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城观影:中国当代影像的空间生产与体感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分章与架构

所谓“穿城观影”,不仅指的是通过城市空间来观看和分析影像作品,更强调通过城市影像的“穿针引线”“穿街走巷”和“穿衣配饰”来审查中国当代的城市化发展。这种思考方式,延续了笔者在《底层再现:中国当代电影中的城市游民》(以下简称《底层再现》)一书中基本的学术思想和社会关怀,同时以一种新的思考方式(生产和体感)来研究当代城市题材的影像作品。

在研究对象方面,本书将当代的城市影像作品简单而直接地分成两大类:电影和先锋艺术。正文的三大部分则分别对应于“穿城观影”的三种分析视角:再现、生产和体感——虽然这样区分,然而在具体论述和文本细读时并不完全严丝合缝,而是强调三者之间彼此勾连与互通的关系。

第一部分“再现·底层·边缘”分为四章,分析的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电影中的底层和边缘空间形态。对于这一问题,笔者在《底层再现》一书中从“阶层”这一视角切入,深入论述了中国当代电影对“城市游民”这类底层人群的艺术再现和政治代表,不仅勾勒出当代城市游民电影形象的大致谱系,而且分析不同类别的导演(在资本来源、制片方式、艺术风格、意识形态等方面)各具差异的“再现”方式,从中管窥我国社会现实与电影产业的双重发展症候(37)。在此基础上,本书在这一部分从“空间”的角度继续探讨,思考这些城市底边空间的(现实)生产与(影像)再生产方式,以此反思中国当代城市化在空间发展上的文化症候。

第一章“传统与现代的双重变奏”针对中国摇滚题材电影中的北京城市空间进行分析,一方面梳理中国摇滚电影的文化变迁并展示多样性和多面向(时尚、叛逆、励志、怀旧等)的影像风格;另一方面提示电影中传统和现代两种文化空间的碰撞与对峙。第二章“边缘与戏谑”则探讨当代底层喜剧电影,不仅讲述其“戏谑”式展演的意义,而且思考其空间“重塑”的特征。如果说前两章分析的都是电影类型,那第三章“‘新作者电影’的突围”所针对的则是电影导演个案。本章通过探讨刁亦男三部长片中较为独特的城市空间,管窥中国式黑色电影的视觉样貌,并讲解刁亦男作为导演的转型之路。第四章“底层、父权与怀旧”则针对一种具体的空间形态——四合院进行分析,分析中国当代电影如何再现和塑造四合院这一典型的北方(尤其是北京)城市空间。

这四章分别通过不同类型、风格、导演的电影,分析其中所再现和叙述的空间,所讨论的具体城市空间表现出多样性和差异化的特征,既包括北京等较为宏观的都市对象,又包括四合院、天安门、长途车、旧仓库、胡同、城墙、街道等较为微观的空间形态。

第二部分“生产·拆迁·招魂”的四章所探讨的是先锋艺术,思考中国当代观念艺术作品对于城市空间建构、生产和拆迁的再现。城市空间包括物质性的钢筋水泥,更包含精神性的社会关系和情感记忆,因此这四章在讨论视觉影像空间时聚焦于“有温度”的空间形态和社会关系,并着重考察艺术作品对于“中国式”空间的再现,尤其思考当代先锋艺术家们如何思考“家庭”这一主题(或母题)。在分析艺术作品时,这四章不仅重视内容呈现与艺术技巧,更强调媒介(如美术、摄影、涂鸦、视频、装置、行为)的重要性。这些不同形式、内容和媒介的先锋艺术作品,都再现了当代城市化进程中“家”“城”和“国”的变化与转型,表达了对于“艺术自主性”的张扬与追求。

第五章“拆呐,中国”关注城市化中最关键和最突出的议题之一——“拆迁”的视觉艺术再现。本章首先简要梳理了中国先锋艺术如何回应与表现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城市化进程,在此基础上细读了三个平面视觉艺术作品:王劲松的《百拆图》、卢昊的《消失的家园》以及张大力的《对话》。第六章“异质与想象”则探讨了当代先锋艺术作品中的“长城”,通过具体细读诸多表现或利用“长城”的艺术作品(徐冰的《鬼打墙》、王友身的《报纸·广告》、温普林的《大地震:包扎长城》、郑连杰的《捆扎丢失的灵魂》、谷文达的《联合国·DNA长城》、蔡国强的《为长城延长一万米》等),思考其中“长城”的空间性质和意义。而第七章“怀旧与招魂”的分析对象从物理性的空间形式转为社会性的空间形式,思考“家庭”在当代观念摄影作品中的再现问题;尤其通过研究冯梦波的《私人照相簿》、郑连杰的《家族岁月》、海波的《三姐妹》、宋永平的《我的父母》等观念摄影作品,讨论艺术家们以家庭照片再现记忆的两种方式——怀旧与招魂。第八章“三口之家”继续探讨先锋艺术所再现的“家庭”空间,重点则从内容转移为形式——影像(尤其是绘画和摄影)作品的“构图”。

在第二部分的这四章中,前两章偏重于物理性的建筑空间,后两章则偏重社会关系的情感空间。然而正如文中所说,所有空间都是物理性和精神性、建筑实体和社会关系的整合与统一,因此无论包扎的长城抑或被拆毁的墙壁,都承载着诸多情感和记忆;与此同时,无论老照片的相框抑或三口之家的构图,也与房屋的拆建及家庭的分合有直接的关联。

而在第三部分“体感·漫游·穿行”中,笔者试图从“再现”转向“体感”,思考当代电影作品如何借由都市漫游者、出租车、地铁、时尚衣饰等形式“体感”城市的脉搏,“接触”城市的情感。电影中的城市空间,不仅能够以背景、主题和象征符号的方式被再现(represented),而且能以身体记忆和空间感知的方式被体现(embodied)。因此,在这一部分的四章里,笔者尝试以不同的对象与角度,触探影像“体感”城市的方法。

第九章“体感上海的方法”以20世纪以来中国爱情电影中的上海空间为例,思考“爱情”这一元素作为沟通身体和城市空间感知媒介的可能性。本章细读《地下铁》《大城小事》《夜·上海》这三部影片,尤其强调爱情作为城市的转喻(metonymy)功能,探讨电影如何借由密闭空间、城市地标和织品建筑等空间形式沟通身体与城市,体感时尚上海。第十章“游走于双城之间”则将焦点投注于中国香港导演许鞍华,分析她对于张爱玲小说的两次改编——《半生缘》和《倾城之恋》,尤其思考改编过程中的“影响焦虑”与“双城情结”。第十一章“都市现代性的五副面孔”和第十二章“城市的皮肤学者”共同针对电影中的出租车意象进行探讨,其中第十一章梳理了世界范围(尤其是中国)电影中的五种不同的出租车司机形象;而第十二章则从接触、漫游与穿行三个角度细读《夏日暖洋洋》《夜·上海》《李米的猜想》《午夜出租车》等影片,分析出租车电影的“穿街走巷”如何参与影像的“穿针引线”,并引发人物和观众的“情生意动”。

第三部分的四章内容虽然探讨了不同的空间形态(上海、出租车、老公寓、地铁等),分析的对象(电影改编、城市书写、人物形象)也各异,然而所采用的研究视角都是“体感”理论,包括空间接触感染、感官地理、织品建筑等。这些理论勾连起影像、观众、城市之间的相互“体感”,在空间问题上提供给我们有别于“再现”和“生产”的另类思考方式。


(1)H. Porter Abbott. The Cambridge Introduction to Narrative.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008: 2.

(2)Roland Barthes and Stephen Heath. Image, Music, Text. New York: Hill&Wang, 1977: 111.

(3)Robert Altman. A Theory of Narrative. New York: 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 2008: 3.

(4)Richard Koeck. Cine-Scapes: Cinematic Spaces in Architecture and Cities. New York: Routledge, 2013: 21.

(5)Stephen Heath. Questions of Cinema, Bloomington. IN: Indiana University Press, 1981.

(6)Stephen Heath. Questions of Cinema, Bloomington. IN: Indiana University Press, 1981: 7.

(7)Mark Garrett Cooper. Narrative Space. Screen, 43.2(2002): 145.

(8)Michel Foucault. Questions on Geography. in C., PowerKnowledge: Selected Interviews and Other Writings1972-1977. Gordon ed. Brighton: Harvester Press, 1980: 65.

(9)Henri Lefebvre. The Production of Space. Oxford: Blackwell, 1991: 2.

(10)Henri Lefebvre. The Production of Space. Oxford: Blackwell, 1991: 5.

(11)Alois Riegl. Historical Grammar of the Visual Arts. New York: Zone Books, 2004: 12-15.

(12)[德]瓦尔特·本雅明.机械复制时代的艺术作品.王才勇译.中国城市出版社,2001:60.

(13)[德]瓦尔特·本雅明.机械复制时代的艺术作品.王才勇译.中国城市出版社,2001:65.

(14)陈涛.“幻影之旅”镜头的美学特征.文艺研究,2016(2):102-104.

(15)Linda Williams. Film Bodies: Gender, Genre, and Excess. Film Quarterly, 44.4(1991): 2-13.

(16)Ben Singer. Melodrama and Modernity: Early Sensational Cinema and Its Contexts. New York: 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 2001.

(17)Vivian Sobchack. The Address of the Eye: A Phenomenology of Film Experience. Princeton: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1991.

(18)Laura U. Marks. The Skin of the Film: ntercultural Cinema, Embodiment, and the Senses. Durham: Duke University Press, 2000.

(19)Mark B. N. Hansen. Bodies in Code: Interfaces with Digital Media. New York: Routledge, 2006.

(20)Étienne Souriau, Une ontologie de linstauration. Paris: Librairie Philosophique J. Vrin, 2015.

(21)Martin Heidegger. Building, Dwelling, Thinking. Poetry, Language and Thought. A. Hofsdater, ed. New York: Harper&Row, 1971(1951): 143-162. 以及Martin Heidegger. Being and Time, Malden. MA: Blackwell Publishing, 2005(1962).

(22)Otto Friedrich Bollnow. Der Mensch und der Raum. Universitas, 1963(18): 499-515.

(23)Maurice Merleau-Ponty. Phenomenology of Perception, New York and London: Routledge, 1962(1945).

(24)Paul Rodaway. Sensuous Geographies: Body, Sense and Place. New York: Routledge, 1994.

(25)Gaston Bachelard. The Poetics of Space. Boston: Beacon Press, 1994(1958).

(26)Christian Norberg-Schulz, Genius Loci. Towards a Phenomenology of Architecture. New York: Rizzoli, 1991(1979).

(27)Paul Rodaway. Sensuous Geographies: Body, Sense and Place. New York: Routledge, 1994: 22.

(28)陈涛.“幻影之旅”镜头的美学特征.文艺研究,2016(2):97-104。

(29)Henri Lefebvre. The Production of Space. Oxford: Blackwell, 1991: 78.

(30)张小虹.城市是件花衣裳.中外文学,2006(3):168.

(31)张小虹.城市是件花衣裳.中外文学,2006(3):172-173。

(32)Mark Wigley. White Walls, Designer Dresses. Cambridge: MA: MIT Press, 1995.

(33)Walter Benjamin. The Image of Proust. Illuminations. New York: Schochen, 1969: 201-215.

(34)Elspeth Probyn. Outside Belongings. New York: Routledge, 1996.

(35)Elizabeth Wilson. The Sphinx in the City: Urban Life, the Control of Disorder, and Women. Berkeley: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1992.

(36)Henri Lefebvre. The Production of Space. Oxford: Blackwell, 1991: 123.

(37)陈涛.底层再现:中国当代电影中的城市游民.中国戏剧出版社,2015:212-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