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三节 病毒性肝炎
病毒性肝炎(viral hepatitis)是由肝炎病毒引起的以肝细胞变性坏死为主要病变的传染病。本病在全世界发病和流行,我国是病毒性肝炎的高发区,男女发病率差别不大,各个年龄均可发病,严重危害人类健康。
【病因】
肝炎病毒是引起病毒性肝炎的病原体。目前已证实引起病毒性肝炎的常见病毒有甲、乙、丙、丁、戊及庚六型,各型肝炎病毒的生物学特性、传播途径都有着明显的差异(表7-1)。
表7-1 各型肝炎病毒及其相应肝炎的特点
共同感染:指HDV与HBV同时感染;重叠感染:指在慢性HBV感染的基础上重叠感染HDV
【发病机制】
肝炎病毒引起肝损伤的机制尚未完全阐明,不同的肝炎病毒导致肝损伤的机制不尽相同。①甲型肝炎病毒可能通过细胞免疫机制导致肝细胞损伤。②乙型肝炎病毒在肝细胞内复制和繁殖后,在感染的肝细胞表面可分泌大量HBsAg,使机体免疫系统细胞识别并杀伤感染细胞以清除病毒,同时导致肝细胞坏死或凋亡,进一步研究认为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相互配合发挥免疫作用。乙型肝炎表面抗原携带者和慢性肝炎患者的肝组织在HE染色光镜下常可见毛玻璃样肝细胞,此种细胞为感染的肝细胞内质网池中大量HBsAg颗粒聚集,使胞质不透明似毛玻璃样,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和免疫荧光检查HBsAg反应阳性。③丙型肝炎病毒可直接破坏肝细胞,实验证明免疫因素也是肝细胞损伤的重要原因。④丁型肝炎病毒必须依赖HBV复合感染才能致病。⑤戊型肝炎一般不导致携带者状态和慢性肝炎。⑥庚型肝炎病毒在单核细胞中复制,此型病毒是否为肝炎病毒尚有争议。
【基本病理变化】
各型病毒性肝炎病变基本相同,均以肝细胞变性、坏死为主,同时伴有不同程度的炎细胞浸润、肝细胞再生和纤维组织增生。
1.肝细胞变性
(1)细胞水肿:
为最常见的病变。镜下见肝细胞体积增大,胞质疏松呈网状、半透明,称为胞质疏松化。如水分进一步增多,肝细胞高度肿胀呈球形,胞质几乎完全透明,称气球样变。
(2)嗜酸性变:
光镜下见病变肝细胞胞质水分脱失、浓缩,肝细胞体积变小,胞质嗜酸性增强。一般仅累及单个或数个肝细胞,散在于肝小叶内。
2.肝细胞凋亡与坏死
(1)肝细胞凋亡:
由嗜酸性变发展而来,胞质进一步浓缩,核也浓缩消失,最终形成深红色均一浓染的圆形小体,称为嗜酸性小体(Councilman body)。
(2)溶解性坏死:
由严重的细胞水肿发展而来,属液化性坏死。根据肝细胞坏死的范围、分布特点不同可分为:①点状坏死(spotty necrosis):指单个或数个肝细胞的坏死,该处伴有炎细胞浸润;②碎片状坏死(piecemeal necrosis):指肝小叶周边界板肝细胞的灶性坏死和崩解;③桥接坏死(bridging necrosis):指中央静脉与汇管区之间、两个中央静脉之间或两个汇管区之间出现相互连接的肝细胞坏死带;④大片坏死(massive necrosis):指几乎累及整个肝小叶的大范围的肝细胞坏死。
3.炎细胞浸润
主要为淋巴细胞和单核细胞在汇管区或肝小叶内浸润。
4.再生与增生
(1)肝细胞再生:
在坏死的肝细胞周围出现肝细胞的分裂而进行再生性修复,再生的肝细胞体积较大,核大、深染,可有双核。若坏死严重,肝小叶内的网状纤维支架塌陷,则再生的肝细胞因失去支架不能排列成条索状,而呈团块状,称为结节状再生。
(2)小胆管增生:
坏死较严重的慢性肝炎,在汇管区或大片坏死灶内,可见小胆管增生。
(3)间质反应性增生和纤维化:
①Kupffer细胞活化、增生,并可脱入窦腔内变成游走的吞噬细胞,参与炎症反应;②肝星状细胞受刺激后活化形成肌成纤维细胞,产生大量胶原纤维沉积在Disse腔内;③间叶细胞和静止的纤维细胞被激活转变为肌成纤维细胞,后者合成胶原纤维并参与修复。如纤维组织大量增生可导致肝纤维化及肝硬化。
【临床病理类型】
病毒性肝炎根据病程、病变程度以及临床表现的不同,从临床病理角度分为普通型和重型两大类,普通型肝炎可分为急性和慢性,重型肝炎可分为急性和亚急性。
1.急性(普通型)肝炎
本型是病毒性肝炎中最常见的类型。临床根据患者有无黄疸分为黄疸型和无黄疸型。我国以无黄疸型肝炎居多,且多属于乙型肝炎。黄疸型与无黄疸型肝炎病变基本相同。
(1)病理变化:
肉眼观,肝体积增大,被膜紧张,质地较软。镜下,肝细胞广泛变性,以细胞水肿为主,表现为胞质疏松化和气球样变,肝窦受压变窄;肝小叶内坏死轻微,主要为点状坏死,嗜酸性小体并不常见(彩插图7-7)。坏死灶内及汇管区有淋巴细胞、巨噬细胞为主的炎细胞浸润。黄疸型者病变稍重,坏死灶稍多,可见胆汁淤积。
图7-7 急性普通型肝炎
肝细胞水肿,箭头示点状坏死伴炎细胞浸润
(2)临床病理联系:
①肝细胞水肿,使肝体积增大,被膜紧张,患者常出现肝大、肝区疼痛或叩击痛等临床表现;②肝细胞损伤,胆汁分泌异常,患者可出现食欲下降、厌油腻、呕吐等消化道功能紊乱的表现;③肝细胞损伤影响胆红素代谢,患者血清内胆红素升高,出现黄疸;④肝细胞坏死后细胞内的酶释放入血,引起血清转氨酶升高;⑤病原学检测可检出特异性抗原或抗体。
(3)结局:
结局较好,多数患者在半年内可治愈,特别是甲型肝炎预后最好,99%可痊愈。但乙型、丙型肝炎恢复较慢,其中约5%~10%的乙型肝炎、约70%的丙型肝炎转变为慢性。
2.慢性(普通型)肝炎
病毒性肝炎病程持续半年以上者即为慢性肝炎。
(1)病理变化:
根据肝脏发生炎症、坏死、纤维化程度,将慢性肝炎分为轻、中、重度三型:①轻度慢性肝炎:肝小叶结构完整,界板无破坏,病变特点为点状坏死,偶见轻度碎片状坏死,汇管区见慢性炎细胞浸润,周围有少量纤维组织增生;②中度慢性肝炎:病变特点是肝细胞变性、坏死较明显,出现中度碎片状坏死及特征性的桥接坏死,小叶内有纤维间隔形成,但小叶结构大部分保存;③重度慢性肝炎:病变特点是肝细胞坏死严重,出现重度碎片状坏死与大范围的桥接坏死,坏死区可见肝细胞不规则再生,纤维间隔分割肝小叶结构,导致小叶结构紊乱。
(2)临床病理联系:
慢性肝炎轻者症状、体征轻微,肝功能检查仅见轻度异常,重者肝炎症状明显或持续,患者除有肝大、肝区疼痛及黄疸等临床表现外,可伴有肝病面容、脾大等体征,血清转氨酶反复或持续升高。
(3)结局:
轻度的慢性肝炎可以痊愈或病变相对静止。晚期逐步转变为肝硬化。如在慢性肝炎的基础上发生新鲜的大片坏死,即转变为重型肝炎。
3.急性重型肝炎
少见,临床经过凶险,以HBV感染引起者为多,当合并HDV感染时更易发生。
(1)病理变化:
肉眼观,肝体积显著缩小,尤以左叶为重,重量可减轻至600~800g(正常成人肝脏重1300~1500g),被膜皱缩,质地柔软。切面呈黄色或红褐色,又称急性黄色肝萎缩或急性红色肝萎缩(图7-8)。镜下,肝细胞广泛大片坏死,坏死面积超过肝实质的2/3,肝索解离,肝细胞溶解。坏死多从肝小叶中央开始并迅速向四周发展,仅在小叶周边部残留少数变性的肝细胞。肝窦明显扩张充血甚至出血,Kupffer细胞肥大增生,吞噬活跃。肝小叶内及汇管区有大量淋巴细胞和巨噬细胞浸润。残留的肝细胞再生现象不明显。
(2)临床病理联系:
由于大量肝细胞迅速溶解坏死,患者可出现:①胆红素代谢障碍,血清胆红素升高而出现黄疸;②凝血因子合成障碍导致出血倾向,如皮肤或黏膜出现瘀点、瘀斑、呕血、便血等;③肝脏对体内代谢产物的解毒功能障碍,导致毒性物质未经肝脏解毒直接经血液循环到达脑部,引起肝性脑病;④由于胆红素代谢障碍及血液循环障碍等使肾血管强烈持续收缩,肾血流量减少,滤过率降低,可诱发急性肾功能衰竭(肝肾综合征)。
图7-8 急性重型肝炎
(3)结局:
本型肝炎起病急,病变重,进展迅速,预后极差,死亡率高。死亡原因主要为急性肝功能衰竭(肝性脑病),其次为消化道大出血、急性肾功能衰竭、DIC等。少数幸存者可转为亚急性重型肝炎。
4.亚急性重型肝炎
多数由急性重型肝炎转变而来或病变一开始就呈亚急性经过,少数病例由急性普通型肝炎恶化进展而来。病程可达一至数月。
(1)病理变化:
肉眼观,肝体积缩小,重量减轻,被膜皱缩,呈黄绿色(亚急性黄色肝萎缩),病程较长者可见大小不一的结节,质地略硬。切面可见交错存在的坏死区(土黄色或红褐色)及小岛屿状结节。镜下,既有肝小叶亚大块坏死,又可见残留的肝细胞发生结节状再生,原有肝小叶结构消失。坏死区有大量炎细胞浸润,纤维组织增生。肝小叶周边部小胆管增生,可有胆汁淤积形成胆栓。
(2)临床病理联系:
患者表现为较重的肝功能不全的症状,实验室检查多项指标异常。
(3)结局:
如治疗得当且及时,病变可停止进展并有治愈的可能。多数常继续发展而演变为坏死后性肝硬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