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 考研真题与典型题详解(略)
第3章 美的产生
3.1 复习笔记
一、从石器的造型上看美的产生
(一)概述
1人类劳动是从制造工具开始的,工具的制造最明显地体现了人类有意识、有目的的活动。
2人类制造工具是从制造石器开始,在石器造型的演变上充分体现了人类自由创造的特性,并具体地说明了美的产生是实用价值先于审美价值。
(二)具体表现
1北京周口店中国猿人的石器
(1)距今约四五十万年,属于旧石器时代早期。
(2)当时使用的是打制石器,很粗糙,没有定型,往往一器多用,在外形上和天然石块的差别虽不很明显,但是,毕竟在石面上留下了人的意志的烙印。
(3)从材料的选择,加工的方法,到外形的特征,都体现了人类自觉的、有意识、有目的的创造活动。
(4)这种石器的意义:它对人类历史的意义极为重大,标志着人类脱离了动物。
2山西许家窑人的石器
(1)被称为“北京人的后裔”,属于旧石器时代。
(2)狩猎时的武器是石球,它标志着器物的实用性质。
(3)石球的造型是由实用的需要决定的。当原始人类从这些实用的形式中看到自身的创造、智慧和力量而引起喜悦时,这种圆的造型才能成为美的对象。
3丁村人(山西襄汾县)的石器
(1)属于旧石器时代中期。
(2)在北京中国猿人之后,经历了几十万年艰苦的实践,人类在制作石器上积累了经验,在石器的造型上由于用途不同形成了初步的类型。
(3)既锐利,又坚实,在造型上从实用出发注意均衡对称;
(4)丁村旧石器加工的难度较大,在外形上和自然形态的石块已有较显著的区别,体现了人类智慧的发展。
4山顶洞人的石器
(1)属于旧石器时代晚期。
(2)从美学意义上这个时期的器物值得注意的两点
①钻孔和磨制技术的发现,最有代表性的器物是骨针,针尖和针孔的加工都是一种细致的劳动;
②装饰品的出现,装饰品中有石珠、兽牙、海蚶壳等等,装饰品有红色、黄色、绿色,相映成趣。
(3)这些器物反映了原始人类在解决物质生活需要的基础上审美要求的发展。
(4)在原始的装饰中由于条件比较单纯,使我们能较清楚地看出装饰物的感性形式和内容之间的联系,因此,更便于理解美的事物中所包含的对生活的积极意义。
5西安半坡村和山东大汶口的石器
(1)均属于新石器时代。
(2)这些石器大多是磨制的。磨制石器是新石器时代有特征性的东西,最早只是刃部磨光,后来发展到通体磨光。同时还出现了锯割等先进技术。
(3)这些器物由于采用磨制的方法,不但提高了实用效能,而且在造型上美的特征(如光滑、匀整、方圆变化等)也更加明显。
(4)山东大汶口出土的玉斧(一说为玉铲),属于新石器时代晚期的遗物。这种玉斧具有明显的审美特性。
二、从古代“美”字的含义看美的产生
(一)“美”的含义之一
1一种解释是大羊为美。
2在《说文解字》中写道:“美,甘也。从羊从大。羊在六畜主给膳。美与善同意。”
3“美善同意”说明美的事物起初是和实用相结合。羊成为美的对象和社会生活中畜牧业的出现是分不开的。
(二)“美”的含义之二
1认为美和羊没有关系,“美”字是表现人的形象。
2持这种看法的同志认为从美字上体现了美和人体、美和装饰、美和艺术的关系。
(三)“美”的含义之三
1古代对农作物也有称为美的。
2孟子曾说:“五谷者,种之美者也。”这里所说的“美”与“善”、“好”同意,也体现了美与实用的关系。
三、从彩陶造型和纹饰看美的产生
(一)彩陶的造型和纹饰体现了人类进一步自觉地美化产品
1陶器的出现标志着人类智慧的进一步发展。陶器对人类生活有重要影响。
2彩陶不仅是为了实用,而且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它是实用性和艺术性的结合。陶器和石器比较有更明显的审美特征。
3陶器上的各种纹饰流露了当时人们的这种珍爱的感情。
4陶器是在实用的基础上更自觉地美化产品
(1)陶器的造型和装饰具有更多的自由和想象的成分。体现了人的精神特征,从形象中流露出当时人们在美的创造中的喜悦。
(2)比较自觉地娴熟地运用形式美的法则,如图案中的对称、调和、对比、变化、多样统一等等。
(3)这些彩陶的制作过程和方法体现了人类在研究和掌握形式美上的巨大进步
①雷圭元曾对庙底沟彩陶的图案作过深入细致的分析,指出当时人们已能熟练地运用以点定位,用线联络成文的种种方法。
a.雷圭元分析的彩陶上的植物纹饰的绘制过程:
第一,第一图先用点定位;
第二,第二图以米字格联结;
第三,第三图以弧作三点一组的联结;
第四,第四图在钩线中填彩使风格明确。
b.从这个作图的过程清楚地表明,当时在生产一件陶器时不仅有明确的实用目的,而且在美的创造方面,事先经过周密的思考、设计,完全是有计划进行的。
②在美化产品中还注意到图案部位的选择。根据人们在使用器物时经常保持的视角来确定图案的部位。
③原始人类最初是从器物的粗糙的实用形式中,直接看到自己的自由创造,在彩陶的纹饰上则进一步体现了人类对形式法则的自觉运用。这时候人类对产品形式的探索虽然仍以实用为基础,但已不仅仅是为了满足实用需要,同时也是为了满足审美的需要。
(二)彩陶图案的来源
1探讨彩陶图案的来源问题的目的:为了进一步说明美的产生和劳动的关系。
2彩陶的图案的来源
(1)直接反映自然的形象,如鱼纹、鸟兽纹、花果纹等
①这些图形大都和当时人们经济生活有着密切的联系,是人们在劳动中经常关心、熟悉和喜爱的对象。
②在图案中通过洗练的形式表现了这些自然形象的特征。
(2)几何图形的纹饰
①这些图形大都是从自然和生活形象中提炼、概括出来的。
②许多几何图形的来源并不局限于某一具体事物,在几何图形中各种形式美的产生,往往是对现实中许多事物的共同形式特征的概括,实际上是在长期实践中通过各种生活渠道形成的。
(3)有些几何纹饰是和生产技术过程相联系的。
(三)从对美的分析中得到的观点
1美产生于劳动
(1)美的事物都是内容与形式的统一,它直接呈现于对象的感性形式(色彩、线条、形体等),在这些感性形式中凝聚着人们的劳动和创造。
(2)从石器、陶器的发展过程说明在人所创造的对象世界中日益丰富地显示出人的本质一一自由创造的力量。
2在美的产生过程中实用价值先于审美价值
(1)在工具造型上的每一个新的进展,不但体现了实用效能的提高,同时也标志着人类创造和智慧的发展。
(2)在实用的基础上,才逐渐出现产品的装饰,并分化出主要为满足审美需要的装饰品。
3从实用价值到审美价值的过渡中,人类的观念形态起了中间环节的作用
(1)观念形态虽然在实用到审美价值的过渡中起中间环节的作用,但观念形态并不是美的根源。
(2)观念形态本身也是决定于一定社会生产力状况和经济。
4在生产实践中主体与客体的辩证关系
(1)正确理解实践中主体与客体的辩证关系是探索美的产生的根源的一把钥匙。
(2) “客体”是指人所创造的对象世界。这个对象世界是人类社会实践的产物,也就是人化的自然。反过来又影响主体,凭着对象的丰富性才发展了人的感觉的丰富性。
(3)美从低级向高级发展的循环过程:在劳动中人类创造了美,在创造美的过程中又提高了自己的审美能力和审美需要。人类凭借着这种提高了的审美能力,又创造出更新更美的事物。从创造美的对象到提高主体审美能力,再去创造新的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