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居民消费的房产财富效应研究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随着经济的持续快速增长,中国经济结构和所面临的外部环境已经发生了深刻变化。当前,投资和出口对中国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明显减弱,消费的基础性作用进一步增强,已经成为保持经济平稳运行的“压舱石”。消费是生产的最终目的,也是人民对美好生活需要的直接体现。消费带来的福利增进,不仅给人民带来满满的获得感,也给中国经济带来了强劲的牵引力。

从居民的消费决策来看,消费不仅受制于当期和预期的收入水平,也受居民所持资产价值的影响。近年来,中国居民财富快速增长,居民存款余额超过70万亿元,特别是1998年全面实行住房货币化改革后,居民住房自有率逐步提升,随着房价持续走高,房产价值大幅增加,在家庭总资产中的份额已近七成,大大高于发达国家和一些新兴经济体。这些家庭财富的形成一方面是居民储蓄和资产价格上涨的结果,另一方面也会反过来影响家庭未来的消费和储蓄行为。

21世纪初,欧美等多个国家股票市场泡沫破灭,导致家庭金融资产严重缩水,一度引发政府和经济学界人士的担忧,担心人们会因金融资产的损失而大幅削减消费,从而拖累经济增长,但这种现象并未发生。正当很多学者开始争论股市下跌为什么没有抑制居民消费的时候,美联储原主席艾伦•格林斯潘给出了自己的解释。他认为消费没有大幅缩减是因为房价上涨了,房价急剧上涨所带来的财富效应非常强劲,足以抵消股市下跌对人们消费的影响还有余。国际金融危机爆发后,欧美房价大幅下挫和家庭消费支出减少,虽然不能说格林斯潘的话又一次得到了印证,但至少没有提供相反的例证。格林斯潘的论断启发了很多学者,关于居民资产对消费的影响效应成为学者们研究的热点。

目前,国内外对家庭所持资产对居民消费影响的实证研究较多,内容主要集中在以下三个方面:一是房产财富或金融财富对居民消费的影响效应大小;二是比较不同类型财富对居民消费影响的相对强弱;三是进行不同国家或同一国家不同时期家庭财富对消费影响效应的对比分析。研究结论显示,房产和金融财富对消费的影响效应往往不同;不同国家或同一国家不同时期,家庭财富对居民消费的影响效应也会存在显著差异。实际上,居民对房产的偏好程度、房价涨幅、购房按揭贷款比例、遗产动机和金融市场自由化程度等因素都会影响房产财富效应以及房产与金融资产财富效应的相对强弱。单纯的计量分析方法难以准确估计资产价值变化和政策调整对消费的影响效应。因此,有必要建立一个基于微观主体优化决策的关于消费、投资(包括房产投资和金融投资)和政策调整效应的理论模型,从而分析消费和投资等经济决策如何对资产价格变化和相应的政策调整做出反应。

近年来,中国居民财富经历的快速增长以及房产在居民财富中的高占比,不仅有大家所熟知的一些原因,也有其深刻的时代背景。很多研究者从社会保障体系不健全等因素出发,研究中国居民高储蓄率的原因,并提出了一些相应的政策建议。这些工作无疑是十分有益的,但他们往往忽视了中国所处的时代背景。在过去几十年中,中国的人口结构和城市化进程可能走过了发达经济体近百年才能逾越的过程,且这些重大结构变迁还在继续演进之中,并将对中国未来的经济和社会发展带来持续而深远的影响。随着社会抚养比的降低,社会总的储蓄率必然要经历一个上升的过程,这既符合消费者生命周期理论,也与世界其他发达经济体所经历的过程相类似。随着人口数量的增加和家庭小型化,伴随快速的城市化进程,中国居民对房产的刚性需求和随之而来的投资性需求推升了房价的持续走高。大量年轻家庭乃至他们父辈的储蓄转换为房产并随着房价的走高而逐步累积。对于很多家庭来说,房产几乎是全部的资产。

随着时间的推移,年青一代终将老去,人口结构变迁的步伐短期内也不可能根本扭转。在退出劳动力市场后,老年居民的消费仍将持续。那么除基本的社会保障外,年老一代如何利用市场机制与年轻一代进行资源的交换将是值得研究的重要问题。有人提出了住房反向抵押贷款,即通常所说的“以房养老”,使老年居民能够在保留房屋居住权的情况下,消费一部分前期所积累的房产财富,提升他们的消费水平。那么,住房反向抵押贷款的参与率会受到哪些因素的影响,该项政策是否会推升社会总体的消费水平,这些疑问都应给予及时的研究和回答。

正是考虑到以上这些问题,我向读者们推荐杨耀武博士的这部专著。在这部专著中,杨耀武博士前所未有地通过构建世代交叠模型(Over Lapping Generation Model),对国内外实证文献中财富边际消费倾向的跨国差异性和时变性提供了基于微观个体最优决策的理论解释,并给出了当前中国居民财富边际消费倾向的实证结果;同时耀武博士利用数值模拟方法,对中国实行住房反向抵押后老年居民的参与率和社会总消费水平的变化展开了分析,发现了大量新的现象。据我管见,这方面的研究在国内还很少见。

本着对研究的浓厚兴趣,耀武博士去年底从证监会研究院来社科院经济所工作。在看到他前期的这些研究工作后,我鼓励他将研究成果进行修订并加以出版。在专著即将付梓之际,我欣然写下这篇短文,以表达我的祝贺和勉励。我相信,本书的出版,定能对理论界和实务界关于居民财富效应和“以房养老”等问题的理解和研究有所助益。

2019年8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