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互联网:驱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新引擎(中国发展动力研究报告5)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三章 高速发展中的产业互联网

一、从传统互联网逐步演化而来的产业互联网

图3-1 互联网阶段图

(一)前产业互联网阶段(2014年之前):C端兴盛时代

2014年之前,我国属于前产业互联网阶段。1994年,我国正式接入因特网,互联网作为先进的资讯手段和媒体形式点燃了人们的上网热情,但随即而来的互联网泡沫(1995—2001年)又给我国互联网行业带来了致命的打击。2002年,我国互联网行业一片沉寂。然而,沉寂只是暂时的,在市场和环境的影响下,我国互联网行业千方百计寻求突破,基础设施、软件技术、互联网应用都有了不同程度的发展,同时,交易互联网也开始萌芽。2003年,电商物流开始兴起,一些企业建立销售网站,并通过互联网分销产品,促使我国互联网进入消费互联网时代。根据用户类型划分,消费互联网时代可以分为两类——B2C类和B2B类。B2C类指的是用户为终端消费者,B2B类指的是用户为企业。消费互联网时代是B2C类占主导地位,这一阶段孕育了一批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企业,如淘宝、京东等。

(二)产业互联网萌芽阶段(2014—2018年):依托C端时代

在消费互联网时代,B2C类互联网企业在面对消费者的终端销售层面有了较大的发展,特别是销售方式、获客渠道、支付手段得到大规模创新。而B2B类互联网企业发展缓慢,且因其技术门槛高而分化成两种形式:一种是信息平台类,主要为信息撮合;另一种是工业技术服务类,主要为技术效率整合。产业互联网就是这两类互联网企业转变而来的。产业互联网的终端用户是企业,其侧重价值驱动和增值服务。2014—2018年是产业互联网的萌芽阶段,在此阶段出现了一批先行探索的企业,例如海尔、航天科工、三一重工等。

(三)产业互联网兴起阶段(2018年至今):B端兴起时代

2018年至今是产业互联网的兴起阶段。国家政策持续利好,产业互联网的呼声渐高,舆论普遍认为,未来十几年是产业互联网的黄金发展期。传统实体企业逐渐成为产业互联网领域实践创新的主力军。以百度、阿里巴巴、腾讯为代表的互联网龙头企业纷纷加速布局产业互联网;企业、银行、风投等金融资本大举进军产业互联网领域,产业互联网迎来了大发展。

二、产业互联网的成效

(一)产业规模持续增加

我国产业互联网规模持续增加。从各大研究机构数据来看,我国产业互联网正在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发展,市场规模持续扩大,交易额逐年增长。

赛迪顾问发布的《2018中国产业互联网发展白皮书暨投资价值榜单》显示,2018年,我国产业互联网市场规模达41.9万亿元,同比增速为12.6%,其中,B2B电商占比超过50%。

图3-2 我国产业互联网交易规模示意图

资料来源:赛迪顾问。

中国信通院发布的数据显示,2019年,我国工业互联网产业经济总体规模为2.13万亿元(增加值口径,2018年不变价),同比实际增长47.3%。其中,2019年,工业互联网核心产业增加值规模为5361亿元;工业互联网融合带动的经济影响迅速扩张,2019年,规模为1.6万亿元。

图3-3 我国工业互联网产业经济整体情况

资料来源:中国信通院。

艾媒咨询的《2019—2020企业采购行业研究报告》显示,2019年,中国B2B市场交易规模达25.94万亿元,预计到2020年交易规模达31.19万亿元。其中,超过四成企业采用线上与线下相结合的双线采购方式。苏宁B2B、天猫企业购、京东企业购在2019年中国企业线上采购平台使用满意度排名靠前。

图3-4 我国B2B交易额

资料来源:根据中国电子商务研究中心、艾媒咨询等数据整理。

云计算技术规模快速增大。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数据显示,2018年,我国云计算市场规模测算达907.1亿元,增速高达31.1%。其中,公有云市场规模测算达382.5亿元,增速44.4%,私有云规模测算达524.6亿元,增速22.9%。阿里云位居公有云LaaS厂商市场份额首位,其次是腾讯云和中国电信,这三家厂商占据80%的市场份额。

大数据技术快速增长。我国大数据技术最多的应用于电商广告和搜索领域。我国已经建设了八个国家大数据综合示范区和五个国家大数据新型工业化示范基地。国内骨干企业已经具备了自主开发建设和运维超大规模大数据平台的能力,一批大数据及智慧城市方面的独角兽企业快速崛起,大数据领域,专利申请数量逐年增加。截至2018年年底,我国IDC企业达1923家,IDC机房数量达5580个,增长48%。

人工智能技术进入国际前列。2018年,我国人工智能企业有3341家(1),位居全球第二,其中,计算机视觉技术占据人工智能的主导地位。2018年,计算机视觉领域占整个市场规模的34.9%,商汤科技、旷视科技、依图科技三家企业成为计算机视觉领域的龙头企业。智能语音技术占市场规模为24.8%,其中,科大讯飞占44%,百度占28%。

(二)覆盖行业越来越宽

产业互联网最先应用于工业制造业领域,如海尔、GE等。2012年,海尔把封闭的传统企业组织改变成开放的生态平台,形成了与上下游企业利益共享的新型合作关系。2013年,产业互联网主要为工业产品设计生产、大宗商品销售流通、互联网金融等相关领域赋能。如用友软件、软控股份、广联达、瑞茂通、汉得信息、保税科技、农产品、康美药业等诸多公司在各自领域开发了多项产业互联网应用。

2013年以后,以娱乐、搜索、电子商务为中心的百度、阿里巴巴、腾讯三大互联网公司通过投资并购的方式试图进入工业软件领域,急速扩张由此引发的产业互联网覆盖的领域,例如,腾讯和红杉中国进军纺织领域产业互联网,开发了“智布互联”;腾讯合作与广汽集团合作,向出行服务、金融保险等领域延展。

2018年以后,产业互联网又向政务服务领域、教育娱乐服务领域继续推进。广东省推出了“数字政府”改革建设,福建省推出“闽政通”微信小程序。截至目前,产业互联网已经渗透到我国经济的各个领域,以及消费者生活的各个方面,覆盖金融、制造、物流、零售、文娱、教育、医疗等多个行业,并在产业发展过程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图3-5 产业互联网行业覆盖示意图

(三)行业分工日趋细化

根据行业属性,产业互联网可以分为制造业产业互联网、农业产业互联网和服务业产业互联网。随着产业互联网覆盖的领域越来越多,产业互联网细分行业也越来越多。

根据本书“九链图”原理,产业互联网可以分为技术链产业互联网、环境链产业互联网、主体链产业互联网、经营链产业互联网、器物链产业互联网、资金链产业互联网、供应链产业互联网、产业链产业互联网、区域链产业互联网。

图3-6 本书“九链图”产业互联网划分示意图

根据产业形态,产业互联网可以分为研发设计环节产业互联网、生产环节产业互联网、融资环节产业互联网、流通环节产业互联网或采购环节产业互联网或销售环节产业互联网、消费环节产业互联网。

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把产业互联网分为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互联网、虚拟现实、工业互联网、移动互联网、电子政务、网络资本、互联网金融服务、电子商务、网络游戏、搜索引擎、网络音视频、在线教育、网络医疗健康服务、网络出行服务、网络广告等细分行业。

(四)各类企业涉足产业互联网

互联网巨头企业纷纷布局产业互联网。2015年,阿里巴巴提出了产业互联网,先后成立了阿里研究院、阿里达摩院等,阿里云革新云储存技术,收购云管理平台。2018年,腾讯进军产业互联网,2019年,腾讯微瓴首次落地钢铁行业。2019年,百度云全面升级为百度智能云,加速“云+AI”规模化落地。

传统企业积极利用产业互联网赋能。传统骨干企业通过对自身产业资源平台的开放化,带动产业链上下游中小微企业共同发展,形成产业互联网生态圈,尤其是在农粮、生鲜、钢铁、能源、化工、工业品、汽车汽配等领域发展比较成熟。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有:制造业与供应端发起的产业互联网平台,如中国宝武集团发起的欧冶云商、上汽集团发起的车享网、三一重工投资的树根互联;在农粮贸易领域发起的产业互联网平台,如粮达网;在钢铁销售领域发起的产业互联网平台,如找钢网;由摩托车组装配件企业发起的产业互联网平台,如神摩网;由过去传统的专业集贸市场转型发展的全国棉花交易市场等。

专栏3-1 2019年跨行业跨领域工业互联网平台清单

2019年8月26日,根据《工业和信息化部办公厅关于组织申报跨行业跨领域工业互联网平台的通知》,工信部发布《2019年跨行业跨领域工业互联网平台清单公示》,海尔、东方国信、用友、树根互联、航天云网、浪潮、华为、富士康、阿里巴巴、徐工十家企业入围。这十家企业代表了当下中国工业互联网发展的最高水平。

新兴企业纷纷进军产业互联网。美菜网、宋小菜、一亩田等新兴企业宣布进军产业互联网。美菜网成立于2014年,通过自建仓储、物流、配送,创新升级农产品供应链,利用大数据系统,一端连接田间地头,一端连接市场和城市消费群体,实现了农户和餐厅的直接交付。截至目前,美菜网已覆盖截至目前,全国近50个城市,估值超过180亿元人民币,成为中国最大的农产品移动电商平台。宋小菜(2)成立于2014年年底,以生鲜食材B2B交易为核心,以独特的“反向供应链”模式,通过收集城市农贸市场的采购需求,对市场进行准确的预估,然后,将需求发送到生产合作社、农民经纪人等生产组织者,按需生产。

(五)技术支撑越来越强

4G技术基础雄厚。我国4G基站总规模超过370万个,其中,中国电信累计建成4G基站约89万个,中国移动累计建成4G基站约206万个,中国联通累计建成4G基站约77万个。我国互联网骨干直联点从原有的3个增加到13个,网间互联互通性能和总体时延性能已从2014年开通前的68.18毫秒降至2018年的46.15毫秒,降幅达32.31%。

5G技术的商业应用稳步推进。截至2018年年底,我国进行的5G技术研发试验第三阶段测试工作已基本完成,正稳步推进5G商用进程。在商用初期,我国将重点开展5G网络部署,在实现良好覆盖的同时,支持智慧城市、车联网、工业互联网等行业的应用。

云计算技术快速发展。云计算有四大核心技术:虚拟化技术、数据存储技术、大规模数据管理技术、编程模型。目前,我国云计算技术使用较多的是SaaS、IaaS及PaaS模式,且能覆盖多种领域和云计算背景,能够实现巨量数据的处理。

大数据技术快速增长。大数据核心技术包括大数据采集、大数据预处理、大数据存储、大数据分析等方面的技术。从目前的发展阶段来看,我国大数据技术的数据采集量巨大、品种丰富,数据存储、数据分析技术在国际上已经处于领先水平。

人工智能技术进入国际前列。人工智能技术包含了机器学习、知识图谱、自然语言处理、人机交互、计算机视觉、生物特征识别、AR/VR七个关键技术。《人工智能中国专利技术分析报告》显示,截至2019年10月,我国人工智能专利申请量已经超越美国,人工智能专利申请量居世界第一。百度、腾讯、浪潮、华为、阿里巴巴等企业在人工智能上的技术开发处于第一梯队。

(六)产业互联网发展环境越来越好

基础设施建设日趋完善。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数据显示,我国互联网应用基础设施发展迅猛,骨干设备已全部具备支持IPv6的能力。我国IPv6地址数量全球领先,用户数量显著增长。截至2018年年底,我国IPv6地址申请数量达41060块/32,同比增长75.2%,位居世界第二位。全国固定宽带用户达4.07亿户,100Mbps及以上接入速率的固定宽带用户超过七成,发达城市开始发展500Mbps固定宽带用户。BAT、华为、移动、电信等提供了互联网时代适用于各行各业的通用基础设施,即跨产业的、通用性的技术服务平台。

政策环境逐渐明朗。十九大提出明确的指导要求:“加快发展先进制造业,推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2017年11月,国务院印发《深化“互联网+先进制造业”发展工业互联网的指导意见》,明确了我国工业与互联网融合的长期发展思路,已经成为中国工业互联网建设的行动纲领。工业和信息化部相继出台《制造业“双创”平台培育三年行动计划》和《工业电子商务发展三年行动计划》,并提出大力发展工业电子商务平台,推动工业企业交易方式和经营模式的在线化、网络化和协同化。2018年5月31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印发《工业互联网发展行动计划(2018—2020年)》,提出到2020年年底,我国将实现“初步建成工业互联网基础设施和产业体系”的发展目标。工信部与财政部相继发布《工业互联网APP培育工程实施方案》《2018年工业转型升级资金工作指南》《工业互联网专项工作组2018年工作计划》及《2018年工业互联网创新发展工程拟支持项目》,积极支持布局工业互联网。

表3-1 产业互联网相关政策列表

融资环境持续向好。我国政府在产业链普惠金融、供应链金融方面出台了多项促进产业互联网融资的新政策。2019年2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联合印发《关于加强金融服务民营企业的若干意见》,明确指出,要在产业链上围绕核心企业,开展面向中小微企业的普惠金融服务。

法制环境日趋健全。2017年6月,国家出台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安全法》,这是我国第一部全面规范网络空间安全管理的基本法,是我国网络空间法制建设的重要里程碑。2019年3月8日,工信部与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共同制定《工业互联网综合标准化体系建设指南》,主要是发挥标准在工业互联网产业生态体系构建中的顶层设计和引领规范作用,推动相关产业转型升级,加快制造强国和网络强国建设的步伐。

行业组织日渐活跃。各种协会不断出现,包括中国互联网协会、中国产业互联网发展联盟、工业互联网产业联盟等。工业互联网产业联盟吸纳了海尔、航天科工、阿里巴巴、用友网络、三一重工等70多家理事单位,汇集了上百家各行各业的会员单位。地方协会不断涌现,杭州市、深圳市、重庆市、佛山市等城市先后成立了云计算与大数据协会,这些协会为规模化培养云计算和大数据领域的多层次人才,推动云计算与大数据产业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

三、产业互联网发展中出现的问题

(一)理论研究有待深化

目前,我国产业互联网的理论比较零散,理论知识碎片化、架构不完整、深度不足,可见理论研究还处于萌芽阶段。现有理论纷杂、众说纷纭,并没有形成系统的、逻辑自洽的、具有说服力的理论分析框架,具体表现如下:首先,产业互联网的定义众说纷纭。实践派认为,产业互联网是以企业用户为中心的互联协同产业生态集群;学院派认为,产业互联网是基于新一代信息技术实现的万物互联。其次,业界各方对产业互联网的本质理解不一致。有人认为,产业互联网的实质是新技术的应用形成了新的生产力;有人认为,产业互联网的本质是传统产业的线上改造;有人认为,产业互联网的本质是产业价值链的高效链接。再次,大家对产业互联网的特征和框架内容的描述各不相同。有人认为,产业互联网的特征是多主体、全产业、全互联、强共享、大生态;有人认为,产业互联网的特征是以传统产业的生产端和需求端垂直传导。有人认为,产业互联网的特征需要根据产业互联网领域的具体形态具体判断。最后,各种学说对产业互联网的分类和模式的理解也不尽相同,学说都是对各自所研究领域的理解进行分类,而没有达成统一的分类标准。

(二)法规建设有待加强

目前,产业互联网的法律法规存在内容不全、短板较多、配套不足、执行不到位等问题,因此,亟须加强建设。我国产业互联网法律法规分别从产业、互联网、供应链、金融的角度制定,没有系统、全面的法规。例如,财政部制定了推进产业互联网发展的财政金融政策,工信部主要从电子信息、互联网方面推进法律法规建设,商务部主要从电子商务、供应链、物流服务等角度切入。不同的部门从不同的角度制定了各不相同的法律法规,且自成一套。现行法律法规都比较宏观,许多法律法规仅限于范围性规范,难以从细节上进行控制和约束,不能发挥法律和规范对产业互联网的实际指导作用,也无法支持执法活动。另外,由于产业互联网发展较快,出台的法律法规相对滞后,与产业互联网发展的速度不相匹配。

(三)行业标准有待确立

目前,产业互联网方面只出台了少量的行业标准,缺乏精细的行业标准,且标准之间不配套,不足以支撑产业互联网的迅速发展。2018年,我国自主研制的工业以太网、工业无线网络技术才被纳入IEC国际标准。2019年3月11日,工信部与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共同制定并印发《工业互联网综合标准化体系建设指南》,提出工业互联网技术的发展现状及下一步建设思路和目标等内容,并提出,到2020年初步建立工业互联网标准体系,到2025年制定100项以上标准,重点推进支撑行业应用标准化工作,基本建成统一、综合、开放的工业互联网标准体系。可以看出,我国产业互联网还需要确立多项标准来规范发展。

(四)行业政策有待制定

目前,国务院和工信部已经制定超过20个相关工业互联网的行业政策,但这些政策比较笼统,属于宏观上的指导,在细节处理上尚未考虑到整个行业的现实情况,并且,大部分政策只是提出行动计划和发展目标,可操作性不强。因此,需要制定更细节化的行业政策,以便指导产业互联网行业健康有序的发展。

表3-2 2015—2019年各部委指导政策列表

续表

资料来源:根据前瞻产业研究院资料整理。

另外,在国家政策的推动下,上海、北京、天津、浙江、江苏、广东、山东、山西、贵州、湖北、福建、甘肃、河南、四川、重庆、安徽、吉林、河北、陕西等省市相继出台了工业互联网产业或“互联网+先进制造业”发展的实施方案。内蒙古、山东、江苏、湖南、广东、浙江、重庆、河南、四川、山西、福建、辽宁、甘肃、陕西、江西、广西、天津、湖北、河北、贵州、黑龙江、上海、北京等省区市也相继出台了“企业上云”的行动计划。国家和地方政府通过政策引导、资金补贴、规范标准、政府部署一系列动作,加快工业互联网建设。可以说,当前我国在政策层面已经为工业互联网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表3-2 2018年省区市“上云”政策列表

资料来源:根据前瞻产业研究院资料整理。

(五)专业人才有待培养

产业互联网属于新领域,需要既懂技术又懂产业,并懂专业运作的复合型人才,需要他们有较强的操作能力及创新能力,但是,这类人才少之又少。尤其是在对传统产业进行改造时,通过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新一代技术渗透传统产业链的各个环节,而传统产业与新一代技术之间又存在理解障碍、语言障碍、沟通障碍,这需要具有良好素养的传统产业专业人才加强学习并进一步熟悉产业互联网的语言,与之深度融合。然而现实的情况是,传统产业专业人才对生产阶段的实践的理解难以转化成抽象的互联网语言,现有的互联网专业人才深谙互联网语言,但不能理解传统产业的工业机理,双方的思维不能互通。再加上跨领域人才比较稀少,既懂工业生产流程、工业运营需求,又懂大数据、人工智能技术的跨界专业人才更是稀缺,因此,需要从产业互联网的角度出发,结合工业产业的理论与实践,培养真正需要的人才。

北京、安徽、河南等省市成立了专业的产业互联网学校,江苏、浙江等省批准技工学校开设工业互联网专业。2018年,深圳富士康公司成立富士康工业互联网学校,专门用于培养工业互联网人才。然而,这些产业互联网学校主要培养的是实践型技术类人才,且尚处于培养初期,人才数量有限,因此,专业化的工业互联网人才还没有大规模进入市场,还不能对产业互联网的发展产生有效的推动作用。

(六)资金投入有待加大

自2019年起,上海为工业互联网创新应用项目提供资金支持;济南每年投入1亿元财政资金用于发展工业互联网;实体企业海尔COSMOPlat工业互联网平台获得高达9.5亿元的A轮融资;东方国信拟募集18亿元资金投入工业互联网项目。无论是政府给予的资金支持,还是企业自身获取的融资支持,对于产业互联网来说都只是杯水车薪。发展产业互联网需要在前期投入大量的资金,但一家企业或几家企业根本无法承担。

(七)政府监管有待完善

目前,政府对产业互联网的监管还不完善。产业互联网本身就是一个创新的领域,其既脱离了传统产业发展的模式,又与现在的消费互联网产业具有根本的区别,无法用常规的传统经济条件下的思路来监管产业互联网行业中出现的新业态、新模式、新现象。政府首先要理解产业互联网发展对政府治理的需求,而政府的监管应随着产业互联网的发展须进行不断优化和完善。因此,政府需要对产业互联网进行适当的监管,给市场和企业提供合适的应用场景,或紧或松都不利于产业互联网的长期发展。

(八)企业发展有待引导

2018年以后,许多企业看到产业互联网发展的良好时机,舆论环境认为产业互联网有近10年的黄金发展期,因此,各种传统企业、平台企业纷纷转型,进军产业互联网领域。然而,有些企业存在目标不清、盲目模仿、贪大求全、拔苗助长等情况,需要被正确引导。例如,曾经的“名灯易购”,以整合灯具行业上下游资源,创新策略重塑渠道价值,运用平台模式提升流通效率为愿景以期打造灯具产业互联网,但由于未完成优化供应链、缺乏资金支持等原因而失败。还有“店商互联”,成立于2014年,历经五轮近13亿元的融资,其业务曾经覆盖40个城市,有超过42万家终端店铺,最终,因没有找到可以持续的盈利能力和盈利点导致资金链断裂而倒闭。雅堂小超、星利源(快消王),也是因为贪大求全,资金链断裂而失败的。

四、产业互联网发展面临很多“拦路虎”

(一)产业集中度较低

我国产业的现状是细分行业多,且多数产业整体集中度较低,单个产业规模小,市场小,细分行业中缺乏龙头企业,规模经济难实现。产业内的企业参差不齐,中小型企业偏多,自主进行数字化转型的能力相对较弱。

(二)对技术要求较高

从发展过程上分,产业互联网的技术主要包括互联网技术、移动互联网技术、AI技术三大部分。互联网技术包括硬件、软件和应用技术,其中,硬件主要指数据存储、传输、处理、通信等;软件指各种搜集、检索、分析、应用数据和信息的软件系统,包括商用管理软件、流程管理软件、数据分析软件等;应用技术主要是数据的分析、检索、辅助决策等技术,主要分为传感技术、通信技术、计算机技术。移动互联网技术是把互联网技术应用到移动网络中,实现移动上网,主要指网络原理、网路工程、CDMA技术,通信原理及各种计算机开发等技术,具体来说就是智能手机、嵌入式设备、平板电脑、M2M等移动设备的应用软件开发、销售、维护技术等。AI技术是基于大数据、云计算、高级通信技术的基础上所形成的最高级别的技术形态,包括机器人、语言识别、图像识别、自然语言处理和专家系统等。

这些技术在使用上交叉应用,融汇互通,形成了多种细分领域和多样化市场的企业。产业互联网的发展单靠一个或几个企业难以支撑,必须依靠全部技术应用的支持才能完成,否则技术的“水桶效应”会成为发展的短板。没有这些技术的应用,产业互联网难以发挥有效的作用。很多企业没有建立技术创新协作关系的意识,缺乏长远的眼光、缺乏创造原创科研成果的信心、缺乏自主创新的核心技术。不仅如此,企业缺乏技术人才,缺乏创新资金,这些都是一般产业互联网企业发展面临的问题。

(三)对新基建依赖程度高

产业互联网对5G、大数据中心、物联网等新基建的依赖程度高。根据官方定义,新基建就是“以新发展理念为引领,以技术创新为驱动,以信息网络为基础,面向高质量发展需要,提供数字转型、智能升级、融合创新等服务的基础设施体系”。新基建主要包括三个方面(3):一是信息基础设施,主要指基于新一代信息技术演化生成的基础设施,如以5G、物联网、工业互联网、卫星互联网为代表的通信网络基础设施,以人工智能、云计算、区块链等为代表的新技术基础设施,以数据中心、智能计算中心为代表的算力基础设施等;二是融合基础设施,主要指深度应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支撑传统基础设施转型升级,进而形成的融合基础设施,如智能交通基础设施、智慧能源基础设施等;三是创新基础设施,主要指支撑科学研究、技术开发、产品研制的具有公益属性的基础设施,如重大科技基础设施、科教基础设施、产业技术创新基础设施等。

产业互联网发展需要全要素、全产业链共同作用,这需要5G、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区块链、人工智能技术与新型的信息基础设施、智能基础设施等高度匹配、协调发展,新技术依赖新基建才能获得发展。产业互联网对新基建的依赖程度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产业互联网是以新一代信息技术为基础的,包括云计算技术、大数据技术等,新基建也是把数据作为新的生产要素,二者的基础架构相同,形成了互相依存的关系;二是产业互联网的上中下游产业带动性较强,新基建则具有更大的“乘数效应”,能够在更高的起点上发挥引领作用;三是产业互联网能够促进生产力提质增效,能够改变生产生活方式,而新基建可以推动生产力和生产方式的变革;四是产业互联网对传统产业赋能,对新兴产业提供新的发展动力,新基建可以推动产业互联网向纵深发展,进一步拓展生产可能性边界,为经济发展开拓新空间。

(四)对统一规则标准要求多

产业互联网是个统一的集合体,需要顺畅地连接各领域的产业和企业,需要有统一的标准和规则。如果没有统一的标准和规则,产业互联网就无法实现全面联通及整合发展。产业互联网的建设不仅涉及企业内部的网络建设,还涉及企业外部的网络建设,需要与大量的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进行连接,需要有统一的标准和规则,才能连接成功。产业互联网的建设不仅包括一个行业或一条产业链,还包括所有相关的行业和垂直领域下的多条产业链,行业或产业链纵横交错,需要有统一的标准和规则才能实现互联互通。目前,国家及各地政府的不同部门对各自主管的产业推出了不同的标准规则,这些标准和规则之间没有互通性和相关性,势必会造成产业互联网出现联通障碍,对产业互联网的发展产生影响。

产业互联网要统一标准才能连接各方面,并且,产业互联网对统一标准的要求比其他行业更高。首先,产业互联网需要数据主体、软件系统、网络接口统一数据标准、统一接口协议,才能对数据进行统一分析。其次,产业互联网需要统一的平台展示,以便实现产业互联网生态圈的互联互通,而这种统一是有条件的,但这个条件又千差万别。最后,产业互联网要实现人机互动,就需要统一的计算机语言,但同一产业互联网生态圈里的企业是跨行业跨地域的,各种统计口径、算法执行各不相同,很难把各方面简单统一起来。

(五)对企业要求多而高

产业互联网所含的企业众多,包括传统企业、平台企业和非平台企业。相对于以前的企业来说,产业互联网对企业的要求更高。一是产业互联网涉及前端资源提供企业、中端生产企业、后端服务企业多个环节上的资源调配、信息流动、组织管理,要打通供给侧和需求侧的双向连接,会要求企业进行组织调整变革,要求企业协调方方面面的权责利害关系,这对企业来说是非常不容易的;二是产业互联网的发展需要多种产业的多个企业进行多方面配合,而且,每个环节都要配合,产业互联网企业盈利模式多种多样,且每种模式都有自身的特点,很难复制,一种模式的成功往往需要其他产业和企业的配合。在消费互联网中,企业的盈利模式很简单,很容易复制,这种情况与产业互联网完全不同;三是产业互联网还能改变传统企业的生产方式,按照专业化分工要求,推动企业业务重组、供应链合作,实现大范围的精益生产。在此生产过程中,需要企业有专业的知识储备、原创的技术支撑、充足的人才保障和巨额的资金支持,这对企业来说,满足众多需求也是很难的。

(六)安全保障有难度

在产业互联网的发展过程中,信息安全保障难度加大。这是因为产业互联网会带来现实世界和虚拟世界的联通,线上线下联通加强,势必会带来边界缩小、范围模糊、概念虚化的问题,这使得网络攻击的切入点大大增加,网络攻击的范围也比过去扩大了许多。信息的充分沟通对应用的智能化和网络的互联化一方面产生了积极的促进作用,另一方面,也产生了信息与网络安全的隐患。这种隐患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隐私泄露,二是篡改数据。产业互联网发展过程中,个人信息保护将面临严峻的挑战,信息基础设施的安全风险加大。特别是云计算安全、大数据技术安全等,都是产业互联网安全保障的重中之重。如何做到万无一失的信息安全保障,将成为产业互联网发展过程中的一大难题。

(本章执笔:梁洁波)


(1)数据源自前瞻产业研究院。

(2)余玲兵,宋小菜创始人、CEO,https://www.sohu.com/a/334257716_7 58267.

(3)由发改委创新和高技术发展司司长伍浩提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