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织学与胚胎学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三节 腺上皮和腺

以分泌功能为主的细胞称腺细胞。由腺细胞组成的以分泌功能为主的上皮称腺上皮(glandular epithelium)。以腺上皮为主构成的器官称(gland)。有的腺有导管,分泌物可经导管排至体表或器官腔内,称外分泌腺(exocrine gland),如汗腺、肠腺等。有的腺无导管,分泌物(主要为激素)释放入血液或淋巴中,称内分泌腺(endocrine gland),如甲状腺、肾上腺等(内容详见第十四章)。

一、腺细胞

通常根据腺细胞产生分泌物的化学成分不同,将腺细胞归纳为以下四种。

1.蛋白质分泌细胞(protein-secretory cell) 细胞呈锥体形,核圆,位于细胞基底部;胞质顶部含许多嗜酸性的分泌颗粒,称酶原颗粒(zymogen granule);基底部胞质呈强嗜碱性。电镜下,细胞基底部为密集的粗面内质网,核上方有较发达的高尔基复合体和电子密度高的分泌颗粒。具有这些结构特点的细胞又称浆液性细胞(serous cell)(图2-18)。该细胞分泌物稀薄,富含酶类,具有消化作用。

img

图2-18 外分泌腺结构模式图

2.糖蛋白分泌细胞(glycoprotein-secretory cell) 细胞呈锥体形,核扁圆形,位于细胞基底部;核周的胞质呈弱嗜碱性,其中大部分胞质内充满黏原颗粒。HE染色,因颗粒被溶解而呈泡沫状或空泡状。电镜下,细胞基底部有粗面内质网和游离核糖体,核上方有高尔基复合体和粗大的黏原颗粒。具有这些结构特点的细胞又称黏液性细胞(mucous cell)(图2-18)。该细胞分泌物较黏稠,内含黏蛋白,覆盖在上皮的游离面,起滑润和保护上皮的作用。

3.类固醇分泌细胞(steroid-secretory cell) 细胞圆形或多边形,核圆,位于中央。胞质内含有大量脂滴。电镜下胞质内滑面内质网丰富,并可见许多管状嵴线粒体和含脂滴小泡。类固醇分泌细胞可分泌类固醇激素。

4.肽分泌细胞(peptide-secretory cell) 细胞为圆形、多边形或锥形,基底部含有大小不等的分泌颗粒,故又称基底颗粒细胞(basal granule cell),HE染色标本中颗粒不易辨认,但可被银盐或铬盐着色。肽分泌细胞可产生肽类和胺类激素,属于APUD细胞(见第十四章内分泌系统)。

其中蛋白质分泌细胞和糖蛋白分泌细胞为外分泌腺细胞,类固醇分泌细胞和肽分泌细胞属内分泌腺细胞。

二、外分泌腺的结构

外分泌腺可分为单细胞腺和多细胞腺。杯状细胞属单细胞腺。人体大部分外分泌腺为多细胞腺,由分泌部和导管两部分组成(图2-18)。

1.分泌部 分泌部多由一层腺细胞组成。泡状或管泡状的分泌部称腺泡(acinus)。腺泡中央有腔,周围有基膜,基膜与腺泡之间还可见扁平的肌上皮细胞,其收缩有助于腺泡分泌。

2.导管 直接与分泌部连通,由单层或复层上皮构成。可将分泌物排至体表或器官腔内,有的导管上皮细胞尚具有吸收或分泌水和电解质的功能。

三、外分泌腺的分类

1.根据分泌物性质分类 ①浆液性腺(serous gland):由浆液性细胞构成。如腮腺、胰腺。②黏液性腺(mucous gland):由黏液性细胞构成。如十二指肠腺、子宫腺等。③混合性腺(mixed gland):由浆液性细胞和黏液性细胞共同构成的腺泡组成。混合性腺常以黏液性细胞为主,少量浆液性细胞可分布在腺泡末端,呈半月形包绕黏液性细胞,此结构称浆半月(serous demilune)(图2-18)。如舌下腺、下颌下腺。

img

图2-19 外分泌腺分类模式图

2.根据导管及分泌部的形态分类 外分泌腺分为单管状腺、单泡状腺、复管状腺、复泡状腺、复管泡状腺等(图2-19)。

3.根据分泌物分泌的形式分类 ①全质分泌腺:整个腺细胞解体与分泌物一起排出,如皮脂腺。②顶质分泌腺:细胞顶部连同分泌物一起排出,如乳腺。③局质分泌腺:分泌物以胞吐方式排出,腺细胞仍保持结构的完整性,如胃的主细胞、胰腺腺泡细胞等(图2-20)。

img

图2-20 腺细胞分泌方式示意图

A.全质分泌 B.顶质分泌 C.局质分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