不同的目标市场建立专业团队,团队成员不仅需要掌握网站运营方面的知识,还需要具备专业的产品知识和业务知识,以便更好地与客户沟通,也便于利用客户提供的信息了解国际市场的需求以进一步改进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