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国万历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10章 读书

嘉靖朝,枉顾制度,动辄打杀臣工,导致人心散了。

官员们不干正事。

后果很可怕。

先不干正事的是武官,因为武官的心气早就散了,所以嘉靖年间,一伙几十人的倭寇,在大明南方腹地,围着南京城杀了一圈。

南京城,周边驻军十二万人。

世界战争史上罕见。

武官人心散了,一代代人下来,早就忘了如何打仗,幸亏出了个戚继光,重新编练新军,让江南重复和平。

文官现在人心也散了。

所以,绝对要改革。

不改革的下场,就是万历朝后二十几年就亡国。

而同样,幸亏出了个张居正。

张居正在朱翊钧看来,这就是上天给他的新手大礼包。

不过,他现在有点忧心。

因为,张居正现在处境不是很好。

高拱是隆庆皇帝最为信任的老臣,权势无人能抵,性格霸道且独,内阁几位阁老都被他挤了出去,大权在握。

张居正虽然有城府,手段刁钻,但仍然不是对手。

朱翊钧现在每天有三课,经书,书法,历史。

上午学习了经书,师傅们去了廊坊休息。

今天是张居正值日,在文华殿当班,他的气色很差。

张居正感官敏锐,察觉到了太子正在打量他,装作没有发现,两人虽然打交道时日不多,朱翊钧已经给张居正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声音发自丹田,深沉有力,并有余音袅袅,完全不似小孩般说话没有条理。

太子的确是一个早慧的孩子。

“请先生喝茶。”

小太监立刻上前奉上茶水。

张居正客气的道完谢,安座片刻。

张居正眉目轩朗,长须,是一个爱好整洁的人,袍服每天都像新的一样,熨烫的折痕分明。

出阁读书见了这么多大臣,张居正是令朱翊钧印象最深的人。

不光是前世的名气,更重要的是,此人的心智和他的仪表一样出色,不开口则已。

只要张居正开始说话,就必能揭出事情的要害,言辞简短准确,使人无可置疑。

正所谓夫人不言,言必有中。

此人能在高拱的权势下,在内阁屹立至今,是有真本事的。

张居正先是问过朱翊钧最近读了什么书,听到朱翊钧的回答后,点点头,赞扬了太子一番。

此时,伴当们进来,告知饭食准备好,请朱翊钧移步。

“请先生一起用膳。”

张居正见太子态度坚持,也就同意了。

饭毕,朱翊钧指着一道菜,说道:“此菜为驴肠做成,用料需新鲜,为了确保随时供应,每日必杀一头驴,着实浪费。”

“虽是只用驴肠,但是驴皮,驴血,驴肉却有供应内廷,如此也不算浪费,且是小事,太子目前年龄小,应重学习。”

听到张居正的话,朱翊钧表示赞同。

自己这么小的年龄,还是太子,的确不该过多关注这些旁事。

他也是和张居正无话找话,闲聊而已。

吃完午饭,就是太子午休的时间,张居正告辞离开。

看着张居正离开,朱翊钧一阵出神。

张居正后来独掌内阁,不是那么容易的,高拱就是他头上的一座大山。

自己登基前,要收拢内廷的一部分权利,为了保障自己的自由,对抗生母的权势,而到时自己也才十岁,这也是不容易的。

如果自己成功了,冯保就不会获得历史上在内廷的威望。

而冯保又是张居正的铁杆盟友,可以说张居正能掀翻高拱,冯保起了关键性的作用。

如果到时冯保发挥不了那么大的作用,难道自己要亲自下场?

朱翊钧摇了摇头,现在对朝纲的形势还不够了解,还需要接触更多的人。

和以前的朝代相比,明朝的宫廷开支最为浩大。整个紫禁城占地约四分之三平方公里。

各个宫殿上盖琉璃瓦,前后左右有众多的朱门和回廊,宫殿下的台阶都是用的汉白玉砌成。

而皇城环绕紫禁城,占地六平方公里有余,有山有水,园林无数。

皇城最北门为北安门,过黄瓦东门就是司礼监。

十几个老太监在门口吵。

孟冲早就躲了出去,一个大档把十几位太监请了进去。

这些老太监虽然没甚权利,但是资格老,都是以前宫里老贵妃处的管事太监。

皇城外三监,内十二监,四个司,八个局,女官八个局,每个局下面四个司,还有烤饼坊,酿酒坊,甜食坊,印书坊,藏书坊等等。

皇城里生活的太监超过了两万人,宫女超过三千人。

每年,数万人的日常开支就不是一个小数。

廊房里,年轻的太监们正在做公文,隔壁,十几位太监争吵的声音传了过来。

“去年的棺木咱家就没有分到,大档,您也别怪咱们这些个老不死的来闹,今天必须给个准话。”

“各位老师傅,实在是内廷没钱,孟家说了,不管如何,年底一定准备好。”

“以前就是这么打发咱们的,宫里的规矩咱们门清,今年司礼监可是批了两千口棺木,咱就不信了,整个皇城一年用的了这么多?”

“哪里只皇城用。”

“那还有谁用?大档你别怪咱们今日不讲理,实在是等不起,谁都有老的一天,咱们这些老家伙,明天不一定能睁眼。”

“内廷办事,一向自有规矩,各位都是老前辈了,有不满意的地方,咱家尽量满足,但是一定要闹,最后真要是闹到孟家面前,谁都不会有好果子吃。”

见吓唬到了众人,大太监又开始安抚,保证今年一定准备好大家的棺木。

如此几番,才打发走了这些老太监。

廊坊里,办公的太监们充耳不闻,只是办着自己的差事,什么话该说什么话不该说,分不清的人是进不了这个地方的。

司礼监旁是尚衣监,在旁边就是新修的新房,分给了太监的住所。

大太监先是交代了几句,然后出了门,进了耳房,房里早就有几个小黄门等着。

看到太监进来,几位小黄门都站了起来。

“梁大家来了,请坐请坐。”

太监进来坐下,一脸的笑容。

“各位都是小爷身边的人,伺候小爷辛苦,咱们这些管事太监心里清楚,不会忘记你们的功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