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子见独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齐物论

【文本归元】

南郭子綦隐几而坐,仰天而嘘,嗒焉似丧其偶。

颜成子游立侍乎前,曰:“何居乎!形固可使如槁木,而心固可使如死灰乎?今之隐几者,非昔之隐几者也。”

子綦曰:“偃,不亦善乎而问之也。今者吾丧我,汝知之乎?汝闻人籁而未闻地籁,汝闻地籁而未闻天籁夫!”

子游曰:“敢问其方。”

子綦曰:“夫大块噫气,其名为风。是唯无作,作则万窍怒号。尔独不闻之翏翏乎?山林之嵔崔,大木百围之窍穴,似鼻,似口,似耳,似枅,似圈,似臼,似洼,似污。激者滈者,叱者吸者,叫者嚎者,笑者咬者。前者唱于,而随者唱喁。泠风则小和,飘风则大和,厉风济则众窍为虚。尔独不见之调调、之习习乎?”

子游曰:“地籁则众窍是已,人籁则比竹是已。敢问天籁?”

子綦曰:“夫吹,万不同而使其已也。咸其自取,怒者其谁耶?”


【见独】

南郭子綦隐几而坐,仰天而嘘,嗒焉似丧其偶

凡属庄子所虚拟的人名、地名、物名,多是有象征意义的。揣摩出其中的象征意义,对正确理解文章义理极为重要。南郭子綦(qí)这个人名,就是得道的象征。先看这个“綦”字,庄子只把“綦”字用在子綦身上,表示基、极,明显是得道者的象征。再看这个“南”字,它就象征道之所在。且看《庄子》中用南象征道的地方:


《逍遥游》:是鸟也,海运则将徙于南冥。南冥者,天池也。

《在宥》:广成子南首而卧,黄帝顺下风膝行而进。

《天地》:黄帝游乎赤水之北,登乎昆仑之丘而南望。

《天运》:孔子行年五十有一而不闻道,乃南之沛见老聃。

《秋水》:南方有鸟,其名为鹓鶵。

《至乐》:吾安能弃南面王乐而复为人间之劳乎!

《山木》:市南宜僚见鲁侯,鲁侯有忧色。


隐几有作“隐机”的。如作隐机,则隐喻得道状态。机,就是“天机”的机。但这样理解,单看可以,前后照顾着看,就不可以。因为,《庄子》其他地方也有用到“隐几”,如《知北游》篇中就有“神农隐几”。作几,则取“几”的本义,象形字,即古人席地而坐时有靠背的坐具。“几”不能理解为“茶几”的几。现代的茶几,都没有靠背。庄子这里用“隐几”一词,意在表达南郭子綦悟道后的慵懒形态。《应帝王》“泰氏其卧徐徐,其觉盱盱。一以己为马,一以己为牛。其知情信,其德甚真,而未始入于非人”就是自证。其实,机与几,在庄子心中或许就是一个意思,《人间世》“无门无毒,一宅而寓于不得已,则几矣”的几,是最直接、最显明的答案。

嗒焉有作“荅”的。作“荅”,找不到能吻合本句义理需要的任何依据。作“嗒”,则可以找到好几个吻合本句义理需要的依据,如“嗒然若丧”。

偶有作“耦”的。作“耦”,没有《庄子》自证,容易导致随意解读。作“偶”,则有自证,且含义可完全贯通,就是下文中的“彼是莫得其偶,谓之道枢”的偶。丧其偶,就是“彼是莫得其偶”。

何居乎!形固可使如槁木,而心固可使如死灰乎?今之隐几者,非昔之隐几者也

仔仔细细考校“何居乎”三字语境,句末不能用问号,必须用惊叹号。如果用问号,则表示子游没看出子綦今昔的不同。用惊叹号,则表示子游看出了子綦形如槁木、心如死灰的合道状态。何,“何等重要”的何,表感叹。居,非“居位”的居,而是“居然”的居。“何居乎”的意思,就是子游看到了但没看明白子綦的入道状态后,情不自禁发出的感叹,类似口语中的“居然可以这样”。固,在这里就表强调,原来、真的之意,以突出子游的惊讶。想象一下子游站立在子綦旁,一眼看到他的老师子綦那形如槁木、心如死灰的状态,就立马能把握到庄子此处用词的用意。如此推理,“今之隐几者,非昔之隐几者也”句末就不能用问号,必须用句号。子游是完全直观感知到了子綦今与昔的不同,用不着问。其后子綦答之以“不亦善乎而问之也”,也可以反证子綦认为子游的判断是对的。

偃,不亦善乎而问之也。今者吾丧我,汝知之乎?汝闻人籁而未闻地籁,汝闻地籁而未闻天籁夫

“不亦善乎而问之也”有作“不亦善乎?尔之问也”的,属擅改擅篡。“而”也不通假“尔”。庄子很多地方直接用到“尔”,没必要这里用“而”,其他地方又用“尔”。“而”在这里就是连接词,就是“隐几而坐”的而。子綦的回答核心在于“吾丧我”,吾就是整体的子綦。整体的子綦由两部分构成。一部分是天的子綦,一部分是人的子綦。人的子綦,以人眼看万物,我就是那以人眼看万物的子綦,于是产生了彼是、是非。天的子綦,以天眼看万物,看出了万物一齐。吾要丢弃我,要以天观万物,而非以我观万物。由此引出了子綦对天籁的阐述。“汝闻人籁而未闻地籁,汝闻地籁而未闻天籁夫!”句末不能用问号,必须用惊叹号或是句号。天籁是子綦才悟到的道,子游肯定是闻所未闻的。从子游立马问道“敢问其方”来看,也可以确定子游未闻天籁。那么,天籁是什么呢?接下来,子綦就对其进行绘声绘色地描述。

翏翏

该字好像只有庄子用到。孤证难信。所以,非常难以定出庄子在这里究竟想表达什么。但既然它已经在一个语境里,那就应该可以通过具体语境找到可能的正确答案。深度沉思,翏,音liù,从羽,从人三。人三,意为众、多。再结合语境,用万千情状来白话翏翏,似最恰。

山林之嵔崔

山林如果理解为山上之林木,就会跟下文大木百围相重复。山林的意思其实非常明确,就是对群山高低远近的形容。其构词法,与石林、树林等构词法完全等同。

嵔崔有作“畏隹”的,这明显不合现代人的视觉习惯,并造成无谓妄解妄注。更或许原本就是“嵔崔(wēi cuī)”二字,只不过后人抄成了“畏隹”。嵔崔的本义,就是形容山的高矮大小不同。

似枅,似圈,似臼,似洼,似污

全取五字的本义。枅(jī)的本义是柱子上支撑大梁的方木,圈的本义是围栏,臼的本义是中部下凹的舂米器具,洼的本义是深池,污的本义是小水坑。这五个本义,完全符合这里语境的需要。“似洼,似污”过往解注本都写作“似洼者,似污者”似乎没有必要,可能是抄写者承后诸者字错。

激者滈者,叱者吸者,叫者嚎者,笑者咬者

这几句各版本多有不同。由于它们只是对万窍怒号的生动描写,因而对文本思想的理解影响不大,可以不必深究。或者说,大自然的声音千千万万,怎么描摹似乎都可以。

前者唱于,而随者唱喁

于、喁没有任何深刻思想含义,只是一些拟声词,类似于我们日常生活中讲风的呼呼声。

泠风则小和,飘风则大和,厉风济则众窍为虚

“飘风则大和”后不能用句号,必须用逗号。这牵涉到泠风、飘风、厉风三风的关系,从而直接影响到对这三句的理解,最终影响到本节旨趣的把握。泠风为小风,飘风为大风,厉风为狂风。济,就是“济济一堂”“人才济济”的济,形容多得到了拥挤的地步。用文字顶尖高手来形容庄子,好像还是低估了他。虚,就是后文“虚出乐”的虚。众窍在风的作用下,就变为虚,无论这风是人吹的还是天吹的。庄子行文不拘常理,一定要在具体语境中和庄子的总体思想中,去准确理解庄子某个字词的超常含义。

尔独不见之调调、之习习乎

习习,过往解注本多作“刁刁”,导致文意十分难解。也有作“匀匀”的,虽然文意可解,但缺乏美感。庄子对文字的美感追求,不亚于二八少女对美貌的追求。这不是刻意,而是理智觉醒后的道法自然。调调,就是“协调”的调。习习,就是“凉风习习”的习习。调调、习习合用,表示万窍怒号时无论是因为泠风、飘风还是厉风,都显得非常的和谐。这,正是对万物齐一的隐喻。所谓天籁,就是天吹万物的和谐。没读懂这一层,就一定没读懂《齐物论》,更别说《庄子》了。

地籁则众窍是已,人籁则比竹是已

句中的“已”,不宜解读为完成义,它其实就是“死而后已”的已,就是庄子中很多地方都用到的“而已矣”的已。如《骈拇》:“吾所谓聪者,非谓其闻彼也,自闻而已矣。”

比竹绝非排箫之类的乐器。这太望文生义了,它对不起庄子的严谨与精细。“比竹”显然跟“众窍”为对语。众窍当然就是很多窍,比竹当然就是很多竹了。竹,就是丝竹之音的竹,竹管乐的总称。地籁不是一窍而是众窍形成的,人籁不是一竹而是比竹形成的。比,“比比皆是”“鳞次栉比”的比,形容多,一如“众窍”的众。

夫吹,万不同而使其已也。咸其自取,怒者其谁耶

过往解注本多是这样的:“夫吹万不同,而使其自已也,咸其自取,怒者其谁耶?”或是“夫吹,万不同而使其自已也。咸其自取,怒者其谁耶?”或是其他什么的,全都因为完全不理解。归元后,一个是标点做了更改,一个是去掉了“使其自已也”中的自字,因为使与自语义矛盾。是自就不会被使,是使就不能自。本句中的已,才可以作完成义解。吹,就是那怒者,就是天籁。万不同就是前面的众窍。众窍能够怒号,就是因为吹的存在。要是众窍都可以自己发声了,那还需要吹干什么呢?众窍怒号之所以能调调、习习,就因这吹的存在。吹使众窍怒号齐,道使万物齐。庄子正是在这个意义上,试图引出齐物论。否则,这段开篇语显得毫无意义。怒,就是《逍遥游》“怒而飞”的怒,就是“心花怒放”的怒,形容行为本身很有气势。


【今译】

南郭子綦不无慵懒地紧贴靠背椅坐着,抬起头长长地嘘了口气,接着又缓缓地低下了头,一副若有所失的样子。

颜成子游恰巧就侍奉在子綦旁边,不禁问道:“真了不得!一个人难道真的可以进入形如槁木、心如死灰的状态吗?老师,刚才我看到了椅子上坐着的您,已经不是之前椅子上坐着的那个您了啊。”

子綦说:“偃,你问得简直太好啦。你知道吗?刚才我体悟到了物我没有对待的虚静状态。人籁,想必你听说过。地籁你听说过吗?即使地籁你听说过,那天籁呢?”

子游问:“老师,那就斗胆请您开拨一下好吗?”

子綦答道:“这茫茫大地,时不时会向外吐气,这就形成了所谓的风。这风,不发作时倒也没什么。要真发起作来,则万窍怒号,你难道不曾感受到过它的万千情状吗?那连绵起伏的群山,那百围大木的窍穴,或似鼻子,或似嘴巴,或似耳朵,或似斗拱,或似围栏,或似石臼,或似深池,或似浅坑。其发出的声音,或似水激浪涌,或似长吁短叹,或似大呼小叫,或似欢声笑语。前声唱于,后声和喁。小风则小和,大风则大和,狂风劲吹则万窍齐鸣。你难道没有从中看出它们总体上的和谐齐一吗?”

子游说:“看来老师所说的地籁,只不过是众窍为之罢了。就如人籁,只不过是比竹为之罢了。那请问老师您,所谓的天籁,又是怎么回事?”

子綦答道:“所谓的天籁,其实就是那吹啊。就因为这吹,万窍虽然各不相同,但都可以发出声音。要是万窍都确实发出了自己的声音,那请问最初的发动者会是谁呢?”

【文本归元】

大知闲闲,小知间间。大言炎炎,小言詹詹。其寐也魂交,其觉也形开。与接为构,日以心斗,缦者,窖者,密者。大恐缦缦,小恐惴惴。其发若机栝,其留如诅盟。其杀如秋冬,其厌也如缄。其溺之所为之,不可使复之也。喜怒哀乐,虑叹恋慹,摇曳启态。虚出乐,蒸成菌,日夜相代乎前,而莫知其所萌。已乎已乎!旦暮得此,其所由以生乎?

非彼无我,非我无所取。是亦近矣,而不知其所为使,若有真宰,而特不得其朕。可行已信,而不见其形,有情而无形。百骸、九窍、六藏,赅而存焉,吾谁与为亲?汝皆悦之乎?其有私焉?如是皆有为臣妾乎?其臣妾不足以相治焉。其递相为君臣乎?其有真君存焉。如求得其情与不得,无益损乎其真。一受其成形,不化以待尽。与物相刃相靡,其行尽如驰而莫之能止,不亦悲乎!终身役役而不见其成功,苶然疲役而不知其所归,可不哀耶?其形化,其心与之然,可不谓大哀乎?人之生也,固若是茫乎?其我独茫,而人亦有不茫者乎?夫随其成心而师之,谁独且无师乎?愚者与有焉。未成乎心而有是非,是今日适越而昔至也。是以无有为有。无有为有,虽有神偊,且不能知,吾独且奈何哉?


【见独】

大知闲闲,小知间间

首先,大知是为庄子所肯定,还是为庄子所否定?答案是肯定。请看《庄子》其他篇中对大知的正面肯定描述:


《逍遥游》:小知不及大知。

《秋水》:是故大知观于远近,故小而不寡,大而不多,知量无穷。

《则阳》:虽有大知,不能以言读其所自化,又不能以意其所将为。

《外物》:去小知而大知明,去善而自善矣。


小知呢?自然不言自明。

其次,“闲闲”如何理解?很简明,就是“气定神闲”的闲。把“闲闲”理解为闲,就如把“高高兴兴”理解为高兴。

最后,“间间”如何理解?也很简明,就是《人间世》的间,就是“无间道”的间,指代行为局促,不舒展,艰难,也就是接下来庄子大篇幅所描写的俗世间的种种不堪。

大言炎炎,小言詹詹

理清庄子这里的思维逻辑非常重要。因为句中存在“大知闲闲,小知间间”“大言炎炎,小言詹詹”“大恐缦缦,小恐惴惴”句式,让人很容易就把它们三者看作是三句排比。仔细斟酌,反复研磨,就会发现,它们并非三句排比,而是以“大言炎炎,小言詹詹”“大恐缦缦,小恐惴惴”来阐释“小知间间”在“言”和“恐”上的具体表现。炎炎,一看就大致明白八九分,形容一个人说话盛气凌人的样子。詹詹,怎么看也摸不着头脑。结合语境,再从“詹”的字形上想,还是可以大致摸到头脑的。詹的字形不是带“言”吗?“言”不是躲在“危”字头底下吗?当詹詹对应炎炎用来形容一个人的言谈时,大致就知道应该是形容一个人说话谨小慎微的样子。

其寐也魂交,其觉也形开

寐既然是睡觉的意思,那觉当然就对应着醒觉的意思。小知睡觉时是个什么状态呢?魂交,意思就是灵魂不得安宁。醒觉时又是什么状态呢?形开,意思就是心身分裂,凭什么呢?就凭它得跟魂交对称。正确的人,应该是《大宗师》所说的“其寝不梦,其觉无忧”的美好状态。诚如苏格拉底所说,人生最美好的时光,就是无梦的睡眠。

与接为构,日以心斗,缦者,窖者,密者

首先,“日以心斗”后不可用句号。用句号,则“缦者,窖者,密者”无所落脚。后三句应该是对前两句的补充说明。

其次,“与接为构”是庄子的独特用法,准确的意思实在难以把握,只能意会为结构,即小知与他所接触到的一切相互打结,用以形容小知不能摆脱外境而逍遥自在。日就是天天、时时刻刻的意思。心斗,从其前为“与接为构”,其后为“缦者,窖者,密者”来看,不是自己的心跟自己斗,而是自己的心跟他人斗,就是成语钩心斗角的意思。

最后,“缦者,窖者,密者”三句,太简,太单,以致理解起来太难。缦,本义为无花纹的丝织品,不好引申。不得已,还是得用引申,就取遮掩的意思吧。毕竟,布的主要作用,就是用来遮掩的。窖,本义为收藏东西的地洞或坑。这完全无须引申,一看便非常适宜形容小知的言行。密,或许就是“密谋”的省称。

大恐缦缦,小恐惴惴

原文为“小恐惴惴,大恐缦缦”,归元后,跟前面的“大知小知、大言小言”形式上更为一致些。这句话仍然是对“小知间间”的论说。小知总处在大大小小的恐惧当中。当他们遇到大点的恐惧时,便脑海空白一片,是谓缦缦。遇到小点的恐惧时,便心慌得如小兔子在跳,是谓惴惴。缦的本义为无花纹的丝织品,缦缦作形容词时,理解为它的引申义,白茫茫的一片,还是挺形象的。

其发若机栝,其留如诅盟。其杀如秋冬,其厌也如缄。其溺之所为之,不可使复之也

原文该段后加了“其厌也如缄,以言其老洫也。近死之心,莫使复阳也”,细品慢嚼,觉得其跟庄子文风不一,当有后人解注语误入,遂修改之。修改后的原文,简明清晰,已近似白话,且不漏思想。整句话的白话意思就是,他们攻击他人时,就如利箭离弓。固守自我时,就如赌咒抱团。他们的生命就如秋冬来临般萧杀凋零,他们被人厌弃就如行将就木。他们陷溺在他们自己所营造出的万千不堪之中,无法自拔。

喜怒哀乐,虑叹恋慹,摇曳启态

过往解注本该段原话多为“喜怒哀乐,虑叹变慹(zhí),姚佚启态”,两者的不同在哪里呢?改“变”为“恋”,当然是“贪恋”的恋更符合这里的语境和生活的实情些。改“姚佚”为“摇曳”,主要是认为传统的解注,应该是错误理解了本句的义理。深度沉思,“摇曳启态”跟“喜怒哀乐,虑叹恋慹”不是平行关系,而是分总关系,也即后句是对前两句的总结。整句话翻译过来就是,或喜或怒,或哀或乐,或虑或叹,或恋或执,难解难脱,心无所寄。

虚出乐,蒸成菌,日夜相代乎前,而莫知其所萌

乍一看,这句话放到文中特别突兀。但如果想到庄子这里只是想打一个比方,就非常顺畅了。原来,“虚出乐,蒸成菌”只是想直观解释“日夜相代乎前”这句话的。另外,“虚出乐”原文为“乐出虚”。“虚出乐”跟“蒸成菌”应构成对语。如按原文,则明显不合语言逻辑。类似这样的错误,很可能就两种原因。一种是庄子本人有疏忽,一种是后人抄写失误。两种原因都是可以理解并可以接受的。白话翻译这句话就是,这种种情状,就好比那空穴里发出的声音,又好比那湿地里冒出的蘑菇,一天到晚交相更替在人们眼前,但就是没人能知道其所产生的缘由。

已乎已乎!旦暮得此,其所由以生乎

“已乎已乎!”如果顺手就理解为:“罢了罢了!”或是:“算了吧,算了吧!”则语义显得含混不清,要是翻译为:“不说了,不说了!”那就非常清晰了。

非彼无我,非我无所取

这句话字面看上去十分简单,但义理上要理解到位,却十分困难。主要难点有二。其一,在“彼、我”两字的具体所指上。理解了“彼、我”两字的具体所指,一下子就会豁然开朗。彼是什么呢?就是前面所列举小知的种种不堪情状。我是什么呢?就是前面的小知。吾没丧我时,我就是那小知,有着以上种种不堪情状,大知的吾没有呈现出来。只有否定了彼,才能摆脱我。同样,否定了我,就不会有以上的彼。其二,在省略了的“彼”字上。原话要完整表达应该是:“非彼无我,非我彼无所取”。

是亦近矣,而不知其所为使,若有真宰,而特不得其朕

首先,“而不知其所为使”后面一定不能用句号。唯有用逗号,语义才会连贯而不会被隔离。

其二,否定彼我就能够彻底摆脱以上种种不堪情状吗?这只是相近的答案。不知道“非彼无我,非我无所取”为何所使,就离终极之道还差那么一点。

其三,真正的答案是什么呢?庄子在这里指出,是“真宰”。但如果有真宰,我又不得其朕。朕(zhèn),就是“征兆”的征,迹象的意思。

可行已信,而不见其形,有情而无形

理解这句话的关键,是找到这句话的言说对象。那这个言说对象可能是谁呢?暂且称之为真宰。这个真宰,已经通过我那种种不堪情状的表现,让我感觉到它是真实存在的。可是,我就是看不到它的模样。它或许本就是一个真实而无形的存在吧。接下来的一段话,就是我试图在我的身体里去找它,结果没能找到。庄子这里暗含的隐喻是:我就如那众窍之一,我无法自取。唯有待吹,也即天道,我才能成为自己。

百骸、九窍、六藏,赅而存焉,吾谁与为亲?汝皆悦之乎?其有私焉?如是皆有为臣妾乎?其臣妾不足以相治焉。其递相为君臣乎?其有真君存焉。如求得其情与不得,无益损乎其真

把这段话看作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对理解这段话十分重要。如果脑海中没有这样的一个整体意识,那句读就会出现巨大问题。句读有问题了,则要正确理解本小段话的含义,就完全没有可能了。百骸,人体的各种骨骼。九窍,两眼、两耳、两鼻、一嘴、一尿道、一屎道。六藏,心、肝、脾、肺、肾、命门。

汝皆悦之乎?其有私焉

必须把这两句看作是对“吾谁与为亲?”的反问式回答。我本想在我自己身上来找到这个真宰。我的身体无非就是百骸、九窍、六藏。如果在这百骸、九窍、六藏里没有找到,则意味着这个真宰就不在我的身上。那怎么找呢?于是作者问:“吾谁与为亲?”意思是说,我把它们中哪个当作这个真宰呢?对这个问,作者自己又试着回答:是把它们全都当作真宰呢,还是只是把它们其中某一个或某几个当作真宰?接下来,庄子从两个方面回答了这个问题。

如是皆有为臣妾乎?其臣妾不足以相治焉

必须把这句话看作是对“汝皆悦之乎?”的回答。意思是说,我如果把我的“百骸、九窍、六藏”都看作是那可能的真宰的话,那它们就不可能是真宰,只可能是臣妾。因为它们既然都可以成为真宰,那一旦它们轮到不是真宰时,就又是臣妾了。如果都可能沦为臣妾,那最终谁都是臣妾。而臣妾,就不可能相互宰制。所以,“皆悦之”显然是不行的。

其递相为君臣乎?其有真君存焉

必须把这句话看作是对“其有私焉”的回答。意思是说,我如果把我的“百骸、九窍、六藏”中某一个或某几个看作是真宰的话,那就意味着我身上存在着一位真君。这样的一位真君,不管我能找到还是不能找到,应该都不会影响到它的真实存在。这么说,还是很难理解。主要是真宰和真君两词,庄子都只有一用,无法通过其他语境来揣度庄子的真实意图。怎么办呢?只能在对本段语义反反复复的思考中,在对庄子总体思想的把握中,来获得可能的正确答案。

以庄子微妙精准的用词风格来看,真宰和真君一定不是同一存在。区分了真宰和真君,也就自然能够把握本段的脉络了。在开头,庄子先假定真宰是存在于我们身上。宰,即主宰,颇有我的主观意志的内涵,这与庄子的思想相悖,也就暗指对其是否定的。既然我无法从身体的每个器官找到这个真宰,因此它一定不存在我们人自己身上。如果那样的话,谁都可以是自己的君王。这就意味着,谁都可以以自己的成心为师。显然,庄子在这里明确否定了真宰。因此,与其称之为真宰,倒不如称之为真君。宰,是以我治我。君,是以天顺吾。否定真宰,认可真君,正因为这明确的否定与肯定,万物齐一的结论才得以成立。所以,“有私焉”显然也是不行的。

一受其成形,不化以待尽

化有作“亡”或“忘”的。忘跟化,都是《庄子》的关键词。用在此处,两可。现归元为化,为的是跟后面的“其形化”的化相一致。那本句如何理解呢?太有难度了。是真命题,就有真答案。这个真答案,就藏在《大宗师》里:“夫大块以载我以形,劳我以生,佚我以老,息我以死。故善吾生者,乃所以善吾死也。特范人之形而犹喜之?若人之形者,万化而未始有极也,其为乐可胜计耶?今大冶铸金,金踊跃曰:‘我且必为镆铘。’大冶必以为不祥之金。今一范人之形,而曰:‘人耳人耳。’夫造化者必以为不祥之人。今一以天地为大炉,以造化为大冶,恶乎往而不可哉?”庄子在这里的意思是说,吾如果不能丧我,那我就只是死守着我,而没有回到使我成为我的吾。如此,就不能逍遥,就只有间间如小知了。其,指真君。不化,就是不能够随物而化,守人形,守己形。待尽,指直到老死。

与物相刃相靡,其行尽如驰而莫之能止,不亦悲乎

靡有作“磨”的,“磨刀石”的磨,不取。靡是庄子里多处用到的字,含义清晰可辨,摩擦的意思。

终身役役而不见其成功,苶然疲役而不知其所归,可不哀耶

原文此处后有“人谓之不死,奚益?”句。细体慢会,觉得是后人评语可能性很大,遂删之。“终身役役”的役役,不好理解,但单字“役”好理解。那就按役理解,即“劳役”的役。在此文中役就是上文中我的那种种不堪情状。苶(nié)然疲役,庄子只此一用,汉语中其他地方也非常罕用。所以,要定下苶的具体含义,似乎没有可能。要仅凭分析,则句中的役,应该就是“终身役役”的役。这么说,还是不清楚“终身役役”和“苶然疲役”的差别。只有将“苶然疲役”中的役看作是“终身役役”,就会明白多了。所以,“苶然疲役”就决然不是对“终身役役”的重复强调,而是指我陷入终身役役中已经非常疲惫却又无力自拔。庄子的意思是说,终身役役而不见其成功还不足以哀,对终身役役感到疲役却又找不到解脱办法,才足以哀。

其形化,其心与之然,可不谓大哀乎

首先,语感上要把不亦悲乎、可不哀耶、可不大哀乎看作是层层递进的整体。然后,细细琢磨这句话本身的思想。这个思想仅从本句看,是无法看明白的。要是能结合《知北游》“古之人外化而内不化,今之人内化而外不化”就很容易看明白。古之人就是吾,今之人就是我。我受真君而生,原本就应该形化而心不化。可我因为没有意识到真君的存在或者找不到真君的存在,于是我就会形化而心与之化,这就违背了真道。违背真道,当然就是大哀了。

夫随其成心而师之,谁独且无师乎

原文本句后有“奚必知化(代)而心自取者有之?”句。考校上下文,应是后人注语误入,删除为宜。删除后,文章语义完整,且行文紧凑。成心,就是我那“一受其成形,不化以待尽”的心。成心的反面,就是道心。成心不可为师,道心才可为师。任何一个人都为道所分施,任何人从道那里都只分施了道极其微小的一部分。要是我死守自己的这一小部分,就会无视他人同样从道那里所分施的那一小部分。其结果,容易劳神明为一。这个结果的现实表现,就是强权,偏见。所以,道会隐于小成。成心就是小成的一种。唯道心,才能大成。

神偊

原文为“禹”。“禹”在庄子心目中不是得道者的象征,而“偊”却是,即《大宗师》篇“南伯子葵问乎女偊”的偊。


【今译】

大知才会逍遥自在,小知必定局促难安。小知怎么个局促难安法呢?他们说起话来,要么气焰嚣张,要么谨小慎微。睡着之时,心神不宁。睡醒之后,身心分裂。待人接物,无时无刻不猜度算计,或遮遮掩掩,或躲躲藏藏,或神秘兮兮。遇到大点的恐惧,便茫然一片。遇到小点的恐惧,便惴惴不宁。他们攻击他人时,就如利箭离弓。固守自我时,就如赌咒抱团。他们的生命就如秋冬来临般萧杀凋零,他们被人厌弃就如行将就木。他们陷溺在他们自己所营造出的万千不堪之中,无法自拔。或喜或怒,或哀或乐,或虑或叹,或恋或执,难解难脱,心无所寄。这种种情状,就好比那空穴里发出的声音,又好比那湿地里冒出的蘑菇,一天到晚交相更替在人们眼前,但就是没人能知道其所产生的缘由。不说了!不说了!一个人天天过着这样的日子,难道这就是生命的本来面目?

谁要是否定了以上这种种不堪情状的存在,也就意味着否定了我的存在。否定了我的存在,也就意味着否定了以上这种种不堪情状的存在。这彼我对立的存在,似乎就是问题的答案所在,其实不是,只是近似而已,就好像有另外一个真宰存在着,只是我们还没有找到。这个真宰,已经通过以上种种情形,显示着它真实可信,但就是看不到它的模样。它或许就存在于我们人体里吧。人体无非就是百骸、九窍、六藏而已。那谁会是这个真宰呢?是每一个都是,还是其中某一部分是?如果每一个都是,那它们不都是臣妾般存在吗?臣妾怎么可以相互管控啊!如果只是其中某一部分是,那它们不是递相为君臣吗?那就意味着有个真君存在啊。这个真君,你找到或没找到,它就在那里,一点都无损于它的真实存在。而这个不堪的我呢,一旦为这个真君所赋形,便试图守着自己,直到老死。终其一生,都与外物相杀相搏,其行为就像一匹脱缰的野马,完全不知道何处是岸,真是悲催呀!一个人要是终其一生都这样活着而又找不到那个真君,疲惫不堪却又不知归宿在哪,真是痛心呀!我的形体在一天一天地老化,而我的心也跟着在老化,人世间还有比这更大的不幸吗?人的一生,难道注定就是要迷茫的吗?是否只是我才迷茫,而事实上有人却并不这么迷茫?我该怎么办?我难道要拜我自己的成心为师?自己的成心都可以为师,那谁没有自己的师呢?即便是蠢人也有自己的师啊。我要是没有成心,心中却又生出了是非,那岂不是等于说我今天打算去越国昨天就到了啊?这不是以无有为有吗?以无有为有,即使神仙下凡,也不得而知,何况人呢?

【文本归元】

夫言非吹也。言者有言,其所言者特未定也,果有言耶?其未尝有言耶?其以为异于鷇音,亦有辩乎?其无辩乎?

道恶乎隐而有真伪?言恶乎隐而有是非?道隐于小成,言隐于荣华。故有儒墨之是非,以是其所非而非其所是。欲是其所非而非其所是,则莫若以明:“物无非彼,物无非是。彼是,方生之说也。方可方不可,方不可方可。因是因非,因非因是。是以圣人不由,而照之于天。是亦彼也,彼亦是也。彼亦一是非,是亦一是非。果且有彼是乎哉?果且无彼是乎哉?彼是莫得其偶,谓之道枢。枢始得其环中,以应无穷。是亦一无穷,非亦一无穷也。”故曰莫若以明。以指喻指之非指,不若以非指喻指之非指也。以马喻马之非马,不若以非马喻马之非马也。

道恶乎往而不存?言恶乎存而不可?恶乎可?可于可。恶乎不可?不可于不可。道行之而成,物谓之而然。恶乎然?然于然。恶乎不然?不然于不然。物固有所然,物固有所可。无物不然,无物不可。故为是,举莛与楹,厉与西施,恢恑憰怪,道通为一。唯达者知通为一,为是不用而寓诸庸。其分也,成也。其成也,毁也。凡物无成与毁,复通为一。劳神明为一,而不知其同也,谓之朝三。何谓朝三?狙公赋芧,曰:“朝三而暮四。”众狙皆怒。曰:“然则朝四而暮三?”众狙皆悦。名实未亏,而喜怒为用。亦因是也。

是以圣人和之以是非,而休乎天钧。是之谓两行。


【见独】

夫言非吹也。言者有言,其所言者特未定也,果有言耶?其未尝有言耶?其以为异于鷇音,亦有辩乎?其无辩乎

现在,庄子试图开始为我寻找我找不到的那个有情而无形的真君。这个真君,其实就是吹。吹是什么呢?就是那能让“众窍怒号齐一”的吹。言是什么呢?就是那众窍。言不是吹,正如众窍不是吹。言者有言,就如那众窍有声。众窍的声是定的吗?不是。泠风有泠风的声,飘风有飘风的声,厉风有厉风的声。人的言也是如此。言的人不同,言的对象不同,那言的内涵就不同。所以,“言者”的言是一定定不下来的。这样的话,你说了话,究竟是说了呢?还是没说?它其实跟刚孵出的小鸟的叫声没有什么不同,有得辩吗?鷇(kòu),初生的小鸟。比方说,就“我爱你”这简单三字来说吧,我可以对道说,我可以对祖国说,我可以对党说,我可以对人们说,我可以对情人说,我可以对亲人说,我可以对玩偶说,我可以对花说,我可以对天空说,我可以对大海说。总之,我可以对任何对象说,任何人也可能对我说。这万万千千的说,究竟能表达什么,谁能说得清?柏拉图极度反感的古希腊的所谓智者,就藏在这言的黑暗角落里。一代宗师老子一语到位:“信言不美,美言不信。”意思是说,再可信的话,都不要试图去美化,任何美化了的话,都不那么可信。极具讽刺意味的是,世传本《老子》本身就被美化到几乎完全不可信的地步。

道恶乎隐而有真伪?言恶乎隐而有是非?道隐于小成,言隐于荣华

原文在“道隐于小成,言隐于荣华”后有“道恶乎往而不存?言恶乎存而不可?”句,隔断前后语义,移至下段首句则刚好。道本身有大小之分,但没有真伪之分。道一旦被人认知时,产生了言,就有了真伪之分。言永远没办法是道本身,就如照片或录像,永远没办法是原物一样。但作为人,离开了言,也就无法认识和表达道。这样,道的真理的唯一性和言的谬误的多样性,就注定产生了。于是庄子问:道被什么遮蔽了,就有真伪了呢?言被什么遮蔽了,就有是非了呢?要强调的是,这里的言,是指对小道的正确、唯一的言说。接着,庄子极为简明而确定地回答说,道被小成遮蔽了时,就有了真伪。言被百家遮蔽了,就有了是非。

小成

就是道在某一方面的显现。一条鱼是小成,一朵花是小成,一块石头是小成,一只鸟是小成,一个人是小成。人之外的小成,没什么。因为它们都是一种自在。有什么的,是人。因为只要是人,就会有真伪,有是非。人一旦小成,就容易以为是大成。这个自以为是的大成,首要且主要的表现,就在言上。

荣华

千万不要把这里的荣华,同“荣华富贵”的荣华等同起来。庄子才高十斗,几乎任何人都差他两斗以上。所以,一定要在《庄子》语境和意图中,来理解庄子的话。从接下来的“故有儒墨之是非”看,这里的荣华,显然就是指代道术将为天下裂时百家蜂起的状况。“言隐于荣华”这句真言,在传媒无孔不入的今天,显得尤为深刻。任何东西,说法多了,就一定意味着错误的存在。是真理,就一定是一定的,就如数学公式。数学公式可以有很多不同,但一旦是某个具体的数学公式,就一定只有一个是对的。世俗的是非之争,始终不能明白这个原本极为简单的道理。

故有儒墨之是非,以是其所非而非其所是

“儒墨之是非”的是非,跟“是其所非而非其所是”的是非,好像又起了是非。其实没有。是非,可以是对与错,也可以是肯定与否定。它们的差别,跟后面的可与然的差别,是一样的。儒墨当时虽是显学,但在庄子看来,都是小成。小成如果不跨界,则各自基本都能成立。但儒墨成为显学后,很可能都想吃掉对方,以唯我独尊。其结果,小成欲跨界而为大成。于是,是非之争便不可避免了。其具体表现就是,肯定对方所否定的,否定对方所肯定的。

以明

接下来,庄子为平息儒墨两家无谓之争,提供了终极理论依据,就是“以明”。“以明”的内涵再清楚不过,就是原文引号里的那段话。前以“以明”开始,后以“以明”结束,标识及其范围十分清晰。传统解注的以明之争,恐怕就连“言隐于荣华”都不配。毕竟,儒墨的言,还是有荣有华的成分。而传统注家的言,看不到一丝半豪的荣华成分。以明就在手上,就在眼前,可传统注家就是连看也看不见,更别说理解明白了。怪不得庄子在论证天下百家学术的《天下》篇中感叹说:“以天下为沉浊,不可与庄语。”

物无非彼,物无非是。彼是,方生之说也。方可方不可,方不可方可。因是因非,因非因是。是以圣人不由,而照之于天。是亦彼也,彼亦是也。彼亦一是非,是亦一是非。果且有彼是乎哉?果且无彼是乎哉?彼是莫得其偶,谓之道枢。枢始得其环中,以应无穷。是亦一无穷,非亦一无穷也

庄子的“以明”究竟是什么含义呢?就是这整段话。先对其文本进行校正。其一,原文此处后有“自彼则不见,自是则知之。故曰彼出于是,是亦因彼”句,考校上下文,与前文语境不搭,疑似后人注语,删除为宜。删除后,言语紧凑,义理清晰,思想未失。其二,原文“彼是,方生之说也”之后有“虽然,方生方死,方死方生”句,疑似后人受启发后的注语,意思虽然不错,但与前后语义不搭,故删除为宜。

物无非彼,物无非是。彼是,方生之说也。方可方不可,方不可方可

敲定文本后,再来看庄子是如何以明的。整句话就是说,没有什么东西不可以叫作彼,也没有什么东西不可以叫作是。彼与是,只是说辞不同而已。以彼看彼,则可。以是看彼,却不可。以是看是,则可。以彼看是,却不可。因此,无论彼和是,都能说其可或不可。注意这里的“方”,按原文,如果中间有“虽然,方生方死,方死方生”,则方容易理解为“方才”的方,等同于“刚才”的刚。但如果以第一句“物无非彼,物无非是”为起始点来看,则方就只能理解为同时的意思。即彼与是双方是同时产生的,没有时差。一说出彼,就一定同时产生了是。一说出是,就一定同时产生了彼。所以,方就是“一方与另一方构成双方”的方。

因是因非,因非因是

这是一句总结性的话。总结的对象,不是彼与是,而是彼的是与非,是的是与非。也就是说,是与非的终极原因,是以彼看是的是非,以是看彼的是非。这样就将外境看作是彼与是的对立,而不是彼与是的齐一。

是以圣人不由,而照之于天

由,就是“缘由”的由,具体所指就是“因是因非,因非因是”。照,就是依照之意。这话太概括,要反复观天察地并深度沉思,直至会心一笑,才能体悟其高屋建瓴。世界极其丰富多彩,人从上天那里分有的认知能力极其有限。就在这极其有限的认知能力范围之内,人的认知也很难保证正确。情绪不同,情感不同,情景不同,认识的角度、强度、频度和持久度等,就会不同。但无论怎样的不同,我们始终都要相信,我们要认识的对象,不会因我们认知的不同而不同。圣人的认知跟常人的不同,就在圣人能始终认识到,任何事情都有其内在的道,也即天。人要由天,而天不会由人。人只有在随了天后,天就立马会随人。诚如《知北游》中所说:“若正汝形,一汝视,天和将至。摄汝知,一汝度,神将来舍。德将为汝美,道将为汝居。汝瞳焉如新生之犊而无求其故。”这科学得不能再科学的思想,竟然在被扭曲成听天由命后而成为中国文化的一部分,真让圣人不胜哀愁。

原文此处后有“亦因是也”句,应是后人不解文意而妄增妄注的结果。正本清源是解庄的最大困境,非庄学的极致爱好者,绝无任何勇气可以为之,更没能力可以为之。那么,“照之于天”的结果是什么呢?既然万物齐一,则“是亦彼也,彼亦是也”。彼、是的名字不重要,关键在于彼有彼的是非,是有是的是非,而非以彼看是的是非,以是看彼的是非。

彼亦一是非,是亦一是非

原文为“彼亦一是非,此亦一是非”,改“此”为“是”。细辨之,觉得如用“此”字,则不合上下文彼与是相对待的行文逻辑,当是后人擅改。这话最容易成为指称庄子为相对主义的罪证。罪证,很多时候是伪证。伪证,有故意的,有无意的。就《庄子》解注而言,都是无意的。无意,多数时候比故意更邪恶。因为,故意是道德的产物,无意是能力的产物。没有人故意犯错,因为无知才犯错。而道德,首先是一种能力。诚如老子所言说的善,首先是一种能力。为理解方便起见,我们需要用具体的事例来阐释本句。大自然一旦创生某个物,就给定了这个物的质的规定性。比如,大自然创生一个人吧。这个人无论跟他人如何相同,都有其与人不同的地方。同时,这个人无论跟他人如何不同,都有其与人相同的地方。当这个人被叫作彼时,这个人显然拥有属于这个人自身的是与非,比如是男的而非女的,是慢性子而非急性子的,是长于绘画的而非长于音律的,是黑色人种的而非白色人种的,是地球的而非外星的,是活的而非死的等。同时,这个人也可以被叫作是。这个时候,彼与是叫法的不同,并不会导致这个人是与非的改变。这就是“彼亦一是非,是亦一是非”。万物尽然。

彼是莫得其偶,谓之道枢

偶就是“对偶”的偶,就是“嗒焉似丧其偶”的偶。彼是莫得其偶,就是彼是不相对待,而还原为道通为一。枢,道的象征。道无上无下,无左无右,无前无后,无始无终,不存在枢不枢的。庄子这里要在“道”后加“枢”,是为方便道的理解起见。道就好比那圆环的中心,可以应对圆的任何部位。审视并沉思圆就会发现,虽然圆上的任何点都彼此不同,但其中有一个点的不同,不同于其他任何一个点跟任何一个点的不同。这个不同就是,它是唯一一个处于中心位置的,且只有一个中心点。也只有这个点没有彼、是对待,同时又能对待所有彼、是。圣人,就是那个自觉且永恒占据这个点的人。

以指喻指之非指,不若以非指喻指之非指也。以马喻马之非马,不若以非马喻马之非马也

乍一看,这句话显得特别突兀。但细细思量且透彻理解后,就不那么突兀了。只是这个透彻理解,却是十分的难。但任何难的问题,如果是真问题,就一定有真答案。因为,道在万物之中。凡有道之物,就一定可以理解。这句话应该是有道之语。怎么理解呢?一旦能认识到这句话是接在“以明”后,就容易理解多了。它其实说的就是指与所指的关系问题,也就是实与名的关系问题。这个问题,也就是道与名的关系问题。《老子见微》第01章就试图解决这个问题,也完全解决了这个问题。

“以指喻指之非指”,前“指”、中“指”都指的是物的名,后“指”(非指)指的是物的实。“不若以非指喻指之非指也”前“指”(非指)指的是物的实,中“指”指的是物的名,后“指”(非指)指的是物的实。尽管这已经讲得很清楚了,但庄子以为听者未必清楚,就接着以马这个具体的“指”来打比方。“以马喻马之非马”,前“马”、中“马”指的是马的名,后“马”(非马)指的是马的实。“不若以非马喻马之非马也”前“马”(非马)指的是马的实,中“马”指的是马的名,后“马”(非马)指马的实。这么说,估计仍然没有几人能读懂。这里试图用字母来演绎一下,看看能不能好懂一些:A=指=物的名=马的名,B=非指=物的实=马的实。于是,上句可以改写为以A喻A之非B,不若以B喻A之非B。但这里要强调的是,此句话中的前“指”、中“指”和前“马”、中“马”可表示不同的名,不需拘泥于某一特定的指和马。这样解读也正对应上文的“彼是,方生之说也”。

估计还是没几人能懂。怎么办呢?那就再换一种讲法。庄子这里的意图,是想解决实与名的关系问题。他要强调的意思是,究竟是实先还是名先。他的答案显然是实先。也就是说,与其用“名”来指“名不是实”,还不如用“实”来指“名不是实”。儒墨都只是名,而不是实。现在,儒墨的是非之争,就是各自都试图用自己的名来否定对方的名。对方的实,都在各自对对方的争论中落空了。按庄子的意思,儒墨如果要打败对方,不要用自己的名来批驳对方的名,也不要用自己的实来批驳对方的名,而要用对方所指的实来批驳对方的名。儒有儒的名与实,墨有墨的名与实。怎么能够以儒的名来批驳墨的名呢?又怎么能够以墨的名来批驳儒的名呢?真正有效的批驳,是用儒的实来批驳儒的名,或是以墨的实来批驳墨的名。因为彼亦一是非,是亦一是非。道不同,不相为谋。

天地一指也,万物一马也

这句话原本位于“不若以非马喻马之非马也”之后,归元后,予以删除。删除的理由一,实在不知道它什么意思。硬要给个意思,那就把它看作是“物无非彼,物无非是”的同义语好了。理由二,原本就没什么意思,很可能是某个《庄子》解注者妄解妄注的结果。后人不解,又抄入正文之中。

道恶乎往而不存?言恶乎存而不可

这跟过往解注本有巨大差异。原解注本直接为“可乎可,不可乎不可。道行之而成,物谓之而然。恶乎然?然于然。恶乎不然?不然于不然。物固有所然,物固有所可。无物不然,无物不可”,但按照这一解注本,此处根本无解。故将“道恶乎往而不存?言恶乎存而不可?”移至本段开头。道怎么就往而不存,言怎么就存而不可了?有道,就有小成。有小成,就有言。有言,就有百家。有百家,就有荣华。有荣华,就有是非。言也就在是非、对错的辩论中存而不可了。这里的往,也就是“来来往往”的往,也暗指大道游而不定的状态。正是道的这种属性,我们才总是对其捉摸不定,看不见它的存在,以至于停留在小成层面。

一旦到了言的层面,则有可与不可。百家争鸣,从对立的角度看,每一家都能说成可或不可。“恶乎可,可于可。”说它可,它就可。“恶乎不可,不可于不可。”说它不可,它就不可。这正与前文的“彼是,方生之说也。方可方不可,方不可方可”的意思吻合。

道行之而成,物谓之而然

非常难理解的一句话。难理解也得理解。怎么理解呢?从较为容易且能较为肯定的地方入手。这个容易且能较为肯定的地方,就是物谓之而然。从后面的语境来看,物谓之而然,当是讲物被转换成言后,怎么都可,怎么都不可。这个意思应该是基本可以肯定下来的。既然“道行之而成”跟“物谓之而然”构成对语,则道的行就如物的谓,是人的产物。从后面的语义看,庄子这里的重点不是“道行之而成”,而是“物谓之而然”。所以,“道行之而成”只是起兴。接下来就有:“恶乎然?然于然。恶乎不然?不然于不然。”整句话的意思就是说,如果说,道只能在人的行为中才能彰显的话,那物只要人说它什么样它就什么样了。请深度沉思“夫子以为孟浪之言,而我以为妙道之行也”中言与行用法的微妙用意。

由此可见,一旦到了言的层面,可与不可、然与不然,都是说辞而已。但物到底有没有可,有没有然呢?庄子明确提出:“物固有所然,物固有所可。无物不然,无物不可。”这里的固,可理解为当然之意。这里的可与然就从根本上与前文的可与然区分开来。这里的可,是一种客观存在。这里的然,是主观与客观的吻合。比如说,一片雪花可,一瓣梨花也可。一本书可,一本正经也可。任何物,只要有了,就有可的理由。然,则是你以这些客观存在的可为然。

故为是,举莛与楹,厉与西施,恢恑憰怪,道通为一

解决了最根本的可与然的问题,才能观万物。这句话作为整体,其实质所指,就是万物齐一。“恢恑憰(guǐjué)怪”,庄子本人不再世,谁都无法肯定这四个形似神亦似的字究竟是什么意思。要是想象性理解这四字,大概相对于今天所说的“不论它是何方神圣”的意思。举,是庄子较为常用的字,没有统一的含义,都随语境的不同而不同。这里的举,最好由这里的语境来定。庄子这里的意思,是想要说明一切小的与大的,丑的与美的,或是其他一切什么稀奇古怪的东西,一旦到道的层面,都齐于一。所以,举,大意就应该是“举凡”的举,也可近似解读为“举例说明”的举,其涵盖范围为“莛与楹,厉与西施,恢恑憰怪”。莛,草本植物的茎,形容小。楹,就是“楹联”的楹,堂屋前部的柱子,跟前“莛”字对用,应该是形容大。厉,从西施乃美女象征的传统含义中,大致可以看出厉指的是丑女,相当于“厉鬼”的厉。

唯达者知通为一,为是不用而寓诸庸

这句话其实很简明清晰,就是前面“圣人不由,而照之于天”的变文表达。唯达者知通为一,就是圣人。为是不用,就是“不由”。而寓诸庸,就是“照之于天”。庸,就是“中庸”的庸,永恒不变的意思。唯有天才永恒不变。过往解注本此处后有“庸也者,用也。用也者,通也。通也者,得也。适得而几矣,因是已。已而不知其然,谓之道”句。细考慢究,其语义含混且没有任何思想价值,疑似后人评语或注语,删除为宜。

其分也,成也。其成也,毁也。凡物无成与毁,复通为一

对这句话的理解,不能离开这句话所在的具体语境。这句话是接道与物的关系来说的。其,指物。分,指物从道那里分有。成,指物自身得以形成。毁,指物只是道的分有,物合道,但不是道。物是道的小成。但人作为物,无知情况下,很难认识到自己的小成,因而总是越过小成。于是,就毁了大道。无,即可理解为“无论”的无。这时,句子的含义是,凡物,无论成还是毁,只要通达道的层面,就都是齐一的。也可理解为没有的无。这时,句子的含义是,凡物,只有在没有成也没有毁时,才能通达到道的齐一层面。但根据前后语境来看,“无”取无论之意更恰当。正是因为人们没有认识到无论成与毁,万物从本质上都是归一的,才会“劳神明为一,不知其同也,谓之朝三”。

劳神明为一

要在意念中读为“劳神+明为一”。劳神就是口语中的劳神,整句话的意思,就是非达者总喜欢把原本是一的东西,人为地搞乱,以从中获取个人的好处。狙公这号人的存在,诚然有其道德上的缺陷,但关键点,还是猴子们的无知。

名实未亏,而喜怒为用

这句话是这个寓言的寓意。狙公象征劳神明为一者,猴象征小知。很多时候,很多人都喜喜怒怒于其实质并没有什么不同的可悲状态中,无论意识到了还是意识不到。任何人都有喜的时候,也都有怒的时候。可喜的可能正是正在失去的,或是根本就什么也没有得到,怒的可能正是正在得到的,或是根本就什么也没有失去。这个朝三寓言中的猴子,喜时得到了什么?怒时又失去了什么?

是以圣人和之以是非,而休乎天钧。是之谓两行

这句话是对本节的总概括,而不是对就近段的概括。唯有这样理解,两行的含义才清晰明白。天钧,有作“天均”的。从语义上讲,“钧”“均”古语相通。从语感上讲,用“天钧”比“天均”更能显示天尊的自然含义。“休乎天钧”等同于“寓诸庸”,天钧就是天,天就是庸,庸就是永恒。“两行”的两,就是彼与是的是与非。“两行”的行,就是“可行”的行,可的意思。两行,就是两可。


【今译】

所以说,话语这东西,跟吹很不一样。说话的人说了话,当他所言说的对象如果并没有什么定准时,那他是真的说了什么,还是什么都没说?他自己认为他所说的话跟雏鸟鸣叫很不一样,那究竟是有得争辩,还是没得争辩?

道被什么遮蔽了就生出了真伪?言被什么遮蔽了就生出了是非?道被小成遮蔽了就生出了真伪,言被百家遮蔽了就生出了是非。儒墨两家的是非之争,原因就出在这里。它们的行为表现就是,肯定对方所否定的,否定对方所肯定的。如果想肯定对方所否定的而否定对方所肯定的,还不如明白下边这个道理:“任何物都可被说成彼,任何物都可被说成是。彼与是的区分,只是双方的说辞而已。也就是说,有了这彼与是的区分,当一物被说成是彼时,说可也可以,说不可也可以。当一物被说成是是时,说不可也可以,说可也可以。就因为这彼与是的区分,肯定的时候,否定就产生了。否定的时候,肯定就产生了。圣人就不落这种窠臼,他仅仅依据事物的本来面目来作区分。其原因,就是是可以看作彼,彼也可以看作是。彼有彼的是非,是有是的是非。再说,物真的可以区分为彼、是双方吗?物真的不可以区分为彼、是双方吗?唯有彼、是不被看作是有你无我的对待关系时,才可以说彼、是关系的枢纽被把握到了。这个枢纽,也即彼、是关系内在的道,就好比那圆环的中心。只有它,才能应对彼、是对立所生出的万千是非。为什么呢?因为肯定可以是无穷无尽的,否定也可以是无穷无尽的。”这才是我们要明白的大道理。不是有“以指喻指之非指,不若以非指喻指之非指也。以马喻马之非马,不若以非马喻马之非马也”这种说法吗?

大道去了哪里就不在了呢?言语怎么在却又不可了呢?怎么才算可?说它可它就可。怎么才算不可?说它不可它就不可。如果说大道要被人践行才算显现的话,那物却可以被人言说它什么样它就什么样了。物怎么才算是?说它是它就是。怎么算不是?说它不是它就不是。物本来就有它的是,本来就有它的可。没有物可以不是,没有物可以不可。就因为这个道理,小如草茎,大如庭柱,丑若厉女,美若西施,或是其他什么稀奇古怪的东西,从道上看,都是齐一的。道一旦分施,就生成了物。物一旦生成,就毁了道。一切物只有无成无毁,才又归于齐一。但如果有人劳心费神强明万物为一,而没有认识到万物原本就是齐一,这种行为可以称之为“朝三”。那什么叫朝三呢?说的是一位养猴老头的事。这个老头有天在给猴子喂食时说:“朝三而暮四。”猴子们听后大为不悦。于是老头改口说:“那朝四而暮三怎样?”猴子们听了皆大欢喜。老头的名实可什么都没亏,而猴子们的喜怒却为其所用。这就叫劳心费神强明万物为一。

由是知道,圣人对是非怀而不辩,仅仅依据事物的本来面目行事。这就叫彼有彼的是非,是有是的是非。

【文本归元】

古之人,其知有所至矣。恶乎至?有以为未始有物者,至矣,尽矣,不可以加矣。其次以为有物矣,而未始有封也。其次以为有封焉,而未始有是非也。是非之彰也,道之所以亏也。道之亏,爱之所以成。果且有成与亏乎哉?果且无成与亏乎哉?有成与亏,故昭氏之鼓琴也。无成与亏,故昭氏之不鼓琴也。昭文之鼓琴也,师旷之杖策也,惠子之据梧也,三子之知几乎?皆其盛者也,故载之末年。唯其好之也,以异于彼其好之也,欲以明之,彼非所明而明之,故以坚白之昧终。而其子又以文之纶终,终身无成。若是而可谓成乎?虽我无成,亦可谓成也。若是而不可谓成乎?物与我无成也。是故滑疑之耀,圣人之所鄙也。为是不用而寓诸庸,此之谓以明。

今且有言于此,不知其与是类乎?其与是不类乎?类与不类,相与为类,则与彼无以异矣。虽然,请尝言之。有始也者,有未始有始也者,有未始有夫未始有始也者。有有也者,有无也者,有未始有无也者,有未始有夫未始有无也者。俄而有无矣,而未知有无之果孰有孰无耶?今我则已有谓矣,而未知吾之所谓,其果有谓乎?其果无谓乎?天下莫大于秋豪之末,而太山为小。莫寿乎殇子,而彭祖为夭。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既已为一矣,且得有言乎?既已谓之一矣,且得无言乎?一与言为二,二与一为三。自此以往,巧历不能得,而况其凡乎!故自无适有,以至于三,而况自有适有乎!无适焉,因是已!


【见独】

古之人

古,一定不能理解为“古代”的古,而应理解为“古始”的古,即万物的开启点。老子经常用到“古”字,全都是在这个意义上用的。也只有在这个意义上,才能说得通。第36章,老子诗意而深邃地表达了这个思想:“将欲翕之,必古张之。将欲弱之,必古强之。将欲去之,必古与之。将欲夺之,必古予之。”由是,古之人,就不能理解为古代的人,而应理解为真正的有道之人。

其知有所至矣

知,不能通假为“智”。古文中的通假字远远没有我们已经学到的多。之所以看上去多,是因为我们后人做了错误理解。这在《老子》《庄子》两部极为重要的经典著作中,表现得尤为突出。其实,这个知,就是“知识”的知,就是“大知小知”的知。

恶乎至

内涵涵盖在“有以为未始有物者,至矣,尽矣,不可以加矣。其次以为有物矣,而未始有封也。其次以为有封焉,而未始有是非也。是非之彰也,道之所以亏也。道之亏,爱之所以成”这个范围。

有以为未始有物者

这关涉到万物的起源问题。任何人要为万物齐一找到终极依据,就必须来到这里。要是物的终极点是物,那物就一定不能齐一。要是所有的物,其终极点不是物,那所有的物才在理论上有可能齐一。《老子见微》第41章有相同的思想:“反也者,道之动也。弱也者,道之用也。天下之物生于有,有生于无。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总之,庄子认为,万物的起始点,不是物,而是非物。诚如《知北游》中所说:“有先天地生者物邪?物物者非物,物出不得先物也,犹其有物也。”

至矣,尽矣,不可以加矣

不能理解为“这就是知的最高境界了”,而应该理解为“这已经是这个世界最开始的状态了,不可以再有之前的状态了”。

其次以为有物矣,而未始有封也

这是个什么状态呢?必须要有具体的例子,一般人才会更明白些。任何东西都可以作为例子的。比如,就以书为例吧。这世界原本根本就没有书存在,这时,书是一个未始有物的状态。注意,未始有物的状态,不是没有的状态,而是有物之前的状态。它是先验地存在着的,只要有人,就一定会有书出来。当世界上第一本书出来时,书并没有什么史书、医书等之分的。这时,书是一个未始有封的状态。

其次以为有封焉,而未始有是非也

接着,书就开始分门别类了。但这个时候,书还是对客观现象的真实反映。没有什么对错之分。就如《易经》的卦爻,哪有什么对错之分呢?

是非之彰也,道之所以亏也

接着,书的是非对错就出来了,就如儒书与墨书之相争。这时,大道就隐于儒书或墨书这样的小成而看不见了。

道之亏,爱之所以成

“道之亏”原文为“道之所以亏”。按语义逻辑,“爱之所以成”对应上句“道之所以亏也”。相应地,“道之亏“应对应上句“是非之彰也”。大道一旦出现亏欠,那偏爱就开始涌现了。为什么呢?人们总不能喜欢它完全看不见也想不到的东西吧?现实里,相信每个人都有爱吧!是否有任何人爱宇宙中的任何东西呢?或者说,爱你所遇到的任何东西呢?不可能吧。为什么不可能?不是你不能,也不是你不想,而是你根本就不可能看见或者理解人世间的全部。而你本身又只是从道那里分有那么极其小的一小点,所以,偏爱就一定自然而然地发生。唯有圣人,才能超越他自己所分有的一切而将自己融于大道之中。就这,也只能是思想中的,行动中绝对没有可能。

昭文之鼓琴也,师旷之杖策也,惠子之据梧也

昭文、师旷、惠子三人都是真实存在的历史人物。昭文以琴技见长,师旷以音律见长,惠子以辩术见长。鼓琴就是琴技,杖策并不就是音律,据梧也并不就是辩术。但因为三人均是真实历史人物,所以,还是大致可以肯定“三子之知”是什么。就这里的语境看,这么理解“三子之知”,也应该不会太错。而如果单看惠子据梧的技艺是什么,则《德充符》可以旁证:“惠子曰:‘不益生,何以有其身?’庄子曰:‘道与之貌,天与之形,无以好恶内伤其身。今子外乎子之神,劳乎子之精,倚树而吟,据梧而瞑。天选子之形,子以坚白鸣!'”

三子之知几乎

庄子在这里先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以此引发后文的论述。这三个人的认知真的达到了极致吗?几,就是“隐几”的几,就是《人间世》“无门无毒,一宅而寓于不得已,则几矣”的几,指合道、得道状态。

皆其盛者也,故载之末年

针对“三子之知几乎?”这一问题,庄子先说“皆其盛者也,故载之末年”。盛,就是“盛名之下其实难副”的盛。载,就是“载誉归来”的载。末年,有理解为历史的,有理解为晚年的。三子之知载誉历史,有点过。三子之知载誉晚年,则很有可能。但三人享誉晚年就能说明其知几吗?再看庄子接下来又是如何从另一角度回答这个问题的。

唯其好之也,以异于彼其好之也,欲以明之,彼非所明而明之,故以坚白之昧终

过往解注本此处句读多为“唯其好之也,以异于彼。其好之也,欲以明之。彼非所明而明之,故以坚白之昧终”,如此句读后,过往注家无论谁,都没能厘清文中的论证逻辑。现作这样的句读归元,也只是一种新的尝试,不敢肯定这种新的尝试就一定正确。这种新的尝试的根据,就是“故以坚白之昧终”这句尾语。可将“故载之末年”和“故以坚白之昧终”当作“三子之知几乎”的回答。“坚白之昧终”就是指对物的认知停留在坚白之辩的层面,始终不明大道。那到底是谁“坚白之昧终”呢?是他们三个人还是其中的某一个人?暂且指这三人都是“坚白之昧终”。这点如果能肯定下来,那整句话的“其”,应该就是指这三人。整句话的意思是说,他们三人都以为自己所掌握的是世界上最好的技艺,所以,总想让另外两人理解并学习,可对方并不能理解自己所理解的,一如惠施的坚白之论。

而其子又以文之纶终,终身无成

这句话同样难以理解。但当前句话作那样的理解后,这句话跟着就好理解多了。理解的难点有四:“其子”指谁?“以文之纶终”的文指谁?“以文之纶终”是什么意思?“无成”的成具体所指是什么?反复揣度原文,觉得“其子”还应指昭文、师旷、惠子三子。正是他们三人无法明白己之所好非他之所好,因而在行为上也就以昭文鼓琴般的技艺告终。这样的解读可以前面突出提到过的“有成与亏,故昭氏之鼓琴也。无成与亏,故昭氏之不鼓琴也”为证。纶,如何理解?仔细研读上下文就会发现,“坚白之昧终”与“文之纶终”可分别指这三人在思想和行为上不合道的表现。昧,指不明白。“文之纶”的文,当是昭文的简称。文之纶,就是昭文的琴。至少在语意上,将纶看作是琴的替代,是没有任何问题的。以文之纶终,就如以坚白之昧终,都是技艺上小成,而非道上的大成。无成的成,就是指没有达到古之人认识的高度。要注意的是,这里的“而”,是表递进,前面说了三人“坚白之昧终”,进而“文之纶终,终身无成”,这样前后语义就十分连贯了。

若是而可谓成乎?虽我无成,亦可谓成也。若是而不可谓成乎?物与我无成也

由是,就引出了庄子对于成与不成的判断。何为成?如果他们三人都可算作成的话,那即使我无成,也可算成。如果他们三人技艺如此高超也不算成的话,那物与我皆无成。这里有关成与不成的探讨正回应了“三子之知几乎”这一问题。到底是成还是不成呢?他们三人到底有没有达到对大道的极致认知呢?只有以永恒不变的大道为标准,才有答案。

是故滑疑之耀,圣人之所鄙也

于是,庄子提出了“滑疑之耀”。任何训诂用在这里都会失效,只能根据语境和庄子总体思想来揣度这句话。首先揣度这个“耀”字,应该是指三子之知。因为他们三子之知盛到能享誉晚年,所以耀。“滑疑”又会是什么意思呢?应该是指三子之知的耀,是滑疑的。从滑疑的字面意思看,就是指三子之知,不那么恒定,没通达到道上去,既滑且疑。而事实上,昭文的琴技、师旷的音律、惠子的辩术,相比于圣人的照之于天来说,确实是既滑且疑的。现实生活中,如果有谁有昭文的琴技、师旷的音律、惠子的辩术,一定会在“百家讲坛”或是“星光大道”或是“出彩中国人”等电视节目中崭露头角并大放异彩的。这或许就是滑疑之耀。如果这个解读基本靠谱,则庄子所处的时代,一定是一个类似柏拉图所处的时代,看上去是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其实是黄钟毁弃,瓦釜雷鸣。鄙,有作图的。哪个才是庄子的真义?得由“耀”的含义来定夺。《刻意》篇中有“光矣而不耀”句,老子也有“光而不耀”思想。所以,圣人是会鄙耀而不会图耀的。


【今译】

真正的有道之士,他们对世界的认知,可谓达到了极致。怎么说呢?得分不可分割的四个层次来说:其一,这个世界的初始状态是不存在任何有形物质。这已经是这个世界最开始的状态了,不可以再有之前的状态了;其二,一个有形物质世界出现了,但它是一个没有分割开来的整体;其三,作为整体的有形物质世界被分割了,但被分割的各个部分并没有什么是非之分;其四,当是非得以彰显时,道就出现了亏损。道的亏损出现了,爱的偏成跟着就出现了。人们真的可以认为爱有偏成而道有亏损吗?人们又真的可以认为爱无偏成而道无亏损吗?爱的偏成和道的亏损可能存在,当昭氏鼓琴时就是如此。爱的偏成和道的亏损也可能不存在,当昭氏不鼓琴时就是如此。昭文的琴技、师旷的乐艺、惠施的辩术,能说达到极致了吗?就他们个人来说,算是达到了极致,所以才会享誉晚年。但他们三人之所长互不相同,如果硬要他们三人相互完全理解对方,可对方并不是那块料,其结果,就只会停留在对事物的表面理解上,一如惠施的坚白之论。他们三人的行为,都以类似昭文鼓琴的结果告终,直至终老,也没能达到对世界的极致认知。就他们三人的行为,难道能说是成功的吗?如果这也算成功,那一个人即使完全没有成功,也称得上成功。就他们三人的行为,难道不能说是成功的吗?如果连他们三人都不算成功,那就没人称得上成功。所以,对于这种含有不确定性的耀眼才干,圣人其实是不屑的。圣人舍弃这类不确定性的耀眼才干,而始终与大道为伍。这才叫真正让人明白的道理。

现在,有这么个说法,不知道它与古之人所说的,是相同的类,还是不同的类?不管是相同的类还是不同的类,只要这两种说法关联起来构成一类,则我的这个说法与古之人的说法,就没有什么不同了。虽然说没有什么不同了,但这里还是试图表达一下。万物总得要有一个开始点,总得要有一个还没有开始的开始点,还没有开始的开始点还得有个没有开始的开始点。也就是说,万物总得有一个有的时候,总得有一个无的时候,总得有一个还没有无的时候,还没有无的时候之前还得有个没有无的时候。任何物一旦有了无的时候,我们就难以确知这个无,究竟指的是有呢,还是指的是无?所以,一旦我现在说了什么,真不知道我所说的,是说的有,还是说的无?如此一来,天下之物,即使小如毫末,也可把太山看作是小的。即使是个短命人,也可把彭祖看作是夭的。在天下之物看来,就好像天地与其并生,万物与其为一。要是天地万物真的都合而为一了,那还有谁在说话?既然已经说了天地万物合一了,那又怎么能说没有说话?天地万物本身就是一与把天地万物说成是一,这就是二了。二再跟一一起,就有说法三了。按这样子一直演绎下去,即便是算数高手也没有终结的时候,一般人就更别提了。所以说,从无到有,就可以有三种说法。要是从有到有,就不知能有多少种说法了。找不到尽头的,还是不说了吧。

【文本归元】

夫道未始有封,言未始有常,为是而有畛也。请言其畛:有左有右,有论有议,有分有辩。六合之外,圣人存而不论。六合之内,圣人论而不议。先王之志,圣人议而不辩。故分也者,有不分也。辩也者,有不辩也。何也?圣人怀之,众人辩之以相示也。故曰:辩也者,有不见也。夫大道不称,大辩不言,大仁不亲,大廉不嗛,大勇不忮。道昭而不道,言辩而不及,仁常而不周,廉嗛而不信,勇忮而不成。故知止其所不知,至矣。孰知不言之辩、不道之道?若有能知,此之谓天府——注焉而不满,酌焉而不竭,而不知其所由来。此之谓葆光。故昔者尧问于舜曰:“我欲伐宗、脍、胥敖,南面而不释然,其故何也?”舜曰:“夫三子者,犹存乎蓬艾之间。若不释然,何哉?昔者十日并出,万物皆照,而况德之进乎日者乎!”


【见独】

夫道未始有封,言未始有常,为是而有畛也

首先,得把这句话的前两句看作是后一句的结论得以成立的条件。“为是”的为,就是“因为”的为;是就是“夫道未始有封,言未始有常”。这句话等同于“其次以为有物矣,而未始有封也。其次以为有封焉,而未始有是非也”,封即“分封”“封闭”的封,常即“恒常”的常,畛(zhěn)即“畛域”的畛。

有左有右,有论有议,有分有辩

原文此处后有“有竞、有争,此之谓八德”句。就《庄子》全书来说,此语义理无可印证。就本章本节而言,此语义理没有语境。思来想去,删除为宜。“论、议”有作“伦、义”的。考校上下文,作“论、议”,更贴前后语境。

六合之外,圣人存而不论

这句话一看便懂,一想便难懂。难懂也还是要懂。六合是指物的实体层面。凡实体,都有前后、左右、上下六个维度,故叫六合,其实就是物理学上的三维空间。六合之外,就是物的实体之外。物的实体之外,就是使物存在的那个存在。这个存在,就是道。老子“万物互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说的就是道的作用原理。至于这个作用原理又是怎么来的,即便是神若圣人,也只能是承认它的存在,而无力加以论证。牛顿的万有引力定律,爱因斯坦的相对论,都只是阐明了原理,而无法解释原理为何得以存在。不可思议的终极存在使理性的人走向信仰。

六合之内,圣人论而不议

六合之内,就是物的实体。道所生成的物,人们是可以通过实践来认识的。认识正确了,到位了,这个过程,就叫论。原本意义上“学术论文”的论,就是这个意思。可惜,当今中国的学术论文,多数完全称不上论文,充其量就是议文。论文是对规律和原理的真理性探究,议文则基本上就是个人的浅薄意见,完全经不起理性在规律和原理上的真理性追问。黄钟只属于少数时代里的极少数人,瓦釜则是一切时代里的最强音。

先王之志,圣人议而不辩

过往解注本这句话写作“《春秋》经世,先王之志,圣人议而不辩”,义理难通。就庄子对孔子的总体评判而言,《春秋》不是道的象征,见《天运》篇末段。归元后,将“《春秋》经世”予以删除。这里的议,就是“评议”的议。毕竟是先王之志,一定有合道的地方,所以圣人还是要在议中来借鉴先王之道的。但即便是先王之志,也有时代和地理局限,所以“圣人”对之“议而不辩”,不去区分不同时期、不同地区先王事迹的优劣好坏。

故分也者,有不分也。辩也者,有不辩也。何也?圣人怀之,众人辩之以相示也

一定不能脱离语境来单独理解这句话。这句话是接前面全部句子的意思来说的,句首的“故”字就是明证。圣人有分有辩,但分中有不分,不分中有分。辩中有不辩,不辩中有辩。一言以蔽之,圣人对分辨采取的是怀之也即包容之的态度。要是用自然哲学来印证,可以这么说:花从树的枝叶中长出来之前,它就被树怀在自身的枝叶之中。这时,花与树的枝叶,是分中有不分,不分中有分。辩中有不辩,不辩中有辩。众人反圣人而行,他们不是怀之而是辩之以相示。什么意思呢?众人陷于言的畛域中,也即陷于分与辩的畛域中,只知分与辩的表象,不知分与辩的对立统一。

辩也者,有不见也

庄子就是庄子,一针见血。凡是有分有辩的地方,就一定有人存在盲点。俗话说,英雄所见略同。怎样才会略同?见到了事物的全部,自然就会略同。见到了事物的全部,自然就是英雄。万物之所以不齐,不是万物本身不齐,而是小知对万物的偏见,才导致不齐。齐是天,不齐是人。其实,这句话的意思,更多的是从哲学层面论证,人天生就有所不见。不知道这个天生的有所不见,就有分有辩。知道这个天生的有所不见,就少分少辩,甚至达到圣人境界,分中有不分,不分中有分,辩中有不辩,不辩中有辩。

夫大道不称

意义完全等同于《知北游》的道不当名。道创生万物,万物都是道的分施。唯有分施了道的物,才可名可称。比如说,你能说道是人吗?道是花吗?道是海吗?道是太阳吗?道不能是任何有形的物,但任何有形的物,都在大道之中。这就叫“大道不称”。那为什么要大道不称呢?按庄子自己给出的答案,就是后文中的“道昭而不道”。

大辩不言

这个“辩”字,就是“圣人辩中有不辩”的辩。大辩,就是真正的辩。真正的辩要不言,又是为什么呢?后文“言辩而不及”就是答案。

大仁不亲

“亲”有作“仁”的。考诸前后语境,并参考《天运》篇中的“至仁无亲”句,去“仁”取“亲”。大仁,就是真正的仁。大仁要不亲,又是为什么呢?答案就在后文的“仁常而不周”。

大廉不嗛

嗛的原字究竟是什么,很费心思。有作“磏”的,有作“谦”的,莫衷一是,无法归元。取嗛(qiàn),实不得已。那嗛作何理解呢?嗛明显是个古字,现在已经没人用这个字了。那古字的嗛又是什么意思呢?通“歉”,就是“歉收”的歉,不足的意思。《谷梁传·襄公二十四年》:“一谷不升谓之嗛,二谷不升谓之饥,三谷不升谓之馑,四谷不升谓之康,五谷不升谓之大侵。”《荀子·仲尼》:“满则虑嗛。”大辩、大仁、大勇都不是一般意义上的辩、仁、勇,而是合大道的辩、仁、勇。因此,大廉也应合大道。那么,如何理解大道之廉洁、清正的特征?大自然从不做徒劳无益的功。它不浪费,因而也就廉。它不吝啬,因而就不嗛。

大勇不忮

大勇,就是真正的勇敢。忮,音zhì,虽然不常见,但庄子其他地方有用,且含义清晰可辨。所以,“大勇不忮”还是比较好理解的。《天下》篇“不累于俗,不饰于物,不苛于人,不忮于众,愿天下之安宁以活民命,人我之养,毕足而止,以此白心”中的忮,就是这里需要的忮。忮本有违逆的意思,但因为“大勇不忮”的忮没有宾语,所以,把忮理解为狠或许更好。整句话的意思就是,真正的勇敢不好勇斗狠。

廉嗛而不信

过往解注本几乎一概写作“廉清而不信”。究竟谁可信呢?从结构上看,这句话根据“勇忮而不成”应该是“廉嗛而不信”,但因为“仁常而不周”也不是“仁亲而不周”,所以,这句话原文究竟是什么,很难定夺。如果考虑文脉和义理的双重要求,则取“廉嗛而不信”最好。它的意思是说,廉洁过头到不足的地步,就不那么可信了。过往解注本此处后有“五者无弃而几向方矣!”或“五者圆而几向方矣!”句。细推慢敲,觉得其为后人评语的可能性较大。兼之它本身没有任何思想含义,又不能肯定句子本身模样,故删之为上。

故知止其所不知,至矣

这句话与前面的“辩也者,有不见也”互相呼应并互相阐释。

孰知不言之辩、不道之道?若有能知,此之谓天府——注焉而不满,酌焉而不竭,而不知其所由来。此之谓葆光

天府也就是“注焉而不满,酌焉而不竭,而不知其所由来”,这样的状态又可以称之为“葆光”。葆光不好白话翻译。实在要译,只能意译为大道之光。并且可以肯定,这个意译不会太错。庄子可能一看自己突然用了这么个新鲜词,别人不好理解,于是又补了个寓言。接下来的寓言,就是对“葆光”的直观阐释。

故昔者尧问于舜曰:“我欲伐宗、脍、胥敖,南面而不释然,其故何也?”舜曰:“夫三子者,犹存乎蓬艾之间。若不释然,何哉?昔者十日并出,万物皆照,而况德之进乎日者乎!”

这个寓言其实十分难以理解,主要是把握不到它的寓意。即使理解它的寓意为葆光,也还是不知道庄子想说什么。但如果把这个寓言的寓意,提至前面的“道未始有封”,感觉上就明白多了。宗、脍、胥敖虽是小若蓬艾之国,尧之国或许大它们许许多多,但从道的未始有封来看,其实是没有什么差别的。既然没有什么差别,那尧你坐在君位上,还一天到晚心不安神不宁干吗呢?你要是像天上那太阳那样无所不照,不是很好吗?何况尧君您的德行比太阳更光辉呢?


【今译】

正因为道原本就无法分割,而言语原本就没个定准,由此就产生了分歧。这些分歧归类来说就是:有左有右,有论有议,有分有辩。什么意思呢?凡有形物质世界之外的存在,圣人就只是肯定它的真实存在但不对它加以论证。凡有形物质世界之内的存在,圣人就只是对它加以论证但不对它加以评议。至于史书上所记载的先王的那些丰功伟绩,圣人就只是对它加以评议但不会对它加以辩驳。如此一来,分中就有了不分,辩中就有了不辩。为什么会这样呢?圣人对分与辩采取的是融汇态度,众人对分与辩采取的是争辩态度并标榜自己的正确。所以说,那些爱争来辩去的人,一定有其没有看到的地方。真正的大道,没有相对应的名称。真正的辩论,无法用言语表达。真正的仁义,没有亲疏远近。真正的廉正,对人不会太苛刻。真正的勇敢,无须斗勇好狠。大道一旦拘于名了,就不是大道了。言语一旦相辩了,就难到位了。仁义一旦定于亲上了,就难周全了。廉正一旦摆明了,就不可信了。勇敢一旦斗勇好狠了,就难成功了。所以说,一定要知止,止于一个人所不知道的地方,这才是知的最高境界。谁能知道不言之辩、不道之道?要有谁真能知道,那他就配得上天府这个美誉了。你看那天府,任你怎么往其中加注,它都永远不会满溢。任你怎么从其中取拿,它都永远不会枯竭。至于为何会这样,则谁都不知道。这就叫“保有大道之光”。再举一个小小的寓言来说明什么是“保有大道之光”吧。尧曾问于舜说:“我老想着去征伐宗、脍、胥敖这三个小国,我都已经是君王了,可为什么就不能释怀这等小事呢?”舜回答说:“这三个国家,确实是小如蓬艾。你已经是大国之君了,对之就是不能释怀,要问为什么?我只能说,天上曾经一共有十个太阳,任何物体都因此而得到了它们的照耀。你的德行比起那十个太阳可强多了,更应该普照万物啊!”

【文本归元】

啮缺问乎王倪曰:“子知物之所同是乎?”

曰:“吾恶乎知之!”

“子知子之所不知耶?”

曰:“吾恶乎知之!”

“然则物无知耶?”

曰:“吾恶乎知之!虽然,尝试言之。庸讵知吾所谓知之非不知耶?庸讵知吾所谓不知之非知耶?且吾尝试问乎汝:民湿寝则腰疾偏死,鳅然乎哉?木处则惴栗恂惧,猿猴然乎哉?三者孰知正处?民食刍豢,麋鹿食薦,蝍蛆甘带,鸱鸦嗜鼠,四者孰知正味?毛嫱西施,人之所美也,鱼见之深入,鸟见之高飞,麋鹿见之决骤,四者孰知天下之正色哉?自我观之,仁义之端,是非之涂,樊然淆乱,吾恶能知其辩!

啮缺曰:“子不知利害,则至人固不知利害乎?”

王倪曰:“至人神矣!大泽焚而不能热,河汉冱而不能寒,疾雷破山而不能伤,飘风振海而不能惊。若然者,乘云气,骑日月,而游乎四海之外。死生无变于己,而况利害之端乎!”


【见独】

啮缺

这明显是庄子虚拟的人名,所以,它本身就是一种象征。象征什么呢?象征一个人向道但尚未悟道。注意了,啮缺是被世人啮后才缺的。现实生活中,很多极其聪明的人过得非常不愉快,就是他们与生俱来的禀赋被世俗啮得东缺西损而导致的。

王倪

不一定是庄子虚拟的人名,但一定是庄子特地选取的一个人名,明显是有道者的象征。这个象征,能贯通《庄子》全书。王,就是“王者”的王。倪,就是“天倪”的倪。天倪又是什么意思呢?凡天造之物,既是一体的,又是分离的,就如人体,是分与合的对立统一。这个分与合对立统一中的分,就是倪,自然的分际。

同是

指共同的标准。问题是由啮缺提出来的,啮缺是一个向道而未悟道的人,所以,啮缺心中所问的“物之所同是”,显然是指“以物观物的时候,物有没有共同的标准”。王倪是一个已悟道者,从他最后说“至人神矣”看,物是有共同标准的,那就是天。

针对啮缺提出的种种问题,王倪发出感叹:“吾恶乎知之”!但他是真的不知道吗?他知道的是什么?不知道的又是什么?于是,他说:“庸讵知吾所谓知之非不知耶?庸讵知吾所谓不知之非知耶?”庸讵,是岂、怎么,表反问的意思。这句话的意思就是说,怎么知道我所谓的知道其实不是不知道?怎么知道我所谓的不知道其实不是知道?接着,王倪又列举了不同的处、味、色来告诉啮缺知道与不知道。这句话作为本段的开头语,蕴含着深刻的思想。王倪之所以能清楚地知道,是因为他直观地看到了不同的处、味、色,我们能够知道的也就是我们的感官和理性思维能够把握到的部分。而王倪之所以能清楚地不知道,是因为他不知“三者孰知正处”“四者孰知正味”“四者孰知天下之正色哉”。天下万物齐一,既然都是道所创生,我们也就没法知道谁为正,也就不要去辨别谁为正。知与不知,都有其界限。

偏死

过往解注全都人云亦云将偏死解读为半身不遂或是偏瘫,且完全不给出任何理由。人世间有些错误是那样的顽固,以致一旦某个清醒的人想去纠正一下,便会遭到全体错误者的最强烈反击。怪不得神不愿意跟人混住。神要是住在人群当中,一定会神经并夭折。只要我们稍微考量一下泥鳅的天然生存条件,就当知道“湿寝”的湿,不是指陆地某块潮湿的地方,而是指水中某块潮湿的地方。人的湿寝跟泥鳅的湿寝如果不是同一个地方,那两者是不能进行比较的。所以,庄子说的民湿寝偏死,一定是讲民要是睡在泥鳅那样的泥水中,就会偏向死亡。

猿猵狙以为雌,麋与鹿交,鳅与鱼游

过往解注本在“四者孰知正味”后都有该句。考校上下文,应该有脱误。但既然脱误了什么已经不得而知,那就索性一并删除为宜,免生干扰。

刍豢

音chú huàn,牛羊犬豕之类的家畜,泛指肉类食品。

音jiàn,过往解注本一律为“荐”。这里归元为“薦”虽然没有任何历史文本或者所谓权威依据,但一定比“荐”要好,坚信庄子的原字就是“薦”而非“荐”。“薦”的含义,应类似于“夫三子者,犹存乎蓬艾之间”的蓬艾,蓬蒿或艾草之类的野草。

蝍蛆

音jí qū,有说是蟋蟀,有说是蜈蚣。哪个对呢?要由它们所甘的“带”来反推。带是什么呢?太不好定了。因为动物界里带状的东西太多了,但小蛇一定是其中的一种。这个意思放在这个句子中够用吗?够用。够用就好了。毕竟,这并不关乎思想内容。如果带是小蛇可以确定,那蝍蛆就只能是蜈蚣而非蟋蟀了。因为只有蜈蚣才会以小蛇为美食。

鸱鸦

音chī yā。从前面民、麋鹿、蝍蛆单指一个动物看,鸱鸦也应该单指一个动物,而不是鸱与鸦两个动物。它可能是一种类似猫头鹰的动物。猫头鹰就喜欢吃老鼠。但麋鹿、蝍蛆原本也很可能是指两种动物。因为这不影响文本的正确解读,也就不太细究了。

毛嫱西施

单从此处看,无法搞清楚毛嫱(qiáng)跟西施究竟是同一个人还是不同的两个人。但据《管子》“毛嫱、西施,天下之美人也”,应该是两个不同的人。还好,这完全不影响文本的正确解读。

自我观之,仁义之端,是非之涂,樊然淆乱,吾恶能知其辩

理解这句话的关键点,在“我”字。这里的我,就是“吾丧我”的我,就是小知的我。以小知的我看这个世界,仁义、是非之类的东西,其实都是混乱不堪的。混乱不堪是个什么样子呢?樊然。樊,本义为篱笆。篱笆能形容混乱不堪吗?篱笆难道不是让事物有序的吗?不是说好篱笆产生好邻居吗?其实,这只是世俗的看法。在道看来,有篱笆就有隔阂,有隔阂就有混乱。仁义、是非就是一道道的篱笆。《养生主》“泽雉十步一啄,百步一饮,不蕲畜乎樊中”中的樊,也正是用樊不好的象征义。因此,王倪以“吾恶能知其辩”为结束语来否定“自我观之,仁义之端,是非之涂,樊然淆乱”这一状态。大知的吾又怎会以自己所知道的去辩呢?这正好与本段开头的“吾恶乎知之”首尾呼应。


【今译】

啮缺问王倪:“您知道万物都有一个共同的标准吗?”

王倪答道:“我哪里知道!”

啮缺又问:“那您知道您不知道吗?”

王倪又回答说:“我哪里知道!”

啮缺追问:“这么说,万物是不可知的啰?”

王倪遂说:“我哪里知道!虽然如此,我还是试图论说一下。怎么知道我所谓的知道其实不是不知道?怎么知道我所谓的不知道其实不是知道?还是让我来拷问拷问你好了。人要是睡在潮湿的地方,就会腰痛甚或倾向死亡,泥鳅会吗?人要是爬上高树,就会胆战心惊,猴子会吗?它们三者哪个才是标准住处,谁能知道?人爱吃肉,麋鹿爱吃草,蜈蚣爱吃小蛇,猫头鹰爱吃老鼠,它们四者哪个才是标准味道,谁能知道?毛嫱和西施,人见了就称羡,鱼见了就深潜,鸟见了就高飞,麋鹿见了就逃离,它们四者哪个才是标准美色,谁能知道?因此,单从一己之立场来看,仁义是非之争,一如篱笆交错般混乱不堪,我确定无法分辨出它们共同的标准究竟是什么。”

啮缺于是问:“您不知道利害,难道至人也会不知道利害吗?”

王倪最后答道:“至人可神了!即使大泽都燃烧了,也不会觉得热。河汉都冰冻了,也不会觉得冷。迅雷把山都击破了,也不会受到伤害。飘风把海都卷起了,也不会受到惊吓。至人就这么神,所以他自然可以乘云气,骑日月,而游乎四海之外。就连生死这样的人生大事,都无变于己。那小小的利害,哪还会放在心里!”

【文本归元】

瞿鹊子问乎长梧子曰:“吾闻诸夫子:圣人不从事于务,不就利,不违害,不喜求,不缘道,无谓有谓,有谓无谓,而游乎尘垢之外。夫子以为孟浪之言,而我以为妙道之行也。吾子以为奚若?”

长梧子曰:“是皇帝之所听荧也,而丘也何足以知之?且汝亦太早计,见卵而求时夜,见弹而求鸮炙。予尝为汝妄言之,汝以妄听之。奚傍日月,挟宇宙,为其吻合,置其滑涽?众人役役,以隶相尊。圣人愚钝,参万岁而成一纯。万物尽然,而以是相蕴。予恶乎知悦生之非惑耶?予恶乎知恶死之非溺而不知归者耶?丽之姬,艾封人之子也。晋国之始得之也,涕泣沾襟。及其至于王所,与王同筐床,食刍豢,而后悔其泣也。予恶乎知夫死者不悔其始之祈生乎?梦饮酒者,旦而哭泣。梦哭泣者,旦而畋猎。方其梦也,不知其梦也。梦之中又占其梦焉,觉而后知其梦也。且有大觉而后知此其大梦也,而愚者自以为觉,窃窃然知之君乎牧乎,固哉!丘也与汝皆梦也,予谓汝梦亦梦也。是其言也,其名为吊诡。万世之后而一遇知其解者,是旦暮遇之也。既使我与若辩矣,若胜我,我不若胜,若果是耶?我果非也耶?我胜若,若不吾胜,我果是也?若果非也耶?其或是也?其或非也耶?其俱是也?其俱非也耶?我与若不能相知也。则人固受其黮暗,吾谁使正之?使同乎若者正之,既与若同矣,恶能正之?使同乎我者正之,既同乎我矣,恶能正之?使异乎我与若者正之,既异乎我与若矣,恶能正之?使同乎我与若者正之,既同乎我与若矣,恶能正之?然则我与若与人俱不能相知也,而待彼也耶?化声之相待,若其不相待,和之以天倪,因之以曼衍,所以穷年也。”

“何谓和之以天倪?”

曰:“是不是,然不然。是若果是也,则是之异乎不是也亦无辩。然若果然也,则然之异乎不然也亦无辩。”


【见独】

瞿鹊子

庄子虚拟的人名,象征向道但尚未悟道。

长梧子

庄子虚拟的人名,有道之人的象征。

吾闻诸夫子

我把我所听到的话,讲给孔夫子听。闻应是使动用法。

圣人不从事于务

这句话跟“不就利、不违害、不喜求、不缘道、无谓有谓、有谓无谓、而游乎尘垢之外”是并列关系呢,还是总分关系?如果是总分关系,则“务”的含义,就是后面所列举的那些内容。如果是并列关系,则“务”就是事务、俗务的务。两种理解都可以。总之,不太可能是“务必”的务。

不就利

趋利避害是人的本性。圣人不就利,岂不是圣人要违背人的本性?不是的。圣人不去刻意追求本身并非是自己利益的东西。比如,活着是人最大的利益吧?俗人怎么去就这个利呢?去爬山,去游泳,去打球,去跳舞,去食疗,等等,不一而足。这就叫“就利”。真正的利,是就不来的,是顺来的,是因来的。人的寿命有个定数,圣人不去破坏这个定数就可以了,完全无须去增加这个定数。那圣人怎么就知道这个定数是多大呢?圣人无须知道。他只需知道,人的寿命有个定数,他把人生各个方面的事打理好了,不忧愤,不悲伤,不暴躁,不固守,不奢望,就行了。

不违害

比如,死是人所必须面对的最大的害,但圣人把死生视为一体。庄子很多篇章中,都论及了死生一体的观念。就在这个寓言本身中,庄子也说道:“予恶乎知夫死者不悔其始之祈生乎?”通俗解释这三字就是:“天要下雨娘要嫁人,随它去吧!”

不喜求

不是太好理解这三个字的准确意思。但据观察,世人或多或少都会在力所能及范围内因被求助而内心喜悦,它或许源于人有被需要的天然心理。圣人不以被求为喜,也不以不被求为喜,他独与天地精神往来,以有道为喜。如果不把“不喜求”的主语看作圣人,而把“不喜求”看作一种社会现象,则“不喜求”思想显得更伟大。因为任何求的出现,一定是道受到破坏了的结果。一朵花,如果能自在地开,它需要求什么呢?一个人,如果能自在地活,他需要求什么呢?

不缘道

这三个字更加不好理解。主要是因为“缘”字没有语境。在没有其他更好办法的情况下,以“缘”在这里显然是动词来理解这句话,似乎更靠谱一点。缘作动词时,有文饰的意思。“不缘道”就是不文饰道。就是说,圣人真实,有道就有道,不会为了从世人那里获得谦虚的虚名,就掩饰说自己不在道。如果圣人有道,偏要说自己无道,那怎么才能显道并传道呢?所以,圣人无须谦虚,只需真实。有真人而后有真知(《大宗师》)。是真理就敢于坚持,是天才就敢于自负,是圣人就敢于立道。

无谓有谓,有谓无谓

这才是真正让三皇五帝听了都会感到困惑的一句话。这句话有很多角度可以理解,这里只讲最可能切合庄子在这里所要表达的思想。整句话的意思,其实就是:“有有也者,有无也者,有未始有无也者,有未始有夫未始有无也者。俄而有无矣,而未知有无之果孰有孰无耶?今我则已有谓矣,而未知吾之所谓,其果有谓乎?其果无谓乎?”

奚傍日月,挟宇宙,为其吻合,置其滑涽

奚,相当于何必。傍和挟,可能是庄子信手拈来的字,也没有怎么细想,就用在这里了。所以,含义不是太大,大概就是表示很费力的样子。两个“其”,应该就是指日月和宇宙,也即万物。吻合是什么意思呢?就是双唇闭合,比喻自然而然地两相符合。滑涽,庄子也只此一用,极难把握。但从“置”字上入手理解,似乎能找到一点蛛丝马迹。置,应该就是“置之度外”的置。置其滑涽,就应该理解为置日月、宇宙的滑涽于不顾。那日月、宇宙的滑涽又是个什么状态呢?想到庄子在《在宥》篇中有用到“涬溟”,又想到庄子在《天地》篇中有用到“浑沌”,将滑涽、涬溟、浑沌三词连在一起看,似乎可以看出点门道,那就是这三词可能是同一个意思,即天造之物的自然结合状态。整句话的意思,大致可以翻译为:哪里用得着对日月、宇宙费那么大的劲去强力为它们吻合,而置其本来就浑然一体于不顾?

众人役役,以隶相尊。圣人愚钝,参万岁而成一纯

我们首先要看出这里庄子想拿众人和圣人作对比,这个意念如果没有在脑海中建立,便会照过往解注本,将这句话合前句,看作“奚傍日月,挟宇宙,为其吻合,置其滑涽,以隶相尊。众人役役,圣人愚钝,参万岁而成一纯”。就这样语义完全支离的句子,几千年里千百人照读照解而毫无疑心,真叫人替庄子着急。另外,过往解注本“参万岁而成一纯”为“参万岁而一成纯”,未能顾及“参万岁”与“成一纯”的对语关系。其结果,也会导致文理难解。

役役,就是忙忙活活、劳劳碌碌的样子。隶,当是“奴隶”的隶,这里应该就是指众人。相,就是“相亲”的相。相的本义是察看的意思,这里可引申为对待。尊,从语境看,应该就是以日月、宇宙为象征的天地万物,或就是大道。

圣人的愚钝,绝非凡人的愚蠢与迟钝。圣人的愚钝,其实就是浑沌,是万物了然于胸后的不分彼此。参,就是“参悟”“参透”的参。万岁,一定要在庄子的语境中来理解,不可以想当然。先秦时代,万岁表示永恒存在的万能之天。一纯,就是万岁。或者说,万能之天的本性,就是一体而纯白不杂的。一只苍蝇,一只老鼠,也是一纯的吗?当然是。如果不是,它们何以能够成为一只活生生的动物,以至于无论何种发达科技,都根本无法制造?任何天造之物,都是由纯白不杂的单一体组合而成,人没有必要劳心费神地去为其吻合而置其滑涽。

万物尽然,而以是相蕴

这句话放在这里,乍一看,好像多余。细一思量,则必不可少。因为,接下来要讲的是人事,而刚言说的是天理。由天理过渡到人事,就需要一个过渡语。这个过渡语,就是“万物尽然,而以是相蕴”。那么,庄子所要阐明的人事是什么呢?

予恶乎知悦生之非惑耶,予恶乎知恶死之非溺而不知归者耶

人事之一,生死。我们对待生死就要像圣人对待万物一样,“参万岁而成一纯”。若不明白生死乃人之常情,就会“众人役役,以隶相尊”。于是,就有了“予恶乎知悦生之非惑耶,予恶乎知恶死之非溺而不知归者耶”。原文此句为:“予恶乎知恶死之非弱丧而不知归者耶?”语义含混,前后不搭,且没有庄学义理根据。改“弱丧”为“溺”,则有庄学自证。溺,也即《缮性》篇中“文灭质,博溺心,然后民始惑乱,无以反其性情而复其初”的溺,沉溺或陷溺的意思。

丽之姬

为进一步阐明生死之理,庄子举出了丽之姬的故事。该故事虽不是有关生死,却表达了同一个意思,那就是,厌恶、担忧尚未出现的事情就是一种惑,一种溺,正如悦生恶死一样。丽之姬,不能简单地理解为一个叫丽姬的女子。虽然,即使这么看,对文本理解没有任何影响。但从学术内在的严谨性要求上看,还是必须把丽看作是对姬的修饰说明。姬,古代只是对妇女的一种美称,相当于今天人们口语中的靓女。靓女其实跟女子的靓不靓没有必然联系。而丽之姬,就一定是美女了。从庄子要表达的思想来看,姬嫁的是国王,所以,一定是丽姬才行。

予恶乎知夫死者不悔其始之祈生乎

乍一看,这句话仍旧在言说生死之理,实则不然。庄子想以此为引,以梦为喻,来阐述何为大觉状态。梦,最大的特征就是不真实。何为不真实?一朵花、一棵树、一滴水,真实还是不真实?花要谢,树要枯,水要干,忽生忽死,游移不定,怎能真实?真正真实的,是永恒不变的大道。而人却总死守着这些可变之物,就如在梦中一样,一会儿喝酒,一会儿哭泣,找不到皈依。更可悲的是,人在梦中全然不觉自己在梦中,还会在梦中去追求其他不真实的事务,如在梦中占卜。更愚蠢的人就还以为自己没有做梦,整天不离君啊牧啊这类俗事。唯有大觉后回归真实,才会发现自己曾经是在做梦。生死如梦,有乎生,有乎死,摆脱梦的不真实,回归大道,才能将生死视为一体。

是其言也,其名为吊诡

“吊诡”一词为庄子所创也仅为庄子所用,所以被后人解得稀奇古怪。人类语言中很多莫名所以的词汇,或许就是这么来的。要理解庄子这个词的本义,首先得理解“吊诡”的具体所指。要理解“吊诡”的具体所指,就得先理解“是其言也”的具体所指。从紧接着“万世之后而一遇知其解者”这句话来看,“知其解者”的其,应该与“是其言也”等值,也即它们应该都是指:“圣人不从事于务,不就利,不违害,不喜求,不缘道,无谓有谓,有谓无谓,而游乎尘垢之外。”这番话,孔夫子以为是孟浪之言,瞿鹊子以为是妙道之行,而长梧子以为是吊诡。这个思路一旦厘清,那“吊诡”一词,就不会是什么荒唐之言或是什么不可思议之言了。如果硬要用白话来表达一下的话,该怎么说呢?还是“稀奇而不古怪之言”较好。

万世之后而一遇知其解者

过往解注本多为“万世之后而一遇大圣知其解者”,多出“大圣”两字,不太可能是庄子笔误,而疑似后人擅自添加。

人固受其黮暗,吾谁使正之

人事之三,则是我与若辩之事。从我与若相辩的结果来看,人与人是无法完全相知的。原因何在?“人固受其黮(dǎn)暗,吾谁使正之?”人固受其黮暗,最好理解为人天生就蒙受某种局限。固,就是“固有”的固,指与生俱来的。黮暗,昏暗无光的样子,比喻人天性上的某种局限。如果这种解读较为靠谱,则“正”就不能理解为纠正,而应据文章义理,理解为补正。人的黮暗显然无法纠正,而只能借助他人补正。所以,《老子见微》第23章说:“不自视,故章。不自见,故明。不自伐,故有功。”白话说就是:“不仅凭一己之眼看,所以能看得完整。不仅凭一己之心想,所以能想得明白。不仅凭一己之才干,所以能干得成功。”

化声之相待,若其不相待,和之以天倪,因之以曼衍,所以穷年也

同乎若者、同乎我者、同乎我与若者、异乎我与若者都不能弥补人天性上的局限。什么才可以?庄子在这里给出了终极答案:“化声之相待,若其不相待,和之以天倪,因之以曼衍,所以穷年也。”化声本应该是相待的,但也有可能因为人的原因而不那么相待,就如你与我与人不能相知又不能相正。这时,该怎么办?“和之以天倪,因之以曼衍。”唯其如此,人生才能尽享天年,逍遥自在。因为不相待,才需要和。

“化声之相待”的化声,《庄子》中只此一用,难以归元其准确含义。根据这里的语境,结合本章的齐物主题,应该就是指造化之声,也即人籁或是地籁,也即你、我、人的自然之言。人籁或是地籁,都是天籁也即吹的结果,都是相待的,也即相协调的,一如万窍怒号的调调习习。只是,这里是长梧子在讲话,前面的天籁是子綦在讲话,两者必须通过庄子才能统一。和,就是“调和”的和。天倪,人与人的言语之间,就如物与物之间,有一条天然的分际线。这条天然的分际线,就叫天倪。因,就是“因顺”的因。“和之”的之,指若其不相待。“因之”的之,指和之以天倪。曼衍,意思相当于今天人们常说的彻底、全面、持续,唯有道才如此。穷年,如果能理通此处的文脉,则把穷年理解为穷尽天年比较靠谱。

原文在“所以穷年也”后有“忘年忘义,振于无境,故寓诸无境”句,既无思想内涵,又与语境不搭,疑似后人注语,故删之。


【今译】

瞿鹊子问长梧子:“我听说过一种说法,并转告给孔夫子听:圣人不在俗务中打转,不刻意趋就好处,不刻意逃避害处,不以被求为喜,不掩饰自己的道行,众人眼中的有,或许就是圣人眼中的无。众人眼中的无,或许又是圣人眼中的有。总之,他游心于尘世之外。孔夫子听后,以为大而无当。我却觉得这恰恰是开悟大道之后的行为表现。不知道您的看法会怎样?”

长梧子回答说:“这番话即使是三皇五帝听了,也会倍感困惑,孔丘怎能听得明白呢?你也心太急了,才看到蛋就想要雄鸡报晓,才看到弹就想要烤鸮美味。现在,就让我来为你随便说说吧,你也就随便听听好了。何必要对日月、宇宙使出那么大的劲,去强力将它们捆合在一块,而置它们原本就浑然一体于不顾?那些普罗大众们一天到晚忙个不停,总想以自己奴隶般的地位来粗暴对待至尊的天地大道。圣人就不这样。他将天地万物融为一体,并坚守万物本真的纯然状态。万物本身就纯然不杂,却又相互聚合在一起。就拿生死这原本就是一体的事来说吧。我怎么知道对生的喜悦就不是一种迷惑呢?我又怎么知道对死的憎恶不是一种陷溺而不知所归呢?这就好比那艾封人的漂亮女儿姬对待自己的婚事。在她刚要嫁到晋国之时,她哭得连衣服都湿了。待后来进到了王宫,她与晋王睡的是硕大木床,吃的是美味佳肴,一下就后悔曾经哭了。我怎么知道已经死去了的人不会后悔他活着时对长生的祈求呢?你看那梦。要是梦见自己在梦中有酒喝,醒来后也很可能会哭泣。要是梦见了自己梦中在哭泣,醒来后也很可能去狩猎。当他正在梦中的时候,他其实不知道自己在做梦。做梦的时候还很可能会去占卜他的梦,直到醒来后才知道原来那是梦。如此说来,一个人只有在真的醒来后才知道自己在做梦,愚蠢的人还以为自己没有在做梦,一天到晚口不离君啊牧啊这类俗事,真是死心眼啊!孔丘与你其实都是在梦中,我说你在梦中也还是在梦中。你对孔夫子说的那些话,哪里是什么孟浪之言,其实是吊诡之言啊。所谓吊诡之言,其实就是奇而不怪之言。这些言,待到某天一旦遇到真能彻底解读明白的人,其实也只不过是些日常之言罢了。现在,我说的这些话你跟我有得辩吗?那好,就先假使我与你发生了争辩。要是你胜了我,我胜不了你,那能说明你真的就对了吗?我真的就错了吗?要是我胜了你,你胜不了我,那能说明我真的就对了吗?你真的就错了吗?或者说,你我有些是对的?有些是错的?又或者说,你我都是对的?都是错的?这说明你我其实是无法完全相知的。由是可知,人天生就蒙受某种局限。这种局限由谁来弥补?由跟你一样的人来弥补?既然跟你一样了,又怎么能弥补?由跟我一样的人来弥补?既然跟我一样了,又怎么能弥补?由跟我和你不一样的人来弥补?既然跟我和你不一样了,又怎么能弥补?由跟我和你一样的人来弥补?既然跟我和你一样了,又怎么能弥补?这样一来,我跟你跟人都不能相知,那就只有依靠天倪了?合乎大道的言语,原本就是相协调的。要是不相协调了,那就要借助天道,使之相协调,并由此而彻底贯彻下去。这样,人生就可以尽享天年了。”

瞿鹊子接着问:“您刚才提到的和之以天倪是什么意思啊?”

长梧子回答道:“肯定不肯定的,认可不认可的。肯定的东西如果真是肯定的,则肯定的之不同于不肯定的,用不着争论。认可的如果真是认可的,则认可的之不同于不认可的,也用不着争论。”

【文本归元】

罔两问景曰:“曩子行,今子止。曩子坐,今子起。何其无特操欤?”

景曰:“吾有待而然者耶!吾所待又有待而然者耶!吾待蛇蚹蜩翼耶!恶识所以然?恶识所以不然?”


【见独】

要理解这个寓言,首要任务是定出“景”的象征意义。首先,单从这个寓言本身看,景说的“恶识所以然?恶识所以不然?”应该看作是一句话真言,它同“物固有所然,物固有所可。无物不然,无物不可”等值。真言当然只有真人才能说出。所以,景是真人的象征。然后,这个寓言有个姐妹版,寓于《寓言》篇中。《寓言》篇中的那个寓言,景的身份是十分肯定的,就是有道者的象征。所以,综合两个相似寓言一起看,可以肯定景就是有道者的象征。唯有把这个定下后,这个寓言的其他字词,才能准确把握。罔两指责景无操,说明他完全不知道道是什么。由此,罔两是庄子虚拟的人名,其“罔”字,应该就是“学而不思则罔”的罔,迷惑的意思。两,就是不一。罔与两一起构成“罔两”一词,应该就是处于迷惑中的“其不一也一”(《大宗师》)的小知。景,就是“景色”的景,不是“影”的通假。要“景”通假“影”,则寓言的整个寓意就完全不知是什么了。而如果就是景,则这个景字,用得真是一绝。绝在哪里呢?绝在景可以指代任何物的存在。什么物的存在不是一种景呢?什么景不能成立呢?有两种相同的景吗?或许正因为如此,罔两才会不解地问景:“过去你是走动着的,现在你又停留了。过去你是坐着的,现在你又站起来了。你怎么这么没有操守呢?”景是可以以任何形式存在的,所以,景轻描淡写地回答罔两:“我之所以会这样,是因为我有待呀!我所待的又有所待,才会这样的呀!我所待的,就如蛇蜕了的皮,蝉蜕了的壳。要问我为什么会这样,为什么又不是这样,我哪里知道!”注意“吾”字的使用。这个吾,应该就是“吾丧我”的吾,悟道并悟到了道的象征。曩(nǎng),从前、过去的意思。操,就是“操行”的操。罔两不理解景,它对景无操的判断,正是罔两自身因无知而无操的反映。任何景,都要依待物才能存在。任何物,都要依待道才能存在。景之所待,就是物。物之所待,就是道。道,无待。而道究竟是怎么回事,谁知道呢?景,不挑不选,随物而动,随物而安,这就是道,就是逍遥,就是以万物为齐。


【今译】

罔两对景发问:“以前您是走着的,现在您又歇足了。以前您是坐着的,现在您又站起来了。请问您的举止怎么就这么没有定准呢?”

景答道:“我是有所依待才这样的啊!我所依待的又有所依待才这样的啊!我所依待的就如蛇蜕了的皮,蝉蜕了的壳啊!我哪能知道我为什么是这样子的呢?我又哪能知道我为什么不是这样子的呢?”

【文本归元】

昔者庄周梦为蝴蝶,栩栩然蝴蝶也,不知周也。俄然觉,则蘧蘧然周也。不知周之梦为蝴蝶欤?蝴蝶之梦为周欤?周与蝴蝶,则必有分矣。此之谓物化。


【见独】

一方面,人都有做梦的经历。另一方面,蝴蝶是世界上最美的动物。这两厢一结合,再加上庄子天才思想的注入,这个寓言几乎就成了中国文人心中的寓言之王。对于王的理解,需有一颗王者的心。

昔者

不可以将“昔”通假为“夕”,进而将夕解读为夜里,虽然通假不通假对寓言理解影响不大。梦不是非得是夜里才做的,况且夕也不一定就是夜里。

栩栩然、蘧蘧然

这两个词要结合起来看,才能看出其中的味道。庄子这里的意思十分明白,就是当庄周梦为蝴蝶时,觉得蝴蝶是很真实的。当庄周醒来时,觉得自己还是很真实的。要不然,周与蝴蝶必有分,就没有语境。所以,要把“栩栩然蝴蝶也”理解为蝴蝶的存在,就如栩一样真实。“蘧蘧(qú)然周也”理解为周的存在,就如蘧一样真实。《田子方》“吾始也疑子,今视子之鼻间栩栩然,子之用心独奈何”是最好的证明。栩,本义是柞(zuò)木,柞是栎(lì)的通称,即栎属的乔木或灌木。蘧,古同“蕖”,即芙蕖或荷花。

物化

这个寓言的寓意,在庄子这里,其实很明确,很简单,就是万物齐一。因为,凡物,蝴蝶也好,庄周也罢,其实质,都只不过是物的转化。庄周的死,可能就是蝴蝶的生。庄周的生,可能就是蝴蝶的死。是蝴蝶,就可以栩栩。是庄子,就可以蘧蘧。栩栩难道就没有蘧蘧好吗?柞木就没有荷花好吗?蝴蝶难道就没有庄周好吗?一个人如果死守蝴蝶或者死守庄周而不化以待尽,可能吗?有必要吗?能逍遥吗?合天道吗?如果不是,那就“体尽无穷,而游无朕,尽其所受于天,而无见得,亦虚而已。至人之用心若镜,不将不迎,应而不藏,故能胜物而不伤”(《应帝王》)。庄子把这样伟大的思想,以梦的方式呈现,想必是以梦攻梦,警醒人们不要老活在梦中。人亦有不茫者也!后人对这个寓言的万千演绎,应理解为思想家对人类思维与想象的伟大贡献,而不应理解为思想家本身的思想。一个人把自己对思想家思想的想法与思想家本人的思想相混淆,与其说是对思想家的推崇,不如说是对思想家的诋毁。思想家如果要靠其被误解来成就自身的伟大,则意味着整个社会陷入在普遍的迷茫当中。

原文在“昔者庄周梦为蝴蝶,栩栩然蝴蝶也”后有“自喻适志欤”句,语义含混难清,且与语境不调,删之更好。


【今译】

有一次庄周梦见自己变成了一只蝴蝶,真真切切就是一只蝴蝶,完全意识不到庄周自身的存在。一会儿醒了过来,才发现还是这个实实在在的庄周。真的搞不清楚,究竟是庄周做梦变为蝴蝶了呢,还是蝴蝶做梦变为了庄周?不管怎样,庄周与蝴蝶,一定是存在分别的。这就叫物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