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89章 中央纪念周褚民谊报告调查团之行程及国难会议
【南京二十八日下午八时本报专电】 中央南京办事处俭(二十八日)晨十时纪念周,到中委居正、邵元冲、陈肇英、张道藩、谷正纲、杨虎、陈立夫、褚民宜[谊]、邓飞黄等,居正主席。褚民谊报告,略谓:“国联调查团昨已到京,东(一日)离京赴汉。此次调查团在上海吴淞、闸北一带调查战区状况,对日军毁坏中国建筑物及文化机关甚为注意。尤其英代表李顿爵士、意代表马柯迪伯爵,对中国文化机关之被摧残更为关心。上海在全国文化的地方可算第二位,综计有大学二十、中学八十、小学七百,学生五万余人,现在均已失学。将上海这次所有的损失统计起来,有十五万万元之多。就中商务印书馆和东方文化图书馆占四分之一,其余是纱厂、商店、市民房屋,现在恢复甚是不易。调查团到京,是顺便来参观,并谒见主席和各要人,因为他们在日本时也曾经见过日本天皇。现在政府虽是已迁至洛阳,先是林主席和汪院长、蒋委员长等均在南京,因此他们来京,并且将往汉口。汉口水灾情形很重,他们见了这种情形以后,就可以想见去年日本乘我国水灾机会,不顾邻国的危难实行侵略。当日本地震时,各国和我国都竭力救济援助,而日本反于我国水灾甚重的时候占领东北,并进侵上海,调查团看见这个情形,当作何感想?此次中日事件,重要地方□是东北。调查团在南边耽搁不久即将北上,在东北作详细调查,并拟重到东京,到暑假时再来中国,并在北戴河避暑。四全大会决议召集国难会议,由一中全会决议,交行政院召集,并决定讨论范围为御侮、赈灾、绥靖等三大事项。国府已发表会员四百零八人,国内硕学知名之士都在延聘之内。现定四月七日在洛阳举行,还有人主张国难会议在南京开的,但是二中全会决议国难会议应在政府所在地举行,无论何人不能变更二中全会的决议案。现离开幕日不远,如各同志有向国难会议提案,希望集中于御侮、赈灾、绥靖三大问题。”
(《益世报》,1932年3月29日,第二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