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材料与检测](https://wfqqreader-1252317822.image.myqcloud.com/cover/49/32440049/b_32440049.jpg)
1.1 材料的物理性质
1.1.1 与质量有关的性质
1.密度
密度是指材料在绝对密实状态下单位体积的质量。材料的密度可按下式算:
![](https://epubservercos.yuewen.com/BD5816/17518357106465006/epubprivate/OEBPS/Images/a88.jpg?sign=1739015107-WlVC8GamklRcfyrx2ELAamAwUCE0n0z5-0-04f5a84a389a90417c872025d2be0894)
式中:m——材料在干燥状态下的质量,kg;
V——干燥材料在绝对密实状态下的体积,m3;
ρ——材料的密度,g/cm3或kg/m3。
材料在绝对密实状态下的体积,是指材料不包括孔隙体积在内的固体物质所占的体积。土木工程材料中,除了钢材、玻璃等材料可近似地直接量取其密实体积外,其他绝大多数材料都含有一定的孔隙,故可将材料磨成细粉,经干燥至恒重后,用李氏瓶法测定其密实体积。
2.表观密度
表观密度是指材料在自然状态下单位体积的质量。材料的表观密度可按下式计算:
![](https://epubservercos.yuewen.com/BD5816/17518357106465006/epubprivate/OEBPS/Images/a93.jpg?sign=1739015107-HQbGwyuxd8uUI5m0srSajzlteNdxCcKO-0-cedee899ba89d8e2d1671d420e4c217b)
式中:m——材料的质量,kg;
V0——材料在自然状态下的体积,m3;
ρ0——材料的表观密度,kg/m3。
材料在自然状态下的体积,是指包括孔隙体积在内的材料体积。外形规则材料的体积,可直接用尺度量后计算求得;外形不规则材料的体积,可将材料表面涂蜡后用排水法测定。
当材料的孔隙中含有水分时,其质量(包括水的质量)和体积均会发生变化,影响材料的表观密度,故所测的表观密度必须注明其含水状态。通常材料的表观密度是指材料在气干状态(长期在空气中的干燥状态)下的表观密度。另外,在不同的含水状态下,还可测得材料的干表观密度、湿表观密度及饱和表观密度。
3.堆积密度
堆积密度是指粒状或粉状材料在自然堆积状态下单位体积的质量。自然堆积状态下的体积包括颗粒之间的空隙体积在内,通常用容器的标定容积表示。材料的堆积密度可按下式计算:
![](https://epubservercos.yuewen.com/BD5816/17518357106465006/epubprivate/OEBPS/Images/a91.jpg?sign=1739015107-rMSI7KbkxyQdwBKh9cKF9jILbBNVRGJ8-0-6ad3ae18bc8fedb70e8b5e08422c1616)
式中:m——材料的质量,kg;
V0'——材料在自然堆积状态下的体积,m3;
ρ0'——材料的堆积密度,kg/m3。
4.密实度与孔隙率
(1)密实度
密实度是指材料体积内被固体物质所充实的程度。密实度可表示为:
![](https://epubservercos.yuewen.com/BD5816/17518357106465006/epubprivate/OEBPS/Images/a92.jpg?sign=1739015107-SBzD8tnm1ZqlF3tarc5vTvf0plMqIwzi-0-aa66056fa65d9ec5ee3aa800b8ee7828)
式中:D——材料的密实度,%;
V——材料在绝对密实状态下的体积,m3;
ρ——材料的密度,kg/m3;
ρ0——材料的表观密度,kg/m3。
V0——材料在自然状态下的体积,m3。
(2)孔隙率
孔隙率是指材料中孔隙体积占材料总体积的百分数。孔隙率可表示为:
![](https://epubservercos.yuewen.com/BD5816/17518357106465006/epubprivate/OEBPS/Images/a108.jpg?sign=1739015107-FkDeZICSbBKbC1TilZuk4yDdNpTXIwpj-0-b66a4a20a3523baa9cba2edf6758217c)
材料孔隙率的大小,表明材料的密实程度。孔隙率及孔隙特征(如孔隙的大小、是否封闭或连通、分散情况等)影响材料的力学、耐久及导热等性质。
材料的密度、表观密度、孔隙率是材料最基本的物理参数,它们反映了材料的密实程度。密度与表观密度除用以计算孔隙率外,还可用以计算材料的体积与质量。
5.填充率与空隙率
对于松散颗粒状态材料,如砂、石子等,可用填充率和空隙率表示互相填充的疏松致密程度。
(1)填充率
填充率是指散粒状材料在堆积体积内被颗粒所填充的程度。填充率可表示为:
![](https://epubservercos.yuewen.com/BD5816/17518357106465006/epubprivate/OEBPS/Images/a109.jpg?sign=1739015107-hgYOtCtYAWgs5N1OYJkvLgWQeBdARb8u-0-8f1677824ec8e7df6aa0f29d756d929c)
式中:D'——散粒状材料在堆积状态下的填充率,%。
(2)空隙率
散粒状材料颗粒之间的空隙体积占材料堆积状态下总体积的百分数,称为散粒材料的空隙率。
![](https://epubservercos.yuewen.com/BD5816/17518357106465006/epubprivate/OEBPS/Images/a110.jpg?sign=1739015107-iLdgrniSKrcabHWovoJWcZGh9bPHjV7Z-0-35dbd4ee3fcc327b9824346873f810c9)
在建筑工程中,材料的密度、表观密度和堆积密度常用来计算材料的用量、构件的自重、配料计算及确定材料的堆放空间。
几种常用材料的密度、表观密度、堆积密度如表1-1所示。
表1-1 几种常用材料的密度、表观密度、堆积密度
![](https://epubservercos.yuewen.com/BD5816/17518357106465006/epubprivate/OEBPS/Images/a275.jpg?sign=1739015107-wX18pSw8Q6sXBdmvtaiT2iv5C28JdSbz-0-1387210c12aaf89d5653f45c10f86692)
续表
![](https://epubservercos.yuewen.com/BD5816/17518357106465006/epubprivate/OEBPS/Images/a276.jpg?sign=1739015107-4lLq5AZvD8XETASKma3OZrmDzaMiBrpS-0-bf98c0147b942d6912f2661583ec50bd)
1.1.2 与水有关的性质
1.亲水性与憎水性
固体材料在空气中与水接触时,根据其表面能否被水润湿,可分为亲水性材料与憎水性材料两种。
材料的亲水性与憎水性可用润湿角θ来说明,如图1-1所示。
在材料、水、空气三相交点处,沿水滴表面所作切线与材料表面的夹角,称为润湿角θ。θ越小,表明材料越易被水湿润。θ=0时,材料完全被水浸润;θ越大,表明材料越难被水湿润。
一般认为,当润湿角θ≤90°时,表明水分子间的内聚力小于水分子与材料分子间的吸引力,则材料表面会被水润湿,这种材料称为亲水性材料[见图1-1(a)],如木材、混凝土、砂、石等;当润湿角θ>90°时。表明水分子间的内聚力大于水分子与材料分子间的吸引力,则材料表面不会被水润湿,这种材料称为憎水性材料[见图1-1(b)],如沥青、石蜡等。
![](https://epubservercos.yuewen.com/BD5816/17518357106465006/epubprivate/OEBPS/Images/a117.jpg?sign=1739015107-Z9WuwiXJ5Rav2QBm6GODWqj84tKUQxvc-0-8c9296ec44c7fe8eeadce0e959bec5f2)
图1-1 材料的浸润示意图
2.吸水性与吸湿性
(1)吸水性
材料在水中吸收水分的性质称为吸水性。吸水性的大小常以吸水率表示,可用质量吸水率和体积吸水率来表示。
①质量吸水率
质量吸水率是指材料吸水饱和时,所吸水的质量占材料干燥质量的百分率。用公式表示为
![](https://epubservercos.yuewen.com/BD5816/17518357106465006/epubprivate/OEBPS/Images/a116.jpg?sign=1739015107-bQv6h3qWcYcOtTA8ufclS7zUbBqYzkWT-0-858a2b7fd0f6d3dc1092d645545a725d)
式中:Wm——材料的质量吸水率,%;
m——材料在干燥状态下的质量,g或kg;
m1——材料吸水饱和时质量,g或kg。
②体积吸水率
体积吸水率是指材料吸水饱和时,所吸水分体积占材料干燥体积的百分率。用公式表示为:
![](https://epubservercos.yuewen.com/BD5816/17518357106465006/epubprivate/OEBPS/Images/a120.jpg?sign=1739015107-xJch8eVRxIVRNH7QlZexKPS3CFfksj3W-0-2d54d211a9e955c2ce7d9462d2f2068a)
式中:WV——材料的体积吸水率,%;
V0——干燥材料在自然状态下的体积,cm3或m3;
ρW——水的密度,常温下取ρW=1g/cm3。
材料的体积吸水率与质量吸水率之间的关系为
WV=Wm×ρ0 (1-10)
式中:ρ0——材料在干燥状态下的表观密度,g/cm3。
材料的吸水性除与材料本身的亲水性或憎水性有关外,还与材料的孔隙特征有关。一般孔隙率越大,吸水性越强。孔隙率相同时,具有开口且连通的微小孔隙构造的材料,吸水性一般要强于封闭的或粗大连通孔隙构造的材料。
各种材料吸水性相差甚大,如花岗岩等致密岩石质量吸水率为0.1%~0.7%,普通混凝土为2%~3%,而木材或其他轻质材料的质量吸水率常大于100%,即湿质量是干质量的几倍,此时最好用体积吸水率表示其吸水性。材料吸水后,表观密度增大,导热性增大,强度降低,体积膨胀,一般会对材料造成不利影响。
(2)吸湿性
材料吸收空气中水分的性质称为吸湿性。材料的吸湿性可用含水率表示,含水率为材料中所含水的质量与材料干燥质量的百分比,可用下式表示为
![](https://epubservercos.yuewen.com/BD5816/17518357106465006/epubprivate/OEBPS/Images/a121.jpg?sign=1739015107-1Zh2d36dSY8G1kH64IfomkSeiIbhl2dz-0-97bf64d702a038e913c6477be7e61172)
式中:Wh——材料的含水率,%;
m——材料干燥时的质量,g或kg;
ms——材料吸湿后的质量,g或kg。
干的材料在空气中能吸收空气中的水分;湿的材料在空气中又会失去水分,最终材料中的水分与周围空气的湿度达到平衡。此时,材料的含水率称为平衡含水率。
材料的吸湿性主要与材料的组成、孔隙率,特别是孔隙特征有关,还与周围环境的温度与湿度有关。一般来说,环境中温度越高,湿度越低,含水率越小。材料吸湿后,除了本身质量增加外,还会降低其绝热性、强度及耐久性,对工程产生不利的影响。
3.耐水性
材料长期在水的作用下不被破坏,强度也不显著降低的性质称为耐水性。
一般材料含有水分时,由于内部微粒间结合力减弱而强度有所降低,即使致密的材料也会因此影响强度。若材料中含有某些易被水软化的物质(如黏土、石膏等),强度降低就更为严重。
因此,对长期处于水中或潮湿环境中的建筑材料,必须考虑耐水性。
材料的耐水性以软化系数Ks表示:
![](https://epubservercos.yuewen.com/BD5816/17518357106465006/epubprivate/OEBPS/Images/a130.jpg?sign=1739015107-vL2ySU0HmflsEe9NA9mULvKmOoaXlZrD-0-04c2c092b9d165edfbf3ccd773f5d186)
式中:Ks——软化系数;
fw——材料在水饱和状态下的抗压强度,MPa;
f——材料在干燥状态下的抗压强度,MPa。
软化系数的范围在0~1。软化系数的大小,有时成为选择材料的重要依据。工程中通常把Ks大于0.85的材料称为耐水材料,对于经常与水接触或处于潮湿环境的重要建筑物,必须选用耐水材料;用于受潮较轻或次要的建筑物时,材料的软化系数也不得小于0.75。
4.抗渗性
抗渗性是指材料在压力水作用下抵抗渗透的性质。材料的抗渗性通常用渗透系数K和抗渗等级P表示。
(1)渗透系数K
根据达西定律,在一定时间内,透过材料试件的水量Q与试件断面积A、水位差H及透水时间t成正比,与试件厚度d成反比,即:
![](https://epubservercos.yuewen.com/BD5816/17518357106465006/epubprivate/OEBPS/Images/a131.jpg?sign=1739015107-vVcTw2m1B8XG6MVnZytdnsu3oWoLHfqG-0-9686c484cf3b4a1621e310f21ed99007)
或
![](https://epubservercos.yuewen.com/BD5816/17518357106465006/epubprivate/OEBPS/Images/a129.jpg?sign=1739015107-JKteyv2LU0KsKVyqtgvv2QKWelLEA4mk-0-bee8e9a1802e29b000a5689fb2930e0f)
式中:K——渗透系数,m/s;
Q——渗透水量,m3;
A——透水面积,m2;
d——试件厚度,m;
H——水位差,m;
T——透水时间,s。
渗透系数K越大,表明材料的抗渗透性能越差。
(2)抗渗等级P
抗渗等级是指材料在规定试验条件下,承受规定的水压力不渗透。如P8、P10,分别表示承受0.8MPa、1.0MPa水压力不渗透。
材料的抗渗性与材料的亲水性、孔隙率、孔隙特征、裂缝等缺陷有关。孔隙封闭且孔隙率小的材料,抗渗性就较高。
地下建筑物及储水建筑物常受到压力水的作用,所以要求所用的材料有一定的抗渗性。
5.抗冻性
抗冻性是指材料在吸水饱和状态下,经多次冻融循环而不被破坏,同时也不严重降低强度的性质。当充满材料孔隙的水结冰时,由于冰的体积增大约9%,冰对孔壁产生巨大压力,使孔壁开裂。当冰融化后,水又进入裂缝,再冻结时,裂缝进一步扩展。冻融次数越多,材料的破坏越严重。
材料的抗冻性用抗冻等级F表示,如F50表示经过50次冻融循环,质量损失不超过5%,强度损失不超过25%。通常采用材料吸水饱和后,在-18℃~-20℃冻结,再在18℃~20℃的水中融化,这样的一个过程称为一次冻融循环。
材料的抗冻性,与材料本身的成分、构造、强度、耐水性、吸水饱和程度、孔隙率及孔隙特征等因素有关,也与冻结的温度、冻结速度及冻融频繁程度等因素有关。
用于建筑物冬季水位变化区的材料,要求有较好的抗冻性。另外,由于抗冻性较好的材料,对抵抗温度、干湿变化等风化作用的性能也较好,所以即使处于温暖地区的建筑物,为了抗风化,材料也必须具有一定的抗冻性要求。
1.1.3 与热有关的性质
1.导热性
材料传导热量的性质称为导热性。当材料两侧表面存在温差时,热量会由温度较高的一面传向温度较低的一面,材料的导热性可用导热系数表示。
以单层平板为例,如图1-2所示,若材料两侧的温度差为(t1-t2),经过时间z,由温度为t1的一侧传至温度为t2的一侧的热量为
![](https://epubservercos.yuewen.com/BD5816/17518357106465006/epubprivate/OEBPS/Images/a138.jpg?sign=1739015107-tu16grLkqATXei9Kuw0Vj7lonLmKQ0uD-0-1d187cca507f15ad84eb4a88d5fb17c0)
则导热系数的计算公式为
![](https://epubservercos.yuewen.com/BD5816/17518357106465006/epubprivate/OEBPS/Images/a139.jpg?sign=1739015107-vi1aRaLRyBmeZ4ycywkvnpsl6PhWYxTZ-0-2ce761deec631a7001f6ec53115f92ab)
式中:A——导热系数,W/(m·K);
Q——传导的热量,J;
d——材料的厚度,m;
A——传热面积,m2;
z——传热时间,s;
t1-t2——材料两侧的温度差K。
材料的导热系数越小,保温性越好。建筑材料的导热系数一般为0.02W/(m·K)~3.00W/(m·K)。
![](https://epubservercos.yuewen.com/BD5816/17518357106465006/epubprivate/OEBPS/Images/a259.jpg?sign=1739015107-V5NQl6rjz4HdK6UiS5Y8B1L67tARncgn-0-6ac8fbae9260dce0fcebd041f7527f62)
图1-2 材料导热
通常λ≤0.23W/(m·K)的材料可作保温隔热材料。
材料的导热性与材料的孔隙率、孔隙特征有关。一般来说,孔隙率越大,导热系数越小。具有互不连通封闭微孔构造材料的导热系数,要比粗大连通孔隙构造材料的导热系数小。当材料的含水率增大时,导热系数也随之增大。
材料的导热系数对建筑物的保温隔热有重要意义。在大体积混凝土温度及温度控制计算中,混凝土的导热系数是一个重要的指标。
几种常用材料的导热系数如表1-2所示。
表1-2 几种材料的导热系数
![](https://epubservercos.yuewen.com/BD5816/17518357106465006/epubprivate/OEBPS/Images/a152.jpg?sign=1739015107-Qmh5vbG9snLYelwWraD7pZOR4C8a6GGQ-0-0f6eb1a48b47d8c5e1fe96e960729d91)
2.热容量
热容量是指材料在受热时吸收热量、冷却时放出热量的能力。质量为1kg材料的热容量,称为该材料的比热容。
热容量Q的计算公式为
Q=cm(t1-t2) (1-15)
式中:Q——材料吸收或放出的热量,J;
c——材料的比热容,J/(kg·K);
m——材料的质量,kg;
t1-t2——材料受热或冷却前后的温差,K。
其中比热容c值是真正反映不同材料热容性差别的参数,可由上式导出
![](https://epubservercos.yuewen.com/BD5816/17518357106465006/epubprivate/OEBPS/Images/a153.jpg?sign=1739015107-glxX56Y88frgNXjTDeimwjJqNlNzF4E8-0-a185b2e6d753c827009eef1a4838ee54)
混凝土的比热容约为1×103J/(kg·K),钢为0.48×103,松木为2.72×103J/(kg·K),普通黏土砖为0.88×103J/(kg·K),水为4.19×103J/(kg·K)。
在冬夏季施工中,对材料加热或冷却进行计算时,均要考虑材料的热容量。在房屋建筑中,用比热容大的材料,对保持室内温度的稳定有很大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