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变中的村庄:清华大学中国农村研究院2014年暑期调研成果汇集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序言一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拉开了我国农村改革的序幕,30多年农村改革发展的伟大实践,为实现人民生活从温饱不足到总体小康的历史性跨越、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作出了重大贡献。党的十八大提出“确保到2020年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宏伟目标”,而实现这一宏伟目标,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在农村,特别是在贫困地区。在未来相当长的时间,“三农”问题仍将是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

当前我国农业农村发展态势总体平稳向好,但必须清醒认识到,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深刻转型,工业化、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农业发展将面临一系列新的挑战和压力,农村社会结构也将发生重大转变。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农村绝不能成为荒芜的农村、留守的农村、记忆中的故园。城镇化要发展,农业现代化和新农村建设也要发展,同步发展才能相得益彰,要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加快农业现代化进程,补齐农业这条“四化同步”中的短腿,推进新农村建设,补全农村这块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中的短板,任重而道远。

认识中国国情和“三农”问题,要充分认识农村发展的真实状况。杜润生先生说过:“要接地气,不进村入户,不了解农民的真实想法,就制定不出好的农村政策。”清华大学中国农村研究院组织开展的以“转变中的村庄”为主题的暑期调研活动非常有意义。同学们在本次调查中的关注点都是当前我国“三农”问题的热点、难点,比如农民土地确权登记颁证、农业现代化建设、农产品安全、美丽乡村建设和基层治理等问题。同学们用自己平实鲜活的语言记录下我国农村的发展变迁状况,并结合相关理论知识对自己所关注的问题作了较为深入的分析,提出的政策建议都非常有针对性和现实性。这是一本很有价值的调研成果,对学界和决策层都具有借鉴和参考作用。

对于研究中国“三农”问题,我想至少要把握这样几点:

一、要切实立足我国国情,找准我国农业的发展方向

我从下乡当农民至今已48年,从上大学读农业经济学至今已38年,深深感受到坚持从这一角度出发思考我国“三农”问题的极端重要性。

据预测,到2030年中国人口将接近15亿,即便实现了70%的城镇化率,但农村人口仍然还有4.5亿。未来我国仍将有大量的农村人口生活在广大的农村地区,这是我国最基本的国情。而从资源环境来讲,尽管中国的国土面积很大,但是真正适合人类生存发展的土地并不多,人均耕地面积仅相当于世界人均水平的40%,人均水资源拥有量仅相当于世界人均水平的约20%,资源环境压力大。

民以食为天,粮安天下。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中国人的饭碗任何时候都要牢牢端在自己手上,而且我们的饭碗应该主要装中国粮。因此,作为人口众多、资源紧缺的农业大国,国家粮食安全问题任何时候都不能放松。我国农业也不可能搞成美国、巴西等新大陆国家那样的规模化大农场,必须走中国特色的现代化农业发展道路。

二、研究“三农”问题,要充分了解农情,认清农业生产本身的特殊性

农业生产最大的特点是劳动对象都具有生命,不像流水线上通过程序设计生产出冷冰冰的零件。同时,生产的自然环境是千变万化的,农业生产者要根据外部环境从播种到最后收获进行决策和操作,以保护农作物生长,抵御来自外部的侵害。农作物每天都在生长发育,每一阶段的生理需求都不一样。只有认清了农业生产的这一特性,在思考研究农村经营制度改革时,才会明白以家庭经营为基础的农村基本经济制度为什么将长期坚持下去。

三、要从全面统筹角度考虑“三农”问题

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到现在,每一个问题和其他问题都有复杂的联系。“三农”问题虽然是一个独特的、具有相对独立性的大问题,但和当前正在推进的工业化、城镇化、信息化又有着密切联系。因此,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非常明确地把“三农”的主要问题放在“健全城乡发展一体化体制机制”的题目下来论述。而《决定》中涉及“三农”问题的内容也不仅仅在这一部分,在文化、社会发展、生态环境和行政体制改革等方面,都涉及了“三农”问题。把握这一原则有利于我们更为全面的看待“三农”问题,不急功近利,思考问题才不易偏颇。

四、要尊重农民的创造,真正从农民的真实意愿出发

纵观我国农村改革发展,大部分的改革举措主要都源于农民、始于农民的独特伟大创造。改革之初,正是农民创造了土地集体所有权与农户土地承包经营权的“两权分离”,由此才确立了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之后,随着农村劳动力流动和农户家庭人、地关系的变化,农民又进一步创造了农村土地明确所有权、稳定承包权、放活经营权的“三权分离”概念。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充分肯定和确立了这些概念。在当前的农业经营体系创新中,农民又创造了通过土地经营权入股、土地托管等方式,依托社会化服务,以发展符合我国国情的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因此,我们做“三农”研究,应充分尊重农民的意愿,相信农民的智慧,善于发现、总结和提升农民的选择,这是必须注重农村实地调研的重要原因之一。

五、看待“三农”问题,要有历史的耐心

在2013年经济工作会议上,习总书记讲到土地流转集中和规模经营、农业人口转移、发展现代农业等问题时,用了一个非常有分量的词:“我们要有历史的耐心。”未来是属于年青一代的,青年一代在看待这个问题时,更应该要有这样的耐心。我国当前面临国内粮价高于国际市场的现象,有人说那就自己少种粮、加大进口,或者让更多的农民尽快离开土地,以提高生产效率降低成本。就思路逻辑上讲,这些意见都是对的,但不符合我国的国情和发展阶段。如果真这么办,其后果将难以预料。

应该看到,我国“三农”问题的解决将是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做出任何重大的决定时除了要结合实际,考虑周全,还要有一份历史的耐心,不能急躁。也只有这样,我们对“三农”问题的思考才能将紧迫的使命感和有担当的责任心结合起来,对农村、农业和农民才会充满真挚感情而又不失理性。

中央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副组长、办公室主任

清华大学中国农村研究院院长

陈锡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