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 序
2017年春节前夕,我已经放弃科幻写作整整两年,放弃的原因和很多人一样:满怀信心与热情写出的小说要么石沉大海,要么被退稿,如此几年下来,难免会认为自己没有科幻写作的天赋。在放弃的这两年中,我没有停笔,而是写起了纯文学作品。现在回想起来,虽然我在纯文学写作上也没有任何建树,但两年的锤炼,使我对文字有了更强的控制力,同时,也让我有意识地训练自己从平淡的叙事中淬炼力量感。这些都是后话。当时的情形是,我心中写科幻小说的火焰已经熄灭——毕竟,这门手艺太难了,而如果你不知道自己千辛万苦地逾越这困难是要去向何方,那么就更没有理由继续下去了。
所以,如果没有那一晚那一个偶然的决定,你就不会认识一个作为科幻作者的杨晚晴,不会看到你正在看的这本书了。
那一晚,我和妻子去看了一部电影——彼时,幼儿园放寒假的小朋友没在我们身边,难得放松的我们在逛街的时候突然想起已经有好久没有去电影院看电影了。决定就在那一刻做出,世界从此分岔,一重现实是我和妻子继续逛街,世界上没有那个多他一个不多、少他一个不少的科幻作者;另一重现实是,我们买了电影票,看了那部叫作《降临》的电影。
从电影院走出时星辰满天。我呼吸着冷冽的空气,心中似乎有一个幽暗深邃的洞,任何语言都无法将它填满。
“我看过这部电影的原著小说。”半晌之后,我说道,同时努力不让眼中的泪掉下来。
我的话语里有一些骄傲,那种只属于科幻迷的骄傲。特德·姜用一部旷世杰作来讲述语言与现实的纠缠,而在我看来,科幻也是一门语言,它也有塑造现实的能力。就像那一晚的之前和之后,我都被生活揉搓得焦头烂额,但在观看这部科幻电影时,我感受到了超脱于时间、超脱于因果之外的另一重真实,一种更纯粹、也更简单的真实。在那一刻我自认为看到了科幻写作的彼方:纷繁世界背后的真相,支配着星空与道德律的简单法则。简而言之,我看到了美。
这就是我为什么再次开始写科幻——我想传达心中的美。这是一个足够缥缈也足够厚重的理由,因为缥缈,所以我总是在路上;因为厚重,所以我不会被现实的狂风摧折。值得庆幸的是,至少到目前为止,我的第二次科幻写作生涯没有中断。这要归功于那一晚的震撼,归功于我之前所有的努力和放弃,归功于暗流汹涌的生活。三年里,我写了近二十篇小说,满意的少,遗憾的多,但我热爱从我心头流淌出的每一个文字,它们构建了我内心的真实,而这真实,总是与对美的探求有关。在我早期最珍爱的作品《玩偶之家》中,美是毁灭又拯救了一个家庭的亲情;在我第一篇刊登在《科幻世界》杂志上的作品《爱在地裂天崩时》中,美是少年的心魔与成年的救赎;在《麦浪》中,美是食物与故乡;在《墓志铭》中,美是对生的眷恋;而在《勿忘我》中,美是记忆和宇宙……
如果说美是我小说的叙事动力,那么爱则是我小说的母题。我最喜爱的作家双雪涛曾经说过,文学不可能站在爱的反面,即使站过去,也是由于爱的缘故——没有比这更精到的总结了。我爱这个世界,这爱来自一个中年人对世界的体悟,这爱炽烈、惆怅又愤怒,如酒、如茶、如火。在小说中,有时候我会站在爱的反面,但我并不是为了毁灭它,而是要用黑暗来突显它微眇的光芒——譬如《墓碑》,譬如《汉尼拔与斯宾诺莎》。
我希望这样的小说会让你更加热爱这个世界。
回望来路,我总觉得重拾科幻写作的三年对我来说如同奇迹。2017年第一次在公众号上发表小说,2019年拿到了中国科幻银河奖和全球华语科幻星云奖,这是我在开始写作时穷尽所有想象力都无法想象的。因为在那之前,我还只是一个热爱科幻的摇滚青年,并不知道热爱会将我引向何处。那时候,我只清楚一切开始的地方,1997年(距离2017年足足有二十年!)的一个午后,我在学校的阅览室里偶然翻阅了一本《科幻世界》,并且读完了王晋康老师的《拉格朗日坟场》;之后,依旧是《科幻世界》,带给我罗杰·泽拉兹尼的《光明王》和大刘的《三体》;再后来,便是2017年的那一晚,《你一生的故事》以另一种方式“降临”到我的生命中,仿佛冥冥中自有“天意”。说到这里,我要提一件很好玩儿的事情。刘宇昆在小说《纪录片:终结历史之人》中,曾经提到在“731”部队旧址里上学的孩子——许多年前,我就是这些孩子中的一个。
拉拉杂杂地说了许多,照例以感谢结束:感谢我的家人,感谢你们纵容我把许多本该做家务和陪伴孩子的时间投入自娱自乐的写作中;感谢我的小怪兽,是你让我认识到人生的意义并且学会管理时间;感谢我的责编迟卉,是你毫不留情地鞭策我成为一个更好的写作者;感谢为了这本书的面世付出努力的、未曾谋面的人们,你们实现了一个写作者带着油墨香的梦想;感谢顾适老师,虽然每次讨论我的小说时我都请你多挑挑毛病,但在内心深处我还是希望只听到你的表扬的;感谢热爱科幻的、志同道合的朋友们,你们是人形美颜软件,让这个世界的面孔变得更美好。
最后,感谢这本书的读者,感谢你们还在坚持阅读。我知道这很难,但是为了爱与美,请务必继续坚持下去。
谢谢。
杨晚晴
2020年5月4日于昆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