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国风暴:大变革前夜的俄罗斯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贵族阶层与贵族特权

贵族是俄国古老的社会阶层,其起源可以追溯到基辅罗斯或更早时期。谈及俄国贵族必然涉及“领主”(бояре,боярин或боляре)和“贵族”(дворянин,дворяне)这两个词汇。[1]

领主[2]是俄国贵族阶层的起源,研究俄国贵族必须追溯领主的起源。领主与王公(великийкнязь)和封地公爵(удельний князь)同为公元10—18世纪俄国社会的上层,其地位最初来自于封赏,后来成为世袭身份。关于领主称号的来源,在俄国学术界有三种解释。其一,认为бояре来源于“战争”(бой)和“战役”(битва),把其视为古罗斯时期的职业武士(воины)或“侍卫”(дружинники)。[3]其二,认为бояре来源于突厥语中的“财主”(богатый)和“显贵”(знатный),即强调бояре最初是称呼社会中那些富有的和显贵的人士。其三,认为бояре起源于6—9世纪古代斯拉夫社会氏族部落瓦解时期,是当时氏族部落中作为侍卫的显贵阶层。在公元9—10世纪,бояре成为侍卫阶层的上层,在他们向基辅大公交纳的从老百姓那里征收的赋税中已拥有一定程度的自留权利,并且在城镇区域已拥有自己的庭院(двор)和家奴(челядь),到此时бояре已经由少数的、散居的和无影响的“显贵”发展成为“领主阶层”(боярство)。公元10世纪,领主阶层分化为两部分——“公人”(княжий муж)或称“执事”(огнищан),和“地方显贵”(земский бояре)或称“市镇长老”(градские старцы)。领主必须要为大公服军役,此时领主已拥有自己的采邑(вотчина)以及转换服役主人的权利。需要指出的是,此时的领主既不是免除服役的显贵,其身份也不具有世袭性,想要成为领主必须以对大公的服役和效忠为条件。王公和领主成为基辅罗斯的第一批封建主和农奴主,他们构成早期封建统治阶级的上层。

“贵族”(дворянин或дворяне,служилый феодал-дворян)是一个新生的上层社会阶层,中国学界也将其译为“军功贵族”,以强调与领主的区别。“дворяне”最早出现在12世纪末的文献之中,其词根来源于“家院”(двор),其含意是“家院的人”(люди из двора)。[4]该阶层起源于12世纪下半期,他们原来作为大公、王公和领主的亲兵和侍卫,处于前者的军事的、行政的或司法的庇护之下,但与雇用他们的王公并没有人身依附关系,属于自由差役。在13—14世纪,贵族以服“人头役”(людно)、“马匹役”(конно)和“兵器役”(оружно)为条件从君主那里获得领地(поместье),但是这种义务和条件有别于领主和“领主之子”(детибоярские)的自由差役。

从14世纪起,王公开始以土地赏赐贵族,伊凡三世就曾把他从诺夫哥罗德领主手中夺取的土地分配给他手下的贵族,后来又向他们赏赐国有官地。这种赏地有别于领主的世袭田庄,不得出售、交换和继承,服役期满即交还王公或国家。在封建割据时期,这部分人成为王公和领主争夺封建继承权、大公权,争夺领地和采邑所倚重的对象,在他们的操纵和控制下,甚至可以决定大公政权的兴废或使王公成为其傀儡,因而他们的社会地位和重要作用已经非同寻常。他们平时居住在自己的领地上,只在战时必须奉召率领其“属民”去为王公打仗,因此他们已经不是过去意义的王公们的武士队成员,他们已经变成拥有自己的土地及土地上的农民的中小封建主了。他们是早期罗斯封建社会中较新的一个阶层,他们支持中央政权和大公权力,因为他们没有领主那样显赫的出身,只有靠军功才能获得丰厚的俸禄,他们是未来的俄罗斯中央集权国家的主要社会基础。由于王公和领主的世袭领地日趋衰败,一些贵族便以巧取豪夺方式据为己有。另一方面,王公和国家赏赐的田地到期也不再偿还,而成为贵族的世袭领地。到16世纪,领主和贵族之间在与君主的关系方面,在国家机构中从政资格方面,包括出身方面的原则差别已经基本消失。[5]

到18世纪初,彼得一世废除了领主(бояре)称号,此后的贵族仅指дворянин,贵族阶层仅指дворянство。бояре的称呼虽然在日常生活还在使用,但已转意为“老爷”(баре或 барин),其意思接近于“地主”(помещик)。彼得一世时期贵族分为世袭的和非世袭的两种。彼得一世放弃古罗斯流传下来的贵族称号,如王公、侍卫、封主(вотчинники)、廷臣(княжеский двор),他认为这是落后的旧传统的象征。他引进了西欧通行的贵族爵位称号,即公爵(князь)、伯爵(граф)和男爵(барон)等,第一个获得公爵称号的是彼得一世儿时的游戏伙伴、后来辅佐他的陆军元帅、陆军大臣、彼得堡省省长、近卫军团上校、枢密院成员、平民出身的缅希科夫[6],而且是特级公爵。

贵族既是沙皇统治最稳定的社会基础,同时也是沙皇专制制度统治的对象。从15世纪开始,莫斯科公国即对所有贵族、服役人员和宫廷官员进行注册,注册的目的是为了估测莫斯科国家的军事力量。这种制度目的在于加强莫斯科大公通过服役领地占有制对所有在政府和军队供职的贵族最有效的控制。在18世纪中期前,俄国贵族必须从15岁起终生为国家和沙皇服役,同时还要承担纳税和向国家提供新兵的义务。彼得一世推行大改革主要的依靠对象是新生的“贵族”(дворяне)阶层而非古老的“领主”(бояре),他以《职官秩序表》和《一子继承法》(Указ о единонаследии)把散居各地的贵族组成了一个统一的社会集团和为国家和沙皇服役的社会等级。俄国贵族必须从15岁起终生为国家和沙皇服役,同时还要承担纳税和向国家提供新兵的义务。彼得一世规定贵族服兵役者不得少于三分之二,其余三分之一者担任文官,无论文武差役均不设期限,并且须从最低一级做起,即服兵役的贵族先当列兵,任文职的贵族先做文员。通过以上的改革,彼得一世进一步强化了贵族对于国家和沙皇的依附程度,贵族实际成为沙皇与国家的奴隶。

1727年彼得二世去世,贵族奉迎彼得一世的侄女安娜一世(Анна Ⅰ)为沙皇,并且迫使安娜一世于1736年下令将贵族服役期限缩短为25年,退休年龄定为45岁。此为贵族与沙皇争夺自由权利道路上取得的一个胜利。

彼得三世于1762年2月18日颁布的《御赐全俄罗斯贵族特权和优惠诏书》。这份“贵族特权诏书”无论是在给予贵族自由的程度和范围方面均超过安娜一世。彼得三世宣布:“依据本诏书的仁慈精神,朕现将自由赐给了贵族。朕将会像父亲一样对他们及他们的子孙们,永远加以关怀”,“根据本宣言,俄国贵族们将永远不会违背自己意愿,再被强迫服役。我政府各部门,除非是在紧急的状态下,由沙皇亲自宣示,也绝不会再征用他们。但本条文法不适用于在圣彼得堡与莫斯科地区。因为彼得大帝特别指定该两区的退役贵族们,将会随时被召如担任枢密院和外交衙门的职务”。[7]

但是这份诏书中,彼得三世再次申明了彼得一世对贵族子弟教育和学识方面的严厉规定:“朕现在命令,凡是年达12岁的贵族子弟,必须向当地省、县、城市或其他任何方便地区中的联络处登记。他们的双亲或监督人,必须说明他们在12岁以前的教育程度,以及他们要到何处求学的意愿:是要继续留在国内的学校读书,或是到欧洲留学,或者自己聘请家教自修。凡是隐瞒实情不报者,将受政府处罚。凡是拥有一千名以下农奴的贵族地主们,应立即将子弟们送至贵族会议报到,学习贵族们应该具备的每一样学识。每一个完成教育与学习的贵族子弟们,可以就其身份与成绩,进入政府部门服务。”

彼得三世此项改革影响重大。从表面上看,这是皇权危机迫使政府对贵族做出很大的让步,在经济、政治方面给予贵族很多权益。但究其实质,则是日渐成熟并壮大的贵族阶层在欧洲自由平等思想影响之下维护自身权益的表现。

1785年4月21日,叶卡捷琳娜二世签署重要法令《御赐高尚贵族权利、特权和优惠诏书》。该文件做如下规定:贵族免除被军事单位和团队征用住宅;贵族免除体罚;贵族不仅拥有土地所有权,并且拥有土地之下矿产所有权;贵族拥有建立自己的等级机构的权利;贵族拥有变更为第一等级称号权利,即由“贵族”更名为“高尚贵族”(благородное дворянство);禁止因刑事犯罪没收贵族房产,房产应该转让给合法继承人;贵族拥有唯一的土地所有权,但是在这份诏书中却没有一句话谈到贵族对农奴的垄断权利;乌克兰长老(украинскиестаршины)与俄罗斯贵族拥有平等权利;没有官级的贵族被剥夺选举权;房产收入超过100卢布的贵族拥有选举权。

1766年,贵族获准成立县级组织。1775年,俄国对成立县级组织做出了更加明确的规定,贵族获准设立等级法院,从贵族中推举人选充实县行政机构。1785年颁布的俄国贵族权利、自由和财产特权诏书,不仅确认了此前贵族得到的权利并使之系统化,而且还为其增加了一些新的权利,尤其是设立了自治的省贵族协会和省贵族会议。诏书还免除了贵族的所有赋税、义务和体罚,规定了贵族的外部标志,如服装、长剑、轻便马车和教堂位置等。这样,从1785年开始,所有贵族都赐予了贵族门第封号(彼得一世以前,只有皇室才有此权利),有权拥有家庭徽章、房产、农奴,担任高级文职或军职,获准成立省贵族组织,享有自治权和法人权。苏联历史学家帕夫连科认为:“在俄国历史上贵族从来没有获得过像叶卡捷琳娜二世时代那样的和那么多的特权。”[8]俄国贵族已经完全成为俄国特权等级。

按照18世纪初以来俄国上流社会和贵族家庭的习俗,年满5岁以上的子女都应有法国家庭教师,教授法语及历史、地理课程。俄国著名的无政府主义者克鲁泡特金(П.А.Кропоткин)幼年时,他的父亲克鲁泡特金(А.П.Крупоткин)公爵用年薪600卢布的重金聘请法国人普兰(Poulain)做克鲁泡特金的启蒙教师。普兰对启蒙运动和人权思想非常崇拜,经常给克鲁泡特金讲法国大革命的故事,“他的这些故事在彼得(克鲁泡特金)思想上留下深刻的印象,这和彼得后来毕生对法国大革命史怀有那种特殊感情多少有一些渊源关系。”[9]克鲁泡特金于1883年1月在法国里昂法庭受审时发表的辩护词中也曾宣布:“人们还责备我,说我是无政府主义理论的始祖。这对我是大大过誉了。无政府主义理论的始祖是不朽的蒲鲁东。”[10]

1861年签署废除农奴制宣言的“解放者——沙皇”亚历山大二世幼年时的家庭教师是著名的诗人茹科夫斯基,茹科夫斯基认为教育的宗旨是“教导善良”,“历史是所有科学中最重要的学科,甚至要比哲学更为重要,因为在历史中蕴藏着最深刻的哲学,因此,它是最重要的,而且也是最有益的”。茹科夫斯基选定的历史教科书是法国历史学家米涅(Auguste Mignet)的《法国大革命史》,这本书对激进的雅各宾派持肯定的态度。[11]

[1] 在英语中,涉及“贵族”也有两个常用词,即aristocracy 和nobility, aristocracy源于希腊语aristos(意为“优秀的”),《朗文现代英语词典》解释为“指高尚社会等级(class)的人,来自高尚家族或拥有等级(rank)头衔的特殊人”,“由世袭特权阶层人士组成的团体”。nobility的词意是“由拥有头衔的高级社会等级、家庭或等级的人士组成的集团”(见普罗科托主编: 《朗文现代英语词典》(Paul Proctor, Longman dictionary of contemporary English.Longman Group Ltd.1978.),朗文出版集团1978年,第44、739页)。从中可以发现:虽同为贵族,但aristocracy在身份高于nobility,并且具有世袭性。aristocracy 接近于俄语中的бояре,而nobility接近于дворяне.

[2] 中国学者也有将其译为“大贵族”,以区别于后来出现的“贵族”(军功贵族)。

[3] 达里:《大俄罗斯民间口语详解词典》释义:“原写为боярыня,后写为барин或барыня,疑来源于战争(отбой)、战斗(бить)或战士(воевода),或来源于显贵(отболярин), 或来源于当家人(отбольшака)”。见: 达里《大俄罗斯民间口语详解词典》(Даль В.И. Толковый словарь живого великорусского языка)网络版:http://www.rubricon.com/qe.asp?qtype=1&id=92&ii=92&srubr=0&fstring=боярин.

[4] БугановВ.И.Российсоедворянство//Вопросыистории.Москва.1994.№.1.c.29—30.

[5] БлохинВ.Ф.ИсторияРоссии:учебныйсловарь-справочник.Брянск,1996.c.82.

[6] 关于缅希科夫的出身有两种不同的说法。其一是官方文件上记载缅希科夫出身于“立陶宛的望族”,其父曾在宫廷近卫军中服役。但是后来的宫廷史学家认为,这是缅希科夫在彼得大帝去世独霸大权后,特意为自己编造的家史。其二是说他的祖上是莫斯科皇村的奴仆,专司为皇村供应鲜鱼和肉类,他本人在少年时曾经卖过馅饼。

[7] Полноесобраниезаконовроссийскойимперия.том.15.Санкт-Петербург,ТипографияIIОтделения собственнойЕгоИмператорскоговеличестваКанцелярии.1830.с.366.

[8] ПавленкоН.И.ЕкатеринаВеликая.Москва,2006,с.300—301.

[9] 陈之骅: 《克鲁泡特金传》,中国社科出版社,1986年,第9页。

[10] 普列汉诺夫: 《无政府主义和社会主义》,王荫庭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0年,第27页。

[11] ЗахароваЛ.Г.АлександрII:историческийпортрет//Вопросыистории.Москва,199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