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干部的民生课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把高质量脱贫攻坚放在首位

2018年8月19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公布《关于打赢脱贫攻坚战三年行动的指导意见》指出,到2020年,巩固脱贫成果,通过发展生产脱贫一批,易地搬迁脱贫一批,生态补偿脱贫一批,发展教育脱贫一批,社会保障兜底一批,因地制宜综合施策,确保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消除绝对贫困;确保贫困县全部摘帽,解决区域性整体贫困。

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央全力推进脱贫攻坚,力度之大、规模之广、影响之深前所未有,脱贫攻坚取得了决定性进展。

过去5年,中国贫困人口减少6853万,贫困地区群众生产生活条件明显改善,贫困群众获得感明显增强,中国特色脱贫攻坚制度体系不断完善,创造了中国减贫史上的最好成绩。在此基础上,中央提出打好精准脱贫攻坚战,强调把脱贫质量放在首位。

未来三年,还有3000万左右农村贫困人口需要脱贫,平均每年需要减贫1000万人以上。其中,因病因残致贫比例居高不下,脱贫难度大。特别是西藏、四省藏区、南疆四地州和四川凉山州、云南怒江州、甘肃临夏州等深度贫困地区,不仅贫困发生率高、贫困程度深,而且基础条件薄弱、致贫原因复杂、发展严重滞后、公共服务不足,脱贫难度更大。

脱贫攻坚时间紧、任务重。打赢脱贫攻坚战,要把高质量脱贫攻坚放在首位,以有力的行动、扎实的工作,坚持精准方略,提高脱贫实效,全面答好高质量脱贫攻坚“考卷”。

第一,突出发展,狠抓产业扶贫,在持续增收上精准发力。要结合本地资源禀赋和基础条件,选准优势特色产业,制定产业扶贫发展规划,发挥金融扶贫引导和协同作用,打造特色种养基地、产业扶贫基地和示范园区,提升产业脱贫能力,促进群众稳定增收、村集体经济可持续发展。着力促进就业创业。完善扶贫就业创业政策,培育发展扶贫就业创业基地,开辟劳动力转移输出、本地务工、就近就业、公益岗位等就业扶贫模式。

在脱贫攻坚中,深度贫困地区、特殊贫困群体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不平衡不充分,是全面打好脱贫攻坚战的突出短板。要强化产业发展、易地搬迁、生态保护等措施,集中力量攻克深度贫困。一是对因病因残致贫的特殊贫困群体,健全完善社会保险、社会救助和社会福利制度等,以政策兜牢民生底线。二是对徘徊在贫困线边缘的脱贫户,建立健全脱贫退出动态监测和防范返贫长效机制,持续强化帮扶措施,稳定脱贫成果。

第二,拓宽视野,立足长远精准发力,全面提高脱贫质量。各级领导干部要聚焦帮扶的长期效果,夯实稳定脱贫、逐步致富的基础。既要解决好眼下问题,更要形成可持续发展的长效机制,把脱贫攻坚同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有机结合起来。

就目前而言,贫困地区的乡村振兴重点围绕脱贫攻坚展开,实施政策倾斜支持,统筹整合项目资金,改善基础设施、公共服务,带动包括贫困户在内的农民群众生产生活显著提升。还要通过推动乡村产业振兴、文化振兴、生态振兴、人才振兴、组织振兴等来巩固提升脱贫成果。

第三,坚持扶贫与扶智、扶志相结合,“输血”和“造血”双管齐下。

一方面,要注重扶志,增强脱贫致富信心。改变部分贫困群众依然存在的“干部干、群众看”“等着扶、躺着要”现象,正确处理外部帮扶和贫困群众自身努力的关系,更加注重培养贫困群众依靠自力更生实现脱贫致富的意识,更加注重提高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自我发展能力。

另一方面,坚持扶知识、扶技术、扶思路。特别是紧盯贫困农村特色产业、着眼就业市场需求,因地制宜实施农村实用技术培训、劳动力转移培训和扶贫创业致富带头人培训,帮助和指导贫困群众着力提升脱贫致富的能力。让农村贫困家庭孩子都能接受公平和高质量教育,为阻断贫困代际传递创造条件。

第四,在求实求效上下功夫,以作风攻坚促脱贫攻坚。脱贫攻坚一分部署、九分落实。高质量打赢脱贫攻坚战,需要明确责任、狠抓实效。健全完善督导考核评价体系,提高考核评价的针对性指导性,加强过程督导,用好巡查利剑,畅通监督渠道,确保扶贫领域风清气正、心齐劲足,激励广大扶贫一线干部新时代新担当新作为。提升工作质量,确保脱贫成果经得起历史和人民检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