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二章 高校创新资源
各级政府部门掌握创新资源分布的信息越多,越有利于其科学制定优化创新资源配置的政策措施,加速区域和城市创新的发展。下面从高校创新资源深入考察广东创新资源的分布状况,为进一步推进广东创新资源的优化配置工作奠定基础。
高等教育是创新资源中十分重要的一环。广东省21市在高等院校数量上有162所,其中本科院校72所,专科院校90所,主要集中在广州市,有36所本科院校、48所专科院校,深圳市近年来也有许多全国著名高校在深圳设立校区及研究生院。广东省有6所全国百强大学和2所中国一流大学,百强大学有中山大学、华南理工大学、暨南大学、华南师范大学、华南农业大学、南方医科大学,中国一流大学为中山大学、华南理工大学,它们的排名、学科建设及办学层次均位于全国前列。广东高校大学生规模庞大,2017年有51.12万本专科毕业生,192.58万在校本专科大学生,以及57.08万本专科招生。广州作为广东的省会城市,在高等教育资源有绝对优势,在校本专科生有106.73万人,占全省高校在校生人数的一半以上。其他各个城市也都有一定的大学生人才储备,能够为城市发展建设提供潜动能。
就高校创新成果来看,根据《中国普通高校创新能力监测报告2016》的数据显示,广东省发表科技论文数59360篇,占全国总数的5.15%,排名第五位;专利申请数6819件,占全国总数的4.55%,排名第九位;有效发明专利数7884件,占全国总数的5.15%,排名第六位;形成国家或行业标准数20项,占全国总数的5.46%,排名第四位;专利所有权转让与许可数73件,占全国总数的3.18%,排名第十二位;专利所有权转让与许可收入5301万元,占全国总数的9.79%,排名第三位。总的来说,这些数据显示广东省的高校创新成果在全国的表现都是亮眼的。
第一节 广东高校的分布情况
目前广东的21个地级市总共拥有162所高等院校。广州作为广东的省会城市,共拥有84所高等院校,其中36所本科院校,48所专科院校,位列广东第一。其次是深圳拥有10所,7所本科院校,3所专科院校;珠海拥有8所,6所本科院校,2所专科院校;东莞拥有7所,3所本科院校,4所专科院校;佛山拥有6所,2所本科院校,4所专科院校;湛江拥有6所,4所本科院校,2所专科院校;其余15个地级市还有41所高等院校,其中14所本科院校,27所专科院校。具体高等院校数量统计如表1—1所示:
表1—1 广东高等院校数量统计

表1—1 广东高等院校数量统计续表

资料来源:教育部官网、省考试院、各院校官网等。
根据表1—1我们便可绘制出广东省高等院校的数量分布图,从图1—1中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广东省的高等院校主要集中在广州市(84所)。除此之外,有5—10所高校的城市有湛江市、茂名市、肇庆市、佛山市、珠海市、深圳市、东莞市、惠州市,其余各市的高等院校总量均在5所以下。从地理分布来看,广东省高等院校分布密度不均,广州市内高等院校云集,而东部城市和北部城市的高等院校数量则相对较少。

图1—1 广东高等院校数量分布情况
第二节 广东高校的竞争力
从绝对数量来看,广东是“教育大省”,但从竞争力来看,广东距离“教育强省”仍有一段距离。广东外语外贸大学教授魏海苓认为,长期以来,广东省的“211”和“985”高校数量不足,仅有4所进入重点建设行列,这直接影响了广东省很长一段时间高等教育的发展水平。在高等学校专任教师数量上,广东有将近十万专任教师,但其中具有高级职称(包括正高级职称和副高级职称)的比例较低,仅为38.52%,在全国排第21位;在生师比(在校生数/教师总数)上,广东省的情况也不容乐观,为18.64∶1,高于北京(16.09∶1)、上海(16.74∶1)和江苏(16.54∶1);此外,每十万人口平均在校生的规模为2434个,低于北京(5218个)、上海(3330个)和江苏(2896个)。但在过去几年里,广东省高等教育的办学规模、质量均有了大幅度提升。
一 高校类型
在广东21个地级市拥有的162所大学中,包括72所本科院校和90所专科院校,其中含有6所全国百强大学和2所中国一流大学,百强大学有中山大学(985 & 211)、华南理工大学(985 & 211)、暨南大学(211)、华南师范大学(211)、华南农业大学、南方医科大学,中国一流大学为中山大学、华南理工大学。
广州有中山大学、暨南大学、华南理工大学、华南农业大学、广州医科大学、广州中医药大学、广州药科大学、华南师范大学、广州体育学院、广州美术学院等36所本科院校,广东轻工职业技术学院、广东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广东水利电力职业技术学院、广东南华工商职业学院、私立华联学院、广州民航职业技术学院、广州番禺职业技术学院、广东农工商职业技术学院、广东科学技术职业学院、广东食品药品职业学院等48所专科院校。
深圳有深圳大学、南方科技大学、香港中文大学(深圳)、深圳北理莫斯科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校区、中山大学深圳校区、暨南大学深圳校区7所本科院校,深圳职业技术学院、广东新安职业技术学院、深圳信息职业技术学院3所专科院校。
珠海有北京师范大学珠海分校、北京理工大学珠海学院、吉林大学珠海学院、北京师范大学—香港浸会大学联合国际学院、中山大学珠海校区、暨南大学珠海校区6所本科院校,珠海艺术职业学院、珠海城市职业技术学院2所专科院校。
但是汕尾、揭阳、阳江这3市没有本科院校,江门、中山、惠州、潮州、茂名、韶关、河源、梅州、清远、云浮这10市在当地仅有1所本科院校,佛山、肇庆、汕头这3市在当地仅有2所本科院校。
从专科院校来看,潮州、梅州这2市没有专科院校,汕头、汕尾、阳江、韶关、河源、云浮这6市在当地仅有1所专科院校,珠海、湛江、中山、揭阳这4市在当地仅有2所专科院校。具体高等院校的地区归属如表1—2所示。
表1—2 广东分地区高等院校一览表

表1—2 广东分地区高等院校一览表续一

表1—2 广东分地区高等院校一览表续二

二 高校评价
(一)高校排名
艾瑞深校友网出版的《2018中国大学评价研究报告——中国高考志愿填报指南(校友会版)》发布了2018年各地区大学综合竞争力排名。在广东地区,中山大学、华南理工大学、暨南大学、华南师范大学、广州中医药大学共计5所高校入围教育部、财政部、国家发改委三部委2017年9月20日最终确定的“双一流”建设名单,在2018年艾瑞深校友会综合实力排名中分别排名第9、26、74、75、181位。
(二)学科建设
中山大学入选全国36所一流大学A 类建设高校名单,有哲学、数学、化学、生物学、生态学、材料科学与工程、电子科学与技术、基础医学、临床医学、药学、工商管理11个学科进入“双一流”学科建设名单。华南理工大学入选“双一流”建设高校名单,有化学、材料科学与工程、轻工技术与工程、农学4个一流学科入围“双一流”学科建设名单。暨南大学有“药学”1个学科入选了世界一流学科名单。华南师范大学有“物理学”1个学科入选了世界一流学科名单。广州中医药大学有“中医学”1个学科入选了世界一流学科名单。
(三)高校办学层次
广州地区有1所“世界知名高水平、中国顶尖大学”,为中山大学。有1所“世界知名、中国一流大学”,为华南理工大学。有10所“世界知名、中国高水平大学”,分别为深圳大学、暨南大学、华南师范大学、华南农业大学、南方医科大学、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广州中医药大学、南方科技大学、广州美术学院、星海音乐学院。有4所“中国知名、区域一流大学”,分别为广州大学、广东工业大学、汕头大学、广州医科大学。表1—3为广东省内公办大学在2018年艾瑞深校友会综合实力排名中前(含)250名的院校列表。
表1—3 2018年广东高校综合实力排名

表1—3 2018年广东高校综合实力排名续表

注:南方科技大学、广东美术学院、星海音乐学院三所“世界知名、中国高水平大学”没有直接参与排名。除此之外,深圳现在还有其他地区的985大学校区,如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亦不在排名中。
第三节 广东高校在校大学生
一 广东高校大学生规模
由表1—4和图1—2可见,广东省高校大学毕业生人数和在校学生人数逐年增加,毕业生人数从2000年的5万人增加到2017年的51.12万人,17年来增加了9倍多;在校大学生及准大学生人数也从2000年的42万人增长到2010年的187万人,再到2017年的250万人,规模庞大。
表1—4 广东高校大学生规模

表1—4 广东高校大学生规模续表

资料来源:《广东统计年鉴》。

图1—2 广东高校大学生规模
资料来源:《广东统计年鉴》。
二 不同城市在校大学生情况
广州作为广东的省会城市,在高等教育资源上有绝对优势,在校本专科生有106.73万人,占全省高校在校生人数的一半以上。其次高校在校生超10万人的广东城市有珠海在校生36.68万人,湛江在校生13.29万人,佛山12.2万人,东莞11.84万人。其他各市在校生有深圳市9.67万人、汕头市2.2万人(测算数)、韶关市3.88万人、河源市1.28万人、梅州市2.54万人、惠州市4人、汕尾市0.71万人、中山市5.36万人、江门市5.63万人、阳江市1.03万人、茂名市3.91万人、肇庆市6.93万人、清远市1.15万人、潮州市1.72万人、揭阳市1.18万人、云浮市1.07万人。从图1—3中可看出广东省各市大学生数量的分布是不均衡的,但每个城市都有一定的大学生人才储备,具有发展的潜力。

图1—3 广东各城市在校生人数
资料来源:广东省统计局。
第四节 广东高校创新成果
根据科技部、教育部联合发布的《中国普通高校创新能力监测报告2016》,可整理得出关于发表科技论文数、专利申请数、有效发明专利数、形成国家或行业标准数、专利所有权转让与许可数、专利所有权转让与许可收入的数据。
一 高校创新成果的省际比较
表1—5显示,从发表科技论文数来看,广东省2016年发表了59360篇,排名第5位,仅次于北京115143篇、江苏109495篇、上海74108篇、湖北72728篇。从专利申请数来看,广东省2016年申请了6819件,排名第9位,次于江苏26291件、浙江12488件、北京11503件、上海9503件、山东9123件、湖北7117件、黑龙江7018件、陕西6848件。从有效发明专利数来看,广东省2016年有7884件,排名第6位,次于北京29344件、江苏19653件、上海14234件、浙江13222件、陕西9554件。从形成国家或行业标准数来看,广东省有20项,排名第4位,次于江苏122项、北京100项、重庆23项。从专利所有权转让与许可数来看,广东省有73件,排名第12位,次于江苏479件、北京198件、安徽160件、四川158件、陕西149件、上海139件、湖北125件、浙江112件、黑龙江101件、天津90件、山东80件。从专利所有权转让与许可收入来看,广东省有5301万元,排名第3位,次于北京13991万元、江苏13297万元。总的来说,这几项有关创新成果的指标,广东省在全国的排名都是靠前的。
表1—5 广东高校创新成果省际比较

二 广东创新成果分析
表1—6显示,从发表科技论文数来看,2016年全国总数1152147篇,广东省发表了59360篇,占全国总数的5.15%,排名第5位,仅次于北京9.99%、江苏9.50%、上海6.43%、湖北6.31%。从专利申请数来看,2016年全国总数149961件,广东省申请了6819件,占全国总数的4.55%,排名第9位,次于江苏17.53%、浙江8.33%、北京7.67%、上海6.34%、山东6.08%、湖北4.75%、黑龙江4.68%、陕西4.57%。从有效发明专利数来看,2016年全国总数157971件,广东省有7884件,占比4.99%,排名第6位,次于北京18.58%、江苏12.44%、上海9.01%、浙江8.37%、陕西6.05%。从形成国家或行业标准数来看,2016年全国总数366项,广东省有20项,占比5.46%,排名第4位,次于江苏33.33%、北京27.32%、重庆6.28%。从专利所有权转让与许可数来看,2016年全国总数2293件,广东省有73件,占比3.18%,排名第12位,次于江苏20.89%、北京8.63%、安徽6.98%、四川6.89%、陕西6.50%、上海6.06%、湖北5.45%、浙江4.88%、黑龙江4.40%、天津3.92%、山东3.49%。从专利所有权转让与许可收入来看,2016年全国总量54123万元,广东省5301万元,占比9.79%,排名第3位,次于北京25.85%、江苏24.57%。
表1—6 广东高校创新成果

资料来源:《中国普通高校创新能力监测报告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