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四节 护理
护理人员需要对护理和护理专业有深刻的认识,才能不断塑造自己的专业特征,培养自己的专业素质,以便在今后的健康照顾体系中扮演好自己的角色。
一、护理的概念
护理(nursing)一词是由拉丁文“Nutricius”演绎而来,原意为抚育、扶助、保护、照顾残疾、照顾幼小等含义。关于护理的定义,由于历史背景、社会发展、环境、文化以及教育等因素的不同,人们有不同的认识和解释。自从1860年弗洛伦斯·南丁格尔开创现代护理新时代,护理定义的内涵和外延发生了深刻的变化。随着其理论研究和临床实践的发展,逐步从简单的“照料、照顾”向纵深方向拓展和延伸。这种变化可从不同年代不同学者或组织对护理的定义中反映出来。
1859年,南丁格尔(Florence Nightingale)将护理定义为:通过改变环境,使病人置于最佳状态,待其自然康复。
1961年,道诺思·约翰逊(Dorothy Johnson)认为:护理是某些人在某种应激或压力下,不能达到自己的需要,护士给他提供技术需求,解除其应激以恢复原有的内在平衡。
1966年,弗吉尼亚·亨德森(Virginia Henderson)认为:护理是帮助健康人或病人进行保持健康和恢复健康(或在临死前得到安宁)的活动,直到病人或健康人能独立照顾自己。
1970年,玛莎·罗杰斯(Martha Rogers)提出:护理是协助人们达到其最佳的健康潜能状态。护理的服务对象是所有的人,只要是有人的场所,就有护理服务。
1980年,美国护士协会提出:护理是诊断和处理人类对存在的或潜在健康问题的反应,对这种反应的诊断和治疗称为护理。
由上述这些护理的定义,我们可以从下列五个方面来理解。
1.护理是一门科学(science)
护理是综合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一门学科。人的健康状况受社会、文化、个人经历以及地理环境等因素的影响,护理科学应当包括社会学、生物学、哲学、心理学、文学以及人类学等。在护理实践中,护理人员要考虑到这些因素对服务对象身心状态和行为的影响,严格遵循这些学科理论知识的指导,遵循科学规律。
2.护理是一门艺术(art)
护理的对象千差万别,病情各不相同,要求护士针对每个不同的服务对象提供恰当的护理服务。护理对象包括病人和健康人。正如南丁格尔所说,护理使千差万别的人都能达到最佳身心状态,这本身就是一项最精细的艺术。
3.护理是一个整体(holistic)
护理的对象是人,人是一个整体,重视生理、心理、社会和精神的统一,以及人与环境的互动关系。同时必须考虑到内外环境互动对人健康的影响。护理的整体性表现在护理人员将服务对象看成一个整体,并应用整体理论指导护理实践,尽快帮助病人恢复健康。
4.护理是一种关怀(caring)
关怀是一种人性,是一种感情,也是一种人与人关系的表现;关怀是护理的伦理,也是护理的本质,关怀是护理实践的中心。可以说护理与关怀密切相关,护理的关怀是一种专业性的关怀。因此,有人称护理是一门关怀性的专业。护理工作以关怀为出发点,关怀人们的健康和所处的环境,并关怀人们与健康有关的问题,协助人们增进健康,提高生活质量。
5.护理是一门专业(profession)
20世纪50年代以前,由于护理人员是医生的助手,加之护理的特殊性以及形成过程中的历史原因,护理更多被认为是一门技术型职业。20世纪50年代以后,国外护理界在完善护理教育体制、开发护理理论模式、提高护理科研水平等方面做出诸多努力,护理逐渐由一门职业成为一门专业。随着护理专业地位的确立,护理人员的社会地位和专业形象也逐渐在公众心目中得以建立,因此护理人员应用专业人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对社会负责,对公众负责,对人民的健康负责。
二、护理的内涵
尽管护理在近一百年来发展迅猛,变化颇大,然而它的一些基本内涵,即护理的核心始终未变。其内涵包括以下方面。
1.照顾(caring)
照顾是护理永恒的主题。纵观护理发展史,无论是在什么年代,亦无论是以什么样的护理方式,照顾病人或服务对象永远是护理的核心。
2.人道(humanistic perspective)
护士是人道主义忠实的执行者。在护理工作中提倡人道主义,首先要求护理人员视每一位服务对象为具有社会属性的个体,从而注重人性,尊重个体。提倡人道,同时也要求护理人员对待服务对象一视同仁,无高低贵贱之分,无贫富与种族之分,积极救死扶伤,为人类的健康而服务。
3.帮助性关系(helping relationship)
帮助性关系是护士用来与服务对象互动以促进健康的手段。护士和服务对象的关系首先是一种帮助与被帮助、服务与被服务的关系,这就要求护理人员以特有的专业知识、技能与技巧为服务对象提供帮助和服务,满足其特定的需要。但护士在帮助服务对象的同时,也从不同的服务对象那里深化了自己所学的知识,积累了工作经验,因此,这种帮助性关系其实也是双向的。
相关链接
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
目前,我国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推行“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其核心为: 责任制整体护理。改革的主要内容为:①改革护理分工模式:病房实施责任制分工方式,每名责任护士均负责一定数量的患者,整合基础护理、病情观察、治疗、沟通和健康指导等护理工作,为患者提供全面、全程、连续的护理服务,结合护士分层管理,分配不同病情轻重、护理难度和技术要求的患者给责任护士,危重患者由年资高、能力强的护士负责,体现能级对应; ②护理排班模式的改变:护士长给护士排班不是分工,而是分病人。只有这样分工,才能由责任护士全程、全面负责病人,才能不割裂基础护理与专业技术的关系,也才能实现连续化和延续化的护理。通过排班方式的改变:护士关注自己所管的病人,完成所有的治疗护理措施,提高疗效、预防并发症、促进康复;注意观察患者病情变化,情绪变化;也注意病人对自己反应等。要能很好地胜任工作,护士只有加强学习,从书本上学,从实践中积累,向老师请教。
优质护理服务的目标是最终达到“三好一满意”的服务:服务好,质量好,医德好,群众满意。
三、护理与健康的关系
南丁格尔在护理工作中不断总结经验,多年的临床护理实践使她深刻地认识到环境对健康具有重要的影响,因此她提出:“一般认为,症状和痛苦是不可避免的,并且发生疾病常常不是疾病本身的症状,而是其他的症状——全部或部分需要空气、光线、温暖、安静、清洁、合适的饮食等”。南丁格尔认为,造成患者痛苦的原因,常常是环境因素未能满足患者的生存需求,而并非仅仅是疾病本身的症状。因此,护士只有了解环境与健康和疾病的关系,才能完成护理的基本任务——促进健康、预防疾病、恢复健康,减轻痛苦。
(一)国际护士会的倡导
1975年,国际护士会在其政策声明中,概述了护理专业与环境的关系:保护和改善人类环境成为人类为生存和健康而奋斗的一个主要目标。该目标要求每一个人和每一个专业团队都要承担以下职责:保护人类环境,保护世界资源,研究它们的应用对人类的影响,以及如何避免人类受到影响。同时,也明确规定了护士的职责:
1.帮助发现环境中对人类积极的和消极的影响因素。
2.护士在与个体、家庭、社区和社会接触的日常工作中,应告知他们如何防御具有潜在危害的化学制品及有放射线的废物等,并应用环境知识指导其预防和减轻潜在性危害。
3.采取措施预防环境因素对健康所造成的威胁。同时加强宣传,教育个体、家庭、社区及社会对环境资源进行保护。
4.与卫生部门共同协作,找出住宅区对环境的威胁因素。
5.帮助社区处理环境卫生问题。
6.参与研究和提供措施,早期预防各种有害于环境的因素;研究如何改善生活和工作条件。
(二)保护人类环境,满足人们需要
环境污染影响人类健康,这是多年来人类实践活动所得出的结论。控制环境污染,保护人类健康已成为护士的迫切任务。人们需要清洁、舒适、安静、优美的生活和工作环境,随着经济发展和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环境质量的要求也越来越高,环境质量必须与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相适应。为满足人们的需要,护士有责任和义务学习和掌握有关环境的知识、并运用自身拥有的知识,积极主动开展健康教育,努力保护和改善环境,为人类的健康事业做出贡献。
(高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