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学勤医案选粹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二章 验案撷英

第一节 肺系病证

一、感 冒

医案1:寒包火证

李某,女,40岁。2009年3月30日初诊。

【主诉】感冒、咳嗽1个月。

【病史】1个月前感冒,咳嗽,咯痰量多,色黄白,质黏,伴胸闷,出虚汗,全身乏力,畏寒怕冷,鼻出热气,舌质红,苔根部厚,脉沉。曾服“消炎、止咳”西药,名量不详,效果欠佳。胸片:支气管炎。化验血常规正常。平素经常感冒、咳嗽,平均2~3月发作1次。

【中医诊断】感冒。证属外寒内热,痰湿蕴肺。

【西医诊断】支气管炎。

【治法】解表清里,化痰止咳。

【方药】生麻黄6g,杏仁泥10g,生石膏30g,薏苡仁30g,鱼腥草30g,蒸百部12g,川贝母10g,猫爪草30g,生桑皮15g,清半夏10g,川厚朴6g,化橘红12g。6剂,水煎服,日1剂,分2次口服。

4月10日二诊:服药9剂,感冒、咳痰好转,入睡困难,多梦,手足凉,舌质淡,苔薄,脉沉弱。治宜化痰安神。温胆汤加味。

处方:茯神20g,广陈皮10g,清半夏10g,淡竹茹10g,炒枳壳12g,焦远志12g,炒栀子12g,淡豆豉12g,炒枣仁40g,生龙骨、生牡蛎各30g,广郁金15g,浮小麦30g,粉甘草5g,大枣5枚。10剂,水煎服,日1剂,分2次口服。

1年后因胃炎来诊,诉服上药后感冒、咳嗽悉愈,至今未发。

【按语】患者平素体弱,卫外不固,易于感邪。肺为娇脏,不耐寒热,肺气亏虚,则畏寒怕冷;卫表不固则易出虚汗;正气不足则乏力身困;痰湿蕴肺,则咯痰量多;外寒袭肺,内热难以外达,则鼻出热气,舌质偏红。治以外散寒邪,内清里热,方用麻杏甘石汤为主,加鱼腥草、猫爪草清热解毒,薏苡仁清热利湿,川贝母、清半夏、川厚朴、化橘红化痰止咳。二诊时表邪已解,治则调整为化痰安神为主,并以甘麦大枣汤补益心脾,缓以治本。

医案2:体虚感冒

陈某,女,38岁。2008年5月28日初诊。

【主诉】反复感冒、咳嗽两年余,复发1周。

【病史】近两年反复感冒,咳嗽,1周前复发。现症:畏寒,咽喉痛,咳嗽,痰多,色黄白。舌质淡红,苔黄白厚腻,脉滑。

【中医诊断】感冒、咳嗽。证属卫外不固,痰热蕴肺。

【治法】益气固表,化痰止咳。

【方药】生黄芪25g,防风10g,软柴胡10g,嫩黄芩15g,杏仁泥10g,浙贝母20g,射干10g,天竺黄6g,胆南星9g,前胡、延胡索各12g,炒莱菔子20g,炙枇杷叶20g。10剂,水煎服。

6月9日二诊:服药有效,咳嗽减轻,痰多色白。上方去浙贝母、前胡、延胡索,加半夏10g,广陈皮9g,川厚朴7g,黄芪10g。10剂,水煎服。

6月26日三诊:畏寒、咳痰明显减轻,自觉咽痒,大便干燥。

处方:炒莱菔子20g,川贝母10g,秋桔梗10g,生黄芪30g,防风10g,软柴胡10g,清半夏10g,嫩黄芩12g,青礞石12g,化橘红12g,胆南星8g,炙枇杷叶15g。10剂,水煎服。

【按语】该患者卫外不固,则易感外邪,畏寒怕冷,反复感冒;肺气不利,上逆为咳;痰湿蕴肺,入里化热,则痰多色黄白。舌质淡、苔黄白厚腻、脉滑为表虚兼有痰热之虚实夹杂表现。治疗以黄芪、防风实卫固表,取“玉屏风散”之意,但此处去白术,防其温燥太过。以柴胡和解表里,透表泄热,黄芩清热燥湿,凉血解毒,杏仁泥、浙贝母、射干、止咳化痰平喘,天竺黄、胆南星清热化痰,前胡、延胡索、炒莱菔子、炙枇杷叶宣肺止咳。至三诊更加川贝母、清半夏、胆南星化痰止咳,青礞石坠痰下气,兼可平肝;化橘红止咳化痰,理气健脾。

医案3:阴虚感冒

赵某,男,32岁。2009年11月21日初诊。

【主诉】感冒、咳嗽10天。

【病史】10天前感冒,咳嗽,自服“感冒药”后,症状稍减。现咽干咽痒,口干,咳嗽,咯痰量少,鼻通气不畅,涕黄。面部疖肿。舌边尖红,苔白,脉稍数。平素经常感冒、干咳,咽喉不适。

【中医诊断】阴虚感冒。证属风热袭肺,阴虚火旺。

【治法】滋阴清热,化痰止咳。

【方药】加减葳蕤汤增损。明玉竹15g,秋桔梗12g,白薇20g,淡豆豉12g,薄荷叶6g,南沙参、北沙参各30g,川贝母12g,辛夷花8g,鱼腥草30g,金银花20g,净连翘20g,广藿香12g,佩兰叶12g,粉甘草6g。7剂,水煎服,日1剂,分2次口服。

12月5日二诊:感冒大愈,鼻窍已通,咳嗽有痰,夜间失眠,面部起疖肿。

处方:明玉竹15g,细石斛15g,麦门冬15g,炒山药20g,鸡内金20g,南沙参、北沙参各30g,炒枣仁30g,焦远志12g,金银花30g,净连翘30g,川贝母10g,春砂仁6g。10剂。

以上方为主调理半月,诸症皆愈。

【按语】该患者反复感冒,肺气不利,常服“感冒药”,发散太过,伤及肺阴,故咽干、咽痒、咯痰量少等均为肺阴亏虚之征。阴虚火旺,上炎于面,则面部疖肿。治以加减葳蕤汤滋阴清热,并加南沙参、北沙参养阴生津,川贝母润肺化痰,辛夷宣通鼻窍,鱼腥草、金银花、净连翘清热解毒,辛凉解表,广藿香、佩兰芳香化湿。二诊更加石斛、麦门冬滋阴,鸡内金消积滞、健脾胃,春砂仁化湿和胃,培土以生金;枣仁、远志安神定志,兼可化痰。此案特点在于滋阴勿忘清热解毒,以防滋腻太过,湿聚化热,反可能使病势缠绵难愈。而清热解毒之剂与养阴药合用,则清热与养阴并举,

二、咳 嗽

医案1:急性支气管炎

李某,女,41岁,干部。1997年9月8日初诊。

【主诉】咳痰8天。

【病史】8天前患者出现咳嗽,咳黄白色黏痰,不易咯出,咳甚则胸痛,口唇干燥,咽喉干痛,舌质淡红,舌尖红,舌苔薄黄,少津,脉浮数。

【中医诊断】咳嗽。证属风燥伤肺,肺失清润。

【西医诊断】急性支气管炎。

【治法】清肺疏风,润肺止咳。

【方药】生桑叶10g,杏仁泥9g,苏薄荷8g,淡豆豉12g,南沙参、北沙参各20g,天门冬、麦门冬各15g,川贝母10g,净连翘20g,生石膏20g,生栀子12g,天花粉12g,粉甘草7g。水煎服,每日1剂,分2次温服。

9月12日二诊:服药3剂,咳嗽,吐黄白色黏痰量较前减少,咽干咽痛减轻,舌质淡红,舌苔薄黄,脉数。守原方去生石膏,加鱼腥草20g,续服6剂。

9月20日三诊:诸症大轻,咳嗽吐痰已止,间有少量黄黏痰,易咯出,上方再加鱼腥草10g,再服6剂。

9月27日四诊:诸症消,舌质淡,舌苔薄白,脉滑。上方继服5剂,巩固疗效。

【按语】本案因受风燥之邪而致温燥咳嗽,近代名医何廉臣云:“六气之中,唯燥气难明,盖燥有凉燥、温燥、上燥、下燥之别:凉燥者,治以温润,杏苏散主之;温燥者,治以清润,清燥救肺汤主之;上燥治气,桑杏汤主之;下燥治血,滋燥养营汤主之。”兹从叶氏“上燥治气,辛凉宣泄”之意,使肺之燥热,逐渐清解。方中生桑叶苦甘寒,归肺肝经,轻清凉散,能清疏肺经及在表的风热;苏薄荷疏散风热,善解风热之邪;淡豆豉、生栀子辛甘微苦,善于消泻心、肺、胃经之火邪而除烦;生石膏清泄肺热作用较强,并有平喘之效;川贝母清热润肺,化痰止嗽;天花粉清热润燥,化痰止咳;南沙参、北沙参、天门冬、麦门冬养阴清火,润肺止咳;杏仁泥肃降肺气,化痰止咳;鱼腥草辛微寒,归肺经,善清肺经热邪;诸药相合,共奏清热润肺,化痰止咳之效。

医案2:急性支气管炎

赵某,男,88岁。2012年1月30日初诊。

【主诉】咳喘、咯痰1周。

【病史】1周前受凉后出现咳嗽,闷喘,咯痰色白,畏寒怕冷,胃脘胀满,四肢酸困。自服“感冒止咳”药物(名量不详),效差。夜眠欠佳。舌淡苔白腻,脉弦硬。

【中医诊断】咳嗽。证属气虚痰阻,蕴肺化热,虚实夹杂。

【西医诊断】急性气管炎。

【治法】清热化痰,止咳平喘。

【方药】姜半夏10g,广陈皮10g,云茯苓20g,猫爪草30g,川贝母12g,太子参40g,软柴胡12g,嫩黄芩20g,生黄芪40g,金银花40g,荆芥、防风各10g,粉葛根30g。4剂,水煎服。

2月17日复诊:上方为主调治10剂,诸症已愈,停药1周。近两天活动后又感心慌、闷气,轻咳,乏力,腰痛,腹泻。脉弦硬。调整治疗以健脾益气为主。

处方:太子参30g,云茯苓15g,白术10g,扁豆30g,广陈皮9g,莲子肉15g,薏苡仁30g,春砂仁9g,远志12g,柏仁、枣仁各15g,防风10g,生龙骨、牡蛎各30g。3剂,水煎服。

2月20日五诊:诸症均明显好转。仍咳,喉中有痰。上方去扁豆、广陈皮、薏苡仁,加生黄芪30g,川黄连6g,川贝母10g,4剂。

2月24日六诊:心悸好转,咳嗽减轻,食欲稍差,进食时出汗。脉弦硬,舌质暗,苔白厚根腻。

处方:太子参40g,薏苡仁30g,土茯苓30g,清半夏10g,广陈皮9g,远志12g,柏子仁12g,川贝母12g,春砂仁9g,生龙骨、生牡蛎各30g,广藿香、佩兰叶各10g,炒枳壳12g。4剂,水煎服。

【按语】患者本身年事已高,肺肾俱虚,感受风寒之邪,则使肺失清肃,肺气上逆,发为咳嗽;脾虚失运,水液酿湿成痰,上犯于肺,则咯痰色白;气虚及阳,阳虚失于温煦,则畏寒怕冷;痰湿中阻,则胃脘胀满,四肢酸困。方以云茯苓、广陈皮、半夏健脾渗湿,猫爪草清热化痰散结,川贝母润肺化痰,太子参益气扶正,柴胡和解少阳,黄芩清肺泄热,生黄芪温阳补气,金银花清热解毒,荆芥、防风疏风解表,葛根解热生津。对于老年患者咳喘的治疗,在止咳化痰的同时,勿忘培补肺脾。“脾为生痰之源,肺为贮痰之器”,脾气健则水湿得运痰无所生,肺气充则营卫调和痰无所存。故本案在治疗始终重用太子参、生黄芪以补肺健脾,扶正达邪;重用金银花,该药性甘寒气芳香,甘寒清热而不伤胃,芳香透达又可祛邪,既能宣散风热,又善清解热毒;葛根解表退热,生津透疹,升阳止泻。

医案3: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

郭某,女,54岁。2012年2月25日初诊。

【主诉】间断闷喘40年,再发伴咳嗽1周。

【病史】近40年来每遇冬季或受凉后即发胸闷气喘,1周前感寒后症状复发,胸闷喘息,气短乏力,动则尤甚,伴咽痒咳嗽,痰少,头痛,纳眠尚可,二便尚调。舌质暗,苔白,脉缓滑。

【中医诊断】咳嗽、喘证。证属肺肾两虚,痰湿阻滞。

【西医诊断】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

【治法】化痰止咳平喘,补肾纳气。

【方药】自拟方咳平汤合喘平汤加减。生麻黄6g,桃仁、杏仁各10g,生桑皮15g,川贝母9g,山茱萸20g,枸杞子20g,地龙20g,云茯苓20g,姜半夏10g,广陈皮9g,炙枇杷叶15g,炙紫菀12g。6剂,水煎服,日1剂。

3月5日二诊:服上方6剂,胸闷、气喘减轻,但仍咳嗽,咳则两胁疼痛,痰量不多,夜眠不安,多梦,大便稍干,舌脉同前。上方去山茱萸、枸杞子、地龙、川贝母,加炒枣仁30g,合欢皮30g,前胡12g,延胡索12g,川厚朴6g,五味子6g。6剂,水煎服,以化痰止咳,安神助眠。

3月12日三诊:咳喘大减,夜眠欠安。上方去前胡、延胡索,加远志12g,继进10剂,以固疗效。

【按语】该患者素有慢性咳喘病史近40年,素体虚弱,感寒易发咳喘,风寒上受,内合于肺,肺气不宣,则喘咳逆;肺脾两虚则气短乏力,动则尤甚;肺窍不利,则咽痒咳嗽;舌质暗,脉缓滑,为痰湿壅肺之象。对此久病咳喘者,余专门立咳平汤及喘平汤治疗(详见经验方医案部分)。方中麻黄辛温散寒,宣肺平喘,生桑皮泻肺平喘,炙紫菀、炙枇杷叶润肺止咳,山茱萸、枸杞子培补下元,补肾纳气平喘,地龙化痰、平喘、通络,又加川贝母化痰止咳平喘。全方肺肾同调,扶正祛邪,表里兼顾。

咳喘一病主要涉及肺、肾两脏,同时与脾也有关,对此风寒袭肺之证,以麻黄散寒平喘,为常规之法,此案特点在于治疗咳喘同时,据“久病入络”之理,以桃仁、地龙化瘀通络,二诊时肺病及脾,心神失养,故加炒枣仁,合欢皮安神助眠,前胡疏风止咳,延胡索理气通络止痛,川厚朴理气降逆,消痰宽中,五味子敛肺止咳。

医案4: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

乔某,男,58岁,工人。2002年10月17日初诊。

【主诉】间断咳嗽8年余,加重9天。

【病史】近8年来间断咳嗽,反复发作,入冬为甚;9天前出现咳嗽短促,呈阵发性,干咳无痰,咽部发痒,咳甚时痰中带有血丝,口干舌燥,面部潮红,舌质偏红,苔少,脉细数。

【中医诊断】咳嗽。证属肺阴亏虚,燥热伤津,肺失润降。

【西医诊断】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

【治法】滋养阴液,润肺化痰,生津止咳。

【方药】南沙参、北沙参各30g,天门冬、麦门冬各12g,川贝母12g,炒知母8g,生百部10g,炙紫菀12g,天花粉30g,细石斛15g,明玉竹12g,款冬花15g,生百合15g。水煎服,每日1剂,分2次温服。

10月27日二诊:服药8剂,咳嗽次数明显减少,口渴缓解大半,舌质淡红,舌苔薄,脉略数。咯痰甚时痰中带血丝,加粉丹皮12g,藕节12g,以凉血止血;继服6剂。

11月3日三诊:咳嗽已愈,痰中血丝消失,舌质淡,舌苔薄,脉平。守上方再进6剂,间日1剂,巩固疗效。

【按语】本案为老年男性,咳嗽日久,导致肺阴亏耗,虚热内生,肺气失于润降所致。肺燥阴虚,多见干咳无痰,口干舌燥;咳伤肺络,则痰中带血丝;面部潮红,舌质偏红,苔少,脉细数,均为阴虚内热之象。方中南沙参、北沙参甘微寒,归肺、胃经,清肺热,补肺阴,生津液;天门冬、麦门冬润肺养阴,益胃生津,清心除烦,滋阴润燥;明玉竹、细石斛、生百合三药均有滋阴润肺,生津止咳,清心解烦之效;生百部、炙紫菀、款冬花甘苦微温,润肺止咳,化痰下气,三者相伍,有增强止咳平喘的功效;川贝母、炒知母性凉而甘,化痰止咳,兼可润肺;全方以滋养阴液,润肺化痰,生津止咳之剂,使病祛、咳止、痰除、津生而病愈。

医案5:支气管炎

曹某,女,22岁,学生。2000年4月3日初诊。

【主诉】咳嗽1月余。

【病史】1个月前因感受风寒后出现咳嗽,吐白黏痰,咯之不利,咽部不适,自服抗生素等药,效果不佳。现干咳,连声作呛,喉痒,咽干痛,唇鼻干燥,痰少而黏连成丝,不易咯出,口干苦。舌质偏红,少津,舌苔薄黄略腻,脉略滑数。胸片示:支气管炎。

【中医诊断】咳嗽。风燥伤肺。

【西医诊断】支气管炎。

【治法】清燥润肺止咳。

【方药】桑杏汤加减。冬桑叶10g,南沙参20g,炙枇杷叶15g,炙紫菀12g,杏仁泥10g,麦门冬12g,生百部12g,胆南星8g,浙贝母15g,明玉竹12g,青礞石10g,炙甘草6g。

上方为主共进10剂,诸症消,舌脉平,继进5剂,间日1剂,巩固疗效。

【按语】本案青年患者,因风寒袭肺,肺气不宣,清肃之令失常,冲而上逆作咳,故程国彭曰:“肺体属金,譬如钟然,钟非叩不鸣。风寒暑湿燥火,六淫之邪,若外击之则鸣。”只因久治不愈,迁延月余,风寒入里伤热,燥热之邪最易伤津耗液,表现干咳少痰,痰黏难咯或痰中带血等症。余治以桑杏汤加减清燥润肺止咳。方中冬桑叶、紫菀宣肺散邪;杏仁泥、炙枇杷叶、生百部宣肺化痰止咳;南沙参、浙贝母、明玉竹、炙甘草润肺止咳;胆南星清泄胸膈之痰热。并加用性烈质重之青礞石,功专镇坠,善下气消痰,《本草纲目》言其:“治积痰惊痫,咳嗽喘急。”诸药合用,清、宣、润、镇备具,故获佳效。

医案6: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

王某,女,55岁。2008年11月11日初诊。

【主诉】间断咳痰半年,复发1周。

【病史】半年前感冒后咳嗽,治未彻底,咳嗽间断发作。1周前受凉后咳嗽复发并加重,咯吐黄白痰,质黏,咽痒,纳食可,口干,便秘。舌质红,苔薄,脉滑。胸片提示:支气管炎。原有“慢性支气管炎”病史两年余。

【中医诊断】咳嗽。证属燥痰阻肺,阴虚内热。

【西医诊断】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

【治法】滋阴润肺,化痰止咳。

【方药】清燥救肺汤加减。南沙参、北沙参各20g,炙枇杷叶14g,杏仁泥10g,黑芝麻30g,麦门冬15g,桑叶8g,鱼腥草30g,前胡12g,化橘红12g,秋桔梗12g,云茯苓15g,法半夏10g。6剂,水煎服,日1剂,分2次温服。

11月21日二诊:咳痰减轻,便秘好转。昨日再次感冒,鼻塞明显,流涕。

处方:山柰10g,鹅不食草10g,辛夷9g,薄荷8g,清半夏10g,百部12g,云茯苓15g,广陈皮8g,杏仁泥10g,白芷9g,浙贝母12g,炙甘草6g。6剂,水煎服,日1剂,分2次温服。煎药时以蒸汽熏鼻窍。

2009年1月30日三诊:口服并以上药熏蒸鼻窍后通窍作用明显。鼻塞、咳嗽好转。4天来再发咳嗽喑哑,咽痒,白痰多。舌质淡红,苔白稍腻,脉滑。自拟咳平汤(方见“常用验方及医案1.咳平汤”)加五味子5g,青礞石12g,秋桔梗12g,射干10g,鱼腥草30g,前胡、延胡索各12g,6剂,水煎服,日1剂,分2次温服。

2月2日四诊:咳痰已轻,仍咽痒,上方加鱼腥草10g,炒苏子9g,3剂,水煎服,日1剂,分2次温服。

2月6日五诊:咳嗽明显减轻,上方去苏子,加浙贝母15g。服药6剂,病愈。

【按语】患者感冒后治未彻底,导致久咳不愈,肺金受损,咽喉为肺之门户,肺气不利,则咽痒;肺气上逆则为咳;痰湿蕴肺,化火化热,则咯痰黄白;火热伤阴,则口干,痰黏难咳。余以为,久咳的治疗,应注意从“救肺阴”入手。故初诊取“清燥救肺汤”之意,一方面以南沙参、北沙参、炙枇杷叶、黑芝麻、麦门冬等滋阴清火,另一方面以前胡、橘红、秋桔梗、云茯苓、法半夏降气化痰,止咳平喘,做到“清”“化”结合。二诊以宣肺气、通鼻窍治疗为主,三诊时咳嗽再发,证属痰湿蕴肺为主,故以咳平汤加鱼腥草、青礞石、前胡、延胡索、炒苏子等清热化痰,止咳平喘。同是治咳,同一患者,初诊与三诊治咳用药思路却有差别,原因在于“法随证变、方从证行”。

医案7:胆汁反流性咳嗽

吴某,女,73岁。2012年5月28日初诊。

【主诉】咳嗽、乏力4年余,复发1周。

【病史】近4年来间断咳嗽,咳而痰少,乏力,口干,口辣,食欲不佳,四肢困倦,时轻时重。1周前无明显诱因上述诸症复发,程度加重。现症:干咳,身困,口干,口辣,无食欲,胃脘不适,忧思郁怒,情绪不畅。脉沉弦,舌质偏暗,苔黄厚腻。有“胃炎、胃下垂、咽炎”病史5年,“肝下移”病史4年,胃镜示“胃内胆汁反流”。脉沉弦,舌质偏暗,苔黄厚腻。

【中医诊断】咳嗽。证属胆胃不和,痰热内扰。

【西医诊断】咽炎、胃内胆汁反流。

【治法】清胆和胃,化痰止咳。

【方药】温胆汤加味。云茯苓15g,清半夏10g,广陈皮8g,淡竹茹10g,炒枳壳12g,广郁金16g,金银花30g,嫩黄芩15g,太子参40g,广藿香、佩兰叶各12g,川贝母10g,甘草3g。6剂,水煎服,日1剂。

6月18日二诊:乏力、身困、咳嗽均减轻。上方去黄芩、广藿香、佩兰叶,加杏仁泥10g,川贝母2g,金银花10g,麦门冬20g。6剂。

6月29日三诊:服药有效,干咳、口干减轻,自感胃脘不适,餐前胃痛,口辣,乏力,舌质淡红,苔薄,脉沉弦。温胆汤加郁金16g,香附16g,金银花30g,白檀香12g,甘松20g,春砂仁9g。6剂,煎服。

7月13日四诊:诸症悉减,守上方10剂,煎服,巩固疗效。

【按语】患者间断咳嗽4年余,从病程来看,为久咳,久病体虚,故乏力身困;咳久耗伤肺阴,则干咳少痰,口干欲饮;咳甚病进,肺金子盗母气,则胃脘不适,食欲不振,乏力;阴虚化热,与痰浊交织,则苔黄厚腻。治以温胆汤清热化痰散结。方中广陈皮、半夏、云茯苓保脾燥湿化痰,枳实行气除痰,竹茹化痰祛湿兼可降逆止呕,更加郁金疏肝理气和胃,金银花清热解毒,黄芩清泄肺热,太子参益气养阴,广藿香、佩兰叶芳香化湿,川贝母润肺化痰止咳。

体会:该患者主诉的“口辣”临床不多见。结合其咳嗽、肢困、舌脉等表现,按“怪病多从痰证治”着手,以温胆汤加味治之。病变脏腑责之肺与脾,病理关键在于痰与热,故其治重在化痰清热,宣肺健脾。病程4年,迁延不愈,气阴两亏为本,故祛邪同时不忘益气养阴扶正,伍以太子参、麦门冬、春砂仁等,使邪祛而不伤正。此处以该方加减清化燥痰,由脾着手治咳,三诊时又加甘松,春砂仁、白檀香健脾理气化湿之品,四诊加海蛤壳意在助其清化热痰之力。

医案8:支气管扩张

冯某,男,39岁。2012年10月19日初诊。

【主诉】反复感冒、咳嗽10余年。

【病史】10年前感冒后出现发热、咳痰、乏力、背痛等症,某医院诊为“支气管扩张”,治疗后症状暂时缓解,之后仍反复发作,经常咳嗽,咯吐白痰,痰中有块,易发热。近1周咳痰发黄,流浊涕。脉沉弦缓,舌质淡、体大、边有齿痕,苔白湿面大、较厚。

【中医诊断】咳嗽。证属肺卫不固,痰热内蕴。

【西医诊断】支气管扩张。

【治法】益气固表,清热化痰。

【方药】玉屏风散合二陈汤加减。防风10g,白术10g,生黄芪30g,太子参30g,清半夏10g,橘红12g,云茯苓20g,天竺黄15g,胆南星8g,猫爪草30g,川贝母10g,黄芩15g,6剂,水煎服,日1剂。

以上方为主调治半个月,感冒已愈,遇冷则咳嗽、咯痰,色黄白。

处方:太子参40g,姜半夏10g,橘红12g,云茯苓20g,焦白术10g,防风10g,生黄芪40g,天竺黄6g,胆南星9g,川贝母10g,鱼腥草40g,甘草6g。14剂。

2013年1月3日复诊:咳痰已愈,咽中不适,上方去鱼腥草、甘草,加五味子6g,射干10g。14剂,水煎服,以巩固疗效。

【按语】患者10年前涉水复加冒雨后始患咳嗽、易感冒,为肺卫受邪失固,肺气上逆,则反复咳嗽;肺失宣肃,痰浊蕴结,则咳嗽痰出;痰浊蕴肺,日久化火生热,则痰黄涕浊,易于发热。苔白湿面大为痰湿内蕴之象。方中玉屏风散(防风、白术、生黄芪)益气固表,兼祛风邪,补中寓散;二陈汤(清半夏、橘红、云茯苓)去乌梅,以燥湿化痰止咳,天竺黄、胆南星清热化痰,猫爪草化痰散结,解毒消肿,川贝母清热、化痰、止咳,黄芩清热燥湿,解毒化痰。

支气管扩张在中医学中,可归属于“肺痿、劳咳、咳嗽、喘症、咯血”等范畴。本病的病因主要与体质因素、外邪侵袭及嗜好烟酒有关,其病机可概括为“火热、痰湿、阴虚”。本案即以痰热为主,治疗在清热化痰祛湿的同时,兼顾益卫固表。

医案9:慢性支气管肺炎

张某,男,24岁。2012年2月24日初诊。

【主诉】间断咳嗽3个月。

【病史】3个月前受凉后咳嗽,在外院诊为“慢性支气管肺炎”,应用“消炎药”(名量不详)后症状暂时缓解。之后间断发作,痰少,伴纳呆,四肢发凉,双侧头痛,乏力,口干,咽痒,进食油腻食物则腹泻。舌质淡。苔薄白,脉沉小滑。

【中医诊断】咳嗽。证属气阴两虚,肺脾损伤。

【西医诊断】慢性支气管肺炎。

【治法】益气养阴,补肺健脾。

【方药】太子参30g,明玉竹15g,炒枳壳12g,降香6g,百部10g,粉甘草3g。4剂,水煎服,每日1剂。

2月24日二诊:药后咳嗽减轻。手足发凉好转,食欲较前增加,进食油腻食物后易发腹胀。上方去百部、甘草,加佛手10g,桂圆肉10g。

3月12日三诊:共服上药10剂,咳嗽、口干消失,四肢发凉、乏力、头痛均明显好转,腹胀减轻,未再腹泻,大便日1~2次,黄色成形。舌质淡红,苔白稍厚,脉沉滑,上方去石斛、明玉竹,加广陈皮9g。10剂,水煎服,日1剂。

1个月后随访,诸症未再反复。

【按语】患者咳已3月余,迁延不愈,干咳痰少,为肺阴亏虚之象;纳呆食少,为脾胃气虚之证;气虚及阳,温煦失职,则四肢发凉,乏力身困。脾虚失运,则易发腹泻;阴亏失濡,则口干;气虚则精微难以上达头窍,则头痛。辨证结论为咳嗽之气阴两虚证。方中太子参益气养阴,明玉竹、百合滋养肺阴,莲子性平,入心、脾肾经,具有补脾止泻、益肾涩精,养心安神之功。麦门冬、石斛滋阴润燥,白术、春砂仁健脾化湿,炒枳壳、降香降气止咳,百部杀虫镇咳,甘草止咳,兼可调和诸药。二诊咳减,故去百部、甘草,加桂圆肉补益气血,益智宁心,加佛手理气和胃消胀。三诊诸症大减,口干消失,可见阴亏已愈,则去石斛、明玉竹之滋腻,加广陈皮理气降逆,调中开胃,兼能燥湿,以防滋补太过。全方用药简洁,思路清晰,攻补得当,每诊必效,且扶正祛邪之总体方向不变,仅根据不同病理阶段稍微做调整,体现了中医“效不更方”的特点。该病日久,正气大亏,故扶正之力大于祛邪,而对于“正”“邪”之间的评估判断、扶正与祛邪分寸的掌握,则需多年临床积累才可能有所心得。

医案10:间质性肺炎

缑某,男,76岁。2013年4月15日初诊。

【主诉】咳嗽、盗汗、乏力1年余。

【病史】1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咳嗽、盗汗、气短、乏力等症,在某医院诊断为“间质性肺炎”,治疗后症状间断发作。在我院用中药调理半年,症状减轻。近1周再次出现咳嗽,咯痰,痰色白质黏,胸闷气喘。脉弦滑偏硬,舌质稍红,无苔。

【中医诊断】咳嗽、喘证。证属痰湿阻肺。

【西医诊断】间质性肺炎。

【治法】理气化痰,止咳平喘。

【方药】炙枇杷叶15g,炙紫菀15g,广陈皮9g,云茯苓15g,杏仁泥10g,清半夏10g,川厚朴6g,川贝母10g,生百合20g,全当归30g,天花粉30g,猫爪草30g。10剂,水煎服,日1剂,分2次口服。

5月27日二诊:上方增损调理20余剂,症状减轻。停药后稍有复发,咽痒,咳嗽,便溏,后半夜前胸出汗,上方去川厚朴,加生龙骨、生牡蛎各20g。

另开中药颗粒处方:浙贝母180g,夏枯草80g,生龙骨、生牡蛎150g,龟甲、鳖甲各150g,当归150g,清半夏50g,橘红60g,丝瓜络30g,川贝母60g,杏仁泥60g,猫爪草150g,鱼腥草150g,穿山甲50g,鸡内金100g,麦门冬100g,生百合100g,生百部80g。1剂,装胶囊,分90天服完。

8月2日三诊:服上药3个月,症状减轻。近10天盗汗、燥热、咳嗽无痰,脉弦硬,舌质红,苔少。

处方:生龙骨、生牡蛎各30g,生百部12g,猫爪草30g,地骨皮10g,明玉竹15g,石斛15g,天门冬、麦门冬各15g,南沙参、北沙参各30g,焦白术10g,川贝母10g,春砂仁9g,净萸肉30g,6剂,水煎服。

8月9日四诊:盗汗减轻,咳嗽有加重,自觉燥热稍减。上方去南沙参、北沙参、春砂仁,加杏仁泥10g,炙紫菀15g,炙枇杷叶20g,6剂,煎服。

【按语】患者咳嗽年余,久病肺损,又加年事已高,肾气不足,致肺肾俱虚。肺气虚弱,肃降不利,则上逆为咳;肺失宣降,宗气不利,则胸闷、气短、乏力;气虚津液失于输布,不能上荣于口,则口干;肾阴不足,则夜间盗汗。方中以咳平汤加味。紫菀、炙枇杷叶化痰平喘,兼可祛风;广陈皮宣肺降逆,止咳化痰;云茯苓健脾祛湿,和胃宽中;杏仁泥化痰止咳,润肠通便;清半夏燥湿化痰;川厚朴化痰、燥湿,宽中止呕;川贝母润肺止咳;百合滋阴润肺,当归养血活血,润肠通便;天花粉解热生津;猫爪草清热解毒,化痰散结。

间质性肺炎属于中医“肺痹”“肺痿”“咳嗽”“喘证”等病范畴。肺为邪痹,气血不通,脉络瘀阻,病久则肺叶痿弱不用,气血不充,络虚不荣,则可发展至“肺痿”。临床治疗应分清虚实主次,轻重缓急。着重化痰活瘀散结、养阴益肺、活血通络。

三、肺 胀

医案1:肺气肿、肺大泡

李某,男,62岁。2009年2月16日初诊。

【主诉】胸闷、气喘、乏力8个月,伴咳痰1周。

【病史】8个月前不明诱因出现胸闷、气喘,活动后明显加重,不能上楼,伴乏力,CT检查提示:两肺肺大泡、慢支、肺气肿,右侧胸膜炎。近1周晨起咳嗽,吐青色块状黏痰,四肢酸困乏力,嗜睡,无发热、胸痛等症。舌质淡苔薄白,根稍腻,脉弦。

【中医诊断】肺胀。证属痰湿蕴肺,肾虚失摄。

【西医诊断】两肺肺大泡、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右侧胸膜炎。

【治法】宣肺化痰,理气平喘。

【方药】云茯苓10g,清半夏10g,广陈皮8g,杏仁泥10g,炙枇杷叶15g,炙紫菀12g,前胡、延胡索各12g,川厚朴6g,百部12g,炒苏子10g,青礞石12g,生麻黄7g,生桑皮15g,五味子5g,粉甘草5g。6剂,日1剂,分2次口服。

2月27日二诊:服药后,块状黏痰已化,动则胸闷。调方以平喘为主。

处方:地龙25g,山茱萸20g,枸杞子20g,桃仁、杏仁各10g,次沉香8g,生麻黄7g,生桑皮15g,前胡、延胡索各12g,射干10g,青礞石12g,半夏10g,广陈皮9g,云茯苓20g。

3月19日三诊:服药12剂,症状大减,活动后有时闷喘,大便不成形,舌质暗红,苔白。

处方:瓜蒌20g,地龙30g,薤白8g,半夏10g,山茱萸30g,枸杞子30g,桃仁、杏仁各10g,青礞石14g,天竺黄5g,胆南星8g,黄芪40g,前胡15g。10剂。

上方增损调理1月余,闷喘明显减轻,可上一层楼,下蹲时无明显胸闷、心慌。大便质黏。舌质淡红,舌边暗,苔薄白。后用苍术20g,川厚朴8g,广陈皮10g,桂枝6g,半夏10g,青礞石14g,天竺黄6g,胆南星9g,黄连9g,黄芪60g,桃仁、杏仁各10g。10剂量,制水丸,每服9g,每日2次,口服。

【按语】患者“肺胀”(肺气肿)日久,形成肺大泡,造成闷喘难愈。其本为肺肾两虚,其标为痰湿蕴肺,为本虚标实之证。初诊以二陈汤化痰止咳,加前胡、延胡索、百部、炒苏子止咳平喘,青礞石清热化痰,生麻黄、生桑皮肃肺平喘,五味子敛肺止咳;复诊中先后加山茱萸、枸杞子、地龙、黄芪、太子参益气扶正,补肾培元,天竺黄、胆南星清热化痰。调理3月余,诸症大减,继服丸剂以固疗效。

医案2:慢性支气管炎合并肺气肿、心功能不全

丁某,男,69岁。2009年11月20日初诊。

【主诉】闷喘6年。

【病史】原有“慢性支气管炎”病史10余年,经常遇冷咳喘。近6年来胸闷、气喘,动则更甚,有时伴乏力、心慌、咯痰。心电图检查:右心房肥大;下壁心肌供血不足。胸片示: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舌质淡暗,舌体胖苔白,厚腻,脉弦偏数,寸脉弱。

【中医诊断】肺胀、喘证。证属肺气上逆,肾虚失摄。

【西医诊断】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心功能不全。

【治法】益肾填精,降气平喘,化痰祛瘀。

【方药】清半夏10g,地龙20g,生麻黄7g,生桑皮15g,桃仁、杏仁各10g,山茱萸20g,枸杞子20g,菟丝子30g,广陈皮9g,川厚朴6g,云茯苓20g,甘草6g。6剂,颗粒剂,每日1剂,分2次冲服。

11月27日二诊:闷喘减轻,上方去云茯苓、菟丝子、甘草,加广藿香、佩兰各10g,薏苡仁30g,土茯苓30g,枸杞子10g,山茱萸10g。15剂,颗粒剂,每日1剂,分2次冲服。

2010年1月8日三诊:服上药后闷喘减轻,停药后又有反复,稍腹胀。舌质淡暗,体胖,苔白厚面大。脉弦偏数。上方加沉香纳气平喘,黄芪益气扶正。

处方:枸杞子30g,山茱萸30g,桃仁、杏仁各10g,地龙20g,次沉香8g,清半夏10g,川厚朴9g,云茯苓20g,广陈皮9g,生麻黄7g,生桑皮15g,黄芪15g。15剂,颗粒剂,每日1剂,分2次冲服。

1月25日四诊:药后闷喘、腹胀已轻,激动后仍闷气,乏力,喉中痰鸣,休息后好转,舌质淡暗,苔中白厚。上方加地龙5g,西洋参3g,黄芪5g。15剂,颗粒剂,每日1剂,分2次冲服。

半年后其女来诊他疾,诉其父服上药后,闷喘至今未发。

【按语】患者年高肾亏,且久患咳喘,肺气不利,上逆为喘;肾虚失于摄纳,故动则喘甚;气虚血瘀,心脉失养,则心慌;气虚痰湿蕴结,则咯痰色白。方中云茯苓、广陈皮、半夏理气化痰,生麻黄、生桑皮宣肺平喘,桃仁活血化瘀,杏仁肃肺、化痰、止咳。山茱萸、枸杞子、菟丝子补肾益精,固本纳气;地龙纳气、平喘、通络。二诊时加广藿香、佩兰叶、薏苡仁、土茯苓利湿泄浊,三诊时加次沉香纳气平喘,生黄芪益气扶正。整个治疗攻补兼施,肺肾同调,平喘、化瘀、扶正兼顾,数载顽疾得愈。

医案3:慢性支气管炎合并肺气肿

吴某,女,64岁。2009年3月23日初诊。

【主诉】间断咳痰、闷喘十余年。

【病史】近十余年来患者一直咳嗽、痰少,胸闷,气喘,晚上不能平卧,现动则闷喘,舌质暗红苔薄白,脉滑数。X线检查:慢性支气管炎合并肺气肿。

【中医诊断】肺胀。证属肺肾两虚,肺失肃降,肾失摄纳。

【西医诊断】慢性支气管炎合并肺气肿。

【治法】补肾摄纳,化痰平喘。

【方药】枸杞子20g,地龙25g,桃仁、杏仁各10g,沉香8g,山茱萸20g,射干10g,生麻黄7g,生桑皮15g,半夏10g,云茯苓20g,橘红12g,炙枇杷叶15g。9剂,水煎服。

4月3日二诊:咳嗽已轻,仍喘。地龙30g,山茱萸30g,枸杞子30g,桃仁、杏仁各10g,黄芪20g,半夏10g,生麻黄7g,生桑皮15g,秋桔梗10g,射干10g,炙枇杷叶15g。6剂。

另外制胶囊口服。处方:蛤蚧2对,西洋参20g,山茱萸150g,枸杞子150g,沉香30g,地龙120g,生麻黄35g,生桑皮60g,射干40g,川贝母60g。上药颗粒剂装胶囊分40天服完。

4月24日四诊:服药闷喘已轻,煎剂加鱼腥草30g,川贝母9g。12剂。胶囊剂继服。

6月22日五诊:闷喘大减,间断咳嗽。

处方:地龙30g,山茱萸30g,枸杞子30g,桃仁、杏仁各10g,黄芪30g,半夏10g,生麻黄7g,生桑皮15g,秋桔梗10g,射干10g,炙枇杷叶15g,鱼腥草30g,川贝母9g。12剂。

【按语】余治顽固性喘证常用蛤蚧。该药味咸、性平,归肺、肾二经,功可益肾补肺,定喘止嗽。主治肺肾两虚气喘咳嗽、虚劳咳嗽、咯血、肾虚阳痿等。《本草纲目》谓其可:“补肺气,益精血,定喘止嗽,疗肺痈、消渴,助阳道。”《本草经疏》云:“蛤蚧,其主久肺劳咳嗽、淋沥者,皆肺肾为病,劳极则肺肾虚而生热,故外邪易侵,内证兼发也。蛤蚧属阴,能补水之上源,则肺肾皆得所养,而劳热咳嗽自除。肺朝百脉,通调水道,下输膀胱;肺气清,故淋沥水道自通也。”如成对应用效佳。尤其对于老年咳喘病久者,制水丸或胶囊口服,常获佳效。

四、哮 喘

(一)虚 证

哮喘虚证多为肺肾虚损所引起。其病机为肺气不降,肾气不纳,精气内虚。该病治疗时总的原则应标本同治:培补摄纳以治本,定喘止咳以治标。细分之,虚证哮喘又有肺虚为主、肾虚为主或肺肾两虚为主之不同。

医案1:肺气虚弱哮喘

贺某,男,38岁,业务员。1996年9月23日初诊。

【主诉】间断咳喘10年,复发1周。

【病史】咳嗽闷喘,咯吐白痰,时轻时重,间断发作,已10余年。1周前感冒后咳喘复发,咳吐黄痰,胸闷气短,偶有低热,脉象小滑而数,舌质淡红,舌体稍大,舌苔白黄而薄。

【中医诊断】哮喘。证属肺虚哮喘。

【治法】定喘止咳,补益肺气。

【方药】三拗汤加味。生麻黄4.5g,杏仁泥9g,生桑皮10g,南沙参12g,五味子2g,麦门冬12g,清半夏8g,云茯苓12g,炙甘草5g。3剂,水煎分2次温服,每日服1剂。

9月23日二诊:连服3剂,症状稍轻,原方加生黄芪12g,继服6剂。

9月30日三诊:喘咳基本缓解。唯动作快时仍有气短,遂改方培补肺气为主,佐以益肾。

处方:野党参10g,麦门冬12g,焦远志10g,杏仁泥9g,生黄芪12g,化橘红6g,云茯苓12g,山茱萸12g,女贞子12g,炙甘草5g。5剂,喘咳完全缓解,临床治愈。

【按语】肺气虚弱哮喘,临床症状一般不特别严重,多有咳嗽、吐痰,用三拗汤合生脉散再选加黄芪、明玉竹、贝母等多能收到满意效果。平日加强锻炼,防止外感,间或服用培补肺气之品可望完全根治。

医案2:肾气不纳哮喘

李某,女,31岁。2007年11月26日初诊。

【主诉】发作性哮喘18年,复发半个月。

【病史】患者哮喘18年,时犯时止,秋冬季节每每犯喘。半个月前产后旧疾复发,喘闷不已,张口抬肩,遇寒则重,夜不能寐,偶咳白痰,胸胁胀满,食欲减退,四肢乏力,脉沉,似有滑意,舌苔白薄。

【中医诊断】哮喘。证属肾气不纳,脾肺气虚。

【治法】补肾纳气,定喘止咳,兼顾产后。

【方药】自拟喘平汤(方见经验方医案部分)加减。生麻黄6g,杏仁泥9g,生桑皮12g,净萸肉15g,五味子1.5g,辽细辛1.5g,生黄芪12g,当归身9g,炮姜炭5g,枸杞子15g,粉甘草5g。

以上方为基础,先后酌情加减:白果仁10g,焦白术6g,干地龙15g,焦远志5g,补骨脂4.5g。共服中药22剂,期间配服:红参40g,蛤蚧2对,(去头足,黄酒浸泡一昼夜,烘干)共研细面装胶囊,服20天,每日早晚分服两次。获临床治愈。为了防止复发,嘱其每晚食服焦核桃肉。

【按语】肾虚哮喘多为久病及肾,症见呼多吸少,张口抬肩,动则喘甚,汗出肢冷,舌质多淡,脉多沉细,治疗大法或选肾气丸阴阳双补,或选吉林参、红参、补骨脂、五味子、蛤蚧粉、核桃肉等以补肾纳气,但二者均配服三拗汤,定喘止咳以治标。余自拟喘平汤,治疗虚证哮喘,尤其肾虚哮喘,屡用屡效。肾虚哮喘,一则病久,再则难愈,一旦症状控制,每用中药丸剂或膏剂缓缓收功,以期疗效巩固。凡肾虚哮喘临床治愈,防止每年秋冬季节复发,均应于农历八月十五日以后开始食服焦核桃肉(制法:将带皮核桃放置木炭火旁,缓缓烧烤,至核桃外皮烧黑,核桃肉烧焦,去皮取肉备用)每晚睡前吃1~3个,最多5个,一定要细嚼慢咽,最好食至来年农历2月15日。数十年验证,此法疗效肯定,多能达到巩固疗效的目的。

医案3:肺肾双虚哮喘

王某,男,46岁,农民。1999年1月6日初诊。

【主诉】反复喘闷20年。

【病史】患者近20年来反复喘闷咳嗽,动则加重,腰腿酸沉,身困乏力,吐痰色青,脉沉滑,舌淡红,舌苔薄白。

【中医诊断】喘证。证属肺肾两虚,纳气失司。

【治法】调补肺肾,纳气平喘。

【方药】自拟喘平汤(方见验方医案部分)加味。生麻黄4g,杏仁泥8g,粉甘草3g,生桑皮10g,净萸肉12g,五味子1.5g,焦远志9g,生黄芪12g,干地龙12g,枸杞子12g。

上方连服2剂,喘缓咳轻,原方继服2剂,症状递减,又加南沙参12g,再服3剂,症状基本控制,体征基本消失。改方四君子汤加助肾之品,以巩固疗效。

处方:野党参9g,焦白术8g,云茯苓12g,炙甘草5g,生黄芪12g,净萸肉15g,枸杞子15克,五味子2g,川续断9g。间日服1剂,用10天,哮喘临床治愈。嘱其服用蜜桃膏以期根治。

【按语】肺肾双虚哮喘,既有肺气虚弱的症状,又有肾不纳气的表现,所以治疗时应两脏同治。常用巩固疗效的蜜桃膏,即体现了这一原则。蜜桃膏的组成及配置方法:选白蜂蜜、核桃肉各等份。先将核桃肉捣碎如泥,再加入白蜂蜜拌匀存放在瓷缸内,隔水蒸熟,装瓶密闭备用,每次服一汤匙,白开水冲服,每日服2~3次。蜜桃膏不仅对肺肾双虚之哮喘有巩固疗效,防止复发的作用,对于各类虚证哮喘均有相当效果,特别是老年性虚喘患者服用此膏,既治喘又润喉,既补肾又润肺,实为理想佳品。

医案4:肺阴亏虚哮喘

武某,女,27岁。1999年4月18日初诊。

【主诉】间断咳嗽、咯痰、闷喘7年余,加重半个月。

【病史】7年前因外感风寒致咳嗽、咳痰,后渐加重且闷喘,症状时轻时重。半个月前,无明显诱因又出现咳嗽,咯白黏痰、闷喘,手心发热,神疲乏力,舌质红,无苔,脉小滑数。

【中医诊断】喘证。证属肺阴亏虚。

【治法】养阴清热,宣肺平喘。

【方药】三拗汤加味。麦门冬15g,嫩黄芩9g,嫩青蒿12g,生麻黄6g,生桑皮14g,杏仁泥10g,广藿香12g,炙甘草6克。水煎服。

上方服5剂后诸症大轻,舌质淡红,舌苔薄,脉小滑,效不更弦,守上方再进5剂后诸症消,舌质淡,舌苔薄白,脉小滑,改用养阴润肺,补肾平喘之剂。

处方:生麻黄60g,生桑皮140g,杏仁泥100g,麦门冬150g,明玉竹120g,生百合150g,细石斛120g,净萸肉150g,五味子20g,炙甘草60g,上药共研细面,炼蜜为丸,每丸9g重,每次服1丸,每天服3次,温开水送服,以收全功。

【按语】《素问•脏气法时论》曰:“肺病者,喘咳逆气。”“肺为水之上源。”本案初为外邪风寒袭表,肺气被阻,失于宣降,故咳嗽,久则耗伤肺阴,而致虚热内生,肺失宣降,不能输布水液,虚火煎灼津液,则生成痰,痰热壅阻于肺,肺失宣肃,肺气上逆则气喘,治宜滋阴清热,宣肺平喘。药用青蒿清热透络,引邪外出;黄芩苦寒燥湿清热,两药相配育阴清热,使得阴固而水能制火,热清则耗阴无由。麦门冬入肺经,养阴生津,滋液清热;麻黄、杏仁泥、桑白皮三药相配宣肺定喘止咳,妙在广藿香味辛而微温,一则防麦门冬生湿之弊,二则化湿解表。后改用养阴润肺,补肾平喘之丸剂,较长时间服用,缓缓收功,以期根治。

(二)实 证

实证哮喘,分为风寒夹痰和痰浊壅肺两大类型。总为风寒痰浊所引起,致使邪气壅滞,肺失宣降。“脾为生痰之源,肺为贮痰之器”。或风寒袭肺,或肺虚积痰,或痰浊壅滞于肺,肺气不降,遂成哮喘。治法总当祛邪为主,宜宣泻并施,开散兼用。

经验方:豁痰喘平汤

组成:姜半夏6~10g,广陈皮5~9g,云茯苓10~20g,天竺黄2~6g,胆南星4~9g,生麻黄4~10g,杏仁泥4~10g,生桑皮8~20g,青礞石6~12g,粉甘草3~6g。

功效:健脾燥湿,豁痰平喘。

主治:实证哮喘。

方解:方中广陈皮辛散苦降,其性温和,燥而不烈,为脾、肺气分之药,行气健脾燥湿,止咳化痰平喘;姜半夏体滑性燥,能走能散,能燥能润,具有燥湿化痰之功;云茯苓甘平而淡,为健脾渗湿之要药;生麻黄宣肺平喘,其性刚烈;杏仁泥降利肺气,其性柔润,二者合用,一宣一降,刚柔相济,以增强止咳平喘之功;天竺黄为清热化痰要药,对痰热壅肺的咳喘尤为擅长;胆南星清化痰热;青礞石下气消痰,《本草纲目》载:“治积痰惊痫,咳嗽喘急。”生桑皮泻肺平喘;粉甘草清热解毒,止咳化痰,诸药合用,有突出一个“清”字的,有侧重一个“燥”字的,一清一燥,相得益彰。本方宣肺定喘而不温热,止嗽化痰而不燥烈,乃用药之大妙也。

加减:痰浊壅盛者选加前胡、川厚朴、焦白术;风寒者选加辽细辛、款冬花、淡干姜等;热证明显者选加生石膏、嫩黄芩、鱼腥草等。

医案1:风寒夹痰

郭某,女,51岁,农民。1996年2月5日初诊。

【主诉】间断咳喘5年,复发1周。

【病史】患哮喘宿疾5年余,近1周感受风寒再次发作,喘息咳嗽吐白痰特多,遇冷更甚,舌质淡,舌苔白滑,布满全舌,脉象弦滑无力。

【中医诊断】喘证。证属风寒袭肺,湿痰壅阻。

【治法】祛湿化痰,平喘止咳。

【方药】豁痰喘平汤加减。生麻黄6g,杏仁泥9g,生桑皮10g,姜半夏8g,秋桔梗8g,炒枳壳9g,云茯苓12g,粉甘草4.5g,青礞石10g,广陈皮8g。

上方连服3剂,痰少喘轻,布满全舌的白滑苔已退大半,原方加五味子1.5g以止咳化痰,收敛肺气,又诊两次,原方连服6剂,症状基本消失,再取3剂,巩固疗效。

【按语】风寒夹痰哮喘治应祛邪为主,故重用大队祛痰宣肺之品,特别选用秋桔梗、炒枳壳同用行气,一升一降,理气开胸,使升降有序,开阖自如,喘嗽平息。该案历时十余日,选药了了数味,哮喘重证竟霍然缓解,可谓平中出奇。

医案2:痰浊壅肺哮喘

郭某,男,13岁,学生。1970年9月13日初诊。

【主诉】哮喘7年。

【病史】患者哮喘7年,每年夏末秋冬极易发作,症见喘息不已,张口抬肩,咳嗽阵作,随咳吐出大量白色黏痰,舌质淡,舌苔薄白腻,脉象滑。

【中医诊断】哮喘。证属宿痰伏肺,宣降失司。

【治法】宣敛并施,开泻并用。

【方药】豁痰喘平汤加味。生麻黄4.5g,杏仁泥6g,粉甘草3g,生桑皮18g,五味子3g,辽细辛1g,广陈皮5g,姜半夏8g,天竺黄4g,胆南星8g,青礞石10g,葶苈子3g(包),大红枣3个焙烤干焦,打碎后入药。3剂。

上方连用3日,痰量大减,喘嗽大轻,又服3剂,喘止痰消,效不更弦,原方再取3剂,间日口服1剂,巩固疗效。终获临床治愈。

【按语】该案选豁痰喘平汤宣肺止咳,祛痰平喘,特别用葶苈泻肺消痰,配合五味子,辽细辛协同应用,达到“开泻”“宣敛”之目的。方中大枣焙烤干焦,打碎入药者,既能缓和葶苈子之猛,又避甘缓腻脾之虞。药中病的,一方不变,9剂获临床治愈。

(三)寒 证

哮喘不论寒热,皆与气候有关,年老哮喘,遇冬则剧,是其验也。《证治汇补》曰:“内有壅塞之气,外有非时之感,膈有胶固之痰,三者结合,闭拒气道,搏击有声,发为哮喘。”寒证哮喘,多为寒痰壅肺,遇风或寒邪,随时发作。治应宣肺散寒,豁痰平喘为先。临床多选小青龙汤为主治疗。

医案1:寒痰束肺哮喘

边某,女,10岁,学生。2003年1月27日初诊。

【主诉】哮喘8年。

【病史】患者两岁时因受寒发病,咳喘痰稀,多方治疗,时轻时重,近年喘咳逐渐加重。诊见喉间哮鸣,入夜更甚,呼吸急促,咳痰少稀,面色晦滞,脉细稍滑,舌质淡,舌苔白湿滑。

【中医诊断】哮喘。证属寒痰蕴肺。

【治法】平喘化痰,温肺散寒。

【方药】小青龙汤加味。生麻黄4.5g,淡干姜4.5g,辽细辛2.5g,桂枝尖5g,五味子2g,炒白芍5克,姜半夏5克,杏仁泥6g,炙甘草3g。上药凉水浸泡1小时,连煎两次,分别取汁,兑后每日分3次温服,每次服50~100mL,每日1剂。

1月30日二诊:喘鸣渐止,原方稍有加减,共诊四次,服药12剂,病情基本控制,属显效。即6~18g。余临证,辽细辛用量一般为2~8g。现代药理研究证实:生麻黄、桂枝尖可松弛支气管平滑肌,解除平滑肌痉挛;五味子改善血液循环,减轻黏膜充血和水肿,减少分泌物,改善支气管阻塞,解除支气管哮喘。小青龙汤全方对支气管痉挛有明显的解痉作用。

【按语】方中生麻黄宣畅肺气,平喘止咳;辽细辛、淡干姜辛温散寒,温阳蠲饮;姜半夏、杏仁泥燥湿化痰止咳降浊;桂枝宣肺化痰以助麻黄;炒白芍、五味子宁嗽定喘,酸收敛肺,以防耗气;甘草调和诸药,以缓辛温刚烈。诸药相伍,一开一阖,散中有敛,既可制约麻、桂耗散太过,又可防姜、夏温燥伤阴,共奏平喘化痰,宣肺散寒之功。余以为:选用本方关键在用量,特别是辽细辛,不可拘泥“细辛不过钱”之说,观《伤寒论》《金匮要略》两书有关辽细辛之条文,其用量均为2~6两,折合现今分量为2~6钱,

医案2:寒湿困脾哮喘

卢某,男,30岁,农民。1999年5月21日初诊。

【主诉】咳嗽闷喘10年余。

【病史】10年前因感风寒,致咳嗽,咳痰,未彻底治疗,后每感风寒即咳嗽,闷喘,逐年加重,近日又因外感,痼疾复发,现咳嗽、闷喘、咳白色泡沫痰,纳差,舌质淡,舌苔薄白,脉沉细而紧。

【中医诊断】咳喘。证属寒湿困脾,肺失宣降。

【治法】温肺化饮,止咳平喘。

【方药】小青龙汤加减。生麻黄7g,杏仁泥10g,生桑皮8g,姜半夏10g,全瓜蒌12g,五味子6g,淡干姜3g,辽细辛1.5g,炒白芍9g,粉甘草5g。

5月26日二诊:服3剂后,咳喘大轻,但纳差,时有腹胀,舌质淡,舌苔薄白,脉沉细而缓,上方去姜半夏、五味子、辽细辛,加山茱萸12g,焦神曲8g。

6月3日三诊:咳嗽止,诸症消,改用温肺散寒,健脾补肾之剂。

处方:生麻黄60g,杏仁泥100g,姜半夏100g,五味子30g,淡干姜50g,辽细辛30g,炒白芍90g,净萸肉120g,枸杞子120g,上沉香30g,菟丝子10g,焦白术90克,春砂仁40g。上药共研细面,水泛为丸,每次服9g,每日服2次,温开水送服。以期缓缓收功。

3年后来诊他疾,诉哮喘未再复发。

【按语】《灵枢·五阅五使》曰:“故肺病者,喘息鼻张。”《丹溪心法·喘》曰:“有脾肾俱虚,体弱之人,皆能发喘。又或调摄失易,为风寒暑邪气相干,则肺气胀满,发而喘。”本案患者素体不强,未能及时散邪,邪蕴于肺,加之中阳不足,积湿成痰,上干于肺,肺失宣降,故咳嗽,气喘,吐白色黏痰。往往复遇风寒而诱发,因痰浊与风寒相搏,肺失宣降引动停积之痰,致呼吸困难,胸闷。故治宜温化脾湿,宣肺平喘,方选小青龙汤加味,生麻黄宣肺,杏仁泥降肺,桑白皮泻肺,一宣一降一泻,恢复肺脏宣降之职,粉甘草调和诸药,淡干姜、辽细辛温肺化饮,五味子滋肾水而敛肺气,姜半夏燥湿化痰降浊,炒白芍养阴,以防耗伤肺气,温燥伤津。此处瓜蒌一药,一则宽胸散结化痰,二则润肠通便,因肺与大肠相表里。二诊时去姜半夏、辽细辛防其辛燥太过以伤阴,去五味子防其收敛太过而闭门留寇,加山茱萸补肾,宗肾主纳气焉,焦神曲健脾消食,哮喘止,诸症消,后改用温肺散寒、健脾补肾之丸剂以缓缓收功,以求根治。

(四)热 证

热证哮喘,每逢春末、交秋或遇热而易发作,多因哮喘迁延,寒邪久郁化热,痰热蕴肺,肺失清肃,痰气搏结,壅阻气道而发。治疗总当宣肺清热,化痰降逆为主。方多选麻杏石甘汤或三拗汤加蒿芩之辈。

医案1:热郁(瘀)痰阻哮喘

武某,女,27岁,工人。2001年6月22日初诊。

【主诉】哮喘10余年。

【病史】近10余年间断哮喘,发作时喘息哮鸣,胸中烦热,咳喘阵作,痰稠黄黏,咳吐不利,自汗喜饮,舌质红,舌苔黄腻,脉滑数。

【中医诊断】咳喘。证属痰热阻肺。

【治法】宣肺清热,化痰平喘。

【方药】三拗汤加味。生麻黄4.5g,杏仁泥6g,生桑皮9g,嫩黄芩7g,嫩青蒿8g,清半夏6g,秋桔梗6克,粉甘草4g。连服2剂,喘咳见轻,又服6剂,获成效。

【按语】本案以生麻黄宣肺散邪以平喘;生桑皮、嫩黄芩清泻肺热,止咳平喘,对热证哮喘尤为适用;杏仁泥、秋桔梗有较强的祛痰止咳作用。通过排痰,通畅气道,从而达到降气平喘的效果。

医案2:外寒内热哮喘

张某,男,31岁。2003年9月6日初诊。

【主诉】反复哮喘9年,再发3天。

【病史】哮喘9年,月发数次,甚达十余次,今复感冒3天,哮喘不已,引动旧病,呼吸困难,一日发作数次,呼吸严重困难,胸中烦满,精神萎靡,吐白黏痰,喘息抬肩,喉有水鸡声,痛苦不堪。舌苔白薄而润,脉象沉而略紧。

【中医诊断】哮喘。证属内有伏痰,外感风寒。

【西医诊断】支气管哮喘。

【治法】宣肺定喘,略以辛散。

【方药】麻杏石甘汤加味。生麻黄4.5g,浙贝母9g,桑白皮9g,生甘草4.5g,生石膏9g,杏仁泥9g,薏苡仁15g,紫苏叶4g,香甘松12g。3剂,水煎服。

9月9日二诊:服药3剂,喘闷已减,风寒已罢,诸症已缓,惟脉象沉弱不振,此系本象,法当治本,补肾纳气,燥湿化痰。

处方:参蛤散合二陈汤加味。清半夏6g,广陈皮5g,云茯苓9g,生甘草4.5g,浙贝母9g,女贞子9g,淫羊藿4.5g,瓜蒌仁9g,西洋参6g(另煎),蛤蚧尾1对(研粉冲)。

另方:硼砂1.5g,孩儿茶1g,共研细面等分4包分服。二陈汤加浙贝母、瓜蒌仁燥湿化痰,宣肺理气;孩儿茶,硼砂清热收湿以除痰,他药补益肝肾,以助纳气归肾之功。

后随症加减参蛤散、五味子、山芝麻根、姜厚朴等共服药30余剂,历时两月余,病告痊愈,追访年余,未见复发。

【按语】哮喘发病,内因积痰,外因诱发,时多在冬,治则应宗明·张介宾曰:“未发时以扶正为主,既发时以攻邪为主……当眷眷以元气为念。”(《景岳全书·喘促篇》)。“诸气img郁,皆属于肺”,盖脾为生痰之源,肺为贮痰之器,脾湿酿痰,痰随气升,上贮于肺,郁积化热,渐成顽痰,气被痰阻,气道不畅,肺气升降失司,致使呼吸困难,咳闷喘促。加之外感风寒,肺失清肃,其气不宣,新感引动陈痰。方中麻杏相合治喘利水,生麻黄、生石膏宜肺除热,粉甘草补中调和诸药,生桑皮泻肺定喘,薏苡仁清肺理脾,香甘松理气醒脾,浙贝母宣肺化痰,紫苏叶发散表寒。

故此案首投宣肺定喘,略以辛散,标本兼顾,待风寒罢,随转扶正,因其顽痰未化,气机仍塞,故佐以燥湿化痰之品,以奏全效。宿痰久伏,反复发作,必伤肺肾,肺肾既伤,短期之内,难以求全,故喘止证消,亦当续服补益肺肾之品,以绝其根。

(五)通下法治喘

朱某,男,50岁,农民。2002年3月23日初诊。

【主诉】间断闷喘20年,复发伴便秘8天。

【病史】素有哮喘病史20余年。近8日喘促痰鸣,张口抬肩,气憋欲绝,口唇青紫,大便秘结,舌苔黄厚而干,脉弦数。

【中医诊断】喘证。证属痰热闭肺,腑实内结。

【治法】通腑泻肺平喘。

【方药】生大黄(后下)、川厚朴各15g,瓜蒌仁30g,葶苈子、炒枳实各10g,急煎顿服。

药进腹鸣,遂下干粪三团,喘促渐平。

【按语】该患宿疾复发为先病、本病,而便结则是所生后病、标病。故宗《内经》“急则治其标”“小大便不利治其标”之旨,师仲景“通下治喘”之法,变吴鞠通宣白承气汤之方,通腑泻肺,“开门驱贼”,使肠腑一通,肺气自降,喘促自愈。

治喘的体会:

1.根治:哮喘迁延,不仅肺功能受损,亦常累及脾肾,致使抗病能力日趋减弱,尤其更易感受外邪。因此,当哮喘缓解后,更应注意固本,以培补元气,防止复发,这往往比定喘更为重要。此理至明,惜诸多病者,往往忽略,即使注意,也多不能坚持长期服药,故每每不能根治。脾为肺之母,肺虚则子盗母气而致脾虚,因脾胃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脾胃得健,则正气旺盛,并可杜绝生痰之源。培土可生金,培土还有资助肾脏元气的作用,肾为气之根,久病不已,势必及肾,肾虚不能摄纳而上逆作喘,又须补肾纳气。故通过调补脾肾,扶助正气,增强机体内在的抗病能力,以祛除病邪,促进生理机能的修复,以期根治哮喘,实为治本之道。

2.调养:“调养”是巩固疗效,根治哮喘的重要环节。起居有时,寒温调适,预防感冒,以免外感引动内饮;饮食有节,清淡为佳,膏粱厚味最易导致湿热而诱发痼疾;适其劳逸,坚持深呼吸,以改善肺功能;远离房帷,顾护本元,树立信心,战胜哮喘。以上均为“调养”内容,患者应持之以恒。

3.服用激素:总的来说,余不主张应用激素治喘,即使一些病人来诊之前,一直服用激素维持,并介绍效果立竿见影,如何如何!殊不知久服激素,疗效愈来愈差,用量势必递增,以至于最终形成激素依赖,难以停药。同时,应用中医中药治喘后,决不可贸然骤停激素,可用补肾定喘法经过一段治疗,待病情缓解后,在坚持服用中药的同时,逐渐递减激素用量,直至停服。实践证明,若能守法守方较长时间坚持治疗,病情会日渐减轻,甚至最终获临床治愈。凡此者,停用激素后的复发率均可大大降低。

4.辨病辨证相结合:临证还应注意辨证与辨病相结合,这样可使我们对疾病的认识更微观化、系统化。治疗哮喘在辨证分型的前提下,也可鉴别是过敏性还是感染性,过敏性哮喘有典型的季节性,多发于春、秋季,且反复发作,此类病人多见于儿童或青少年。感染性哮喘常与上呼吸道反复感染有关。此时,可考虑加入辨病用药。抗过敏可加用炒灵脂、乌梅肉等;抗感染可加鱼腥草、净连翘、生百部等。若因支气管痉挛,气道壅塞,络脉瘀痹,发为哮喘。可选用具有祛风解痉、活血化瘀作用的全蝎、地龙、水蛭等虫类药物,以期疏通气道壅塞,缓解支气管痉挛而达到提高疗效的目的。实践证明,以辨证为主,适时考虑辨证与辨病相结合,可大大提高临床疗效。

五、鼻 鼽

医案1:过敏性鼻炎

杨某,男,42岁,公务员。2012年7月30日初诊。

【主诉】间断鼻塞、流清涕10余年。

【病史】患者于10余年前感冒后渐出现晨起鼻塞,流清涕,严重时额头及面部不适,遇冷、遇风加重。平素畏寒怕冷,进食生冷或受凉后易腹泻。腰以下怕冷,双下肢发凉。饮食及睡眠尚可。舌质淡,苔黄白厚腻面大,脉沉。

【中医诊断】鼻鼽。证属肺肾阳虚,卫外不固。

【西医诊断】过敏性鼻炎。

【治法】益肾填精,宣肺开窍。

【方药】续断20g,杜仲20g,广藿香12g,佩兰12g,辛夷10g,白芷10g,炒白蒺藜12g,苍耳子9g,地龙20g,山茱萸20g,桃仁10g,杏仁泥10g,枸杞子20g,次沉香10g。6剂,颗粒剂,每日1剂,分2次冲服。

8月6日二诊:服上药后,诸症减轻,自感腰酸。

处方:菟丝子20g,山茱萸30g,枸杞子30g,次沉香10g,地龙20g,全蝎10g,辛夷10g,广藿香20g,佩兰20g,白芷10g,石菖蒲10g,续断20g,草豆蔻9g。6剂,颗粒剂,每日1剂,分2次冲服。

8月27日三诊:鼻塞流涕、怕冷、怕风等症状好转,仍腰部酸痛,平卧时明显。

处方:菟丝子20g,山茱萸30g,枸杞子30g,鹅不食草12g,地龙20g,全蝎10g,山柰10g,辛夷10g,广藿香10g,佩兰10g,白芷10g,春砂仁9g。6剂,颗粒剂,每日1剂,分2次冲服。

9月24日复诊:上方为主治疗20余日,鼻炎、腰痛、胃胀均愈。时感乏力。上方加太子参40g,10剂,水煎服,以善其后。

【按语】鼻鼽(过敏性鼻炎)的发生,多因于肺肾两虚。该患者禀赋不足,长年肢凉怕冷,为肺肾俱虚之象,肺开窍于鼻,肺气亏虚,卫外不固,则鼻窍遇冷塞滞不通,且流清涕;阳虚湿困,中焦失运,则遇冷腹泻;肾阳亏虚则腰以下怕冷,双下肢发凉;脉沉、舌淡为肺肾两虚、卫外不固之象。故治以温阳补肾、宣肺开窍、芳香化湿为主。初诊方中续断、杜仲补肾益精,强筋壮骨;广藿香、佩兰芳香化湿;辛夷、苍耳子祛风通窍;白芷、白蒺藜祛风、胜湿、止痛;地龙祛风通络,利尿平喘;山茱萸、枸杞子滋肾填精,桃、杏仁泥化瘀肃肺,润肠通便,沉香降气活血。三诊更加鹅不食草、山柰温通肺卫,宣通鼻窍;地龙、全蝎祛风平喘,现代研究二者均有抑制组胺释放、调节免疫、抗过敏的作用,对于过敏性鼻炎有较好疗效。

医案2:过敏性鼻炎

朱某,女,32岁。2012年5月11日初诊。

【主诉】反复打喷嚏、流清涕7年。

【病史】7年前受凉后开始出现打喷嚏,外院诊为“过敏性鼻炎”,晨起及遇冷即发,畏寒怕冷,伴失眠,易醒。偶有头痛。二便调。脉沉,舌质淡,苔薄白。

【中医诊断】鼻鼽。证属肺肾气虚,卫外不固。

【西医诊断】过敏性鼻炎。

【治法】益肾补肺,固表止嚏。

【方药】辛夷10g,白芷10g,苍耳子9g,炒白蒺藜12g,细辛3g,夏枯草12g,山茱萸20g,枸杞子20g,地龙20g,山柰10g,鹅不食草30g。6剂,水煎服。

5月25日二诊:药后症状减轻,凌晨醒后仍打喷嚏,流清涕,咳白痰,失眠,易醒。上方去薄荷、夏枯草,加枸杞子10g,山茱萸10g,赤芍、白芍各20g,甘草9g。6剂,水煎服。

上方为主治疗1月余,诸症均好转,

【按语】过敏性鼻炎,西医又称变态反应性鼻炎,在《中医病症诊断疗效标准》中称为“鼻鼽”,是指因禀质特异、邪犯鼻窍所致,以阵发性鼻痒、连续喷嚏为特征的疾病。其发生主要与肺脾肾阳气亏虚、体质特异、卫外不固关系密切。故不任风寒异气或花粉等不洁之气侵袭,致阵发性鼻痒、喷嚏、清涕川流,且反复发作,临床可分为肺经实寒证、肺气亏虚证、脾气亏虚、肾阳亏虚、郁热内蕴证等。本案患者自幼体弱,易患感冒,肺卫不固,肺开窍于鼻,肺虚则鼻窍不利,易发鼻塞,喷嚏;感受寒邪,尚未入里化热,则流清涕;气虚在心,心神失养,则失眠、早醒;气虚络脉不通,太阳经气不利,则颈、肩疼痛,肾气不足,中气下陷,则经来腹痛,下坠。故首诊治以宣肺通窍、温经散寒,兼以解毒祛风,方中辛夷、苍耳子归肺、胃经,辛散温通,芳香走窜,上行头面,善通鼻窍,白芷、薄荷、白蒺藜等祛风、清热、止痛;细辛温经散寒,夏枯草平肝清火散郁,山茱萸、枸杞子温阳滋阴补肾纳气,地龙平喘通络,山柰具有温阳、化湿、行气作用,鹅不食草可祛风散寒到温通鼻窍。本案总体以肺肾两虚为主,患病日久,非短期能获大效,需长期调理,缓以求功。

医案3:过敏性鼻炎

郭某,男,26岁。2009年11月6日初诊。

【主诉】间断鼻塞、流涕两年,复发10天

【病史】近两年来间断鼻塞、流清涕,早晨或遇冷时易发,曾诊断为“过敏性鼻炎”。10天前受凉后症状复发,鼻塞不通,打喷嚏,流清涕,有时鼻痒,伴闷喘,口干,纳可,二便尚调,舌质淡红,苔薄黄,脉滑。

【中医诊断】鼻鼽。证属风寒袭表,肺窍不固。

【西医诊断】过敏性鼻炎。

【治法】祛风化痰,宣肺通窍。

【方药】杏仁泥10g,川贝母10g,辛夷10g,薄荷8g,香白芷10g,节菖蒲10g,鹅不食草12g,山柰10g,苍耳子9g,生麻黄6g,蝉蜕12g,全蝎10g。6剂,水煎服,煎药时熏鼻窍,每日1剂,分2次口服。

11月20日二诊:服药后闷喘已消失,仍交替一侧鼻塞。

处方:杏仁泥10g,川贝母10g,辛夷10g,鹅不食草12g,生麻黄6g,蝉蜕12g,全蝎10g,炒灵脂12g,乌梅肉12g,山茱萸25g,枸杞子25g,防风10g,生黄芪30g。10剂,用法同前。

12月11日三诊:闷喘已愈,鼻塞已轻,舌质红苔少,上方加黄芩12g。6剂,用法同前。

【按语】对于鼻炎患者,余常要求患者本人亲自煎药,待中药煮沸、药气蒸腾后,以小火煎煮之,以药气熏蒸鼻窍,再配以内服,往往可起到事半功倍之疗效。而对于有鼻痒、喷嚏等过敏症状者,则常用蝉蜕、全蝎等祛风通络之品,在本案二诊中,又以山茱萸、枸杞子益肾填精,纳气平喘,肺肾同调,使金水相生。

医案4:鼻窒(慢性鼻炎)

马某,男,43岁。2013年4月19日初诊。

【主诉】鼻塞、流鼻涕伴头痛1年余。

【病史】近1年鼻塞不通,流清涕,喷嚏,遇冷加重,伴头痛,无规律,伴夜眠尚可,纳食一般。平素性急易怒,血压不稳。大便干,1~3天1行。无视物旋转、耳鸣等症。舌质红,苔黄,脉弦。

【中医诊断】鼻窒。证属风寒阻窍,肝阳上亢。

【西医诊断】慢性鼻炎。

【治法】祛风散寒,化痰通窍。

【方药】全当归15g,炒白芍15g,山柰10g,辛夷10g,苍耳子10g,白蒺藜12g,夏枯草12g,细辛3g,石菖蒲10g,金银花30g,姜半夏10g,薄荷6g。6剂,水煎服,日1剂,分2次温服。

5月31日复诊:以上方为主调理1月余,鼻塞、流涕消失,头痛缓解,随即停药。3天前遇风寒后再次出现打喷嚏、流清涕、头痛等症,持续1天方缓解。上方加鹅不食草20g,白芷12g,川芎15g。6剂,水煎服。

【按语】患者平素性情急躁,肝气郁结,肝阳易亢,肝火上炎,血随气逆,髓海有余,则头痛时作,且随情绪变化而发;肝火伤津,津枯肠燥,则便干;肺胃不固,外窍不通,则遇冷鼻塞、流清涕;舌红、苔黄、脉弦为肝火内盛之象。治宜外散风寒,内清郁火。方中当归、白芍养血活血,滋肝柔肝;山柰(又称沙姜)有行气温中、消食、止痛之功;辛夷、苍耳子辛散温通,芳香走窜,上行头面,善通鼻窍,为治鼻渊头痛要药;白蒺藜平肝解郁,祛风明目;夏枯草清肝散瘀;细辛通络止痛;石菖蒲化湿通窍,薄荷、金银花解毒祛风;姜半夏清热燥湿,理气降逆。

六、鼻 渊

医案:鼻窦炎

刘某,女,32岁。2010年1月18日初诊。

【主诉】间断鼻塞、流黄涕伴头晕1年,再发4天。

【病史】近1年来间断鼻塞、流涕,色黄,稍头痛、头晕,外院诊断为“鼻窦炎”,曾应用西药抗菌治疗,症状缓解。4天前感冒后上症复发,鼻塞,流黄浊涕,头晕,头痛,咽干,轻咳,痰少,心慌,夜眠不安。舌质红,苔薄黄,脉滑稍数。

【中医诊断】鼻渊。证属风热袭肺,痰热蕴结。

【西医诊断】鼻窦炎。

【治法】辛凉解表,清热解毒,化痰开窍。

【方药】百部12g,川贝母10g,杏仁泥10g,鱼腥草30g,金银花、连翘各20g,辛夷10g,山柰10g,鹅不食草12g,苍耳子9g,天麻12g。6剂,水煎服,煎煮时闻药,熏蒸鼻窍,每日1剂,分2次口服。

1月25日二诊:服药后鼻塞、心慌已轻,黄涕减少,仍头晕,上方加天麻3g,薄荷7g,金银花、连翘各5g。6剂,水煎服,煎煮时闻药,每日1剂,分2次口服。

2月1日三诊:服上药后鼻塞、流涕、心慌好转,昨日再次感冒,咽部不适再发。上方加芦根30g,牛蒡子12g,4剂,用法同前。

【按语】鼻渊是以鼻流浊涕、鼻塞、嗅觉减退,头痛为特征的病证,又称脑漏。相当于西医学之化脓性鼻窦炎。本案以肺经风热为主,兼痰热内扰,故在以辛夷、苍耳子、鹅不食草、山柰宣肺通窍同时,更以鱼腥草、金银花、连翘、薄荷疏风、清热、解毒,百部、川贝母、杏仁泥化痰止咳;天麻平肝熄风。三诊时更加芦根清热解毒,除烦止呕,牛蒡子疏散风热,利咽散结,解毒消肿。且要求煎煮时熏蒸鼻窍,起到局部治疗的作用。

七、悬 饮

医案:胸腔积液

赵某,女,15岁,学生。2012年10月5日初诊。

【主诉】发现胸水半个月。

【病史】半个月前体检发现结核菌素试验阳性,胸部CT提示:“双侧少量胸腔积液”,化验血常规、血沉、肝肾功能等均正常。纳食、睡眠均可,大便稍干,排便不畅,1~2天1行,脉滑,舌质淡,舌尖红,苔白稍腻。

【中医诊断】悬饮。证属痰湿蕴肺,饮停胸胁。

【西医诊断】胸腔积液。

【治法】清热化痰,活血通便。

【方药】全当归20g,炒白芍20g,川黄连6g,嫩黄芩10g,广木香6g,马齿苋30g,金银花30g,生百部12g,猫爪草30g,炒枳壳12g,川贝母9g,粉甘草6g。12剂,颗粒剂,每日1剂,分2次冲服。

10月26日二诊:药后便秘好转,背部经常起痘疹,近日复发。另开方以益气化痰散结为主。

处方:山茱萸20g,枸杞子20g,女贞子20g,旱莲草20g,生首乌20g,全当归10g,太子参30g,生黄芪30g,马齿苋30g,焦槟榔5g,川贝母10g。30剂,颗粒剂,水冲服,每日1剂。

12月3日三诊:痘疹、便秘均好转。上方去槟榔、首乌,余药加量。

处方:山茱萸30g,枸杞子30g,女贞子30g,旱莲草30g,全当归10g,太子参30g,生黄芪30g,马齿苋40g,金银花40g,川贝母12g。30剂,颗粒剂,水冲服,每日1剂。

2013年1月18日其母来诊,诉患儿复查CT胸水消失,便秘等症已好转。

【按语】患者虽值少年,但禀赋欠佳,正气不足,易于感邪,且感邪后因正气亏虚而祛邪无力,病邪稽留日久,气机不畅,津液输布失常,大肠失于濡润则便干;气滞津停,留于胸胁,发为悬饮。悬饮指饮停胸胁而见咳唾引痛的病证。该患儿感邪尚轻,故虽有饮邪停滞而无咳嗽、胸痛等症状。其病机在于痰湿中阻,血行不畅,兼有肾气亏虚。故初诊以清热化痰、活血通便为主。药用全当归、炒白芍养血活血,化瘀通络;川黄连、嫩黄芩清热解毒;广木香化湿和中;马齿苋清热利湿,解毒消肿,兼可止渴、利尿,尚有通便之功;金银花解毒凉血;生百部润肺止咳,杀虫、止痒;猫爪草化痰散结,解毒消肿;炒枳壳行气宽中,川贝母清热化痰,粉甘草调和诸药。二诊后病邪已祛,治则调整为益肾填精为主,兼顾化痰散结,润肠通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