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巴村和尼巴村
石巴村就在尼巴村旁边,大家离得很近,又都是藏人,但是你接触下来,就会发现,这两个村落的人实在有太大的区别,大到让你觉得,这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民族。你甚至会觉得匪夷所思,两村之间竟然只隔了一条路。
尼巴人总体来说很张扬。石巴人很低调。一群人坐在一起聊天时,尼巴人可能都会针对一件事情发表自己的意见,甚至给你讲一些道理,但石巴人很可能不会讲,他们会把自己的意见保留下来。不是说他在学习,而是说他觉得这件事跟自己无关,他最好一身清净,不管别人怎么处理,哪怕怎么闹都好,也都是别人的事。但是,他们又不甘心始终保持沉默,所以他们有时就会拐弯抹角、含沙射影地说上几句,似乎希望你知道他的意思,但又不愿意表达得非常明确,始终让你有一种摸不着头脑的感觉。如果有人说了完整的话,完完全全地表达了自己的意思,他们可能还会觉得他很傻。这种心理也让人觉得很不舒服。说实在的,很多人跟这种人交谈过一次之后,就再也不愿意跟他聊第二次了,因为谁都没空去猜他的心思,谁都会觉得这样很累,都会觉得“你不说拉倒”。哪怕自己的有话直说被石巴人认为很傻,也没关系,傻就傻,做个吞吞吐吐、明哲保身的“聪明人”,还不如做个直爽的傻子。
一位尼巴朋友说,石巴人的性格既不像藏族人,也不像汉族人,反正你捉摸不清他们成天在想些什么,你也根本摸不清那个村里人的习性。但是,石巴人的吞吞吐吐并不是因为懦弱,如果你因此认为石巴人懦弱,那就又错了。因为在打仗的时候,石巴人很聪明,也很勇敢,等到最后仗打完了,石巴人杀的人可能比其他村子都要多。虽然杀人不是一件好事,我们不提倡,但这一点可以证明,石巴人不是那种躲在一个地方,看着别人打仗,看着别人拼命的人。他们也有勇敢的时候。他们常常把勇敢用在跟人闹纷争上面,村子里的内斗也很厉害,到了光天化日之下,又会显得很弱小,比如说,他们因为草山的问题和其他部落打过仗,但他们总是输,这也是他们的名气一直不如尼巴人那么大的原因。尼巴人和太多部落打过仗了,比如青海、果洛、四川的部落等等,一旦打仗,他们大多就会赢,所以他们在外面的名声很大,虽然不是什么好名声,但人们都不敢欺负尼巴人的部落,都知道尼巴人不好惹。
那位尼巴朋友说,你会发现尼巴人就像生活在太阳底下,坏也坏得坦坦荡荡,而石巴人则显得有点阴郁,无论生活,还是性格,都有一种阴郁的味道。同一个民族、相隔不到百里的两个村子之间,不知道为什么会出现那么大的文化差异,也许跟一直以来村子里的氛围有关吧。虽然不知道两个村子之间在氛围上的区别是如何产生的,但是想要改变一种人文环境,实在太难了,任何人想在一种大环境里独善其身,都不容易。所以,如果觉得自己跟哪里的气场不合,就不要待下去,尽早离开比较妥当,除非你愿意被环境同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