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30多年来,以经济增长为核心目标的发展,以无穷之力实现了中国国家经济总量的持续增长和国际地位的日益提高。时至今日,“发展”已经成为我们时代的主旋律,并毫无争议地成为政府的目标、国人的信仰和社会的共识。但是,当“经济增长”被人们以一种坚信不疑的态度作为社会行动和制度系统的唯一目标时,“发展”就演变成了“发展主义”。
发展主义是一种认为经济增长是社会进步先决条件的信念。它坚信应该通过工业化、市场化和城市化的手段,实现快速的现代化和社会转型。这种社会转型在一定程度上表现为从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从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从农村社会向城市社会的转变。这意味着,需要改造的对象主要是农民、农村和农业:近2亿农民工背井离乡,超过1.5亿的儿童、妇女和老人留守农村;30余万所农村中小学(含教学点)被撤并……诸如此类的现象无不昭示着农民、农村和农业必将承受这种“城市偏向式”(urban-biased)发展转型的阵痛和代价。
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城乡分割制度的松动,农村最年轻、最有活力的劳动力被允许流入城市。一方面,年青一代被迅速从土地上剥离并植入全球资本增殖的链条;另一方面,他们在城市始终处于边缘性的境地,形成了“拆分型的劳动力再生产模式”,即农村劳动力在进城务工的同时很难实现家庭的整体迁移,只能把部分家庭成员(主要是妇女、儿童和老人)留在农村,从而造就了一种分离的家庭模式,并衍生了今天中国农村典型的留守妇女、留守儿童和留守老人现象。
2001年开始的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工作,备受社会关注。在此过程中,有的省份提出了“村不办小学,乡不办中学”的原则。全国大量的农村小学和乡镇中学被撤销且分别被合并至乡镇中心小学和县城中学,形成所谓的优化组合教育资源的规模办学。有关研究指出,2001~2010年,农村小学减少了52.1%,教学点减少了60.0%,农村初中减幅超过25.0%。全国普通小学数量下降之多、时间之短,为历史罕见。农村中小学的布局调整改变了中国基础教育的格局,其出发点主要是资源、规模、效益等这样的经济学考虑,结果却导致了“教育城市化”或“教育县城化”的现实,造成了城乡教育资源的更加不均衡和教育的更加不平等,使得“寒门再难出贵子”。
令人欣慰的是,最近几年,已经有学者、政府部门、非政府组织和民间力量开始关注农村留守人口问题及农村教育问题。相关的学术研究成果正在积累。中国农业大学人文与发展学院作为最早开展留守人口研究的学术研究机构之一,自2004年开始研究农村留守人口和农村教育,主持了一系列研究课题,并在这两个领域开展了诸多干预实践行动,足迹遍布河北、四川、江苏、安徽、河南、江西、湖南、湖北、重庆、陕西、甘肃、宁夏等近2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已出版数部专著,并发表大量研究论文。其中,中国农村留守人口研究系列(《别样童年》《阡陌独舞》《静寞夕阳》)获第六届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人文社会科学)一等奖。
为了进一步推动社会各界对农村留守人口、农村教育问题的关注及对相关领域的研究,增加研究者之间的交流,中国农业大学人文与发展学院于2013年12月7~8日在北京举办了“农村留守人口、农村教育:反思发展主义的视角”研讨会。研讨会由“中国农村留守人口干预研究项目(二期)”支持。会议邀请了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东北师范大学等高校的14位知名学者参会,同时通过论文征稿方式邀请了北京大学、武汉大学、西北师范大学等高校和研究机构的42位青年学者参会。“中国农村留守人口干预研究项目(二期)”合作的农村中小学校的22位教师及6位农村留守人口工作者也参加了研讨会。研讨会包括4场全体会议及8场分组会议,分别以知名学者、青年学者及基层工作者的发言为主。55个主题发言涉及留守人口、留守社区、农村教育现实及价值取向等多个方面,为关注这些主题的相关群体搭建了一个交流的平台。
本书汇集了向此次研讨会提交的农村留守人口相关领域的研究论文16篇,共分为流动与留守、留守儿童、留守妇女、留守老人四个部分。希望本书可以为从事农村留守人口研究的机构和个人提供第一手资料和学术参考,为各级相关政府部门的工作者以及从事农村留守老人、妇女和儿童工作的实践者提供借鉴,为政府和社会制定相关政策和采取干预行动提供依据和参考。希望本书的出版可以引起社会各界对农村留守人口的更多关注和对农村留守人口相关问题的反思,并使中国在留守人口领域的理论研究与实践工作得到进一步的加强与发展。
本书的出版得到德国BfdW基金会和北京高等学校“青年英才计划”的支持,在此表示感谢!同时,感谢支持和参加本次研讨会的代表,特别是来自研究社区的农村中小学校的教师代表及农村留守人口工作者代表!最后,还要感谢在研讨会组织和本书出版过程中提供大力支持的相关人员!
编者
2015年7月1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