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康中国:大国发展的理念与布局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2章 本质要求:坚持人民主体地位

小康归根到底要落实到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要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根本目的。坚持人民主体地位是实现全面小康的本质要求,要坚持走共同富裕之路,把增进人民福祉、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作为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发扬人民民主,维护社会公平正义,保障人民平等参与、平等发展的权利。民生作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最大短板,迫切需要走好群众路线,创新扶贫机制,精准扶贫。

论坚持人民主体地位[8]

王伟光

作者简介

王伟光,男,汉族,1950年2月出生,山东海阳人,1967年11月参加工作,1972年11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博士研究生,教授,博士生导师。现任中国社科院院长、党组书记,十八届中央委员。第十届全国人大代表、全国人大法律委员会委员。

核心观点

◆◆在新的条件下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胜利必须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全面落实人民主体地位。

◆◆坚持人民的历史主体地位,是马克思主义历史观的应有之义,是当代中国共产党人对唯物史观基本原理的科学把握和高度自觉。

◆◆是否坚持人民主体地位,是马克思主义政党同其他一切政党的根本区别之一。

◆◆坚持人民主体地位既是中国共产党90多年历史的经验总结,更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根本要求。

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一项长期艰巨的历史任务,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胜利,必须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全面落实人民主体地位,切实把它贯彻到经济社会的各项工作中。

一、坚持人民主体地位是马克思主义历史观的根本内容

坚持人民的历史主体地位,是马克思主义历史观的应有之义,是当代中国共产党人对唯物史观基本原理的科学把握和高度自觉。早在马克思主义创立之际,马克思、恩格斯就在《神圣家族》中明确提出,“历史活动是群众的事业”,决定历史发展的是“行动着的群众”。这一观点科学地阐明了历史的真正创造者是最广大的人民群众,确立了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主体地位,打破了长期占据统治地位的英雄史观,实现了历史观上的伟大变革。19世纪80年代,针对历史观上的唯心主义错误观点,恩格斯在《路德维希·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中再次强调,是人民自己创造了自己的历史,历史发展的真正动力是人民群众,而不是某些个别英雄人物或者某种外在于人的“观念”。

从历史发展的实际进程来看,人民群众之所以起着决定性的作用,是社会历史发展的真正主体,是因为人民群众不但是物质资料生产的主体,是社会物质财富的创造者,而且也是人类社会精神生产的主体,是社会精神财富的创造者。同时,人民群众是社会革命建设改革的主体,他们创造着并不断改造着社会关系,从而不断推动着社会向前发展。历史上任何重大的社会变革运动,都离不开人民群众,都是人民群众推动的结果。

中国共产党从成立的那一天起,就把马克思主义写在自己的旗帜上,坚持以唯物史观作为自己的科学依据,用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来分析历史发展的基本矛盾和基本规律,牢牢把握马克思主义关于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基本观点。在长期的革命、建设和改革过程中,始终毫不动摇地坚持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党的十八大报告结合新的历史任务,旗帜鲜明地把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写在“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胜利”所必须坚持的八项基本要求当中,充分体现了当代中国共产党人对人民群众历史创造作用的高度自觉。

二、坚持人民主体地位是中国共产党根本宗旨的本质体现

是否坚持人民主体地位,是马克思主义政党同其他一切政党的根本区别之一。中国共产党自成立那天起,就把推翻剥削阶级统治,建立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社会,实现人民当家作主,作为自己的奋斗目标和根本宗旨。

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就高度重视人民民主以及人民当家作主的实现形式问题。土地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在中央苏区建立了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权,开始建立人民政权的尝试。中华苏维埃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通过的《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宪法大纲》明确规定:“中国苏维埃政权所建设的是工人和农民的民主专政的国家。苏维埃全政权是属于工人,农民,红军兵士及一切劳苦民众的。在苏维埃政权下,所有工人,农民,红军兵士及一切劳苦民众都有权选派代表掌握政权的管理。”苏维埃政权充分体现了工农民主专政的政权性质,最大程度地维护了人民群众的各项政治权利。延安时期,毛泽东针对黄炎培先生提出的“历史周期律”问题明确提出:我们已经找到新路,我们能跳出这个周期律。这条新路,就是民主。只有让人民来监督政府,政府才不敢松懈;只有人人起来负责,才不会人亡政息。抗日战争时期,毛泽东提出了一个著名的论断:“战争的伟力之最深厚的根源,存在于民众之中。”在解放战争中,我们党和军队在人民支持下,依靠弱势装备打败了强大的国民党部队。陈毅元帅在讲到淮海战役时感慨地说,淮海战役的胜利是人民群众用小推车推出来的。的确如此,正是依靠人民的力量,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最终推翻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统治,获得了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建立了新中国。在新中国成立之后,中国共产党又坚定不移地选择了社会主义制度,确立了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政权,在国家制度层面上确保人民群众真正成为国家的主人。通过人民代表大会和它的过渡形式人民代表会议,实现了人民当家作主的目的。1949年8月9日到14日,北平市召开第一届各界人民代表会议,毛泽东参加会议并向全国发出号召,希望各地迅速召开这样的会议,加强政府同人民的联系,建立人民当家作主的政治制度。随后,各地迅速召开各级各界人民代表会议,代行人民代表大会的职权,成为人民代表大会召开前的一种过渡形式。1954年9月15日,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在北京开幕,大会制定了新中国第一部宪法,从最高法律的角度规定了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发展和完善,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始终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政治发展道路,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完善和发展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以及基层群众自治制度,在深化政治体制改革的过程中,始终以保证人民当家作主为根本,以增强党和国家活力、调动人民积极性为目标,最广泛地动员和组织人民依法管理国家事务和社会事务、管理经济和文化事业,不断巩固和强化了人民的主体地位。

三、坚持人民主体地位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根本要求

坚持人民主体地位既是中国共产党90多年历史的经验总结,更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根本要求。

人民群众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各项事业的创造主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前无古人的事业。在这项全新的事业中,人民群众始终发挥着创造作用。在改革开放新时期,广大人民群众在中国共产党的带领下,充分发挥首创精神,开拓进取,不断创新,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生态文明建设的各个领域,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越来越宽广,理论体系越来越丰富,制度越来越完善。对此,邓小平在1992年的“南方谈话”中针对农村改革所说的话颇具代表性:农村改革的政策和理论是从基层农民群众的智慧中提升出来的,“农村搞家庭联产承包,这个发明权是农民的。农村改革中的好多东西,都是基层创造出来,我们把它拿来加工提高作为全国的指导”。农村改革是如此,其他领域的改革也是如此。

人民群众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各项事业的发展主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长期持续发展的事业,人民不但是这项事业的创造主体,同样是这项事业的管理和发展主体。没有人民主体地位作用的发挥,就不可能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各项事业的持续发展。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进程来看,人民群众切实担当起了国家主人的责任,通过民主选举选出自己的代表,依法积极参与管理国家事务和社会事务,充分行使自己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对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各项事业进行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确保我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民主政治、先进文化、社会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始终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正确方向前进。

人民群众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各项发展成果的享有主体。作为社会主义国家的真正主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创造者、发展者和管理者,人民群众当然应该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成果的享有主体。对此,中国共产党有着高度的政治自觉和明确的政策主张。改革开放以来,人民群众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方面的享有权利不断得到完善和提高,比如,在经济生活方面,城乡就业持续扩大,居民收入较快增长,家庭财产稳定增加,衣食住行用条件明显改善,城乡最低生活保障标准和农村扶贫标准大幅提升。在政治生活方面,随着政治体制改革的稳步推进,人民群众参政议政的热情不断提高,参与政治的范围不断扩大,基层民主不断发展。在文化生活方面,人民精神文化生活更加丰富多彩。在社会建设和民生领域,基本公共服务水平和均等化程度明显提高,城乡免费义务教育全面实现,城乡基本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制度初步建立等,这些都充分体现了人民享有主体的地位。

四、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过程中切实把人民主体地位落到实处

党的十八大报告根据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实际,提出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的新要求、新目标。面对新目标、新要求、新期盼,我们应该更加突出地强调人民群众在历史发展中的作用,切实把人民的主体地位落到实处,贯穿在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建设的各个方面,不断在尊重人民首创精神、保障人民各项权益、实现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上取得新成效。

要坚持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和分配制度,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加大再分配调节力度,着力解决收入分配差距较大问题,使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进一步扩大人民民主,完善社会主义民主制度,丰富民主形式,充分保证人民当家作主,行使民主权利。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为人民提供广阔文化舞台,让一切文化创造源泉充分涌流,开创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持续迸发、社会文化生活更加丰富多彩、人民基本文化权益得到更好保障、人民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全面提高、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不断增强的新局面。在社会建设方面,广泛地动员和组织人民依法管理国家事务和社会事务,进一步发挥人民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大力开展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多谋民生之利,多解民生之忧,在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上持续取得新进展。加紧对保障社会公平正义具有重大作用的制度建设,逐步建立以权利公平、机会公平、规则公平为主要内容的社会公平保障体系,努力营造公平的社会环境。进一步加强生态文明建设,把生态文明建设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努力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良性发展的格局,努力为人民创造良好的生产生活生态环境。

深刻认识“坚持人民主体地位”这一重要原则的意义[9]

刘佳义

作者简介

刘佳义,男,1957年生,湖南桃源人,经济学博士。1981年毕业于湖南师范大学政治教育系。历任湖南省政府办公厅秘书,省政府办公厅副主任,省政府副秘书长;郴州市副市长。1995年2月,任国内贸易部办公厅副主任、党组秘书;中央办公厅正局级秘书、调研三组组长;全国政协主席办公室主任。2011年1月,调任中央办公厅调研室副主任,全国政协办公厅研究室主任、全国政协主席办公室主任。2011年9月任全国政协办公厅研究室主任、机关党组成员。2015年2月,任政协第十二届全国委员会副秘书长。

核心观点

◆◆人民是推动发展的根本力量,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是发展的根本目的。

◆◆人民群众是社会生产力、社会生活和社会历史的主体。

◆◆全面小康依靠人民,是亿万群众共同创造的事业。人民是推动发展的根本力量。

◆◆全面小康为了人民,是人人共享的幸福社会。共享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

深刻认识“坚持人民主体地位”这一重要原则的意义

人民群众是社会生产力、社会生活和社会历史的主体,这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建议》提出的“坚持人民主体地位”这一重要原则,同我们党在此前提出的人民群众是先进生产力和先进文化的创造主体,是科学发展的主体,是依法治国的主体和力量源泉一样,都体现了坚持马克思主义和尊重人民主体地位的一致性。

1.全面小康来自人民,是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热切期盼。小康,是与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联系在一起的。1979年,邓小平同志用“小康”来描述中国式的现代化,反映了社会发展规律,代表了人民的意愿。进入新世纪,我们党根据人民新的愿望和要求,进一步提出,要在21世纪的头20年,集中力量,全面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习近平同志在党的十八大当选党的总书记后,开篇之作就是同中外记者见面时的演讲词,主题是“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他指出:“我们的人民热爱生活,期盼有更好的教育、更稳定的工作、更满意的收入、更可靠的社会保障、更高水平的医疗卫生服务、更舒适的居住条件、更优美的环境,期盼孩子们能成长得更好、工作得更好、生活得更好。”“我们的责任,就是要团结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继续解放思想,坚持改革开放,不断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努力解决群众的生产生活困难,坚定不移走共同富裕的道路。”

2.全面小康依靠人民,是亿万群众共同创造的事业。人民是推动发展的根本力量。回首改革历程,从包产到户的全面推开,到万众创业的蓬勃兴起,正是广大人民群众的积极参与、勇敢探索,推动中国改革发展步步向前。当前,我国改革进入深水区,发展面临诸多问题,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现象依然存在。要推动制度创新、破解发展中的难题、化解来自各方面的风险挑战,更加需要凝心聚力、集思广益,从人民的实践创造中汲取智慧和力量,让一切劳动、知识、技术、管理、资本的活力竞相迸发,让一切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

3.全面小康为了人民,是人人共享的幸福社会。共享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我们党在执政实践中,总是时刻关注最广大人民的利益和愿望,把“人民拥护不拥护”“人民赞成不赞成”“人民高兴不高兴”“人民答应不答应”作为检验各项方针政策的根本标准。《建议》明确提出,今后五年要在已经确定的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要求的基础上,努力实现新的目标要求。主要是:到2020年国内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人民生活水平和质量普遍提高;国民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显著提高;生态环境质量总体改善;各方面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实现这些目标要求,十几亿人民将以“人人参与、人人尽力、人人享有”的主人翁姿态,共同迈入全面小康社会。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努力增进人民福祉、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是提高全国人民的生活水平和质量。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包括人民生活、社会保障、教育和健康等,都是使全国人民的物质生活、精神生活和生存环境得到全面改善的目标;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发展理念,包括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都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理念。为了实现这些理念和目标,《建议》提出了许多新的重大部署,这其中,始终贯穿了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

1.坚持以人为本,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就业是民生之本,创业是就业之源。《建议》提出,坚持就业优先战略,实施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创造更多就业岗位,着力解决结构性就业矛盾。完善创业扶持政策,鼓励以创业带就业,建立面向人人的创业服务平台。同时,还提出了一系列举措。这些举措体现了权利公平、机会公平、规则公平的原则,必将调动人们干事创业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形成万众创业新局面。

《建议》对如何推动创新发展作了系统阐述,提出了许多新的重大举措。比如,着力扩大居民消费,推动消费结构升级,发挥消费对增长的基础作用。比如,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加快形成一批有国际竞争力的创新型领军企业,赋予创新领军人才更大人财物支配权、技术路线决策权。实行以增加知识价值为导向的分配政策,提高科研人员成果转化收益分享比例,鼓励人才弘扬奉献精神。比如,大力推进农业现代化,稳定农村土地承包关系,培育新型职业农民。比如,坚持就业优先,着力解决结构性就业矛盾,完善创业扶持政策,鼓励以创业带就业,建立面向人人的创业服务平台等。

2.坚持绿色富国、绿色惠民,为人民提供更多优质生态产品。我们党一直高度重视资源节约和生态环境保护工作。20世纪80年代初,我们就把环境保护作为基本国策,“九五”计划决定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十五”计划首次提出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减少的目标。“十一五”规划首次将能源消耗强度和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减少作为约束性指标,提出推进形成主体功能区。“十二五”规划明确提出,把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作为重要着力点,积极应对气候变化,发展循环经济,提高生态文明水平。近年来,尽管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取得重要进展,但经济发展面临越来越突出的资源环境制约,人民群众对良好生态环境的要求越来越迫切。比如,就资源来说,我国重要矿产资源的对外依存度快速上升,2/3的城市缺水,110座城市严重缺水,耕地逼近18亿亩红线;就环境来说,一些重点流域水污染严重,部分城市灰霾天气增多,环境群体性事件频发;就生态状况来说,全国水土流失面积占国土面积37%、沙化土地面积占18%,90%的草原不同程度退化,生态系统破坏带来的自然灾害频发。从源头上、从根本上跨过资源环境这道坎,是保持经济持续发展和提高人民生活质量的必然要求。

《建议》明确提出,坚持绿色富国、绿色惠民,为人民提供更多优质生态产品,推动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协同推进人民富裕、国家富强、中国美丽。《建议》从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加快建设主体功能区、推动低碳循环发展、全面节约和高效利用资源、加大环境治理力度、筑牢生态安全屏障六个方面提出一系列新的制度安排。落实这些举措,将从源头上扭转生态环境恶化趋势,为人民创造良好生产生活环境,推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

3.坚持共享发展,着力增进人民福祉。《建议》提出,要按照人人参与、人人尽力、人人享有的要求,坚守底线、突出重点、完善制度、引导预期,注重机会公平,保障基本民生,实现全体人民共同迈入全面小康社会。比如,坚持普惠性、保基本、均等化、可持续方向,从解决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入手,增强政府职责,提高公共服务共建能力和共享水平。比如,实施脱贫攻坚工程,实施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因人因地施策;扩大贫困地区基础设施覆盖面;推进贫困地区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建立健全农村留守儿童和妇女、老人关爱服务体系。比如,在收入分配上,加大再分配调节力度,缩小收入差距;多渠道增加居民财产性收入。比如,在社会保障上,实施全民参保计划;完善职工养老保险个人账户制度;健全医疗保险制度;推进制度整合,确保困难群众基本生活。比如,在人口政策上,坚持计划生育的基本国策,全面实施一对夫妇可生育两个孩子政策;积极开展应对人口老龄化行动;保障妇女和未成年人权益,健全扶残助残服务体系。可以预期,随着这些重大举措的落实,人们所追求的平等机会、健康生活、安定社会环境等美好愿景将加速实现,全体人民在共建共享发展中将有更多获得感,社会将朝着共同富裕方向稳步迈进。

充分发扬民主,团结亿万群众共同奋斗

经济社会发展要靠政治制度和政治体制来保证。改革开放以来,我们不断加强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进一步保证了广大人民群众依法充分行使自己的民主权利,充分调动了人民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过程中,我们要进一步发展人民民主,维护社会公平正义,保障人民平等参与、平等发展权利,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为夺取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的伟大胜利而奋斗。

1.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必须牢牢把握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根本要求。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根本要求。党的领导是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根本保证。《建议》提出,要完善党领导经济社会发展工作体制机制。注重培养选拔政治强、懂专业、善治理、敢担当、作风正的领导干部,调动各级干部工作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激励广大干部开拓进取、攻坚克难,更好带领群众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要坚持依法执政,加强法治政府建设,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推动发展;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增强全社会特别是公职人员尊法学法守法用法观念,在全社会形成良好法治氛围和法治习惯。

2.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必须充分发扬民主。人民的衷心拥护和支持,人民主人翁精神的充分发挥,是全面小康取得决胜的不竭动力。要充分发扬民主,贯彻党的群众路线,提高宣传和组织群众能力,加强经济社会发展重大问题和涉及群众切身利益问题的协商,依法保障人民各项权益,激发各族人民建设祖国的主人翁意识;加强思想政治工作,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最大限度凝聚全社会推进改革发展、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的共识和力量;巩固和发展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巩固全国各族人民大团结,加强海内外中华儿女大团结。

3.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必须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建设平安中国,完善党委领导、政府主导、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治保障的社会治理体制,推进社会治理精细化,构建全民共建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建议》特别强调,要坚持人民利益至上,加强全民安全意识教育,健全公共安全体系,完善和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和管理制度等,切实维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我们相信,随着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各项举措的落实和战略目标的实现,必将极大地惠及民生、富民强国。

人民主体地位的内涵和实现途径[10]

程元恒

作者简介

程元恒,博士,南京炮兵学院军队政治工作教研室教授,硕士生导师。

核心观点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是亿万人民自己的事业,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宏伟目标,必须紧紧依靠全体人民共同努力。

◆◆人民当家作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和核心,人民享有最广泛、最充分的对国家和社会的管理权、监督权,是人民当家作主的本质特征和内在要求。

◆◆人民既是改革开放的实践主体,也是制度创新的主体。只有尊重人民首创精神,集中群众智慧和力量,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才能获得源源不断的动力。

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就是既最大限度地激发人民的创造活力,又最大限度地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人民的根本利益;既保障人民依法治国、依法管理的主体地位,又保障人民社会监督、权力监督的主体地位;既保障人民改革开放的实践主体地位,又保障人民制度创新的主体地位。

植根人民、造福人民,是我们党90多年奋斗历程的生动写照,也是我们党继往开来的动力源泉。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胜利,必须牢牢把握8个基本要求,其中第一条就是“必须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充分体现了我们党的根本宗旨和执政理念。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一个重要方面就是牢固树立马克思主义群众观,准确把握人民主体地位的丰富内涵和实现途径。

人民是财富创造主体与成果享受主体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是亿万人民自己的事业。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宏伟目标,必须紧紧依靠全体人民共同努力。马克思主义认为,历史活动是群众的事业,人民是推动社会发展的决定性力量。回顾我们党成立90多年来的历史,可以得出这样一个结论:正是伟大的人民创造了彪炳史册的伟业。同时应看到,财富创造主体与成果享受主体应该是统一的。我们党团结带领人民所进行的一切奋斗,归根到底都是为了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必须尊重人民首创精神,最大限度地激发和调动人民创造活力,努力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坚持发展为了人民,是我们党推动科学发展的根本目的。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就要顺应人民过上更好生活的新期待,从满足人的物质文化需要、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出发,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把人民幸福作为第一目标,把人民要求作为第一任务,把人民呼声作为第一信号,深怀爱民之心,恪守为民之责,善谋富民之策,为群众诚心诚意办实事、尽心竭力解难事、坚持不懈做好事。

坚持发展依靠人民。“人民,只有人民,才是创造世界历史的动力。”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主体力量是人民群众,依靠力量是人民群众。坚持发展依靠人民,就要密切联系群众、始终相信群众,倾听群众意见,接受群众评判;全面贯彻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方针,努力营造鼓励人们干事业、支持人们干成事业的良好氛围,最广泛最充分地调动一切积极因素,最大限度地发挥人民群众的聪明才智,放手让一切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

坚持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坚持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坚持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就是努力把改革发展取得的各方面成果体现在不断提高人民生活质量和健康水平上,体现在不断提高人民思想道德和科学文化素质上,体现在充分保障人民享有各方面权益上;坚持维护社会公平正义,逐步建立以权利公平、机会公平、规则公平为主要内容的社会公平保障体系;坚持走共同富裕道路,妥善处理公平与效率、局部与全局、当前与长远的关系,进一步完善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的保障机制,使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地惠及全体人民。

人民是国家管理主体与权力监督主体

人民当家作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和核心。人民享有最广泛、最充分的对国家和社会的管理权、监督权,是人民当家作主的本质特征和内在要求。早在1945年,毛泽东同志就深刻指出:“只有让人民来监督政府,政府才不敢松懈。只有人人起来负责,才不会人亡政息。”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提出:“最广泛地动员和组织人民依法管理国家事务和社会事务、管理经济和文化事业”,“让人民监督权力,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这些论断充分说明,人民既是依法治国、依法管理的主体,同时是社会监督、权力监督的主体,它们统一于人民当家作主的本质特征中,统一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中,统一于坚持人民主体地位的根本要求中。

让人民广泛参与。让人民广泛参与选举、参与决策、参与管理、参与监督,是人民当家作主的重要体现。这就要求进一步健全民主制度、丰富民主形式、完善民主程序、拓宽民主渠道,多层次、多领域扩大人民有序政治参与,保障人民依法行使管理国家事务和社会事务、管理经济和文化事业的权利,保障人民依法实行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保障人民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最大限度地体现人民群众意志、维护人民群众利益,激励人民群众积极投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让人民自我管理。让人民自我管理,是人民当家作主的重要实现途径,也是坚持人民主体地位的内在要求。让人民自我管理,必须高度重视保障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以建立健全与基层群众自治相适应的利益协调机制、诉求表达机制和权益保障机制为抓手,保障基层群众自治组织在决定与群众利益相关的事务、反映群众的利益诉求、维护群众合法权益和参与基层公共事务、公益事业管理方面的合法地位,使广大人民在利益实现和权益保障中增强参与民主政治建设的积极性。

让人民监督权力。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了加强党内监督、民主监督、法律监督、舆论监督的要求。这“四个监督”,归结起来就是要让人民监督权力,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让人民监督权力,关键是将人民监督的具体措施上升到制度层面,使之真正具备法律约束力和强制执行力。广大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应努力培养自觉接受监督的意识,提高主动接受批评的觉悟,严格遵守让人民监督权力的各项制度。

人民是社会实践主体与制度创新主体

实践的观点是马克思主义的首要观点,与时俱进是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品质。推动实践与创新的活力都蕴含在人民群众之中。毛泽东同志曾指出:“群众有伟大的创造力。中国人民中间,实在有成千成万的‘诸葛亮’……我们应该走到群众中间去,向群众学习。”邓小平同志曾说过:“改革开放中许许多多的东西,都是由群众在实践中提出来的。”“农村搞家庭联产承包,这个发明权是农民的。农村改革中的好多东西,都是基层创造出来,我们把它拿来加工提高作为全国的指导。”人民既是改革开放的实践主体,也是制度创新的主体。只有尊重人民首创精神,集中群众智慧和力量,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才能获得源源不断的动力。

到人民中去。人民群众中蕴藏着无穷无尽的创造潜力,蕴藏着促进社会进步的巨大热情和聪明才智。激发人民的首创精神,凝聚人民的智慧和力量,就要使党和政府的重大决策、改革举措、工作部署都从人民的创造性实践中汲取营养,都依靠人民的创造性实践加以落实,使人民的创造愿望得到尊重、创造活动得到支持、创造才能得到发挥。

拜人民为师。拜人民为师、甘做群众的小学生,是我们党领导革命、建设、改革的一条基本经验。这就要求在感情上贴近群众、在思想上尊重群众、在工作上依靠群众、在生活上关心群众,坚持问政于民、问需于民、问计于民,通过各种平台,利用多种形式,深入了解民情,充分反映民意,广泛集中民智,切实珍惜民力,善于从人民群众的实践探索中发现良策、汲取智慧,不断提高各项决策和工作的科学化水平。

为人民服务。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我们党的根本宗旨。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践行这一宗旨,就是要进一步提高为人民服务的质量和水平,保证一切工作开展都着眼于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着眼于保障人民群众依法享有各项权益,着眼于创造人民群众平等发展的社会环境,不断使人民群众得到更多实惠。

坚决走共同富裕之路[11]

卫兴华

作者简介

卫兴华,男,1925年10月生,山西五台县人。1952年于中国人民大学政治经济学专业研究生毕业后留校任教。1984年被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为政治经济学博士研究生导师。历任经济学系系主任、校学术委员会副主任、校学位评定委员会理论经济学分会主席、《中国人民大学学报》总编辑等职。1991年开始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2009年被授予中国人民大学首批荣誉一级教授称号。曾任第三届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经济学科评议组成员、中国《资本论》研究会副会长、全国综合性大学《资本论》研究会会长、中国工商行政管理学会常务理事等。

核心观点

◆◆共同富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内容和根本目的,是社会主义最本质的规定,是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条件和要求。

◆◆社会主义要实现全体劳动人民的共同富裕,“让所有劳动者过最美好最幸福的生活”,这是社会主义区别于以往一切社会制度的本质所在。

正确把握共同富裕的内涵和实现途径

共同富裕是一个相对概念而不是绝对概念,因为难以提出一个衡量共同富裕的绝对标准。需要分清把握共同富裕的几个不同层次。

1.将走共同富裕道路同共同富裕目标的实现区别开来。当一个生产力落后的国家,在特殊条件下建立了社会主义制度时,即使实行了公有制,共同富裕也只能是作为发展的目标去努力实现。如果是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建立了社会主义制度,由原来的贫富两极分化转向共同富裕,也有一个逐步实现的过程。只不过转变过程可以缩短一些而已。就我国来说,目前讲共同富裕,主要是指走共同富裕道路,向着共同富裕目标不断迈进。目标实现时间的长短,要看生产力发展的状况和财富增长的状况。走共同富裕的道路,就需要采取一系列的保障和改善民生的措施,在把蛋糕不断做大的同时,重视分好蛋糕,将发展的成果惠及广大人民。在这个问题上,存在不同的见解:有的认为,生产决定分配与消费,先生产,后消费。因此应重在发展生产,做大蛋糕。另一种意见认为,社会主义的根本目的是共同富裕,特别在当前收入差别过大的发展趋势下,应重在公平分配,分好蛋糕。还有人认为,实行市场经济,市场调节分配收入,必然会产生收入差别扩大,这是正常的,不必大惊小怪。另有人认为,一个国家在起飞过程中,根据倒U分配理论,先产生收入差距扩大趋势,发展到一定阶段,差距就会缩小。笔者认为,既要重视做大蛋糕,又要重视分好蛋糕,应把两者统一起来。从过程的顺序来说,只有先做好做大蛋糕,才谈得上分好分大蛋糕。但从两者的关系上来讲,应将做好做大的蛋糕,及时进行公平分配。公平分配蛋糕,有利调动劳动积极性,把蛋糕做得更大更好。蛋糕不光是大小问题,还有质量好坏问题。

2.共同富裕不是均等富裕。即使消灭了剥削和贫富分化,都凭劳动和贡献获得收入,并且随着生产力的快速发展和财富的相应扩大,大家的收入都不断增加,逐渐走进富裕了,富裕的程度也是有差别的,住房的面积大小、级别的高低,会有区别;汽车的大小与质量不会划一;衣食的质量、品味也会不同;银行存款的多少也会有差异。能力大、才智高、贡献大的会更富裕一些,这是合理的。奖勤罚懒、奖优罚劣、按劳分配、按对国家和社会的贡献分配,依然是社会主义的原则。

3.怎样把握和实现党的十八大报告强调“共同富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原则”的重要意义和走向?十八大报告的这一规定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坚持走共同富裕的道路,就是坚持走社会主义道路。为了实现共同富裕,就需要有一系列的战略和政策措施。概括起来,依然是狠抓建设社会主义的两大环节:一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又好又快地发展生产力,夯实共同富裕的物质基础;二是巩固和完善基本经济制度,坚持两个“毫不动摇”,搞活、搞好和发展公有制经济,夯实共同富裕的制度基础。十八大报告的总题目是“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其所阐述的有关经济社会建设的内容,都是以发展为手段、实现共同富裕为目的。报告的第一部分提出必须清醒地看到我们经济社会生活中亟待解决的困难:发展中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问题依然突出,科技创新能力不强,产业结构不合理,农业基础依然薄弱,资源环境约束加剧,制约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较多,深化改革开放和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任务艰巨;城乡区域发展差距和居民收入分配差距依然较大;社会矛盾明显增多,教育、就业、社会保障、医疗、住房、生态环境、食品药品安全、安全生产、社会治安、执法司法等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较多,部分群众生活比较困难等。论述的前一段是概述发展生产力中存在的需要解决的困难问题;后一段是概述在保障和解决民生问题、走共同富裕道路中亟待解决的困难。

实现社会主义共同富裕需有物质保障和制度保障。物质保障就是快速发展生产力,实行科学发展,重质量,重效益;制度保障就是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制度,既不走封闭僵化的老路,也不走改旗易帜的邪路。十八大报告将坚持走共同富裕的道路同坚持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和分配制度紧密联系在一起。为了坚持走共同富裕道路,就“要坚持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和分配制度”。什么是“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我国宪法明确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是生产资料的社会主义公有制,即全民所有制和劳动群众集体所有制。社会主义公有制消灭人剥削人的制度,实行各尽所能、按劳分配的原则”。宪法将“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作为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两个概念并列提出。后者的内容是:“国家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初级阶段的分配制度是:“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只有坚持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制度和社会主义按劳分配制度,才能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和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邓小平明确告诉我们:“我们在改革中坚持了两条,一条是公有制经济始终占主体地位,一条是发展经济要走共同富裕的道路,……只要我国经济中公有制占主体地位,就可以避免两极分化。”离开了公有制为基础或为主体,搞私有化,就必然是两极分化,不可能实现共同富裕。“不走改旗易帜的邪路”,首先就是不走私有化的邪路。

4.共同富裕作为一个相对概念,是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由低到高不断推进的过程。从全社会人民之间的收入和生活水平来看,即使达到了共同富裕的水平,富裕的层次也会有区别,而且,不同人们之间的富裕层次也不会固定不变,会有交叉和转化。从经济社会发展的过程来看,在现实社会主义社会和未来共产主义社会中,共同富裕的水平,依然是一个随着生产发展和财富增加不断提高的过程。可以初步判断,我国会经历一个由初级共同富裕到中级共同富裕再到高级共同富裕的历史过程,实现初级共同富裕,不需要达到目前发达国家的人均GDP 5万美元以上,只要缓和乃至消除了两极分化,实现了分配公平,按照目前的购买力水平,人均收入达到1.5万美元左右,就可以进入初级共同富裕阶段。高级共同富裕阶段,应是共产主义社会的事情。

5.实现共同富裕的难点是什么?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建设和科学发展过程中,会碰到这样那样的障碍和困难,需要不断克服。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调整经济结构,不是摆着平坦大道可任你顺利前进的事情。实现共同富裕,除了要解决发展方面的难题外,更重要的是会碰到怎样坚持和发展公有制为主体和按劳分配为主体的制度性难题。当前,我国私营经济和外资经济已占国民经济的很大比重,城乡70%到80%的职工在非公经济中就业。私营外资企业是资本主义经济,资本利润和雇佣劳动力的收入是天然对立的。根据近几年的统计资料,部分私营外资企业工人的平均工资收入,只及国有企业职工收入的一半多,不少企业侵犯职工的正当权益。当然,多数私营企业依法经营,关心和维护职工权益,热心于公益和慈善事业,值得肯定和赞许。但一般说来,私有制经济或资本主义经济会产生贫富分化,难以实现社会主义所要求的共同富裕。而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不能放弃作为社会主义本质规定和根本原则的共同富裕。所以,在一定历史阶段,只能实现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共同富裕。从私营经济中产生的几十亿、几百亿的富豪,需要依法保护其财产,也不能限制富豪的人数增加和其财富的进一步扩大。只能从两方面致力于共同富裕:一方面重在保障和改善低收入劳动者的生活状况,特别是困难群体的民生问题,让广大劳动人民衣食住行的基本生活条件获得保证,充分享受经济社会的发展成果;另一方面,对富人阶层而言,应多交点税收,多行善举,多承担社会责任,多关心困难群体。特别是私营和外资企业,应多给职工提高工资和福利,保障职工权益。这样,初级层次的共同富裕也基本可以达到。

重视和强调走共同富裕道路,本是科学社会主义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应有之义。面对当前收入分配差距过大的趋势,强调和着力于共同富裕,更具有重要理论和现实意义。但是,在着力于保障和改善民生,提高人民收入和生活水平,提高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让人民过上好生活”,描绘出未来共同富裕的美好愿景时,不要在宣传中形成一种激励广大群众不实际的片面期待与需求,忽视了另一重要方面,即广大劳动人民群众应为建设社会主义和美好家园,“各尽所能”,齐心奋斗,为社会多做贡献。正如习近平同志所讲的:“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人世间的一切幸福都需要靠辛勤的劳动来创造。”从长远的发展趋势来看,劳动者应主要靠提高文化知识和科技水平,靠自己更多更好的劳动和才智贡献,获得更多的收入。在齐心协力做大蛋糕的同时,每人分得更大的一块。这也是社会主义应有之义。

着力解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民生“短板”[12]

李培林

作者简介

李培林,男,1955年生,山东济南人,十八届中央候补委员,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学部委员、社会学研究所所长,《社会学研究》主编。先后在《中国社会科学》等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200余篇,出版学术专著10多部,主持国家重大研究课题10余项。

核心观点

◆◆在“四个全面”的战略布局中,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我们的战略目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制度优越性,归根结底要体现为国家综合实力不断增强和人民生活较快改善。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在农村、特别是在贫困地区。没有农村的小康,特别是没有贫困地区的小康,就没有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我国的人口结构正在发生巨变,老龄化的速度比原来预测的要快许多,老龄化问题从一个中长期问题演变成需要立即着手解决的新问题。

◆◆就业是民生之本,要千方百计扩大就业,就业一旦出现问题,会造成社会问题的连锁反应。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在这“四个全面”的战略布局中,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我们的战略目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制度优越性,归根结底要体现为国家综合实力不断增强和人民生活较快改善。现在,我国距离2020年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还有5年多的时间,如期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为到本世纪中叶基本实现现代化打下坚实的基础,是进一步体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重要任务。

从目前的实际发展进程来看,在社会建设和民生方面,要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还有一些“短板”,我们必须认清这些“短板”的症结所在,拿出有力的措施切实加以解决,让人民群众有更多获得感。

一、民生“短板”发生的阶段性变化

改革开放37年来,我国人民生活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代表生活水平的“三大件”,从改革开放初期的自行车、手表、缝纫机,到上世纪90年代的电视机、电冰箱、洗衣机,再到现在的住房、汽车、保险,变化之快超出想象。与此同时,民生的“短板”也发生了深刻的阶段性变化。

1.民生“短板”从温饱问题向生活质量问题转变。

我国已经跨越生活的温饱阶段,解决13亿多人口的吃饭问题,对一个发展中的人口大国来说,是一项了不起的成就。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生活质量提出更高的要求。居民生活消费层级不断提升,以房、车、休闲、旅游、通讯、网购引领的新型大众消费此起彼伏,健康、食品安全、水和空气清洁、满意度、幸福感等都成为衡量生活质量新指标,一个更加注重生活质量的新阶段已经开始。

2.民生“短板”从收入增长速度向收入分配机制转变。

上世纪80年代中期以后,相当长一段时期内,我国城乡居民的收入增长速度一直低于GDP的增长,近几年这种情况开始发生变化,城乡居民的收入增长出现与GDP增长同步和跑赢GDP的情况。在劳动力供求关系发生深刻变化的背景下,劳动工资的平均水平,特别是初级劳动力市场的平均工资水平在快速增长。但收入差距过大、有效激励不足、分配不合理不公平现象比较突出、中等收入者比例较低等始终是一个“短板”问题,到2020年实现橄榄型分配格局任务艰巨。建立公平合理的收入分配机制,理顺收入分配的秩序,关乎民生大事,关乎发展方式转变,关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制度完善。

3.民生“短板”从就业总量问题向就业结构问题转变。

我国就业总量的压力目前已有所缓解,一是政府采取有效措施促进就业取得明显成效;二是就业弹性较大的第三产业快速发展,我国经济产出总量中第三产业比重超过了第二产业,发挥了就业拉动作用;三是劳动力市场的供求关系发生深刻变化,劳动年龄人口的比重和劳动力人口总量都已开始下降。但就业结构问题进一步凸显,以大学生为主的青年就业面临严峻形势,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由于农村劳动力的普遍老龄化遇到更大的困难。在我国经济增长下行的情况下,就业政策选择必须高度关注这一新的变化趋势。

二、民生“短板”的焦点、热点、难点问题

1.收入差距过大是民生“短板”的焦点问题。

改革开放以后,为了打破长期以来低效率的“大锅饭”分配体制,我国实行了“让一部分人和地区先富起来”的大政策,极大地激发起广大群众的生产积极性,资源配置效率大幅度提高。但与此同时,城乡、地区和社会成员之间的收入差距也不断扩大,成为引发各种社会问题的深层原因,也引起广大群众的不满,解决收入差距问题的呼声很高。近年来,我国采取了一系列措施调整收入分配,衡量收入分配差距的基尼系数2008年达到最高点0.491之后开始回落,到2014年已经连续6年收入差距在缓慢缩小。这种回落得益于三个重要因素:一是作为收入差距主因的城乡差距开始缩小,农民人均纯收入已经连续4年增长速度快于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014年城乡收入差距13年来首次降至3倍以下;二是区域差距得到控制,相对发展滞后的中西部地区已经连续近10年经济增长速度快于比较发达的东部地区;三是在初级劳动力供给出现结构性短缺的背景下,农民工工资出现持续增长的态势。这种收入差距缩小趋势是否能够稳定持续还不是很确定,如何在效率和公平之间达成均衡难度很大。调整收入分配结构会触动一些刚性利益格局,但目前无论从改善民生、维护社会和谐稳定,还是从转变发展方式、激发社会活力来说,解决收入分配机制这一民生“短板”的焦点问题都已势在必行。

2.大学生为主的青年就业是民生“短板”的热点问题。

温饱问题解决以后,就业成为我国最大的民生问题。我国劳动力市场的一个突出特点,就是所谓“蓝领”就业市场与“白领”就业市场的分割。一方面,目前“蓝领”就业市场的供求关系出现深刻变化,供大于求的局面开始扭转,中国的失业率在经济增长速度下行的情况下并没有出现显著恶化,反映真实失业情况的城镇调查失业率,与统计口径有一定局限的城镇登记失业率非常接近,约在5%左右,这在过去经济增长速度下行的时候是从未有过的,可以说是一种意外的惊喜。另一方面,“白领”就业市场仍然呈现明显的供大于求,尽管我国服务业快速发展,但现代服务业增加的就业岗位仍然满足不了不断增长的大学毕业生求职需求,以大学生为主的青年就业,成为扩大就业的重点人群。

3.减贫是民生“短板”的难点问题。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在农村、特别是在贫困地区。没有农村的小康,特别是没有贫困地区的小康,就没有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数亿人摆脱了贫困,为全球反贫困事业作出重要贡献,得到相关国际组织和世界舆论的高度评价。进入21世纪后,中国的农村扶贫开发工作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从2011年开始,中国把农村扶贫标准大幅度提高到人均纯收入2300元/年,这大概已经相当于按购买力平价计算每人每天收入2美元的国际贫困标准。按此新标准计算,我国贫困人口从2012年的9899万人减少到2014年的7017万人,年均减贫1400多万人。按此速度计算,到2020年可以实现基本消除贫困的目标。但目前我国7000多万贫困人口,大部分分布在18个集中连片贫困地区,这些地区或是自然资源贫乏,或是生态环境脆弱,或是生存条件恶劣,而且往往基础设施落后,产业发展严重滞后,减贫难度比过去大幅度增加。

4.老龄化是民生“短板”的新问题。

我国的人口结构正在发生巨变,老龄化的速度比原来预测的要快许多,老龄化问题从一个中长期问题演变成需要立即着手解决的新问题。目前60岁以上老年人数量已超过2亿人,占总人口的近15%,而且现在每天有2.5万人迈入老年,改革开放以来社会负担系数(老人和儿童占总人口的比例)持续下降的趋势出现转折。人口老龄化对中国的养老保障体制提出严峻挑战,面对家庭的小型化趋势和独生子女的新一代,中国千百年来的家庭养老模式和社会伦理规范都在发生变化。庞大的养老规模需要巨额资金,但我国必须迅速建设广泛覆盖的社会养老安全网,同时又要防止福利的快速增长成为经济增长的沉重负担,处理好养老保障水平刚性增长与经济发展周期波动的矛盾,成为中国在发展中要应对的重要挑战。

三、解决民生“短板”的政策选择和举措

1.深化改革,下大力气理顺收入分配的秩序。

我国收入分配的调整面临很好的时机,城乡和区域收入差距扩大的趋势开始扭转,民众对收入差距的态度趋于理性。要抓住有利时机,全面深化改革,争取用五年的时间,调整收入分配结构,理顺收入分配的秩序,促进社会公平正义与社会和谐。一是在今后的发展中要确保城乡居民收入增长与经济增长同步,如期实现到2020年城乡居民收入水平比2010年翻一番的目标;二是千方百计提高农民的收入,特别是提高农民的财产性收入,大胆试点,分布有序进行,努力盘活乡村沉淀的资产,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服务要下乡,国土规划不能忘掉农村,要让农村居民逐步过上城镇生活质量的日子;三是要逐步建立全国统一的公务员薪酬标准,在参照企业管理人员工资水平、地方平均工资水平和物价指数的基础上建立公务员的工资正常增长机制。

2.就业和创业相结合,努力增加就业岗位。

就业是民生之本,要千方百计扩大就业,就业一旦出现问题,会造成社会问题的连锁反应。一是要进一步完善劳动力就业市场,拆除劳动力进入市场的各种门槛;二是进一步转变产业结构,增加新型服务业和制造业的就业岗位;三是实施大力扶持吸纳就业较多的中小企业和小微企业的信贷、税收等政策;四是把农民工技术培训放在重要位置,提高农民工纵向流动的能力;五是把鼓励创业放在与鼓励就业同等重要的位置,积极发展以互联网、物联网等为平台的新型灵活就业形式。

3.以减贫结果为导向,实施精准扶贫战略。

以减贫结果为导向,就是要将扶贫资金分配与扶贫目标任务、减贫效果挂钩,扶贫资金不能以任何理由被挪用,更不能“打水漂”。所谓精准扶贫,一是要精准识别贫困对象,扶贫资金要落实到户,不能冒领,不能随意扩大扶贫范围,也不能把贫困县帽子当作获取扶贫资金的路子,让扶贫资金在阳光下运行;二是要精准实施扶贫措施,认真总结扶贫经验,根据不同情况因地制宜,抓住关键“短板”,采取开发扶贫、生态扶贫、移民扶贫、教育扶贫、基础设施建设扶贫、信贷扶贫、项目扶贫等不同措施;三是精准制定减贫目标的路线图、时间表,决不能让贫困地区和贫困群众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中掉队。

4.发展“银发”事业产业,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

随着我国老龄化水平的提高,人口的平均预期寿命、人均受教育水平、人均经济社会发展产出能力也在提高,所以不能完全把老龄化看作负面因素,要积极发掘老龄人口的潜力。要认真研究人口结构的深刻变化和变化速度,充分考虑抚养成本和生育观念的转变对生育意愿和生育行为的影响,适时采取全面放开二孩生育政策。要精准评估就业要求与延长退休年龄之间的均衡,分步骤、分阶段实施渐进延长退休年龄政策,从脑力工作岗位向体力工作岗位延伸。

建立更加公平更可持续的社会保障制度[13]

楼继伟

作者简介

楼继伟,男,汉族,1950年12月生,浙江义乌人,1973年3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68年2月参加工作,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数量与技术经济系经济系统分析专业毕业,获经济学硕士学位。现任财政部部长、党组书记。

核心观点

◆◆建立更加公平更可持续的社会保障制度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内容。

◆◆建立更加公平更可持续的社会保障制度必须按照“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总体部署,坚守底线、突出重点、完善制度、引导预期,以大力推进体制机制创新、合理界定政府与市场职责为主线,以确保制度更加公平更可持续和增强制度的统一性、规范性为着力点,以促进精算平衡、强化激励约束、推动制度整合、完善筹资机制为核心,确保社会成员合理分享改革发展成果。

◆◆建立更加公平更可持续的社会保障制度要全力抓好养老和医疗两大重点,统筹社会救助体系建设,进一步深化社会保障制度改革。

建立更加公平更可持续的社会保障制度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内容

社会保障是人民群众的“安全网”、社会运行的“稳定器”和收入分配的“调节器”,具有优化资源配置、促进社会公平和保障国家长治久安的作用。经过长期努力,特别是“十二五”时期的攻坚克难,我国社会保障体系有了长足发展,基本形成社会保险、社会救助、社会福利和慈善事业相衔接的总体框架。

制度体系日趋健全。“十二五”时期,全面建立城镇居民养老保险、城乡居民大病保险、疾病应急救助、临时救助等制度,涵盖各类群体、针对各类基本需求的社会保障制度体系基本形成。

体制改革深入推进。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改革顺利实施,不同性质单位基本制度安排的“双轨制”问题正在解决。新农保和城居保整合为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改革医保付费方式,规范医疗服务行为,控制医药费用不合理增长。

保障人群持续增加。截至2014年底,职工和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参保人数分别达3.1亿和4.7亿,比2010年底增长34.8%和319.6%。职工医保、居民医保和新农合三项基本医保参保人数超过13亿,总参保率在95%以上。其他社会保障制度受益人群也不断增加。

保障水平明显提高。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的基本养老金月平均水平2015年达到2200多元,是2010年的1.7倍。职工医保、城镇居民医保和新农合政策范围内住院费用报销比例2014年比2010年平均提高约10个百分点。城市和农村低保平均标准分别由2010年底的每人每月251元和117元提高到2014年的411元和231元。

但也应看到,目前社会保障制度设计和运行还存在一些深层次矛盾和问题。在经济进入新常态以及人口老龄化、新型城镇化加快推进的背景下,这些矛盾和问题会成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制约因素,突出表现在:一是社会保险制度没有体现精算平衡原则,基金财务可持续性较差。“十二五”时期,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支出年均增长18.6%,收入年均增长12%,支出比收入增幅高出6.6个百分点;全国职工医保基金和城乡居民医保基金支出增幅比收入增幅分别高出2.5和5个百分点。二是政府、企业、个人以及中央和地方之间责任分担机制不合理,收入保障和提供医疗卫生等公共服务的职责过度向政府集中,医疗卫生和社会保障服务机构运行机制比较僵化。三是制度条块分割,不同社会保障政策之间以及社会保障政策与其他政策之间的衔接配套有待加强,碎片化问题突出。这就要求进一步改革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增强社会保障制度的公平性和可持续性,使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

建立更加公平更可持续的社会保障制度必须遵循的基本原则

“十三五”时期,社会保障改革发展要贯彻落实中央精神,按照“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总体部署,坚守底线、突出重点、完善制度、引导预期,以大力推进体制机制创新、合理界定政府与市场职责为主线,以确保制度更加公平更可持续和增强制度的统一性、规范性为着力点,以促进精算平衡、强化激励约束、推动制度整合、完善筹资机制为核心,确保社会成员合理分享改革发展成果。

立足基本国情,以保基本为优选目标,防止高福利倾向。我国仍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生产力发展水平总体较低,社会保障事业发展的经济基础较弱。同时,我国人口年龄结构将发生显著变化,在总和生育率下降与人均预期寿命延长等因素的推动下,老年人口占比不断上升,老年人口高龄化日益突出。社会保障制度建设要合理把握改革力度和进度,根据经济社会发展基本情况以及个人、企业和财政等方面的承受能力,以满足人民群众基本需求为目标,合理确定社会保障项目和水平。要防止脱离经济社会发展和社会结构的实际情况,超出财政承受能力,以拔苗助长的方式推进社会保障制度建设和提高保障待遇水平,避免重蹈一些国家陷入“高福利陷阱”的覆辙。

坚持精算平衡,增强制度可持续性,防范经济社会风险。精算平衡是社会保险的基本原则。宏观上,要根据人口、经济等因素合理确定并及时调整社会保险政策特别是待遇计发办法,确保基金中长期收支平衡;微观上,要使参保者的缴费与收益密切挂钩,实现激励相容,调动其参保缴费的积极性。进一步深化社会保障特别是社会保险制度改革,要按照精算平衡原则,对现有政策进行系统梳理和评估,坚持公平与效率、权利与义务、统一性与灵活性相结合,科学合理设定制度参数、待遇计发办法,促进社会保险基金自求平衡,实现制度长期稳定运行。

加强制度整合,提升制度公平性,防止结构性矛盾和社会不公。在坚持不懈地推进单项社会保障制度改革完善的同时,更加注重从整体上进行制度的顶层设计,实现各项制度的有效整合和成熟定型。按照“全覆盖”的要求,进一步提高养老、医疗和其他社会保险制度的参保缴费率,扫除参保“盲点”和“死角”,防止重复参保;推动社会救助和福利制度实现应保尽保;通过优化整合制度、加强政策衔接、提高统筹层次,有效解决社会保障制度碎片化问题;逐步弱化城乡之间、地区之间、群体之间社会保障政策和待遇水平差异,进一步体现公平性。

注重责任分担,合理均衡各社会主体之间的责任,防止过分增加全体纳税人负担。建立更加公平更可持续的社会保障制度,需要全社会共同努力。充分发挥政府、企业、个人的作用,形成强大合力。适度均衡责任分担,市场机制能够提供的保障职能,政府不要越俎代庖;该由个人和单位承担的社会保障责任,政府不要大包大揽,防止责任过度向政府集中,实际上是让全体纳税人担责。建立健全多层次保障体系,以社会救助为托底层,社会保险为主体层,社会慈善、企业年金、职业年金和商业保险为补充层,加强各层次之间的衔接。适时适当降低社会保险费率,为补充保险留出发展空间。合理划分政府间社会保障事权,按照外部性、信息复杂性和激励相容“三原则”,根据养老、医疗卫生、社会救助等事务的特点,合理确定中央和地方政府的支出责任。大力推进政府购买服务和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积极引导社会力量和社会资本参与提供养老、医疗卫生、社会救助等服务。

建立更加公平更可持续的社会保障制度的主要任务

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建议》围绕建立更加公平更可持续的社会保障制度,提出了一系列重要任务。要按照《建议》作出的改革部署,全力抓好养老和医疗两大重点,统筹社会救助体系建设,进一步深化社会保障制度改革,确保按期完成各项改革任务。

加快推进养老保险制度改革。一是完善职工养老保险个人账户制度。建立透明易懂的收付制度,加强个人缴费与待遇水平之间的联系,做到多缴多得、长缴多得,鼓励参保缴费。随着退休人员预期寿命的延长,合理调整个人账户养老金计发月数。改进个人账户记账利率办法,研究完善个人账户余额继承政策。同时,进一步健全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参保缴费激励约束机制。二是实现职工基础养老金全国统筹。统筹考虑制度设计、中央与地方事权和支出责任划分等相关问题,积极稳妥推进职工基础养老金全国统筹,增强调剂基金余缺能力。三是丰富社会保险基金收入来源渠道。拓宽社会保险基金投资渠道,推进基金市场化、多元化、专业化投资运营。逐步提高国有资本收益上缴公共财政比例,2020年提高到30%,更多用于保障和改善民生。划转部分国有资本充实社保基金。四是渐进式延迟退休年龄。综合考虑我国人口结构、就业结构变化趋势和社会保障可持续发展要求,出台渐进式延迟退休年龄政策。五是加快发展补充养老保险。完善企业年金和职业年金个人所得税递延纳税政策,扩大个人税收递延型商业养老保险试点,鼓励职工参加个人储蓄性养老保险,推动建立多层次养老保险体系。六是建立基本养老金合理增长机制。以职工和居民收入为基础合理确定基本养老金水平,建立综合考虑收入增长、物价变动等主要因素的正常调整机制。

改革医疗保险制度。一是健全医疗保险筹资机制和报销比例调整机制。建立居民医保和新农合筹资水平与医疗费用增长速度以及其他相关因素合理挂钩的科学调整机制。合理强化医保个人缴费责任,增强居民医保和新农合制度的社会保险属性。研究实行参加职工医保的退休人员缴费政策。坚持适度保障原则,建立与筹资水平相适应的报销比例调整机制。二是全面实施城乡居民大病保险制度。完善大病保险制度,覆盖所有城镇居民医保、新农合参保人群,与医疗救助等制度紧密衔接,共同发挥托底保障作用,有效防止发生家庭灾难性医疗支出。三是发挥医保控费作用。改革医保支付方式,推进按人头付费、按病种付费和总额预付等复合付费方式,控制医疗费用不合理快速增长。鼓励商业保险机构参与医保经办。改进个人账户,采取门诊统筹报销模式,对费用较高的慢性病和门诊大病给予更好保障,提高医保基金使用效益。实现跨省异地安置退休人员住院医疗费用直接结算,为参保群众提供便捷服务。四是整合基本医疗保险制度。理顺居民医保和新农合管理体制,加快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整合步伐。将生育保险和基本医疗保险合并实施,降低运行成本。五是鼓励发展补充医疗保险和商业健康保险。积极鼓励发展企业和个人共同负担的补充医疗保险以及个人投保的商业健康保险,建立多层次医疗保障体系。在落实对基本医疗保险、补充医疗保险税收优惠政策的基础上,完善个人购买商业健康保险的个人所得税税前扣除优惠政策。

统筹社会救助体系建设。加强社会救助政策衔接,专项救助不再锁定低保对象,减少福利捆绑,针对救助对象医疗、住房、就业、教育等方面的特殊情况提供差别化救助。实行扶贫政策和低保政策有效衔接,对贫困人口应保尽保。整合基本生活救助制度,针对现行社会救助政策“单向叠加”、不同制度对同一困难类型或同一类救助对象重复保障的问题,统一按困难类型划分社会救助制度。制定和完善救助申请对象财产信息核查办法,建立跨部门、多层次的救助申请家庭经济状况核对机制。合理划分中央和地方政府的基本生活救助支出责任,并由中央和地方分别负担不同的救助项目或救助对象支出,以发挥中央促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和地方掌握信息优势的两个积极性。支持发展慈善事业,积极引导社会力量参与社会救助。

走好群众路线创新扶贫机制[14]

张硕辅

作者简介

张硕辅,男,汉族,1965年8月生,湖南长沙人,1988年6月参加工作,1984年6月入党,研究生学历,工学博士学位,高级工程师。现任云南省常委、省纪委书记。

核心观点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国梦,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在农村,最硬的“骨头”在贫困地区。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面对新形势新任务,要善于研究和把握群众工作的特点和规律,创新工作方法,把群众工作做深做细做实,增强群众工作的亲和力和感染力,提高群众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扶贫要把握好群众路线生命线,在群众路线基础上创新机制。

习近平总书记在考察扶贫工作时指出:“消除贫困、改善民生、实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对困难群众,我们要格外关注、格外关爱、格外关心,千方百计帮助他们排忧解难,把群众的安危冷暖时刻放在心上,把党和政府的温暖送到千家万户。”这一重要讲话,彰显了习近平总书记的为民情怀,赋予了党的群众路线新的时代内涵。

党的群众路线是做好新时期扶贫工作的生命线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国梦,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在农村,最硬的“骨头”在贫困地区。回应贫困地区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迫切愿望,满足贫困群众的利益诉求,要求我们必须传承好党的传家宝,把走好群众路线作为新时期创新扶贫工作的生命线。

创新扶贫机制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迫切要求。没有贫困地区的小康,就不可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在新的历史起点上,作为农业大省的湖南,面临城乡发展不平衡、资源要素分配不合理等突出问题,全省仍有农村贫困人口640万,51个国家和省扶贫开发工作重点(片区)县,尤其是大湘西和湘东地区有近40个贫困县。紧紧依靠群众,创新扶贫机制,加快贫困地区和少数民族地区发展,帮助困难群众尽快脱贫致富,是湖南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紧迫任务,必须以时不我待的紧迫感和责任感,切实抓好新时期的扶贫机制创新。

走好群众路线是新时期扶贫开发的重要法宝。从新时期扶贫开发的实际出发,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联合下发了《关于创新机制扎实推进农村扶贫开发工作的意见》。《意见》的一大鲜明特色,就是始终贯穿群众路线,从精准识别、精准帮扶、精准管理等方面,对创新扶贫开发机制提出了新要求。群众路线是党的生命线和根本工作路线,做好新时期扶贫开发工作,必须站稳群众立场、树立群众观点、把握群众方法、集中群众智慧、体现群众意愿。

扶贫攻坚事关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贫困地域广、贫困程度深、扶贫任务重,是湖南扶贫开发工作面临的突出问题。我省贫困地区大多集中在民族地区和革命老区,解决贫困问题,不仅是经济问题,而且是政治问题、社会问题、民族问题。然而,对于如此重要的问题,少数地方、少数干部从思想上到行动上作风上仍有不小差距。在推进新时期扶贫工作中,如果不用真情、不察实情、不出真招,不仅得不到实效,而且很可能使贫困群众与党和政府之间形成一堵墙,把党和人民群众隔开。做好新时期扶贫开发工作,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然要求,事关我们党执政兴国,事关人民幸福安康,事关党和国家长治久安。

在坚持党的群众路线中创新扶贫机制

习近平总书记对做好新形势下的群众工作作出一系列重要论述,强调“面对新形势新任务,要善于研究和把握群众工作的特点和规律,创新工作方法,把群众工作做深做细做实,增强群众工作的亲和力和感染力,提高群众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这为我们在扶贫工作中走好群众路线,探索适合贫困地区脱贫发展的路径、模式和方法,指明了方向,提供了遵循。

放下架子,构建听取民意的调研识别机制。习近平总书记亲自深入湖南湘西、河北阜平县等贫困山区摸实情、谋良策,在困难群众家里搞调研、解民忧,为我们做好扶贫工作作出了表率。要真正把贫困地区的“穷根”挖出来、找到脱贫治穷的对策,就必须放下架子,拜群众为师。现在,大量信息网上能查,许多情况电话可问,但扶贫对象具体是谁,贫困原因、自身条件、脱贫意愿是什么等,不可能通过上网和打电话就能知晓清楚、把握准确。因此,我们的农村扶贫干部,不能以上网代替下乡、以通话代替见面。只有深入扎实调查研究,才能听到“原生态”的声音,体察群众疾苦,密切干群关系,做出顺民意、得民心的决策和实事。要从思想和感情深处真正把人民群众当亲人、当先生,了解民意,虚心求教,不能嫌群众说话逆耳,嫌农民土气,不能自认为情况熟悉,带着答案下乡找印证。对涉及农村困难群众切身利益的重大决策,要充分听取困难群众的意见和建议,充分考虑困难群众的承受能力。

找准路子,建立精准扶贫的工作机制。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国家级扶贫开发重点县要把减少扶贫对象作为首要任务,坚定信心,找准路子,加快转变扶贫开发方式,实行精准扶贫。走精准扶贫的路子,是扶贫工作机制的重大创新。开展精准扶贫,就要深入每个贫困户,帮助分析致贫原因,落实帮扶责任,制定差异化的扶持政策和帮扶项目,帮助贫困村、贫困户编制“一对一”的脱贫计划和产业发展规划。要改进扶贫工作方式,改过去“面”上扶贫为“点”上扶贫,建立健全扶贫规划、项目、干部到村到户到人的精准扶贫工作机制,使之与扶贫对象精准对接。要改善基础设施建设积极“输血”,帮助发展产业促进“造血”,帮助贫困地区和贫困农户“强身健体”,激活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内生脱贫发展潜力。

走活棋子,创新社会参与机制。政府主导是我国扶贫开发的最大特色和根本保证。打好扶贫攻坚战,是对各级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能不能坚持党的宗旨、践行党的群众路线的重大考验,是贯穿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一项重要任务。在坚持政府主导的同时,要积极动员引导全社会各方面力量伸出援手,以多种形式参与扶贫开发,开展科技帮扶、助残帮扶、教育帮扶、生态帮扶、军警共建帮扶等形式多样、各具特色的扶贫济困活动,形成积极自愿帮扶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的良好社会风尚,构建起全社会共同参与的大扶贫开发机制。

扑下身子,健全干部下乡帮扶机制。要怀着“民苦我忧、民贫我愧”之心,带着感情、带着热情、带着责任,扑下身子,真心帮扶,对帮扶对象思想上关心、经济上资助、技能上培训、生活上照顾、精神上慰问,以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艰苦奋斗的实际行动,全力打好扶贫开发这场硬仗。要做好示范带动,不仅“身入”,更要“心入”,一级做给一级看,一级带着一级干,切实把驻村扶贫作为增强服务群众本领的重要途径,切实把贫困群众当家人,把贫困群众的事当家事,不“摆样子”、不“走过场”。开展“认穷亲”活动,与贫困群众结对帮扶,通过精神扶志、能力扶技、生活扶贫、经济扶业等措施,真正为“穷亲戚”排忧解难,把转变干部作风与服务困难群众紧密结合起来,使之付诸实践、见诸行动、取得成效。

用好尺子,完善资金管理和考核机制。扶贫资金管理和考核机制,直接关系扶贫成效。不论是扶贫资金管理分配,还是扶贫工作考核验收,都要走群众路线,让群众管理、群众监督、群众评判。要完善扶贫资金管理机制,突出贫困村的特色与优势,制定脱贫规划,拿出发展措施,对贫困村、贫困户实行扶贫资金优先安排、脱贫项目优先贷款、特困群众优先培训“三优先”政策。要完善扶贫工作考核机制,严格按制度规矩办事,明确扶贫帮困工作纪律,坚持日常考核与集中考核相结合,对扶贫工作中的好做法好经验好典型及时发现推广。同时,对干部下基层、办实事进行群众满意度测评,把驻村干部及相关领导干部的扶贫工作考核结果作为干部选拔任用的重要依据,完善激励机制,更好地推动扶贫事业健康发展。

精准扶贫才能精准脱贫[15]

李小云

作者简介

李小云,中国农业大学人文与发展学院原院长、公共管理学院原院长。主要研究领域为农村发展、扶贫,参与式研究与发展、性别与发展、公民社会与发展,可持续资源管理,国际发展援助,中非发展研究。兼任中国农经学会常务理事、中国农村社会学学会副理事长,中国妇女研究会副秘书长、全国妇联专家委员会委员,国务院扶贫领导小组专家委员会委员,教育部社科委委员,中国国际扶贫中心高级顾问等。先后获得国家科委软科学奖,首届中国消除贫困奖,教育部社科研究奖,首届“友成扶贫研究奖”和全国扶贫系统先进个人,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

核心观点

◆◆消除贫困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内容。

◆◆精准扶贫意味着将扶贫工作单元从区域瞄准转向农户瞄准,在区域发展格局下更加注重扶持贫困农户发展。同时,精准扶贫方略将社会保障的兜底作用与扶贫开发的增收作用相结合,形成到2020年解决绝对贫困问题的基本框架。

◆◆通过精准扶贫,做到扶持对象精准、项目安排精准、资金使用精准、措施到户精准、因村派人精准、脱贫成效精准,就能最大限度地提高扶贫资金使用效率,满足贫困人口的基本生存和发展需求。

消除贫困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内容。习近平同志指出,未来5年,我们将使中国现有标准下7000多万贫困人口全部脱贫。为了实现全部脱贫的目标,我国从2014年开始建立精准扶贫工作机制。实践证明,精准扶贫是适合我国当前发展阶段新特征的扶贫方式,是实现7000多万贫困人口全部脱贫的重要举措。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扶贫工作取得巨大成就,大规模减贫成效显著,得到国际社会普遍赞誉。我国贫困发生率从上世纪80年代的80%以上下降到2014年的7.2%。取得如此巨大成就,原因主要有三方面:第一,农村改革为改革开放初期的农村减贫提供了重要基础。当时,农民生计来源以种养业为主。农村改革解放了农村生产力,第一产业增加值从1978年到1985年以年均7%的速度增长,农民收入迅速提高。第二,非农产业发展为农村减贫提供了强劲动力。在农业快速发展的同时,乡镇企业异军突起,农村劳动力大量向非农产业转移,实现了农民收入的大幅提高。第三,工业化和城镇化成为农村减贫的重要推动力量。随着上世纪90年代以来工业化和城镇化加速推进,农村劳动力源源不断地向工业和城镇转移,非农产业收入成为农村居民主要收入来源。此外,我国农村改革发展带有明显的普惠性,经济发展的收益能迅速为广大农村人口所共享。

随着经济不断发展,我国贫困人口数量逐渐减少,但减少的速度逐渐趋缓,贫困问题呈现新的特征。主要原因有两点:第一,在初始阶段作为农民收入主要来源的种养业占国民经济的比重逐年下降。第一产业增加值在GDP中的比重已经降至2014年的9.2%,农业对农民收入的贡献也在逐年下降。这意味着依靠种养业的农户很难大幅提高收入,容易陷入低收入或贫困状态。第二,随着经济结构转型升级,交通条件好、经济较发达地区的群体以及受教育水平高、市场竞争力强的群体更容易获得经济发展的红利。农村困难群众由于当地经济社会发展水平较低、市场竞争能力较差,继续分享经济发展带来的红利面临较多困难。目前,农村绝对贫困人群主要有三类:一是没有劳动能力的极端贫困户;二是虽有劳动能力,但家庭负担很重、教育和医疗等支出很大的群体;三是虽有劳动能力,但所处客观条件非常不利于改善生计的群体。

我国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进行大规模扶贫开发。初期的政策设计建立在资金匮乏、难以进行工资转移支付的基础上,因此主要是通过以贫困县为扶贫单元的区域瞄准,为大量贫困人口参与经济发展创造条件。这个机制取得了很大成效,为我国扶贫开发取得巨大成就作出了突出贡献,但在现阶段已难以做到针对贫困农户的精准扶持。这是后来我国贫困人口数量减少速度趋缓的主要原因。可见,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和贫困人口分布碎片化,如果不直接针对贫困农户进行精准扶贫,消除贫困的目标就很难实现。

中央提出要在2020年实现7000多万贫困人口脱贫、所有贫困县全部摘帽,就是希望通过实施精准扶贫方略帮助贫困群众走出贫困陷阱。精准扶贫意味着将扶贫工作单元从区域瞄准转向农户瞄准,在区域发展格局下更加注重扶持贫困农户发展。同时,精准扶贫方略将社会保障的兜底作用与扶贫开发的增收作用相结合,形成到2020年解决绝对贫困问题的基本框架。通过精准扶贫,做到扶持对象精准、项目安排精准、资金使用精准、措施到户精准、因村派人精准、脱贫成效精准,就能最大限度地提高扶贫资金使用效率,满足贫困人口的基本生存和发展需求,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程中不让一个人掉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