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元1 健康与心理健康知识ABC
心理故事:断箭
春秋战国时代,一位父亲和他的儿子出征打战。父亲已做了将军,儿子还只是马前卒。又一阵号角吹响,战鼓雷鸣了,父亲庄严地托起一个箭囊,其中插着一支箭。父亲郑重地对儿子说:“这是家袭宝箭,佩戴身边,力量无穷,但千万不可抽出来。”
那是一个极其精美的箭囊,厚牛皮打制,镶着幽幽泛光的铜边儿,再看露出的箭尾,一眼便能认定是用上等的孔雀羽毛制作。儿子喜上眉梢,贪婪地推想箭杆、箭头的模样,耳旁仿佛有“嗖嗖”的箭声掠过,敌方的主帅应声折马而毙。
果然,佩戴宝箭的儿子英勇非凡,所向披靡。当鸣金收兵的号角吹响时,儿子再也禁不住得胜的豪气,完全背弃了父亲的叮嘱,强烈的欲望驱赶着他“呼”一声就拔出宝箭,试图看个究竟。骤然间他惊呆了。
一支断箭,箭囊里装着一支折断的箭。
“我一直挎着支断箭打仗呢!”儿子吓出了一身冷汗,仿佛顷刻间失去支柱的房子,轰然坍塌了。
结果不言自明,儿子惨死于乱军之中。
拂开蒙蒙的硝烟,父亲拣起那柄断箭,沉重地叹一口气道:“不相信自己的意志,永远也做不成将军。”
【感悟与思考】 我们要相信自己才是一支箭,若要它坚韧,若要它锋利,若要它百步穿杨,百发百中,磨砺它、拯救它的都只能是我们自己。健康的心理和积极的心态对一个人而言至关重要。
心理知识:健康与心理健康
一、什么是健康
早在1948年,世界卫生组织就给出了关于“健康”的新定义:健康不仅仅是没有疾病或虚弱现象,而且是一种生理上、心理上和社会适应上的良好状态。这一定义标志着人类对健康的理解已从生理的、个体的理解发展到心理的、社会的理解。
在上述认识的基础上,世界卫生组织具体规定了健康的十条标准:(1)有充沛的精力,能从容不迫地应付日常生活和工作的压力而不感到过分疲劳和紧张;(2)态度积极乐观,敢于承担责任,不论事情大小都不挑剔;(3)善于休息,睡眠良好;(4)能适应外界环境的各种变化,应变能力强;(5)能够抵抗一般性的感冒和传染病;(6)体重适中,身材匀称,站立时头、肩、臂位置协调;(7)反应敏锐,眼睛明亮,眼睑无炎症;(8)牙齿清洁、无空洞、无病菌、无龋齿、无出血现象,齿龈颜色正常;(9)头发有光泽,无头屑;(10)骨骼健康,肌肤富于弹性,走路轻松自然。
1998年,世界卫生组织又对健康问题作出了进一步解释:健康应包括身体健康、心理健康、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和道德健康。有关学者也提出了具有现代意义的新的健康观:健康应是能对抗紧张,经得住压抑和挫折,积极安排自己的各种生活及活动,智慧、情感和躯体能融为一体,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充满生机,且富有文明的意义。
在21世纪的今天,随着生活节奏和工作节奏的不断加快,人们对“健康”的含义有了更进一步的思考。最新科学研究发现,现代社会中60%的人都处于一种亚健康状态——第三状态。现代人更多的共同体验是:我们没有疾病,但似乎又不健康。焦虑感、罪恶感、烦倦感、无聊感、无助感、无用感,这些感受是现代人陷于第三状态时的求救信号。
最近,世界卫生组织又提出了三个新指标和关于身心健康的八条标准。
三个指标是指:新概念,即从满足物质需要向满足精神需要发展;新原则,即从经验养生向科学养生方向发展;新目标,即从追求生活质量目标向追求生存质量目标转化。
八条标准是:快食,三餐吃得津津有味,吃得痛快;快睡,倒头就睡,一觉睡到天亮,睡眠质量高;快便,大小便排泄畅通,便后有快感;快语,思路清晰、敏捷、底气十足;快行,精力充沛,生命充满活力;良好的个性,适应不同环境,乐观豁达;良好的处事技巧,心态平和,情绪稳定;良好的人际关系,积极主动,善待自己又乐于助人。
二、什么是心理健康
长期以来,人们习惯于注重生理健康,而随着社会文明的不断进步,人们对幸福和健康有了更高的追求。心理健康,这项在早前容易被忽略的人类健康的重要指标,如今正受到越来越多的人的关注。尤其是在科技高度发达、竞争日益激烈的信息社会,心理健康在某种程度上将成为人类健康的“核心”。从以上世界卫生组织对“健康”的标准定义,我们也不难看出心理健康在健康中所占的重要地位。
关于什么是心理健康,国外学者对此有一些经典的描述。英格里士认为:“心理健康是指一种持续的心理情况,当事者在那种情况下能作良好适应,具有生命的活力,而能充分发展其身心的潜能;这乃是一种积极的丰富情况。不仅是免于心理疾病而已”。麦灵格尔认为:“心理健康是指人们对于环境及相互间具有最高效率及快乐的适应情况。不仅是要有效率,也不仅是要能有满足之感,或是能愉快地接受生活的规范,而是需要三者具备。心理健康的人应能保持平静的情绪、敏锐的智能、适于社会环境的行为和愉快的气质。”而美国心理学家戴埃博士这样来描述心理健康者的状态:“一个心理健康的人他们几乎热爱生活的每一个内容,做什么事情都非常愉快,从不浪费时间去埋怨或幻想。生病、遇灾不是他们喜欢的,他们却不会因此而整天长吁短叹,而是积极努力,改变现实,并从中获得乐趣。他们从不因往事而内疚或悔恨,当然他们也承认做过错事,但不会因此而懊悔、烦恼之极。他们从不为未来忧虑,他们拒绝担忧,“忧虑是愚蠢的生活方式,必须以现实生活取而代之”。这些人生活在现在,而不是过去或将来,从不畏惧未知世界,喜欢探索一切,无论何时都珍惜眼前的时光,他们在精神上非常独立,脱离了所有的从属关系。当然他们十分热爱家庭,但珍视自己的自由,不希望受别人的约束。他们有一个与众不同的特点:从不寻求别人的赞许,从不想方设法取悦于人。无人喝彩,照样积极地生活。”
综上所述,从广义上讲心理健康是个体的一种持续高效而满意的心理状态。在这种状态下,身体、智力、情绪调和,生命具有活力;适应环境,人际关系和谐,有幸福感;能力得到发挥,潜能得到开发,生活工作效率高,价值得以实现。从狭义上讲心理健康是指人的基本心理活动的过程内容完整、协调一致,即认识、情感、意志、行为、人格完整和协调,能适应社会,与社会保持同步。
心理训练:大学生心理健康观念调查
1. 活动步骤
在老师的指导下,全班同学编制一份《大学生心理健康观念调查问卷》,旨在了解大学生对健康、心理健康知识极其重要性的认识。分别在校内不同专业的同学中进行抽样调查,并分析调查结果,写出调查报告。
2. 讨论与分享
以小组为单位、以调查结果为依据制作PPT,每个小组派一名代表在班级进行汇报及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