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语文教学相关资源的研究技能
一、语文教学相关资源的研究技能概述
关于语文课程资源,《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版)》的表述是: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与《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版)》的表述大体相同,在此不再列举。
从上面的表述中可以获得以下信息:一是把语文课程资源分为两类——课堂教学资源和课外学习资源;二是通过列举,说明了语文课程的资源的范畴;三是表明语文课程资源的特性——无处不在;四是要求学校利用、开发资源,并为语文创设实践环境;五是强调教师高度重视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韩雪屏等学者“把语文课程资源分为‘语文课程基本资源’和‘语文课程相关资源’两大类别。语文课程基本资源,指的是语文教科书。语文课程相关资源,指的是语文教科书之外的其他课程资源。”[18]
我们赞同课程标准关于语文课程资源的范畴及特性的表述,和韩雪屏等学者关于语文课程资源分类的观点。本章节采用语文教学相关资源这一概念,是因为本书研究的范畴要小于语文课程相关资源,只是其中的一部分,指的是教师基于完成语文教学任务,在研究语文教科书的同时,有目的、有针对性地阅读、选择、利用其他人的研究成果。主要包括语文课程标准、学术界的相关研究、中小学一线教师的研究,以及关于教师、学生等人的因素的资源研究等方面。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版)》指出:“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也指出:“语文是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主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基于上述对语文课程基本属性的认识,我们以为语文教学的相关资源具有言语性、关联性、情意性和发展性。
1.言语性
正如语文课程标准所说:语文是重要的交际工具,语文课程是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语文课程教学的主要任务是培养学生的阅读、写作、口语交际等能力。这无不与言语关系密切。换言之,语文课程的性质和语文教学的任务要求语文教学的相关资源要为培养学生的言语能力而服务。语文教学的相关资源本身必须是言语的,或者与言语关系密切,要么是言语的载体,要么是进入语文教学的言语实践材料,它们必定与言语发生联系,成为学生学习语言文字的条件或材料。这是其他课程所不具备的,因此,言语性是语文教学相关资源的主要特征。
2.关联性
语文教学的相关资源不论是文本的,还是声像的,往往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与其他资源产生这样或那样的联系,这就是语文教学的相关资源的关联性。正如夏丏尊在《阅读什么》中所说的那样:
《阅读什么》是夏丏尊先生写给中学生的,讲的是读什么的问题。换个角度,如果我们把《桃花源记》看做语文教科书中的一篇课文,那么,文中的“参考书”即本节所言的语文教学相关的资源。这段话形象地讲明了教学文本与语文教学的相关资源之间的关联性,也形象地讲明了教师研究语文教科书及语文教学相关资源的过程。
关联性不仅体现在文本与文本之间,还表现在非文本的资源与文本之间产生的关联。如组织学生参与赏月活动,自然会激活学生心中积淀的众多文本,看到月亮会想到“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等许多描写月亮的诗句,会想到《十五的月亮》《半个月亮爬上来》等歌曲。在此情境下,既是对自然景色、人文活动等非文本资源的开发与利用,也是对学生已经习得的语文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3.情意性
言语或文本承载人们的思想情感,表情达意是言语或文本最核心的内容。古人所谓“文以载道”“诗言志”说的也是这一道理。语文教学的相关资源总是承载着人类的思想情感、态度精神、文化审美等方面的内容,作用于人的精神层面。正是因为这些具有人文性的内容,才使得语文教学为学生的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提供支持与帮助,才使得开发与利用这些相关资源有意义,有价值。
4.发展性
语文教学相关资源的发展性表现在自然资源的四季、晨昏的变化之中,也体现在人文社会资源的时代性变迁之中,还体现在各种资源与言语的变化中。以言语的发展变化为例,一部分词汇随着社会的发展而死亡,另一部分新生词汇则应运而生,如近年来产生的网络语言。新生的词语一方面破坏着传统语言,另一方面也创生着新语言。语言的发展变化也在促使语文教学相关资源不断变化。言语具有较强的个性化特征,一方面,不同人的言语表达自然会不同;另一方面,同一人在不同的时间、地点、环境中,对同样内容的言语表达也会有所不同。此外,个体的言语表达还会不同程度地受到社会语言的影响。所以,言语总是处于不断的变化之中,与之密切相关的语文教学相关资源也总是发展的、变化的。
1.帮助学生深入理解教学内容
由于现行的语文教科书主要是文选型,其选文有不少是中国文学史上的经典之作,这对于传承文化、学习典范语言、提高文学素养是十分必要的。但是这些文本与学生的生活距离较远,势必造成理解上的困难。所以,教师研究语文教学的相关资源时,最为主要的还是要帮助学生理解选文传达出的思想情感。如本章第一节中列举的教师对《死水》研究的案例,教师考虑到学生与闻一多创作《死水》的年代相距甚远,难以理解作者的思想情感,就选用了媒体资源,较为直观地呈现那一时代的闻一多大声疾呼的情景,帮助学生理解《死水》。
此外,教师还围绕着作者闻一多和《死水》研究了大量的相关资源,并且精心选择关联度较大的文本资源,形成了供学生深入理解《死水》的资源包。
2.创设语文实践的环境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是实践性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是语文实践”,“应该让学生多读多写,日积月累,在大量的语文实践中体会、把握运用语文的规律。”[20]还以上文提及的《死水》的研究为案例。教师为学生搭建阅读、写作的语文实践平台,教学中引入《红烛》《七子之歌》等七首闻一多的诗歌,拓展了学生的阅读视野;课后又布置作业,“阅读贾平凹的《丑石》,然后模仿《死水》,把它改写成诗歌”,将课内外的阅读与写作结合起来,为学生创设了很好的语文实践活动。
3.多途径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语文学科的基础知识,不论是字词句篇,还是语法、逻辑、修辞、文学,散落在每一篇课文中,缺乏有机的、整体的联系。学生往往只是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学习了这些知识,在语文考试卷中用这些知识答题,却很少在生活中运用。事实上,“语文课程是学生学习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课程,学习资源和实践机会无处不在,无时不有。”[21]因而,教师在研究语文教学的相关资源时,应该有强烈的开发与利用资源的意识,选择适宜学生学习的资源引入语文教学,打通课堂内外,打通读写,让学生在言语实践活动中,把各种语文知识用起来,整合起来,形成有机体,从而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二、语文教学相关资源研究的原则
研究语文教学的相关资源的目的是为了达成语文教学目标。因此,在教学准备阶段,首先要确定教学目标,之后依据教学目标确定教学内容;其次要考虑教学内容需要哪些资源支撑;再次,对相关资源进行研究,从其中选择恰当的资源进入语文教学。教学目标统率着语文教学资源的利用与开发。
信息化社会中,语文课程教学资源丰富,无处不在,无时不在。学校教育应该给学生提供优质课程学习资源。教师研究、利用、开发资源时要遵循优先原则,即语文教材优先。此处的语文教材,包括教科书、与之配套的阅读教材、教师用书、学生练习用书、教学音像材料等。语文教材经过编辑者精心编排,众多一线教师使用,不断地修改,是相对成熟且规范的课程资源,也是最重要的课程资源。为此,在众多的语文教学的相关资源中要优先利用和开发。
适切性原则,指的是开发与利用语文教学的相关资源,要适切于学生的实际情况。教师要依据学生已有的知识积累、智力水平、兴趣爱好、学习需求等来寻找那些适宜的、相关的教学资源。这样才能有针对性地为学生提供优质的语文学习资源。此外,资源的呈现方式也要考虑学生的年龄、心理以及接受度,惟其如此,才能使优质资源得到有效利用。
三、语文教学相关资源的研究案例
案例研讨
《孙权劝学》教学思路及反思[22]
(选自《资治通鉴》建安十七年)
(选自《资治通鉴》建安十八年)
《孙权劝学》是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的一篇课文。这一单元前四篇课文都是介绍历史上的杰出人物的,是白话文。只有《孙权劝学》是选自《资治通鉴》的文言文。教材的编写者在文前的导读语中云:“本文简练生动,用不多的几句话,就使人感受到人物说话时的口吻、情态和心理,既可见孙权的善于劝学,又表现了吕蒙才略的惊人长进。其中鲁肃与吕蒙的对话富有情趣,尤其值得玩味。”从这段话中,我们可以鲜明地感受到教材的编写者是想让学习者和教学者从人物描写的角度去学习这篇文言文的。
刘占泉老师在《〈孙权劝学〉教学思路及反思》一文中列举的某地一般教师所作的教学设计,也是按照教材编写者的意见将分析孙权、鲁肃和吕蒙这三个人物的性格特征作为了教学的重点。这样的教学设计基于教科书的编写者将《孙权劝学》这一节选片段编入介绍杰出人物的单元的意图,也基于本课的文前导读语。因此,教师,特别是还处于职前阶段的师范生,这样读解教学文本是无可厚非的。
这一案例的可贵之处在于,刘占泉老师在反复研究《孙权劝学》的文本以及相关教学设计的基础上,认为教师们“淡薄了文言学习的特质”,决定“把这一课的教学思路回归于文言阅读的应有专责,回归于经典文本的自学、探究与交流,且放置在一种有联系、有趣味的文言阅读平台之上。”这是对教学文本、教科书及相关教学资源进行综合研究之后得出的创新性的教学目标。为达此目的,在教学中,“第一是‘巩固’,让前一个40分钟,每分钟都落实于熟读成诵、疏通文义和大致理解文意上。”“第二是‘扩展’,从课文内容出发,向临近的适宜的古典文献靠拢。”注意了教学相关资源的适切性,从《资治通鉴》中选择了两段与课文中内容相关的片段,用以扩展学生文言文的阅读量,激发学生探究的兴趣。教学实践也证明教学效果是比较好的。
这一案例启示我们:对文言文相关教学资源的研究,也应该着眼于言语的实践,遵循适切性原则,为学生选择适宜的古典文献,搭建阅读平台,使学生对课文熟读成诵,并且阅读适宜的、相关的古典文献,在大量诵读的实践中,理解文本,进行有效学习。[23]
四、语文教学相关资源研究技能的评价
语文教学的相关资源研究,涉及的范围较广。评价时,既需要对教学文本熟悉,又需要有较为广博的知识。可借助表1-3,对语文教学相关资源研究技能进行评价。
表1-3 语文教学相关资源研究技能的评价表
注:总分在9~10之间为优秀,在7~8之间为良好,在6~7之间为中等,在0~5之间为不合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