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方百案研读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二六 咳嗽

【原文】

常某,女,22岁,中国人民解放军学员。患者五岁(1961年)出麻疹时,曾合并肺炎。其后常吐浓痰,并转为咳血。1970年(14岁),经北京几家医院会诊,诊断为“支气管扩张”。先后在北京、上海、山西等地治疗,咳血疾病得到控制,但经常头痛,时发高热。医院多次建议手术治疗,患者家属未接受。病情逐渐加重,终于不能坚持学习,从某军医学校休学。1978年5月2日来诊。初诊头昏头痛,身热而不恶寒;手心灼热,汗出,心烦,渴喜凉饮。咳嗽,频频吐大量浓黄稠痰,便秘,睡眠不安。面红亮,双颧有明显黑斑,唇绛红,舌质鲜红,苔黄厚腻而紧密,脉洪数。

【研读】

从患者的既往病史来看,经过了数家医院的会诊和治疗,而且应该都是大牌的医院。所以我们在思考治疗方案时,很可能会掉入“支气管扩张”这个已被确诊的疾病名称的陷阱里,于是皆以治肺为主。岂不知中医治病重在辨证,有其证便用其方,与西医的疾病名称无关。当然,了解患者的既往病史对医生来说非常必要,也是很有意义的,可以从中看到疾病的演变过程及轻重缓急的程度,便于进行下一步的辨证施治。

从患者初诊的症状来看,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①头昏头痛,身热而不恶寒,汗出,心烦,渴喜凉饮。②咳嗽,频频吐大量浓黄稠痰,便秘,手心灼热,睡眠不安。③面红亮,双颧有明显黑斑,唇绛红,舌质鲜红,苔黄厚腻,脉洪数。

通过患者表现出的这三个方面的症状,我们是否可以确定患者究竟病根在哪里呢?让我们仔细分析一下患者的症状。

先看第一个方面:头昏头痛,身热而不恶寒,汗出,心烦,渴喜凉饮。

这些症状与《伤寒论》描述的太阳病之温病,以及阳明病之外证都有类似。太阳病之温病的条文,《伤寒论》第6条:“太阳病,发热而渴,不恶寒者,为温病。”再看阳明病之外证的条文,《伤寒论》第182条:“问曰:阳明病外证云何?答曰:身热,汗自出,不恶寒,反恶热也。”

太阳病之温病与阳明病之外证这两个条文的辨证要点在哪里呢?

太阳病之温病是冬不藏精的后果,冬天不懂得保养好自己,该睡觉不睡觉,该休息不休息等,使对应冬天的肾水不能很好地完成其敛藏的工作,造成肾水亏乏的状态。肾水亏乏,自然制约不了心火,就像汽车的水箱缺水了,冷却系统不能正常工作,一踩油门,发动机的温度会快速上升一样。在人体,由于肾水的亏乏,体内寒热也必然失去平衡,所以,温病的人一般体内有伏热(潜伏之热);因为肾水和心火均由少阴主管,所以此伏热潜在少阴。平时表现不明显,当遭遇风寒时,则出现外有寒内有热的情况,或者说太阳有寒少阴有热的格局,这时少阴之热就会随之从内而外驱赶外来的风寒之气,于是形成了太阳之温病“发热而渴,不恶寒”的外在表现。所以,温病必有发热的表现,必有口渴的表现,必有不怕冷的表现。

再看阳明病之外证。阳明病怎么来的?《伤寒论》第181条:“问曰:何缘得阳明病?答曰:太阳病,若发汗,若下,若利小便,此亡津液,胃中干燥,因转属阳明。”条文讲得很清楚,阳明病从太阳病而来,阳明病为病在胃家,胃家指胃与大肠。风寒之邪原本在太阳或者说在体表,由于发汗太过,或者误用泻下的方法及利小便的方法,伤了胃家的津液,致使病邪由表及里,或者说从太阳到阳明,出现了热燥的局面。所以阳明病之外证必有身热、汗自出、不恶寒、反恶热的表现。

这样看来,太阳病之温病与阳明病之外证有两点不同:

1.发热与身热。发热为太阳病的主要外在表现,必有发热,也就是体温偏高,不一定汗出;而身热为阳明病的主要外在表现,为肌肉蒸蒸发热汗出,却不一定体温升高。温病之发热而渴,为邪在皮毛,伏热在少阴;阳明病之身热、汗自出,为热邪在肌肉、在阳明,若是阳明病,则在内必有胃家实的表现,大便难或不大便。

2.不恶寒与不恶寒反恶热。不恶寒只是不怕冷;不恶寒反恶热不但不怕冷,反而特别怕热,所以应该特别喜欢吃凉的东西。太阳病之温病只是不恶寒,为少阴有伏热,为虚热;阳明病之外证却是不恶寒反恶热,为阳明有燥热,为实热。结合医案中描述的患者身热而不恶寒,汗出,渴喜凉饮的症状来看,与阳明病之外证完全符合,显然第一个方面的症状提示其病在阳明。

再看患者症状的第二个方面:咳嗽,频频吐大量浓黄稠痰,便秘,手心灼热,睡眠不安。

肺痿之病与阳明病均有睡眠不安的表现。患者咳嗽、频频吐浓痰的症状与《金匮要略·肺痿肺痈咳嗽上气病脉证治》中描述的肺痿之病相似:“曰:寸口脉数,其人咳,口中反有浊唾涎沫者何?师曰:为肺痿之病。”肺痿之病又是从何而得呢?《金匮要略·肺痿肺痈咳嗽上气病脉证治》曰:“问曰,热在上焦者,因咳为肺痿。肺痿之病,从何得之?师曰:或从汗出,或从呕吐,或从消渴,小便利数,或从便难,又被快药下利,重亡津液,故得之。”由此看出,肺痿之病也是来自于亡津液,与阳明病的发病原因一样。

然而其病位及病的程度却不同:肺痿为热在上焦伤及肺气,影响了肺气宣发肃降的功能,致使肺气不能输布津液,因而咳且吐浓痰;阳明病为热在胃家,胃家之热上泛肺气也能致咳。相对而言,肺痿为虚证,脉象为数虚;阳明病为实证,脉象为洪数。肺痿为重亡津液,不但胃肠津液不足。上焦及肺的津液也不足,而阳明病仅是胃肠津液不足。所以肺痿的治疗以清润为主,阳明病的治疗却以泻热为主。

若是病在阳明,那必然有大便难或不大便的症状,此患者有便秘,可是医案中却没有详细描述便秘的具体表现,比如几日不大便?腹胀满、腹痛否?腹部按之痛还是不痛?谵语否?这些描述对于辨证来说非常重要,涉及其阳明病的轻重缓急及用药方向。

结合患者身热而不恶寒,汗出,渴喜凉饮的症状特点来看,患者第二个方面的症状还是指向病在阳明,而不是肺痿。

最后看患者初诊时症状表现的第三个方面:面红亮,双颧有明显黑斑,唇绛红,舌质鲜红,苔黄厚腻,脉洪数。结合患者前述两个方面的表现,充分说明患者的确为病在阳明。若是面红亮,但脉微细或数就不是阳明病了。从医案描述的患者初诊表现的这三个方面的症状来看,患者当下应该是病在阳明。

如果患者只是身热不恶寒,汗出,口渴喜冷饮,无谵语,且腹痛胀满不急迫等燥实症状,就说明邪在阳明以热为主,用白虎汤或白虎加人参汤即可。白虎汤与白虎加人参汤使用的病机在于发热与不发热,患者有发热,则用白虎汤;患者不发热,则用白虎加人参汤。如果患者身热不恶寒,汗出,口渴喜冷饮,有谵语,且腹痛胀满拒按及不大便多日,就说明邪在阳明以燥热为主。燥热在胃用调胃承气汤;燥热在大肠,根据轻重缓急选用大承气汤或小承气汤。遗憾的是,此医案对此并没有详细的描述,虽然说患者便秘,却并没有详细阐述便秘的具体症状,所以很难判断用哪个经方。

这里需要注意的是,如果患者有发热,身热汗出,口渴,不恶寒,却没有特别怕热的表现,那就不是阳明病之白虎汤证了,而应是太阳病之温病了,治疗也当以麻杏甘石汤为主了。所以是否怕热及发热,为太阳病之温病与阳明病之外证的鉴别要点。然而,此医案对此也无详细描述。

【原文】

此系温病伏邪外感所触发,并上犯肺经所致。法宜宣肺泄热,降逆止咳。以麻杏石甘汤加味主之。处方:麻黄10克,杏仁24克,石膏60克,甘草18克,葶苈子10克,川贝15克。服药十剂,咳嗽与浓痰减,手心灼热、头痛心烦、睡眠不宁等均有好转,面红亮亦稍退。

【研读】

由此看出,此医案医生辨证患者为太阳病之温病。这说明要么医案描述不详细,要么医生辨证不准确。再看患者二诊的描述。

【原文】

二诊:痰、咳、烦、热等虽有好转,但舌质仍鲜红,苔黄少津,便秘,时有发热。此郁热虽衰而津液未复。宜守原方,兼顾生津润燥以养阴。以麻杏甘石汤和竹叶石膏汤加减主之。处方:麻黄10克,杏仁18克,石膏60克,竹叶10克,麦冬12克,甘草3克,桑皮15克,川贝15克,黄芩10克,知母12克,荷叶12克。三剂。

三剂服用后,发热、便秘、头昏、咳吐浓痰等显著好转。原方损益又服十剂。

【研读】

医案中对患者二诊的描述太过简单了,患者既没有麻杏甘石汤证的具体表现,也没有竹叶石膏汤证的具体表现,却用了这两个汤方的合方。

麻杏甘石汤证的病机在于发热而口渴,不恶寒,其发热应该是持续的,所以治疗以清热解表为主;竹叶石膏汤证的病机在于虚羸少气,气逆欲吐,为病后肺胃之气调理之方,治疗以清热生津为主。《伤寒论》第397条:“伤寒解后,虚羸少气,气逆欲吐,竹叶石膏汤主之。”根据医案中二诊的描述来看,似乎竹叶石膏汤证相对更符合些,但因没有气逆欲吐的描述,所以也无法确定。最后看医案中三诊的描述。

【原文】

三诊:舌质红、苔白润,偶尔尚吐浓痰。上述诸症悉减,两颧黑斑基本消退,病已显著好转。为祛多年余邪,宜养阴清肺,以善其后。自拟养阴清肺汤主之。处方:桑皮12克,杏仁12克,川贝10克,橘红10克,麦冬12克,白芍12克,银花10克,连翘10克,甘草3克。1979年2月25日追访患者,其家长告之,患者已于1978年复学,情况一直很好。

【研读】

三诊的描述就更为简单了,养阴清肺汤方也开得莫名其妙,若确是需要养阴清肺,竹叶石膏汤应为首选。

总之,《伤寒论》强调治病的根本大法为辨证施治,有其证才能用其方。若是证据不足,则很难判断其治疗是否正确。这个病人虽然吃了几十付中药,可是到底怎么好的是很难说的。如果这个病人不是二十几岁的自愈能力很强的年轻人,而是一个老态龙钟身体虚弱的人呢?

中医学应该是一个清晰、确切的逻辑体系,作为外在表现的每一个症状,都有其特定的内涵。中医的医案应该向西医学习,比如,对于西医来说,便秘是一个带有诊断性质的术语,就不应出现在症状描述中,而是应该描述如“大便困难,五天一次,便干硬”。而且相关于诊断或鉴别诊断的症状必须描述其有无及程度。类似于本篇这样的医案描述,其实对我们后来学习中医的人来说容易产生歧义,对于学习的意义不是很大。

以上医案原文选自《范中林六经辨证医案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