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美属于社会存在范畴
可以说,至今对美的本质的分析还没有完全令人满意的理论。我们力图按照马克思哲学原理和有关美学问题的论述,在中国现代美学界影响较大的社会实践论的基础上对美的本质做出尝试性的分析。当然,马克思的美学思想是在继承前人思想——主要是德国古典美学的基础上形成的,因此,我们先要了解马克思的思想前辈黑格尔的美学思想。
(一)黑格尔:“绝对理念”自我认识行程中的美
与康德从人的主体出发来分析美感不同,黑格尔则从客体存在出发来分析美,将美和艺术界定为最高存在——绝对理念(也译为“绝对精神”)的自我辩证运动的一个环节,并得出“美是理念的感性显现”这影响深远的结论。黑格尔的绝对理念来自于柏拉图的“理念”,相当于老子的“道”,是一种客观存在的精神实体。在一般的理解中,“理念”不可能是“实体”,“实体”也不可能是“理念”,但黑格尔却将两者结合在一起,以便将世界上物质和精神两大现象统一起来,以消除康德那人类思想无法穿透的“自在之物”。但与康德将美学作为其思想体系的最后完成又有相似之处,美学也是黑格尔为完成其庞大而又生硬的思想体系的一个组成部分。
黑格尔认为,绝对理念必须经历否定之否定的历史辩证:由精神外化或者说对象化为物质——其中经历了矿物、植物、动物三个阶段,以人类的思想意识出现为标志,再由物质回归到精神自身,完成绝对理念的自我认识。黑格尔这个思想有些神秘,但只要把黑格尔的“绝对理念”换成“人类”,我们便不难领会其深刻之处:人类只有通过对象化或者说外化的否定之否定的辩证活动,才能完成自我认识。黑格尔的这一原理,实际上在我们日常生活中随处可见。例如,你买新衣服时,如何才能确定是否合适、美观?一种方法是穿上新衣服照照镜子,把你自己对象化(外化)为镜像——另一个自我,然后你打量着这另一个自我进行判断和评价;另一种方法是从别人对你穿着新衣服的评价和关注(或不关注)的眼神中获得了解——别人的评价和眼神就相当于你对象化的“镜像”。与此原理相同,我们生活中唱卡拉OK、美化居室等行为,其实质都是通过对象化的“作品”来认识、肯定自我的本质——才气、素养、身份等,用20世纪人本主义心理学家马斯洛的话来说,就是“自我实现”。在此,我们可以参考英国哲学家罗伊顿对黑格尔《精神现象学》的独特而通俗的解读来理解黑格尔的哲学思想:作为主人公的绝对理念经历了一场教育,最后发现自己的身份。
当然,黑格尔的绝对理念的自我认识比我们以日常生活为例所做的解释远为复杂、丰富。按照感性物质不断嬗变为理性精神的进程,黑格尔依次确立绝对理念自我认识的三种方式——或者也可以说是绝对理念的否定之否定的三次递升:首先是艺术的感性直观,然后是宗教的敬畏崇拜,最后也是最高的是哲学的概念把握——哲学标志着绝对理念回归并实现了更丰富的自我。其中,艺术又划分为象征艺术、古典艺术、浪漫艺术三个阶段。象征艺术的特点是感性物质大于理性精神或者说形式大于内容,其代表是建筑,如埃及的金字塔;古典艺术的特点是感性物质与理性精神、形式与内容的最佳平衡,其代表是雕塑、绘画,如古希腊艺术;浪漫艺术的特点正好与象征艺术相反,是理性精神大于感性物质或者说内容大于形式,其代表是音乐和诗歌,标志着艺术已经无法容纳越来越丰富的精神,艺术开始解体,将向更高阶段的哲学演化。
黑格尔关于美的本质的论述包含着深邃的历史观念——马克思和恩格斯赞扬黑格尔具有“巨大的历史感”,这是为了改正康德的形式美学缺点。黑格尔定义“美是理念的感性显现”,意思是显示了最高存在即绝对理念的事物就是美,所以黑格尔直言不讳地承认,某种角度说美就是真;但是,与真不同,美是通过感性显现出来——美和艺术是绝对理念自我认识的一个较为初级的阶段,因而黑格尔推崇理念与感性保持最佳平衡的古希腊艺术是美的典范,认为此后艺术的衰落、终结并将让位于哲学是必然的。黑格尔的美学理论凭借其深刻的历史辩证意识,即把现象置于历史过程中进行审视,对小说、喜剧和悲剧等艺术现象的历史性质做出了精彩的分析。尤其是黑格尔关于艺术终结的观点与他关于历史终结的观点一样,影响巨大,在20世纪仍然受到广泛的讨论。但由于黑格尔将一切都视为绝对理念运动的不同阶段的表现,因而对包括艺术现象在内的人类各种文明现象的解释显得抽象而神秘,所以黑格尔的历史观念又是抽象、晦涩的。按照黑格尔的理论,我们人类不过是绝对理念进行自我认识的工具,恰如艺人手中的木偶,所以黑格尔认为人类无法避免种瓜得豆、种豆得瓜,或者有心栽花花不开而无心插柳柳成荫等阴差阳错的历史玩笑——黑格尔称为“历史的狡诈”。我们也许会纳闷,绝对理念为什么要着兜着圈子进行自我认识的游戏?绝对理念到底是什么?我们要如何理解“美是理念的感性显现”?
马克思对黑格尔“头足倒置”的思想体系进行改造,将黑格尔神秘的绝对理念的运动置换为人类的实践活动,由此抢救出黑格尔否定之否定的辩证法思想精华,并从人类社会实践出发对美的本质做出新的阐释。
(二)美是人的本质的生动感性显现
马克思是一位思想深邃、逻辑严密、激情澎湃、文采飞扬的思想大师。对我们来说,遗憾的是,马克思限于精力而没有专门写作一部美学著作。但马克思从社会实践出发分析问题的方法论,以及散见于哲学、社会学、历史学、经济学等著作中——尤其是《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有关美学问题的论述,相比其他体系性的专业美学理论更具有说服力。
不同于康德从人的主体、黑格尔从世界客体出发来思考问题,马克思哲学思想的逻辑起点是人的社会活动,即物质与精神相互转化的社会实践。马克思认为:“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诚然,人的实践活动也包括为了维持生存的衣食住行,但这不是人的实践活动的真正意义所在。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以下简称《手稿》)中指出:“吃、喝、性行为等等,固然也是真正的人的机能。但是,如果使这些机能脱离了人的其他活动,并使它们成为最后的和唯一的终极目的,那末,在这种抽象中,它们就是动物的机能。”用雷锋日记来通俗地解释马克思的观点就是:吃饭是为了活着,但活着不是为了吃饭。马克思将人类社会实践的核心意义归纳为“人的本质的对象化”或者称为“自然的人化”,即人在作用外物对象时将人的“烙印”刻写在外物对象之中,由此,“人不仅通过思维,而且以全部感觉在对象中肯定自己”。
我们从马克思关于人类实践历史中形成的人化对象的论述出发,可以将美定义为:人的本质的生动感性显现。我们接着对这个定义进行分析。
人的本质是什么?对此,历史上许多思想家有不同的说法。按照马克思的思想原理看,人的本质就是其社会属性。马克思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有一个著名定义:“人的本质并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马克思的意思是人与动物的根本区别在于人的社会性而不是其生物属性。马克思在《手稿》中有一段经常被人引用的精彩论述,其大意是:与自身的生命活动合一的动物不同,人把自己的生命活动本身变成意志和意识的对象,因而动物只是在肉体需要的本能驱使下才进行活动,而人的活动则超越了肉体需要的本能——并且只有这种情况下才是真正的实践活动,所以才能“把内在的尺度运用到对象上去”;“因此,人也按照美的规律来建造”。马克思这里所说的“人的内在尺度”就是符合人类生存和发展需要的包括求真、向善、爱美等特有的价值——但这种价值不是主观的设定,而是在人类实践活动中形成的,具有特定的客观基础,因而是一种社会存在。人们普遍喜爱青山绿水而不喜爱荒山浊水,喜欢花开而不喜欢花落,这是因为青山绿水、开放的花朵对人来说包含着生命的丰盈、欢欣之类的价值属性——尽管我们无需有这样明确的意识,但我们人的感觉(不同于动物的感觉)已经把握到外在对象之中的这种价值属性。
为此,我们需要关注马克思在《手稿》中经常使用的“对象”——“人的对象”“非人的对象”以及“对象化”概念的深刻含义,作为理解美的本质的钥匙。通俗说,“对象”相对于主体而言,是与主体的价值需求有关的客观事物的某种属性,因而不同主体甚至同一主体在不同环境条件下有不同的对象。为此,马克思强调“人的对象”不同于“非人的对象”。点缀着各色花朵的绿色草原,对我们人来说是一种悦目的观赏对象,而对羊群来说则是可口的食物。同样道理,悦耳的音乐——音响之间有意义的联系,是我们人的对象,而对牛来说只有音响这种物质材料才是它的对象;由此可以说对牛弹琴的意思是,对牛来说根本不存在音乐而只有音响而已——牛听不到音乐,因为音乐对牛来说不是“对象”。但严格说来,只有人才是主体,因为只有人才能意识到自己的生存现实以及意义,从而通过实践活动在客观世界中不断扩大、发展乃至创造与我们人的本质相适应的“对象”。我们平时说的“发现美”,实际上是在外部世界中发现了新的符合我们人需要的观赏价值,从而建立起我们人与世界新的“对象”关系,而发现美的过程也就是肯定、占有人的本质——人性感觉的一次“确证”。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认为“历史的自然和自然的历史”是相互联系的,意思就是随着人类实践活动的发展,人不断在自然中确立新的“对象”,从而扩大了人与自然的联系。由此而言,人类实践活动的历史也就是进行价值创造的历史,不仅创造了日常生活中美味的食品、漂亮的服装、优雅的住所等实用文化,而且还创造了看似毫无实用意义但却意义深远的诸如奥运会、世界杯足球赛、文学艺术等精神文化,这就是“人的本质的对象化”——“对象化”就是人的精神价值外在感性化的呈现。
当然,并非所有人的本质的外在感性化呈现就等于美——人类的宗教、经济、政治等活动都是人的某些本质的感性呈现,但却不一定是美。因为只有具备了人的本质的生动感性呈现的对象化现实才是美。为什么几乎全世界的人都关注奥运会?因为奥运会感性而生动地体现了人不断超越自己的本质。我们看到奥运会的精彩不仅是人与人之间的激烈竞争,而且更在于人与人的竞争行为中包含了挑战人类运动极限的精神——这就是奥运精神的真正核心。一次次对记录的刷新就是这种挑战人类运动极限的勇气、智慧的生动表现。我们看看背越式跳高的过程,运动员助跑、起跳,尤其是过杆时手臂、肩膀、腰部、臀部、腿部等动作的灵巧、协调如风中飘扬的纱巾那样轻盈、流畅、优美,那跃动的身姿中凝聚着对人体运动规律的精深把握和艰苦训练,其体现的意志、智慧、力量和灵敏不就是求真、向善、爱美的“人的本质的对象化”,即生动感性的呈现吗?黑格尔在《美学》中形象地用小孩投石子于水中欣赏荡漾水波作为例子,非常精彩地解释了“人的本质的对象化”:表面上看,小孩在欣赏美丽的水波,但实际上小孩在欣赏自己创造性的行为本质:我把石子投到水里的行为竟然“对象化”为如此美丽的“作品”。我们只有从这样的角度才能更好地理解人类的各种艺术创造,包括史前时代的陶器艺术、阿尔塔米拉洞穴壁画——所有的艺术作品都程度不等地包含着“人的本质的对象化”性质。
因此,马克思在论述人类实践活动中最主要的生产劳动时指出:“通过这种生产,自然界才表现为他的作品和他的现实。因此,劳动的对象是人的类生活的对象化:人不仅像在意识中那样在精神上使自己二重化,而且能动地、现实地使自己二重化,从而在它所创造的世界中直观自身。”马克思的意思是,人类在实践活动中不断创造符合自己需要的价值并将其对象化,以便从中直观并肯定人自己的本质。马克思的这个观点明显吸收了黑格尔关于精神只有否定自己并外化为物质才能真正认识自己的辩证法思想,但将黑格尔的绝对理念的运动改造为人类的实践活动。因此,我们说美是人的本质的生动感性显现,意味着美作为一种价值是人的“对象”,是一种社会存在而非自然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