私域流量赋能社交电商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社交助力传统商业完美蜕变

小米之家的终端消费场景和其他手机零售店相比其实并没有多大差别,支撑其取得高评效的主要原因还是在于小米的社交思维——小米之家不仅是直营客户的服务中心,为“米粉”提供小米手机以及技术支持、配件自提等服务,也是小米粉丝的交流和活动场所。小米之家的每位员工都将做好到店用户的体验服务视为重中之重,力求让大家感受到不一样的社交体验,力求将用户变为朋友。

为了让“米粉”有更好的社交体验,小米之家推出了免费激光雕刻服务,为“米粉”在产品的金属表面上雕刻出喜欢的文字或图案,帮助用户在社交活动中收获更高的关注度。年轻人追求个性、喜欢创意,这种雕刻让众多年轻用户更加喜爱小米产品。另外,小米之家活动的仪式感也非常强,比如其推出的“小米护照”就吸引了众多“米粉”的眼球。因为拿到它后,“米粉”就会发自内心地认为自己有了“身份牌”,找到了大家庭,社交归属感爆棚。

更重要的是,小米之家是“米粉”的“活动之家”——每个城市的“米粉”都会在当地的小米之家找到志同道合的人,可以自行组织起来,形成一个具有相同兴趣的群落。这样,小米之家也就成为粉丝心目中的第二个家。所以,“米粉”对小米的喜爱范畴也就远远超出了产品和服务的层面,而是上升到自发推荐和维护的层次,使得小米品牌的价值无限提升。

可见,社交属性让小米之家撕掉了传统手机销售店在用户心目中“无趣”“呆板”“高价”等标签。

从“流量思维”转变为“粉丝思维”

传统商业就如同一个大鱼塘,大家不惜挤破头去争抢里面的大鱼。而社交加持下的商业则是自己养鱼,构建专属私域流量池,如图1-20所示。

图1-20 社交加持下的商业思维

(1)构建私域流量池。流量再多,不是自己的也没有丝毫价值,对社交电商而言,具有消费意愿且忠诚度强的粉丝才是最有价值的。

(2)推崇利他思维。粉丝思维的精髓在于利他,企业和商家能够制造出满足用户需求的高品质产品,能够提供极具个性化的服务,能够帮助用户获得更好的资源。

(3)打造粉丝文化。为了牢牢锁定用户,社交电商往往会打造用户专属文化,通过文化来提升用户的成就感和归属感。比如,小米有“米粉文化”,华为有“花粉文化”,苹果则有“果粉文化”。

由“转化率思维”转变为“裂变思维”

和传统商业信奉“转化率至上”不同,社交电商推崇“裂变思维”,强调以社交为载体,将产品抑或服务信息尽可能地传递出去,如图1-21所示。

图1-21 裂变思维的具体表现

(1)卖货之前先“卖人”。和用户互动,取得用户的好感和信任,将自己变成用户的朋友。这样,用户会更愿意为企业和商家背书,最终成为企业和商家的免费宣传员和推销员。

(2)将用户变成推销员和代理商。想要提升用户传播产品和服务信息的主观能动性,企业和商家需要将用户变成自己人——和用户进行利益捆绑,将他们变成产品代理商抑或推销员,给予他们一定的利润分成。

从“交易思维”转变为“赋能思维”

传统商业活动中一切行为的最终目的都是卖货,和用户达成交易,交易之后各走一方。但是,社交电商则秉持“赋能思维”,帮助用户获得更优质的资源,更快更好地实现个人价值,如图1-22所示。

图1-22 赋能思维的主要表现

(1)和用户分享优势和技能。企业和商家不仅要同用户进行交易,还需要为用户赋能,帮助用户更成功。这就需要企业、商家和用户分享自身的优势和技能,助力用户变得更好、更有竞争力。

(2)给予用户更优质的资源。企业和商家还需要向用户开放资源,力所能及地帮助用户获得实现个人价值所急需的资源。这样,用户在变得更好的过程中必将给予企业和商家更大的回报。

从“售后思维”转变为“社群思维”

传统商业企业坚信“优质的售后换来用户的忠诚”,而社交电商则在强化售后的同时用社群将用户聚合在一起,给予用户更优质、更精准的服务。

(1)从四处出击到社群锁定。通过建立社群,企业和商家能够牢牢地将用户锁定在自己身边,从而获得稳定且持续的消费群体。

(2)和用户共同成长。通过社群,企业和商家可以与用户共同成长,通过信息共享、渠道同享以及利润共享来实现双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