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我学中医:中医入门200问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9 什么是“五脏藏神”说?

中医认为“心者,君主之官,神明出焉”。心有主神明的功能,意思是心主宰了人体的精神活动,现代医学的脑部疾病多从心着手治疗。但是中医还有“五神脏”之说,认为精神活动又分别由五脏所主,分别为“心藏神”“肺藏魄”“肝藏魂”“脾藏意”“肾藏志”,称为“五脏藏神”。五脏藏的神分别指什么呢,它们又与五脏有何关系?
五神:魂神意魄志,简单地理解,神主要是指精神活动变化莫测的意义,魂主要指人的“潜意识”,魄主要指人的“冷热等感知觉”,意主要指人的思维、意念、灵感,志主要是指记忆力和意志力,它们都与脑的功能有关。五神之间并非绝对独立,它们之间具有密切的联系,难以截然区分,共同维持人体精神状态的正常。
(1)神与心:
中医神的意思十分广泛,将人的精神、心理活动统称为神,把感受、认知过程、记忆过程及意念产生的思维过程归属于心,称为“心主藏神”,这是我们感知、思维、意志、情感等活动的基础与前提,所以心的功能已经渗透到其他“四神”之中,作为其他四神的基础与前提,在这个意思层面,心神只是统领而不代表具体。但是如果将五神并列,这里的神就是指人的精神、思维等玄妙神奇、变化莫测的意思。心神清楚,那么我们所有精神活动正常,并且变化灵敏。反过来,心神不清楚,像精神病患者或昏迷的患者,精神活动就不存在,更不用提变化了。
(2)魂与肝:
我们常常听到“魂不守舍”“魂牵梦绕”“吓得魂飞魄散”等词语,这里的魂主要有注意力、潜意识、谋虑判断等意思,并且与睡眠有关。中医认为“肝主藏血”,肝能保持我们的精神舒畅,被认为“将军之官,谋虑出焉”。肝血虚,神失所养,会出现注意力难于集中、多梦、说梦话,甚至梦游等问题。
(3)魄与肺:
一般认为,耳朵的听觉、眼睛的视觉、皮肤的冷热痛痒等这些我们与生俱来的、本能性的、较低级的感觉功能为魄。中医认为,肺主气,助心行血,主全身皮毛,气血充足,布散全身,则感觉功能正常。
(4)意与脾:
意有“思考、思虑、意念、灵感”的意思。中医认为脾在情志主管“思”,只有思考了才会有意念、灵感的产生。脾为消化系统的主管,后天之本,是产生气血的基础。只有脾胃消化功能好,气血化肾就充足,脑才有足够的气血供养,思维才清楚。如果脾胃虚衰,气血生成不足,脑失营养,则“意”不灵。
(5)志与肾:
志,指的是记忆力及意志力。脑是一切情志活动的解剖基础,在动物进化的过程中,随着脑容量的增大,变得越来越聪明。中医认为,脑髓的充盈取决于肾精的多少。肾主藏精,肾精可以化生脑髓,肾精充盛则脑髓充盈,肾精亏虚则髓海不足。我们在慢慢变老的过程中,随着肾精的减少,大脑逐渐萎缩,记忆力也会逐渐下降,大不如前。所以,补益肾精、填补脑髓也是治疗脑病的重要方法。
总之,中医认为,五脏是一个系统的整体,人的神志活动魂神意魄志分属于五脏,但以心为主导。脑的功能与心息息相关,但又与五脏有关。对于精神意识思维情志活动异常的病证,决不能简单地归结为心与脑的病变,而应从五脏论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