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259章 258.国师待遇
既然当了人家的老师,就得有个老师的样子,玉锦兮对待自己的学生向来不错。四夷馆那些被她教过的通译生们,这一年都没少在过年过节的时候上门拜见。就算是玉锦兮没在家,礼物也是一定要留下的。
她就立刻进入了老师的角色,细细地指点起来:“这稼穑之术看着复杂,其实最是容易不过,带你们下几回地,自然而然就学会了,一点儿都不难。”
这句话提醒了光熹帝:“德胜门外头就是皇庄,庆保想着跟人说一声,留出几亩地来给他们几个。”
玉锦兮伸出巴掌来:“四亩就够,多了忙不过来。”
冲着几个学生道:“你们一人一亩,正好一人负责一种作物,四个人一块儿,一年功夫就全都学会了。”
光熹帝又道:“牧哲辛苦些,把大棚也教了吧?”
玉锦兮点头:“教,那个更容易。”
见她答应得这般痛快,光熹帝十分满意,又想起一事来:“你家住在思诚坊,这三个住在澄清坊,着实不便,若是时间晚了,还得劳烦你送来送去的。这样,朕记得澄清坊那边好像还有空宅子来着?”
曲庆保赔笑道:“正是,就在十王府旁边的金鱼胡同里,紧挨着。五进的三路大院子,就是没挨着坊墙,没法子直接开门,便闲置了下来。房子都是好的,内务府年年都要修的。”
光熹帝十分大方地道:“正好,反正你也是个不需要走坊门的,那宅子就给你了。”
玉锦兮没想到当个先生还能有这福利,笑呵呵地道:“陛下您真好,那我可沾大便宜了。”
五进三路的大院子,啧啧,得有几百间了吧?!
众人见她就轻飘飘地说了句,也不知道磕头谢恩,只暗自里摇头。见光熹帝居然毫不在意,又觉得此人圣眷正隆,不可不慎重对待。
光熹帝:“行,找个良辰吉日早些搬了家,也免得你们来回奔波。只是你家仆役怕是不够,庆保想着补足了。”
曲庆保急忙应道:“是,保证让国师住得舒舒服服的。”
魏相暗笑,这位国师大人还美呢。听到没有?仆役都是皇家给的,里头还不知道有多少探子,这是等着记黑账到时候好算总账啊,叫他不知收敛!
玉锦兮:嘁,里头就算都是锦衣卫她都不怕,这世上就没有能威胁得了她的东西!
事情便这么愉快地决定了下来,虽说有正月里不动土的规矩,可搬家只要不大兴土木,再找一个吉日,自然也无妨。吉日是钦天监给算的,就在正月十三那天。
玉锦兮带着俩孩子提前一天去看了看,回来就商量带到澄清坊的人,不宜过多。
也不知道是为了让国师过得舒服自在还是别的原因,除了贴身伺候的人之外,曲庆保把整个大宅子各处的仆役都安排好了,领头的居然还是个太监!
一家子看到那位领头的太监时都傻了,玉锦兮不管怎么算都是个臣子吧?也没资格用太监伺候啊!
结果人家说了,他是陛下亲口赏给国师的,要是国师不要他,他就只能流落街头了。
话说的可恳切了,语气可哀怨了,玉锦兮受不了这个,只好收下了这位陛下亲口赏赐的公公。
收下了就得用,玉锦兮问了问,发现这位不愧是在皇宫大内历练过的,门里门外几乎就没有他不知道的事儿。得,既然这么能干,那就当个大管家吧!
把那太监欢喜坏了,也不知他从哪儿打听的,说是国师家的下人都是从一首诗里起的名字,非要玉锦兮给他重新起个名字不可。
玉锦兮:“都用完了啊,得,你叫北固好了。”
从题目里给你起的,够瞧得起你了吧?
新鲜出炉的北固激动得啊,话都说不利落了。
玉锦兮拍拍他的肩膀:“带我看看。”
北固就半弯着腰在侧前方带路,玉锦兮看着他的模样就难受:“把腰挺直了走路。再直些,对了,以后就这么昂首挺胸地走,别弯腰,低人半截一般。”
北固感动地偷偷抹了抹眼角,还是跟着国师大人好啊,能挺直了腰杆走路。
五进三路的大院子听着挺大,进去之后才发现真正能住人的其实并不多。整个东路除了前头一个小院子是厨房之外,其余就是一处大花园,地方大了未免显得空阔,当时的建造者就设置了不少东西,假山有,池塘有,亭台楼榭也都有,颇有些江南园林的风格,倒是个招待客人的好去处。
西路一分为二,前头大约有三分之一的面积属于下人房,还有单独的角门进出。后头也被分割成一个一个的小院子,数一数,正好有五个。既可以给未婚娶的男子居住,也可以当成客院。
玉锦兮指着最前面的两个院子道:“给十一和十二吧?离大门进,出来进去的方便。”
珍姐儿评价:“这地方好,十一叔和十二叔一定喜欢。”
玉锦兮对北固道:“这两个院子可有伺候的人?”
北固急忙道:“有的,有的。每个院子都有一个打扫外头的,还有一个里头伺候的小厮。大人您看还要别的吗?咱们家有人。”
玉锦兮笑了:“有人也不能浪费,有俩人就行了,他们是来读书的,又不是来享受的。”
然后便转到正路去,这才是一家人最常待的地方。
北固指着大门旁边的一溜倒座房道:“大人,倒座房除了让门房住着之外,咱们设个回事处?这样来求见的大人们也有个落脚的地方,要是开个宴席什么的,也有地方摆桌子。”
玉锦兮看了一眼那一溜十几间倒座房,很想说自己的新管家怕是多虑了。谁会来求见她啊?她又没实权。不过刚上任的管家正是干劲十足的时候,还是不要打消他的积极性了:“成,这安排不错。”
北固开心极了,站在门口等国师大人和少爷小姐进去,第一进的大院子,五间正房,两间耳房,两侧还各有三间厢房,都还空着呢,国师大人您看看咱们怎么用?
玉锦兮:“当书房和会客厅吧,厢房也留着招待客人。”
两间耳房却是没人住的,那就当茶水间好了。沿着角门进了后头,第二进的院子更大,两边的厢房没有了,代替它们位置的,是一架葡萄和一架紫藤,虽说是冬天,可从那枝叶来看,也都是老藤了。
珍姐儿和小五都道“这儿好!”
那就住这里好了,院子里的青石板十分平整,正中间还有一个太平缸,只是里头如今没有水。
珍姐儿道:“可以种睡莲,底下养金鱼。”
北固立刻记了下来,这个容易。
第三进和第四进只比第二进的院子小了一点,布局都差不多。只是把葡萄紫藤换成了不同的树种,都还没有发芽,看不出品种来。
第五进的院子就狭小了许多,而且是从东到西贯穿整个院子的两层后罩楼,。数了数,上下各有七间。
玉锦兮道:“当库房吧,丫头们也都住这里。”
珍姐儿道:“留两间屋子当绣房,咱们家如今人多。”
玉锦兮点头:“就依你。”
转了一圈儿之后,一家子都挺满意。下人那边因为提前了些日子入住,东西都是齐全的,倒是他们一家子要住的地方还空空荡荡的。
玉锦兮倒不怕这个,光看这个大院子,这个先生当得就很值了。
只是人员需要安排一下,玉锦兮回了思诚坊之后,把家里的人叫来嘱咐了些话。
巫二泉一听那边有了一个陛下亲赐的太监在,就立刻道:“大人放心,小的定跟人家好好处关系。”
玉锦兮却另有打算:“那处宅子里杂人太多,咱们的根基还在这里,不用都过去。二泉你们还在这里住着,一是要看房子,二是离铺子也近些。你正好也把精力放在玉珍楼上,若是有事,再去澄清坊找我便是,我若是有功夫,也会去铺子里转转的。这样,丫头们都跟着过去,就住在后头,让小姐安排你们的差事,反正以后你们也是要跟着小姐的。小子们,我只带风正和江春去。风正每日往返铺子,恰好也能给我及时送个信儿。江春还是在书房里伺候,别的就二泉你安排了吧。”
巫二家的却道:“那大人和少爷小姐的饭食怎么办?”
玉锦兮笑道:“我看那边藏龙卧虎,厨房那边更是大有来头。那几个皇子都是要在那边常吃常喝的,你可没有伺候皇子的心眼儿,还是在自家待着舒坦,家里这群小子们,还靠你养活呢。”
转头对巫二泉道:“咱们家雇的那几个木匠,三年两载的怕是走不了了。一会儿你带着他们几个去量一量屋子,慢慢地置办起来就是。”
巫二泉建议:“那边房子太多,要不要再多雇几个?”
玉锦兮摇头:“不用着急,他们俩的屋子尽可先空着,反正也不住,慢慢打就行。只把前头书房的家具搬过去就是了,也不用你们。”
巫二泉应了,又问剩下之人的安排。
玉锦兮道:“除了家里看门的,都带到铺子里去学着些,什么时候能独当一面了,什么时候再弄个铺子当掌柜。”
没有跟去的人也都个个欢喜起来,当掌柜啊,听着就很威风的样子!
安排好了下人和搬家事宜,玉锦兮自己动手,把书房里的东西全都收进空间,然后便是卧室里的大家具和已经被打包好的行李。
他们家搬家多容易啊,下人们只用负责打包就行。到了第二天搬家的时候,也只是带了随身的小物件过去,顺便认认门,也认认人。
北固和巫二泉互相客气着,恭维着,相处十分和谐。
玉锦兮则在书房里看了看,北固这个管家当得十分称职,早就让人把屋子打扫得干干净净,只等摆放家具了。
玉锦兮把原本在书房的家具都摆了出来,因为是可着原本的房子造的,居然还多了不少空地。她把俩孩子叫进来,让他们帮忙看看还可以放些什么。
珍姐儿提出完全可以再摆个博古架,小五则说可以暂时先挂几幅书画,免得墙上太空不好看。
博古架需要木匠继续打,书画却容易,找了人来挂就是了。
卧室也如法炮制,至于被打包好的行李,则直接放在了院子里,由人认领了,再让人搬到各处去。
等所有的东西都归置整齐,也不过就是花了两个小时的时间,巫二泉在要打的家具单子上加了几笔,又问了温居宴的时间,回去好做准备。
玉锦兮:“还要办温居宴吗?不办不行吗?”
巫二泉:“我的国师大人啊,温居宴怎么能不办?必须办,还得大办才成哪!这可是大事儿,不能含糊!”
北固在一边都看傻了,老管家说话这么不客气,不怕国师大人怪罪的么?然后他就看见国师笑了。
“成,办,大办。是不是还得找个黄道吉日啊?”
“那是自然!”
“行,你跟北固商量去吧,要请哪些人,要办几桌,你都说了算啊。我还得去趟铜庆,十一和十二我还没去接呢,正好也跟老家的人说一说新地方。”
巫二泉:“对,对,差一点儿把两位少爷给忘记了。大人啊,办宴的食材您也得预备着。”
玉锦兮:“成,给我个单子就行,误不了你的事儿。”
怎么就成了老管家的事儿了呢?北固百思不得其解。
等玉锦兮带着俩孩子突然没了影子,北固拉住了巫二泉:“二叔您跟我说说,国师大人是个啥脾气啊?”
巫二泉深深地叹了口气:“咱们家国师大人啊,真是没法子说。脾气好着哪,就是啥事儿都不往心里去,家里的事儿能不操心就不操心。你要是不提醒他啊,他啥事儿都能给你忘喽。不过呢,可别因为国师大人脾气好,就想着自作主张那一套。刚才看到了吧?”
北固连连点头:“不瞒二叔说,我还是头一回见国师大人展现神通哪。他老人家这是去哪儿啦?”
巫二泉神秘地低声道:“别问,谁都不知道。我跟你说,时间长了你就知道了。大人的卧室啊、书房啊这些地方,要是昨儿晚上明明是在家睡的,可到了早上偏偏不见人影,你也别往外头找,就在卧室啊、书房啊门口喊一声大人,要是有人应,那就是大人在。要是没人应呢,你就换个地方喊,反正就这俩地儿,别的都不用管。”
北固傻傻地问:“那要是都没人应呢?”
巫二泉:“那就是大人没在家呗!”
北固:“那要是有客人来呢?”
巫二泉:“实话实说,就说你也不知道国师大人去哪儿了,让客人留下帖子就是。”
北固:“哦——明白了。二叔您多跟我说说,可别耽误了国师大人的事儿。”、
巫二泉便事无巨细地交代了一番,重点指出担任国师府下人的不二秘诀:忠心!
北固:那必须的啊,谁敢对国师不忠啊?不怕被挂安定门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