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生活态度取向与沟通风格
家长微信录
破解青春期孩子行为心理密码
上面这位妈妈属于典型的安逸型妈妈,这是从生活态度取向上来说的。生活态度取向理论是以色列心理学家尼拉·凯弗提出的。他认为,童年时期的大量潜意识决定了一个人的生活态度取向。所谓生活态度取向并不是描述你是谁,而是代表你在生活中会做出以何种方式找到价值观与归属感的决定。
尼拉·凯弗将生活态度取向分为四个类型,他是根据测试来归类的。问题是:你最想逃避面对的情形是什么?答案有四个,1.压力和痛苦;2.批评和屈辱;3.拒绝和抛弃;4.无意义和不重要。而这些肯定的答案对应的四种类型分别为:安逸型、控制型、取悦型、力争上游型。每一类生活态度取向既有其特有的优势,又有其不可避免的缺陷存在。父母的生活态度取向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到其管教孩子时的沟通风格,进而对孩子的性格、行为产生一定的影响。
青春期孩子喜欢的沟通方式
父母对自己的生活态度取向的优势与劣势了解得越是充分,就越能够从容面对来自孩子的挑战,并选择正确的方式来使这种挑战趋于合作。我们详细来说这四种生活态度取向下的沟通技巧。
安逸型生活态度取向下的沟通技巧
具有安逸型生活态度取向的父母一直想逃避痛苦和压力,他们认为与孩子发生冲突会给自己造成一定的压力,因为他们更愿意成为最听话的父母。这样的父母,给人的印象是随和、不索取、圆熟。但此类父母因无法让孩子了解到限制和条理,对孩子会过于骄纵,容易使孩子变得任性、缺乏责任感、放纵。建议安逸型的父母有必要给孩子制订一定的日常惯例,设置目标,共同解决问题,在一定情况下,允许孩子体验行为的自然后果。
桃子妈妈是安逸型妈妈,桃子想买新衣服,新书包,想报辅导班……没问题,但凡在她承受范围内,她会统统答应。当然,桃子妈也有犹豫的时候,此时桃子就会动用终极武器——发脾气,妈妈很快就能屈服。但桃子妈发现,她现在开始遭受巨大的压力和不安逸,桃子这个自己做主做惯了的小公主,每个月花钱如流水,比她的工资都要高出两倍。怎么办?
桃子妈开始在家庭会议上和女儿一起制订出日常消费规矩,其中既包括如何花钱,又包含一些独立挣钱的手段,诸如,通过做家务、帮家里看店铺来获得挣钱的机会等。这样一来,桃子的乱消费行为收敛了不少。
控制型生活态度取向下的沟通技巧
具有控制型生活态度取向的父母对批评与屈辱的情景会产生本能的抵触,他们认为只有控制局面才能找到安全感。控制型父母具有领导力、组织力和高效率,他们愿意遵守规则,对目标坚持不懈。但他们也有其固有的缺点,例如容易冲动,缺乏创造力等。控制型父母可能会过于严厉,凡事都要管,对孩子进行过度控制。这会招致孩子的挑战与反抗,当然,另外一些孩子也会处于一直退让状态。这种控制无助于培养孩子自立自强的性格。控制型父母应该多为孩子提供选择,问启发式问题,让孩子更多地参与做出决策。
林格的爸爸是个控制狂。他在单位就是个领导,到了家里,依然是林格的领导。他总是告诉林格应该怎样做,不应该怎样做,他不允许林格顶嘴。他的目的是培养林格自律与积极上进。可结果呢,林格一直在反抗,他一直得过且过,经常幻想18岁后就搬出去住。父子关系也越来越紧张。直到林格的爸爸开始改变,他开始反省自己,不再事事掌控,开始无条件地爱孩子。渐渐地,林格反而越发优秀了。
取悦型生活态度取向下的沟通技巧
具有取悦型生活态度取向的父母,认为只有获得他人认可、讨好他人才能让自己得到归属感和价值感。在教育风格方面,他们表现为,愿意通过取悦孩子来赢得孩子的爱,避免亲子冲突。他们友善、谦和、体谅,也有助于孩子培养这些与人交往的美好品质。但是,另一方面,他们逆来顺受,善于妥协,这会让孩子感到沮丧,愤怒,反感。此类父母应真诚表达自己的感受与情绪,学会正确的给予与接纳。
颖儿的妈妈花费了大量的时间来讨好颖儿,颖儿高中住校,妈妈每天变着花样做好吃的送到学校去。结果,颖儿妈妈有一次偶尔得知,颖儿因为有这样一个家庭主妇妈妈而自卑,要知道同学的妈妈有的是国企高管,有的是自己开公司的,差一点的也有一份工作。而妈妈除了洗衣、做饭、伺候一家人,什么都没有。颖儿妈妈也意识到自己一直处于讨好取悦的状态。这一次,她当着全家的面,发泄了自己的情绪,并决定为自己而活。结果呢,颖儿开始学会了尊重与理解,并且也开始一点点自立,自信心也更多了。
力争上游型生活态度取向下的沟通技巧
具有力争上游型生活态度取向的父母,喜欢通过获得一定的成就来得到安全感与价值感。他们会尽力避免生活中无意义的事情。他们有见识、有竞争力、有社会责任感,是典型的坚持不懈的理想主义者。在养育孩子方面,他们会为孩子做出榜样,激励孩子出类拔萃,但又会容易造成对孩子期望太多,注重结果,容易说教,导致孩子产生无力感。此类型的父母应允许孩子拥有自己的目标,无条件去爱孩子,支持孩子,多一点幽默,更多地去享受过程,而不是结果。
丁丁的爸爸是一家公司的总监,他经常向丁丁讲述自己小时候是多么勤奋刻苦才能考上名牌大学研究生。他对丁丁的期望值相当高。丁丁却感到压力重重,学习对他来说并不是快乐的事,而是头疼、痛苦的事情。丁丁的爸爸通过咨询决定改变自己的养育风格。丁丁爸爸与丁丁商量好,调整了心理期望值。他也不再看结果,而是更看重丁丁学习过程中的努力与快乐。很快,一切都变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