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城镇化是当今世界上重要的社会、经济现象之一,中国的城镇化更成为国内外学术界研究的重点领域。党的十八大提出了新型城镇化建设,《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中着力重点发展小城镇,实施差别化落户政策。而“十三五”是全面建设和落实新城镇化规划的关键时期。随着国内旅游业的发展壮大,在旅游资源丰富的农村地区,已经出现了由旅游引导的乡村城镇化现象。旅游导引的乡村城镇化成为发展新型城镇化的重要模式,更容易实现“人的城镇化”。与乡镇企业推动的乡村城镇化比较,旅游引导的乡村新型城镇化的发展模式、动力机制和影响效应有何差异?如何调控旅游与乡村新型城镇化的关系?学术研究有必要关注这些问题,并从理论层面对旅游引导的乡村新型城镇化模式、动力机制、影响效应及其对策等进行研究。
本课题在确定研究范围(研究区域和研究对象)和理论分析的基础上,围绕旅游引导的乡村新型城镇化“问题提出—特征描述—机制分析—影响评价—对策建议”的研究主线,综合运用调查研究、比较研究和数理统计技术等多种研究方法,致力于解析旅游引导的乡村新型城镇化的发展模式、内在机制,评估不同发展模式的乡村新型城镇化影响效应,提出促进旅游与乡村新型城镇化协调发展的对策措施。主要解决三个关键问题:一是旅游引导的乡村新型城镇化类型区划;二是在类型区划的基础上,探讨旅游引导的乡村新型城镇化模式选择及其机制形成;三是对旅游引导的乡村新型城镇化效应进行评价分析。
本书包括五个部分的内容:
第一部分包括第一、二章,主要分析旅游导引的乡村城镇化模式及其效应研究的基础与方法。第一章主要从选题背景、目的和意义,国内外学者对此研究进展,以及研究思路、方法与架构进行分析。尤其是在城镇化与新型城镇化、旅游产业与乡村城镇化关系、旅游引导的乡村城镇化发展模式、动力机制以及效应文献进行梳理和评述。第二章主要阐述了中国旅游发展阶段与特征、中国城镇化发展阶段与特征、城镇化与旅游发展的关系三个方面,为后续研究的展开提供了铺垫。
第二部分为第三章,主要探讨了旅游引导的江西乡村新型城镇化类型区划。从旅游引导的乡村新型城镇化区划原则、依据、指标体系建立以及类型区划的方法进行分析。把江西乡村新型城镇化类型划分为现代服务业引导、工业引导、旅游引导的三种类型,其中旅游引导又可以细分为市场推动和政府推动两种类型,并进行了分类评价。
第三部分主要是第四、五章,探讨旅游引导的乡村新型城镇化模式及其机制。第四章通过婺源县实证调研和剖析,发现其旅游引导的城镇化发展主要通过特色旅游产品,实现旅游业态的聚集,形成旅游人口聚居,形成度假、住宅、养老地产等居住发展结构,促进城镇学校、行政管理等社会公共服务配套建设,实现乡村旅游新型城镇化的发展。其动力来自于婺源县经济增长、旅游市场的供给以及旅游区位、交通、产业政策、基础设施等。第五章通过井冈山实证研究,发现其旅游引导的乡村新型城镇化主要存在启动阶段、起步阶段、发展阶段和成熟阶段。每个阶段政府所起的作用程度不一。其动力来自于包括新发展理念、宏观政策、外部经济、市场需求、资源禀赋、区位优势等;同时井冈山政府主要通过制定政策法规、创新管理体制、规范管理和市场秩序、协调旅游和其他产业、加强红色文化和自然生态保护、基础设施建设、鼓励社区参与、创新旅游产品、塑造旅游形象和创新营销模式等举措,有效促进旅游新型城镇化的健康有序发展。
第四部分主要是第六、七章,探讨旅游引导的乡村新型城镇化效应研究。采用菲什拜因的态度模型、量表分析、重要性显示度分析、多元线性回归、带有个人特征属性的logit模型等分析方法,通过问卷调查和实地居民访谈方式,对婺源、井冈山旅游城镇化过程中产生的社会、经济、生活环境效应进行评价研究。无论是政府推动还是市场推动的乡村新型城镇化,根据效应的评价标准,社会和生活环境效应处于较高水平。居民对“就业机会、教育水平、空气质量和噪声、交通状况”环境属性的状况比较满意,而对当前的经济收入和生活费用方面存在较强的改善意愿。居民职业变更的主要影响因素是“年龄、职业满意度、就业机会、收入满意度”;显著影响居民外出务工的因素有“职业满意度、生活时间和年龄”;居民对未来旅游人数的期望受到生活时间、热情好客及空气噪声污染因素的显著影响。
第五部分主要是第八章,探讨旅游引导的乡村新型城镇化实现路径和政策建议。通过分析认为无论政府推动型还是市场推动型,“政府推动、农民主体、市场引领、社会参与、产镇融合、文旅融合的六位一体”是实现旅游引导的乡村新型城镇化路径。旅游引导的乡村新型城镇化实现还需要产业政策、投资政策、人才政策、土地政策、户籍政策的配套和支持。
本书内容具有探索性的观点主要有以下四点:第一,对旅游引导的乡村新型城镇化的前期基础和方法进行了系统地归纳和总结,构建了具有较强操作性的旅游引导的乡村新型城镇化研究框架;第二,在运用区划理论和借鉴实践,对江西乡村新型城镇化进行了深化研究,得出符合实际情况的现代服务业引导、工业引导、旅游引导的乡村新型城镇化三种类型,其中旅游引导的乡村新型城镇化又可以细分为市场推动和政府推动两种类型;第三,在旅游引导的乡村新型城镇化区划的基础上,探讨了旅游引导的乡村新型城镇化市场和政府推动型模式及其形成机制;第四,基于两种模式所产生效应进行评价分析,剖析了旅游引导的乡村新型城镇化的政策体系及其实现路径,为旅游引导的乡村新型城镇化的可持续发展、分类指导提供了理论与实践依据。
关键词:旅游引导;新型城镇化;模式;效应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