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人父母,要了解孩子的心理需求
关于人的各类需求,心理学家马斯洛的五大需求层次理论已经论述得非常清楚了,也得到了全世界的普遍认可。
在结合前人理论的基础上,我也总结出了孩子的“四大心理需求”理论。所谓的四大心理需求,分别是
存在感来自于关注。通俗地说,关注是一种深沉的爱,能给孩子以很大的滋养。这是四大心理需求中最基础的需求。如果一个人连存在感都没有,就容易出现抑郁、焦虑等状况,更谈不上有自我意识和独立人格。当一个生命个体能体验到活在当下,能感知到自己在现实生活中是真实存在的,这对于青春期的孩子尤其重要!
很多时候,青春期孩子的叛逆和对抗并不是为了惹是生非,而是为了刷存在感。当你用心去关注他、看到他的时候,他的那些所谓的偏差行为就会自然消失。
如果父母能很好地去关注孩子,孩子的心理问题将会迎刃而解。
精神分析学派创始人弗洛伊德曾在书中写过这样的一则故事。
一个小孩在漆黑的房子里,大声呼喊着亲人,却没有人回应。只有一个陌生的女人问:“孩子,你爸妈不在。”
小孩回答说:“姐姐,你能陪我说说话吗?”
女人回答:“但我看不见你啊!孩子。”
小孩回答说:“看不见没关系,只要我能听到你的声音,我就不害怕了。”
这位女士的关注让这个小孩子有了安全感,也意味着他获得了存在感。
当你用心去关注孩子时,你发现他的状态会比较好;当你不用心关注他时,他就会有种种不耐烦的举动。
如果父母能够给孩子充分的关注,那么他就会有很好的安全感。当他获得了你足够多的关注,你也就收获比较从容的孩子。
是指个体觉得自己的才能和人格受到社会重视,在团体中享有一定地位和声誉,并有良好的社会评价时所产生的积极情感体验。
通常,有价值感的人往往表现为自信、自尊和自强;反之,没有价值感的人则容易产生自卑感,经常自暴自弃。
而对孩子来说,他的价值感往往来自于早年间得到的父母足够多的认可。因为被认可,从而产生了价值感。因为自我认可,从而产生自我价值感。
如果一个孩子从未得到认同,他就会觉得自己没有价值,经历的越多,就会逐渐内化到潜意识层面,变成一个低价值感的人。
早期,孩子往往依靠父母的评价来建立起对自我的评价。它是一个人价值感的源头。
意为初级的、阶段性的、局部性的自我实现,是价值感的升华版。
拥有成就感的孩子是比较充实的,也有积极正向的情绪体验。从现实层面分析,一个小孩子的成就感,更多地来自其自身优异的学习成绩、奖项、同学的褒奖。而对于一个成年人来说,他的成就感更多地来自家庭是否和谐,事业能否有所成就。
如果一个孩子有较高的自我认同感,那么他的心态一定是积极正向且平和稳定的。假若他遇到困难,也能够较好地面对窘境。一言以蔽之,一个人的成就感,往往来自于行动力。
现在来说说。同在感是人与人关系的至高境界,也是一个人应该穷尽一生去追求的关系。
存在感是基础,价值感是高一层级的,而成就感是更高层级的。这三种心理需求构成了一个人个体层面的需求。而从关系的维度分析,我相信人的心理需求应该是“同在感”,当一个人感受到,这个世界上还有别的生命与自己同在,他感受着你的感受,体验着你的体验。这该是一件多么美好的感觉啊!
我认为获取同在感的方式,恰恰是依靠“共情”。如果父母能够共情自己的孩子,而孩子也学会共情,那么他们的关系一定是和谐的。
那首《可可托海的牧羊人》的歌词写道:“山谷的风,它陪着我哭泣。”这便是一种同在感,也是一种共情。
马斯洛曾经提出过“高峰体验”的说法。所谓的高峰体验是指人们在追求自我实现的过程中,基本需要获得满足后,达到自我实现时所感受到的短暂的、豁达的、极乐的体验,是一种趋于顶峰、超越时空、超越自我的满足与完美体验。
处在高峰体验时,人会产生一种存在认知。这与一般常说的认知不同,这种体验是人自我肯定的时刻,是超越自我的、忘我的、无我的状态。而同在感与之类似,一个微小的瞬间,同在感也会让你感到与对方同在,当你想到对方的时候,心里充满着幸福感。
关于心理需求的最高层级,我个人认为是当一个人的自我整合到一定程度,他便不追求客体与自我的关系。他不再惧怕孤独,而会享受孤独,这是自我成长追求的至高境界。
学会自己与自己独处,达到了物我两忘、天人合一的境界。一个人就是一个宇宙,一旦你实现了此种境界,就实现了多元的统一。
而作为父母,要擅于让孩子明白,学会与自己独处,并不代表父母不疼爱自己,而是让孩子感受到这种体验感。
有智慧的父母,懂得充分地关注孩子,给孩子,懂得用恰当的方式给孩子以认可,给孩子;懂得充分地鼓励孩子,给孩子;懂得共情孩子,给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