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论 一个关于创新、繁荣和增长的理论
埃德蒙·费尔普斯
随着20世纪的到来,从1898年的维克塞尔和1911年的熊彼特,到20世纪20年代的庇古和拉姆塞,再到40-80年代的萨缪尔森和索洛,经济学家们已经跳出了19世纪由李嘉图创建并由瓦尔拉斯一般化的价格数量静态理论,走向了经济随时间不断发展的理论。发展路径包括经济的资本存量和劳动力、利润率和工资,以及生产率的增长。几十年来,这一学术进展一直占据了经济学的中心位置。除了为之前业已存在的领域提供更坚实的基础,它还为一些具体分析开辟了新的道路,比如家庭储蓄与劳动力供给、企业投资、汇率、资本积累等。其中最值得注意的或许是熊彼特1911年的著作,它突破了国家发展只是一种资本积累(投资和储蓄)的传统观点,发现了创新和企业家精神的重要作用。
然而,这一“新古典”经济学理论因未考虑现代经济的特征而受到批评。1921年,弗兰克·奈特发现做出投资决策的企业一般会面临“不确定性”,以及凯恩斯所说的“未知的”可能性。凯恩斯在1936年指出,与新古典经济学理论不同,市场通常无法获得到达均衡路径所需的知识,所以经济可能会在萧条和繁荣之间摇摆。在这种情况下,他相信货币或财政政策可以将经济拉回到正常轨道。虽然如此,新古典经济学理论依然是增长以及工资和利润率方面的标准理论。
这一标准增长理论最致命的缺陷是未能认识到现代生活的核心,而奈特不确定性只是其中一个方面。
标准理论的关键缺陷
在标准经济学中,真正的经济增长来自一个由完全或主要是外生的技术进步(使用索洛的术语)驱动的像机器一样的经济体,这种增长被定义为TFP的增长,TFP是由劳动生产率和资本生产率加权平均得到的。这种“进步”就是驱动力:尽管一些国家相对其他国家可能拥有更高水平的生产率,但是没有哪个国家能取得比技术进步速度更快的生产率增长速度。技术进步与商业应用相结合促使嗅觉灵敏且富有激情的企业家去创办新的企业或发掘已有的企业,以期获得相应的回报。
熊彼特和其他德国历史学派的学者认为这种“技术进步”来自“科学家和航海家”的发现,这对于熊彼特时代的奥地利来说可能是正确的。他们认为这种发现是原始动力,使企业家所采取的商业应用成为可能。这也成为标准理论对创新的解释,熊彼特称之为“新事物”。在他看来,在一个国家的经济内部没有任何人能构思出新事物,从而对该国的创新和增长做出潜在的贡献,也就是不存在自主创新。
然而值得怀疑的是,标准理论的这些要素是否仍然适合近200年间崛起的高度现代化的社会,包括19世纪发展起来的发达社会,主要有英国、美国,以及之后的德国和法国。人文、人类学和其他一些社会科学研究已经对此提出了一些看法。
首先,不只是“科学家和航海家”,普通人也有能力产生原创性的想法,而这些想法中有很多(不只是来自拥有特殊才能的人)都像科学思想那样可能具有商业应用价值。事实上,几乎所有行业都会有工人、经理或其他人员不时迸发出新的想法。人类学家很早就相信人类具有这种才能,并且这已经得到证实。尼古拉斯·科纳德和他的团队在对德国南部一个早期智人居住过的洞穴进行考古发掘时,发现了一根可以吹奏的长笛。如果人类拥有如此非凡的天赋,那么整个社会只要有意愿,就有可能建立起允许和鼓励新想法产生的经济,从而推动创新和经济增长。
其次,一个国家的经济远非只有增长。毫不夸张地说,标准理论只是粗线条地将人们的欲望描绘成完全物质式的:只关心他们的消费(包括集体物品)和休闲。这样的理论可能描述了像18世纪的英国那样的商业经济社会,但它忽略了在现代经济中处于中心位置的“体验”维度,而新的方法和新的事物正在这一维度不断被构思和试验出来。在标准理论中,一个人的生活被简化为如何达到最好的条件——寻找回报最高或成本最低的一点。
最后,标准理论将社会成员视为原子式的个体,因而没有任何去影响被提供产品的数量和质量的意识。因此,工作生活缺乏任何自由意志的运用,从而失去了对美好生活的追求。这一理论将我们看作朝九晚五的机器人。然而,这样的感觉并不是现代经济的常态。在现代社会,按照自己的想法行事的体验给了人们一种“自主意识”,使他们觉得自己哪怕在一个很小的领域也发挥了一定的作用。
因为标准理论没有意识到这些维度,它既不能解释经济绩效(物质和非物质的)在国家间的不同,又无法解释这种绩效的升降。
在国家间的物质绩效差异方面,标准理论认为生产率是趋于均等的,资本和技术会流向它们相对稀缺的国家。而数据显示,在G7(七国集团)国家中,英国和德国的生产率要远低于理论预测的结果,美国则远高于这个结果。可以想象的是,如果一个国家拥有优越的企业家精神,它就会相对其他国家保持领先位置,但这一论点可能会让熊彼特主义者感到为难,因为熊彼特与他的理论一致坚持,由科学发现创造的商业机会是“显而易见的”,因此对所有人来说都是如此。对于非物质绩效来说,标准理论也没有提到任何系统性的国家间差异,因为它看不到国家间经济生活体验的本质性差异。而数据证明,非物质绩效指标,如平均工作满意度,在瑞士、丹麦和奥地利较高,而在西班牙、德国和意大利较低。
关于经济绩效的跨期差异,标准理论显然也没有提供解释。对于其术语——技术进步,它没有用于预测的模型,因此也无法从物质或非物质的方面解释这样的发展。然而一个变化中的世界需要我们去做出解释:历史证据和最新研究向我们展示了19世纪在几个国家接连出现的长期繁荣(相对于长期停滞),以及直至20世纪末几个国家接连发生的长期停滞。无论是对于繁荣还是停滞,这一主流理论都没有提供任何解释,这是一个重大失败。
那么,一个国家经济绩效的上升或下降,包括物质的和非物质的,相对于其他国家的,以及如前所述的相对于自己过去的,究竟要如何解释呢?显然,在社会想要从经济中获得什么以及能够获得什么这个方面,如果我们想要了解国家之间有何差异,就需要深入所研究的国家内部。我们需要识别和衡量出社会中有哪些力量有助于解释一个国家是如何实现自主创新的。
一些理论学家试图证明一个国家的经济在创新发展中如何发挥比熊彼特构想的更广泛的作用——有人甚至提到了“内生”增长,以与熊彼特的外生增长相对应。20世纪60年代,理论学家(我们几乎所有人都与兰德公司有一定联系)开始致力于科学进步的商业应用。肯尼斯·阿罗建立了一个基于“干中学”的生产率增长模型。理查德·纳尔逊等人提出了由“工业研究”和新工艺的“传播”带来的“技术进步”。80年代,保罗·罗默建立了一个模型,对原始的产品线引入了一系列变化。90年代,菲利普·阿吉翁和彼得·霍依特分析了一个具有概率结果的“研究活动”产生随机序列的质量改进创新的模型。罗默1990年的模型则纳入了被称为“新想法”的事件。
我们必须走得更远,并且在不止一条道路上前进。我们需要找到可以产生持续增长的驱动力。当然,如果没有新的东西可学,那么学习模型也就不会带来增长。寻找某些科学发现的商业应用的工业研究团队似乎是熊彼特式进步的追随者。(正如纳尔逊所说,如果科学家们收工,那么工业研究团队也就无事可做了。)连续的产品线也不会带来持续的增长。“研究活动”和“新想法”是一个黑匣子,它没有告诉我们火花和燃料在哪儿。
尽管在一些现代经济和近现代经济中,有组织的企业R&D(研发)活动,比如对新应用的研究、“干中学”、寻找问题解决方案,可能会带来偶然的生产率改进或新的产品,然而没有证据表明,持续的创新、增长和工作满意度可以在某种程度上由这些活动解释(从统计学意义上说)。可以肯定地说,这些活动不可能是过去200年生产率爆发式增长的来源。
我们还需要考虑普通人的新想法及这些想法产生的源泉。即使将公司和政府机构中的技术人员有组织的研究活动视为创新及工作满意度和增长的基础,可能能发现一些统计上的相关性,但它并未触及问题的本源:对个人来说,无论是来自公司内部还是外部,他们能想到和做到什么,使用或不使用先进的科学知识,及他们为使自己满意想要去做什么事情,这些都只是一隅之见。因此,现有的内生增长理论在本质上缺失了人类可能性的关键维度,正如标准理论所缺失的一样。
这篇导论所论述的,并将在本书正文部分进行检验的命题对此持有不同观点。它的基本前提是,各行各业的人们,不只是科学家和实验室研究人员,都具有构思新事物的先天能力,无论科学家是否开启了新的可能性。而一个现代社会允许甚至鼓励人们去将这些新构思付诸实践——去创造和尝试它们,又促使人们提出新的构思。这样整个国家都将迎来新想法的蓬勃发展。
这意味着,无论发生了什么样的熊彼特式创新,在高创新水平的国家,这些创新大部分都是自主的:它来自在该国经济中工作的数量众多的普通人创造和创新的能力。
从这一点考虑,一个国家可能拥有“活力”——一种产生创新及从社会的角度将创新引入经济的意愿所必需的欲望和能力。当然,这样的国家可能会遇到障碍,如战争和气候等外部障碍、管制和官僚主义等内部障碍。但总的来说,一个国家拥有的创新活力越丰富,就越容易在创新上进行尝试和取得成功。当然,以当前的条件,如总体的商业前景和政治困境,可能无法为这样的尝试提供充分的保障。
下一节将展示这种活力的来源和回报的主要证据,它们来自19世纪至今的现代社会的自主创新历史。这些来源和回报与在那些时代崭露头角的个人价值观紧密相连:尝试创新的意愿可能与“美好生活”概念的发展有关。这一理论形成于2001年美国哥伦比亚大学资本主义与社会研究中心成立之后不久,并在《大繁荣》一书中完成。(本书的研究工作使我们对很多问题有了更深入的理解,但是将要进行检验的基本命题是不变的。)
活力的上升和价值观的促进作用
当然,《大繁荣》也有其先行者。两位学者曾对19世纪西方大部分地区前所未有的经济表现提出了他们自己的看法。
经济历史学家华尔特·罗斯托在其首部著作《经济增长过程》中,通过回顾几个世纪的历史,发现经济增长总是时断时续的,而偶尔出现的爆发式增长常会被逆转,直到19世纪,用他颇具启发意义的话说,实现了“从起飞进入持续增长”,比如1815年前后的英国和美国、1870年前后的德国和法国。而积极复制经过了这些“领先经济体”市场检验的新工艺和新产品的国家,比如荷兰和意大利,也见证了本国增长率的提升。(与领先国家的差距越大,增长就越快。)
这种增长在任何国家都是影响巨大的。它使一个国家由农业转向工业,由农村转向城市,由贸易转向制造。新的城市逐渐崛起,新的生活方式不断出现。
著名历史学家保罗·约翰逊在其《现代的诞生:世界社会1815-1830》一书中,向我们生动地描绘了一幅人类群像,这些人的原创和无畏精神是兴起于英国的现代生活的显著特征,这样的生活方式在美国和欧洲大陆也略有体现。通过描写数以百计的创新者——其中有商人、科学家和艺术家,他刻画了现代人所特有的实验主义、在错误中学习、好奇心和承受失败的勇气等人格特征。他还向我们展示了虽然这些人中的大部分人具有一定天赋,但多有着普通的而非特殊的背景。约翰逊发现了非常重要的问题。
《大繁荣》对这种现代生活提供了一种解释——它是如何出现的,以及它为何重要。它提出了一种新的人生观,一种影响了整个英国和美国的新的态度:走自己的路,抓住自己的机遇,以及如狄更斯所说的,掌握自己的人生。英国人所说的“出人头地”,是指人们在某些方面取得了一定进展——也许是取得了成功。这些态度有的可以在历史学家艾玛·格里芬的当代文献中找到。我在书中提出这种新的人生观在19世纪传播到了大部分西方国家,并反映在当时音乐和艺术领域的浪漫主义运动中。而且,它给经济带来的转变是其他任何影响都不可比拟的。
正是这种新的精神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创新活力。商人可能会抓住没人注意的或被忽视的机遇,以更好的方式生产已有的产品或制造出销路更好的产品,用哈耶克的术语来说也就是“适应”。文艺复兴时期的威尼斯也有一些冒险家,但与19世纪广泛存在的创业追求仍相去甚远。更富企业家精神的企业在英国和美国如雨后春笋般出现。这些企业的集群导致了更多城市的产生(但并非其驱动因素)。
同样,工人们也将这种创新与创业的态度带到了工作场所中。无论是工人阶层还是中产阶层,劳动力供给都更多地从常规和枯燥的工作转移到更具挑战性且更有吸引力的工作中,在办公室、工厂和商店中都是如此。雇员们可能会注意去寻找更好的方法规划和完成他们的工作。这样的新工作场所非常重要。马歇尔在观察19世纪的英国时认为:“一个人赖以谋生的事业通常会在他的大脑处于最佳状态的大部分时间中占满他的思想,在这个过程中他的工作……和他在工作中与同事之间的相处也塑造了他的性格。”因此,需求和供给两方面的因素将人们带到了这种新式的工作场所。从托克维尔到青年马克思,这个话题被讨论了几十年。
然而,更重要的是,这种新的人生观也给经济中的人们带来了一种想象的精神。有人在发明新的产品,有人在构思新的生产工艺,还有人可能在为已有的产品思考新的市场。每个人都在寻找新的方法、新的事物,去发明、去运用。
这不是一个由创业型的商人和企业家领导的“贸易经济”,而是一个由现代社会建造的“创新经济”。其核心是一个巨大的“想象世界”——一个用来构思、创造、销售以及采用新事物的空间。休谟领先于他所在的时代几十年,是思考这一问题最早的哲人:他看到了想象对于新知识的必要性,“激情”在人类决策中的作用,以及在未来坚持沿用过去模式的不当之处。
这种现象的出现一定是振奋人心的。尽管“企业家”所获得的“适应性”可以将经济拉至其前沿,或“可能性位置”,然而创新直接拉动了前沿本身,人们不知道它什么时候会停下来,或者是否会停下来。这样的结果是激动人心的。
但这种新的经济形式、新的工作方式,到底有什么值得向往之处?其必要的动力为什么只在某些国家出现,却在其他国家不见踪影呢?
活力经济之果
经济的起飞逐渐带来了越来越丰厚的物质回报。工资随着生产率的提高而上升。利润持续超过损失。更多、更好的吃穿用度之物使人们变得越来越健康长寿。有记录显示,英国的工资率在经历了1500年以来的起伏和1750-1800年的低迷之后,终于迎来了“起飞”,工资率的增长终于追平了劳均产出的增长。此外,工人们找到了更多消遣和消费的方式,从剧院到体育场再到酒吧。(尽管有人指出英国城市中的污染和犯罪抵消了很大一部分的工资收益,但有研究估计,将有利和不利因素都考虑在内,“城市规模的净效应仍是有利的”。)这最终带来了无法估价的公共福利。有了收入的增长,政府就可以采取措施对抗疾病,促进公共卫生事业的发展。
然而,对于越来越多的经济参与者来说,物质回报虽然具有历史意义,却不是这一空前时期最突出的特征。这种充满活力的经济所带来的一些回报是前所未有的——惠及从平民到中上阶层的整个国家:人们的选择爆发式地增长,由此带来了对更多选择的渴求。不同的工作岗位陆续开放,不同的企业不断进入市场,不同的家用物品持续出现。人们为此感到兴奋自不必说。林肯1858年在美国国内游历了一番后惊叹道:“年轻的美国对于新生事物抱有巨大的热情——一种恰到好处的疯狂。”林肯注意到的这种“热情”应该做何解释呢?
充满活力的经济也带来了无价的非物质回报。即使在缺少活力的经济中,学习新的事物、与他人交换信息,甚至只是保持忙碌的状态也是有益的,所有这些从本质上说都是非物质的,并且来自工作体验。而在充满活力的经济中,工作中的人们又置身于另一个世界。这里有能带来非物质回报的丰富体验,给人以“自主性”:在现代经济中工作的人们,或至少大部分人,都能承担责任,做出判断,发挥主动性。这里还会吸引人们去探索未知世界。(我们可能永远也无法知道林肯是否看到了这些体验带来的益处。)
在19世纪崛起的现代社会中,大多数人明显从参与这种经济中产生了一种获得感,即收益超过不可避免的危机和萧条带来的成本的部分。比如说,很多美国人在任何时候都不愿用这些可能带来超凡回报的事业,去换取一种安全有保障的生活,无论事业的回报有多不确定。
现代价值观:经济活力之本
对于这一前所未有的发展变化,不断有人去研究它的影响,却很少有人关注其根源。为什么即使不确定能否取得成功,有些国家的人们仍乐于在这样的经济中追求事业,而其他国家的人们却并非如此?为什么今天我们会看到有些国家对这样的经济不如以前那样热衷?简言之,是什么让一些国家走向一个愿意并且能够为经济带来更多创新活力的社会?一开始,我们可能会认为这样的经济带来的巨大回报解释了它的崛起,却无法回答为什么这样的经济奇迹只在19世纪的英国、美国、法国和德国出现,而在其他地方难觅其踪。
这里假设的解释是,一个更具创新性的经济更有可能在人民相对“现代化”的国家出现。人与人是不同的。即使任何国家只要拥有了现代经济就能获得相同的非物质回报,总有一些国家的民众会从这些回报中获得更大的满足感,从而相对其他国家的人来说,会更多地被现代经济吸引:他们对某些或全部非物质回报的向往被更好地表达了出来。19世纪英国和美国相对现代化的民众可能对某些现代经济带来的特殊满足感具有超常的欲望。关于这样的满足感我想到以下几点。
·这些“现代人”可能会是这样的一些人,通过自己努力得到的成果会带给他们巨大的满足感,而如果这些成果能带来更好的条件或更多的认可,满足感会变得更强。
·他们可能在成功(更古老的术语是“繁荣”,来自拉丁语pro spere,意为“如愿”“按照期望”)中获得巨大满足。成功有很多种形式:一个办公室职员因为某项成就获得晋升,一个手工业者通过刻苦学到的技能做出了更好的产品,一个商人看到船只入港而感到欣慰。
·他们可能为在人生旅程中获得的兴盛感而欣喜万分——事业的发展、驶入未知世界的激动、面对挑战的兴奋、跨越障碍的喜悦,以及对不确定性的迷恋。
·这些现代人也可能会深深地满足于“改变世界”——“对这个世界做些什么”,而且运气好的话,“留下自己的印记”。
·他们还可能享受与同事并肩作战的乐趣,去开创事业或阻击对手。
更进一步,我们可以对追求其中某些或全部满足感的愿望背后的社会价值观做出一些假设。
个人主义对这些欲望的影响是怎样评价都不为过的。现代主义的满足感从本质上说是个人主义的。对于成就、成功、兴盛、改变世界的满足都只是或主要是个人的满足。(可能会延伸到最亲近的人身上。)对个人主义的颂扬最早出现在16世纪,代表人物有文艺复兴时期的哲学家乔瓦尼·皮科·德拉·米兰多拉,以及宗教改革的发起者马丁·路德,并且在19世纪得到了广泛传播。
另一个主要影响因素是活力主义。具有活力的经济会吸引寻找挑战和机遇的人们,使他们感受到生机。我们很难不把创新者想象成精力充沛和全心投入的人。在塞万提斯1605年的经典小说中,主人公堂·吉诃德的种种不安分行为成为那个时代所显现的活力主义的一个缩影。
可以被称为“自我表现”的价值观代表了另一种吸引人们在充满活力的经济中工作的影响因素。当被允许甚至鼓励去想象和创造一种新的事物或方法时,一个人会展露出一部分真实的自己。
《大繁荣》认为,在那些人文主义价值观能够刺激必要的欲望和态度到达一个临界水平的国家,现代社会和由此产生的经济活力将蓬勃发展。图a.1对这些价值观和欲望进行了概括。
检验活力论及其根源
在以统计检验来支持与标准理论的决裂之前,首先需要了解的是,尽管本书到这里所概述的是独立于标准理论之外的一个新命题,但它不是一个学术意义上的理论或数学模型。而一个正式的理论可能会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对此有兴趣的读者请参考导论附录。
本书的目的是检验《大繁荣》提出的命题,具体分为三个步骤。
首先,由于自主创新没有现成的时间序列数据可以使用,我们在多国背景下建立了一个关于不同创新类型的经济计量模型,以此估计各国自主创新的时间序列(此外还有外生创新和引进创新)。这些估计的时间序列提供了各国过去在自主创新率上的国家间差异,以及自主创新率跨期变化的估计值。
其次,我们从所研究国家的家户调查中提取态度数据,以检验体现了个人主义、活力主义、自我表现等现代价值观的态度上的国家间差异,相对我们更熟悉的制度等维度,是否至少在某种程度上更好地解释了从标准(如生育率和劳动参与率)到现代(如自主创新和工作满意度)等多种变量所衡量的经济绩效的国家间差异。
最后,这项研究可以被视为对活力的存在性的一种检验。这是一种彻头彻尾的冒险,因为旨在解释经济绩效间差异的文献都没有将活力这一因素纳入自己的解释框架。对于国家间经济绩效差异的主流解释更为强调制度的作用,而对价值观关注甚少。
但这又是极为重要的。在经济具有高度活力的地方,其特有的成果也将十分丰盛:成就、成功、繁荣、兴盛。而缺少活力的地方则将是一个乏善可陈的社会。
然而,价值观也是在不断变化的。文艺复兴时期的价值观(这里我们称为“现代价值观”)尽管早早就被提出,但在一开始还没有强大到可以征服其他价值观,直到19世纪才最终达到了它的临界水平。因此,我们必须要寻找证据证明,某些在历史上推动了西方经济活力增长的价值观已经被削弱了,还要注意一些与之竞争的价值观得到了加强。
在对这些问题进行统计研究之前,我们有必要先进行一些讨论。
图a.1 社会价值观与经济绩效
活力的消失?现代价值观的消亡?
佩恩表以及最近由法兰西银行收集的数据表明,以历史标准来看,1950-1970年TFP在美国增长较快,在法国和意大利增长非常快,但在1970-1990年增速同时大幅下滑,继而在美国和英国恢复了前期的快速增长,在法国,尤其是意大利,则进一步放缓。(德国是一个特例。)回顾更长的历史时期可以得到另一个视角:根据法兰西银行的估计,在几乎整个20世纪经济处于领先地位的几个大国——英国、美国、德国和法国——的TFP的增长在1990-2013年均显著变缓,在1970-1990年进一步放缓,甚至低于两次世界大战之间的1919-1939年和1950-1970年两个时期。
对这一发展趋势的普遍解释是,假设所有或大部分创新都是熊彼特式的,那么TFP的增速变慢就是可商用的科学发现枯竭的结果,即标准理论中驱动经济增长的外生“技术进步率”下降。然而这种推论显然是有问题的:假如TFP的增长放缓是科学发现衰落从而熊彼特式创新减慢的结果,那么前者的减速就应与后者几乎同时发生且降低几乎相当的水平,可事实是1970年TFP在几乎所有国家同时开始减速时,这些国家已经从战争中恢复,因而不存在这一意义上的减速。但是未来也许有人能证明某种作用力的存在阻碍了两者减速的同时和对等发生,因此从这个意义上说,也不能完全排除熊彼特式创新发挥了主要作用的论点。
我们撰写此书的主要动机就在于理解这种减速。当然,不是所有的统计学结果都为其提供了直接的解释,这也不是在对自主创新的一般均衡时间序列模型进行估计,但是我们可以从这些零散的结果中获得某些貌似合理甚至令人信服的结论。我们要探寻的问题可分为四个层次。
如果这些西方国家在近几十年内普遍深受TFP减速之苦,这种减速是否可以解释为创新的结构性萧条,而不仅仅是一连串的不利干扰因素?
如果这些国家确实陷入了创新系统性衰退的困境,这种衰退是否在某些或大部分经济中是由自主创新造成的,而不是熊彼特式创新?
如果自主创新遭受了重创,无论熊彼特式创新是否同样受创,这些自主创新的损失是否在很大程度上是活力受损的结果,而不仅仅是勇敢而富有活力的潜在创新者接连的坏运气使然?
如果活力严重受损,是否有证据表明现代价值观(《大繁荣》中认为是活力水平的根本决定因素)失去了优势地位,而与之对立的价值观获得了更多支持?(如果我们能指出活力下降的致命根源,这将比直接把衰退归因于活力下降更有助于我们的理解。)
尽管我们的命题有些复杂,还是可以先大胆地提出几个初步的推论。我们有理由认为,除了所有国家都较容易实现的平均水平的熊彼特式创新之外,那些还高度参与了自主创新的国家会拥有更高的生产率增长,而在自主创新水平较低时生产率增速放慢。
因此,我们似乎矛盾地看到,美国、英国和法国这些通常来说创新水平最高的国家,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有大片地区“被去工业化洗劫”,用法国总统马克龙的话说:美国的“锈带”从阿巴拉契亚山脉一直延伸到美国中西部、英国的西米德兰兹和法国的洛林地区。在这些地区的旧工业中,创新似乎大面积消失了——其消失的幅度如此巨大,以至加上新的高科技行业惊人的创新成果也没能挽回总体的衰落趋势。但是一个发达的经济体往往有着复杂的结构。我们可以想象,这些地区投资和就业的下降是由创新结构的变化引起的,而不是创新的衰落导致的。
一旦“活力带来创新以及创新带来美好生活”这一命题得到了实证支持,我们就会看到西方经济中很多社会成员的强烈不满。当然,经济活力的下降为工资的剧烈减少提供了一个解释。在一些评论者看来,工资的减少令很多美国工人深感不安,因为他们正是伴随着这样的信念成长起来的,即工资的不断上升将最终使他们过上比他们父母更好的生活。
这一命题也可能对工作场所的不满症状有所启示。在那些经济中,工作的非物质回报也许大大降低了,而这种回报可能比物质回报更能令人满足。家户调查数据显示,在过去几十年中,这些创新领域曾经的模范国家报告的工作满意度几乎都出现了显著的下滑,而且粗略来看,工作满意度的国家间差异解释了90%的生活满意度差异。
最后,安格斯·迪顿发现,有一系列病态行为在美国都有着极高的水平:自杀、阿片成瘾、抑郁和肥胖。我们有理由认为,这些症状在所研究的国家在某种程度上也是活力下降造成的,而活力下降则源自推动活力上升的价值观遭到普遍削弱。被广泛讨论的工作性质的变化——自主意识、有所成就的体验以及驶入未知世界的感受,这些体验的消失使得很多人的工作意义也随之枯竭了。
经济活力大幅下降的可能解释是什么呢?有观察家将我们的目光带向了早自20世纪70年代社会所表现出来的价值观的变化。美国社会学家克里斯托弗·拉什曾指出美国年轻人中的自恋情绪会让他们走向自我放纵。白宫助手帕特里克·卡德尔这样写道:人们“不再以做了什么来定义,而是以拥有什么来定义”。80年代的英国首相玛格丽特·撒切尔说过:“生活曾经就是尝试去做一些事情。”而美国总统吉米·卡特在他著名的“令人感到不适的演讲”中,曾呼吁“重建美国价值观”和“复兴美国精神”。可以公平地说,卡特总统和他的继任者们没有唤起使经济活力得以成长的精神,因为他们缺乏关于这种精神根源的理论。《大繁荣》中对激发自主创新的经济活力背后的一系列价值观基础进行了阐述。
从这个理论的角度来看,我们可以很自然地假设经济活力的消失至少在很大程度上是现代价值观的衰落导致的,而正是现代价值观最初点燃了这种活力的火花。这一假设通过一个明显的检验得到证实:那些自主创新损失最多的国家,包括损失比率最高的国家,似乎都曾是创新最强的国家。但是只从这些国家的一个断面来看价值观和活力不能为本书的理论提供充分的检验。在进行经济计量学检验之前,我们必须有足够的信心,认为导论中提出的这个理论对于理解西方国家自主创新的兴衰具有重要价值。
如果所有这些观察和解释足够真实,就能引申出这样一种推断:这些遭受了自主创新衰落和从领先经济中复制的创新减少的西方国家,正苦于活力的不足和由此带来的创新的衰退。条件已经清楚了,困难也已经造成了,但看不到其他的解释在哪儿。
现在再来介绍一下本书的边际贡献。在接下来的10章中,前7章将对上文推导出的主要理论进行统计和经济计量学检验。(《大繁荣》中用了两小章的内容对其命题进行了初步的检验,而本书是首次用一整本书的篇幅进行了一系列检验。)其结果是否强烈支持了自主创新,而不只是熊彼特式创新的存在?是否证实了活力的现实,即其巅峰时期以及当前大为衰落时的影响?是否证实了现代价值观,而不只是传统价值观的存在?如果答案是肯定的,那些最富于现代价值观或缺少传统价值观的国家是否最具有自主创新性?
在本书中,我们还会尽力探讨我们这个时代的某些重大经济问题。如果我们正陷于结构性萧条的困境,自主创新的衰落是不是其原因?如果是,这是由政策和政策失败导致的,还是更多地由社会内部活力的大面积消失所造成?
尽管这些问题都极为重要,我们却不能止步于此。
创新的转向:劳动增加与劳动增倍
一开始进行本书的一系列检验,我们就立刻认识到,除了一些西方国家可能出现的某些活力损失之外,不但创新的速度有所变化,创新的“方向”(使用一个曾经流行的术语)也发生了改变。没有人会质疑我们为什么要讨论这一新的发展。很多人已经对创新朝着人工智能进步的转向有所警觉,特别是它对就业和工资的影响,这远远超出了人们对创新总量在20世纪70年代以及2000-2012年直到现在的下滑的担忧。
即使没有人察觉到这一问题,我们也还有很多问题需要解决。正如21世纪的前10年是评估增长的标准理论,以及跨越这一理论去尝试提出一个新的自主创新理论的好时机,现在我们也正应该评估当前我们对开发出更精密的机器人的人工智能进步影响的理解,并提出相应的理论,去解释将机器人引入经济部门会带来怎样的后果。
我在2016年简要阐述的一个理论指出,机器人大军的到来会导致就业和工资率下降,由此带来采用机器的行业或部门的价格下跌。但是,我认为这只是直接影响,而不是最终结果。这一波机器人带来的成本削减类似于外国工人涌入一个封闭经济的行业所带来的成本削减:经济学不会对此给出工资率和就业永久下降的预测。随着工资率的下降最终传递到整个经济,资本存量就会上升到一个新的稳定位置,在这里一开始失去的就业得到了恢复,工资率也回到了之前的水平。此外,利润率最初的提高会带来额外的投资,直到资本与人类和机器人劳动力的比率也回到先前的水平。
我们还需要更进一步,从这个简单模型发展到更复杂的模型。
本书的最后三章论述了一种新的创新,它与一直延续到最近的单一种类的创新有所不同。这些章节将传统上被称为劳动节约的一种创新纳入了讨论范围。这个问题在李嘉图预示了标准理论诞生的《论机器》一文中被提出,又在萨缪尔森的标准理论集大成之作中得到了解决,而在这本挑战标准理论的作品中,又将重提这个问题,颇有些让人意外。
这些章节探讨了引入机器人可能带来的一系列后果。可以说,这些机器人之间的一个关键区别在于,是将它们的劳动与工人们的劳动相加,还是增进了工人们的生产率,即是劳动增加型还是劳动增倍型机器人。
在这一框架下,单纯的一批劳动增加型机器人与上文概述的模型具有大致相同的影响:工资先下降,然后恢复。然而,在其中一个案例中,我们发现工资率只出现了部分的恢复。
当机器人属于劳动增倍型时,前景有了很大的改观。它们对工资的初始影响是不确定的,但工资率大幅上升的路径却是显而易见的。
我们希望这篇导论可以使读者们有兴趣阅读接下来的10章的研究。
附录
尽管一个命题或许能比一个正式的模型承载更丰富的内容,但是模型可能会揭示出无法由其他方式理解的可能的因果作用或渠道。自主创新的这类模型似乎就是这样的。熊彼特的命题经过了很长时间才以正式的模型呈现出来。基于这一命题的第一个增长模型是由索洛首先构建的。
其中,总产出Y的增长是由TFP A(t)的增长拉动的,后者是一个外生变量,即由经济之外的力量产生。
增长模型也可以基于本书所检验的命题建立。我们可以将索洛的强制函数A(t)替换为状态变量B(Nt),它衡量的是累积自主创新的作用,自主创新Nt是由产生于经济体内部的想法带来的。
以本书理论构建的模型描述了一个围绕耐用消费品、中间品和制成品组织生产的经济体。劳动力是同质的,规模为L,大量劳动者通常会参与新材料的制作,从而增加了中间资本存量Kt。其中,有ξt数量的劳动者对新的耐用品产生了兴趣。(相对于其他可以选择的工作,他们更喜欢这类工作。)其他劳动者则不断用中间资产生产出新的耐用品,从而持续扩充耐用品库存D。
这个系统可以用以下两个等式表示:
(1)式中,对D的投资是对当前的未开发资产K和从事其生产的劳动力占比L–ξ的递增函数,因此是对创造新资产的劳动力占比ξ的递减函数。(2)式中,对新的未开发资产的投资可能会在现有的这些资产存量中增加,同时在产生额外资本的劳动力的部分增加。
后一种增长模型将人和新的想法纳入创新中,但没有包含想象和创造新产品的欲望背后可能存在的价值观变化,就像索洛模型也忽略了支配人们寻找新发现和取得科学进步的价值观转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