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游牧民族必攻、农耕民族必守的城市
(一)中原王朝对北方民族的治理
对于统一的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秦朝来说,旧燕地是远离秦都咸阳的北方边远地区,其地理位置处于中原汉族与北方少数民族交接地带,这里无疑是秦帝国抵御少数民族南下,并向北方开拓的前沿阵地。因此,秦王朝采取了几项措施加强对燕地的控制。
首先,设置广阳郡。秦始皇为了防止六国的旧贵族复辟,把他们迁徙到关中、巴蜀等地管理,并在六国旧都城处大多设置了郡,广阳郡的设置显然也是为了控制旧燕地的核心地区。其次,拆除燕国的南长城。南长城又称易水长城,其走向基本上是沿易水东西伸延,恰好阻隔了燕地与中原地区的联系。拆除易水长城,就使得旧燕地与整个华北大平原乃至关中地区连通起来。再次,修筑驰道。秦始皇为了加强对各地的控制,自统一后的第二年(公元前220年)起,就以咸阳为中心,陆续修筑通往全国各地的驰道,向东一条经函谷关到三川郡(治所在今洛阳),东北向至邺县(今河北临漳县西南)达于邯郸,向北直到蓟城。又以蓟城为中心,向东经渔阳地区到达碣石(今河北秦皇岛北戴河地区),向西北经军都县过居庸关到达云中和上郡(今内蒙古和陕西地区),从而使得蓟城更成为南达中原、西连云朔、北接内蒙古高原的枢纽。这给蓟城以后的经济发展和文化交流带来了深远影响,也确立了蓟城作为中原封建国家北方重要边城的地位和作用。驰道修通后,秦始皇曾五次沿驰道巡游各地。秦始皇三十二年(公元前215年),始皇第四次出巡,向北到达燕蓟地区,曾到过蓟城,后经无终,到达碣石。
秦朝时期,边患主要来自西北的羌族和北部的匈奴族。尤其是匈奴族,自战国后期逐渐强大起来,到了秦代,向南已越过阴山,侵入黄河以南地区,对秦朝构成了极大威胁。公元前215年,秦始皇派将军蒙恬率30万大军北击匈奴,将其逐回河套以北。为了巩固边防,次年,由蒙恬督率军士把原来秦、赵、燕三国的北长城重新修整连接起来,“因地形,用险制塞,起临洮,至辽东,延袤万余里”,修筑起著名的万里长城。关于“居庸关”之名的来历,有这样一种说法:秦代有大批服役筑长城的“庸徒”居息于此,因而得名“居庸关”。
西汉初年,匈奴族通过“东击东胡”,征服了乌桓、鲜卑等民族,势力再次强大起来,此后就不断南下,袭扰劫掠西汉政权的北部边郡,蓟城地区往往首当其冲。为了加强对北方地区的防御,西汉政府修缮增筑长城,同时,也主动出击三次讨伐匈奴,迫使匈奴远徙西北。原依附匈奴的乌桓、鲜卑各族转而归附汉朝,迁至燕北上谷、渔阳、右北平、辽西、辽东五郡的塞外地区。为加强管理,西汉政府还专门设立了护乌桓校尉,后又设立护鲜卑校尉和护东夷校尉,级别相当于郡守。其中护乌桓校尉府就设在蓟城。
今日居庸关
东汉初年,匈奴、乌桓、鲜卑等族乘东汉国势较弱之机,又不断南下袭扰,蓟城以北的渔阳、上谷等郡成为防御的前线。光武帝刘秀先后任命几位有治理地方经验的官吏到这里做太守,其中郭伋、张堪最为突出。建武六年(30年),郭伋任渔阳太守,针对地方秩序混乱、匈奴犯境的状况,他“示以信赏,纠戮渠帅”,“整勒士马,设攻守之略,匈奴畏惮远迹,不敢复入塞,民得安业”。在他任职的五年中,当地户口增倍。接任渔阳太守的张堪,继续沿用郭伋的治理方法,“捕击奸猾,赏罚必信,吏民皆乐为用”。张堪还在狐奴(今北京顺义东北)兴修水利,开辟稻田8 000余项,发展农业,提高武备。张堪任太守八年,渔阳比较安定。
东汉后期开始,蓟城一带处于分裂割据势力的控制之下。建安五年(200年),曹操经官渡一战,击败袁绍主力,基本统一北方。蓟城成为后来曹魏政权控制北方少数民族的重要城市,为了统领北方军事,在蓟城设立征北将军府,征北将军统辖幽州刺史和护乌桓校尉、护鲜卑校尉、护东夷校尉。这些措施使蓟城地区有了一段相对安定的时期。
西晋一代,中央对蓟城地区也十分重视。泰始七年(271年),晋武帝任命卫瓘为征北大将军,统管幽州诸军事,同时兼任幽州刺史、护乌桓校尉。卫瓘采用离间手段,削弱了北部乌桓、鲜卑的威胁。卫瓘之后,治理幽蓟地区有成就的还有张华、唐彬等人。太康三年(282年)正月,晋武帝以尚书张华统管幽州诸军事,领护乌桓校尉、安北将军。他注意抚纳新旧,广布恩信,使“远夷宾服,四境无虞,频岁丰稔,士马强盛”。唐彬是晋惠帝时人,元康年间(291—299年)在他监幽州诸军事时,“复秦长城塞,自温城洎于碣石,绵亘山谷且三千里,分军屯守,烽堠相望。由是边境获安,无犬吠之警,自汉魏征镇莫之比焉”。经过这三人的治理,晋太康、元康间,北部边境也有过一段稳定时期。
但到了西晋末年,幽州刺史王浚乘“八王之乱”时机,割据幽州并图谋帝位,不仅遭到晋宗室的反对,也失去了幽州士庶的支持。建兴二年(314年),王浚被羯族首领石勒擒杀,蓟城落入鲜卑族段部手中。317年,西晋亡,东晋建立,但只能经营长江以南的半壁江山,中国进入南北分裂、对峙的阶段,北方地区开始了十六国、北朝时期。
这一时期北方的羯、氐、鲜卑等族统治者纷纷在塞内建立政权,包括后赵(羯族,319—350年)、前燕(鲜卑族,337—370年)、前秦(氐族,351—394年)、后燕(鲜卑族,384—409年)、北魏(鲜卑族,386—534年)、东魏(鲜卑族,534—550年)、北齐(鲜卑族,550—577年)、北周(鲜卑族,557—581年)等,它们都相继占据过蓟城。其中鲜卑慕容部建立的前燕,350年攻占蓟城,352年将国都从龙城(今辽宁朝阳)迁到蓟城,357年又迁都邺城(今河北临漳)。蓟城作为前燕国都共计五年,这是北方少数民族政权第一次在蓟城建都,时间虽短,但却是北京历史发展过程中的一个亮点,对于北京后来政治地位的进一步提升具有一定的影响。
(二)中央政府与地方势力的较量
公元前202年,经过四年多的“楚汉战争”,刘邦打败项羽,建立西汉王朝。同年七月,燕王臧荼举兵叛汉,刘邦亲率大兵伐燕。九月,平定臧荼之乱,封亲信太尉卢绾为燕王,仍都蓟城。西汉初年,刘邦为了实现中央集权,逐步消灭异姓诸王。公元前195年二月,刘邦派兵攻蓟,卢绾败逃塞北,后降匈奴,被封为东胡卢王,一年后病死。刘邦改封皇子刘建为燕王,是为燕灵王。刘邦死后,高祖后吕雉擅权。公元前181年刘建死,吕后杀其子,废燕国改置燕郡。次年改封她的侄子吕通为燕王。公元前179年,文帝即位,诛杀吕氏党羽,改立琅玡王刘泽为燕王,是为燕敬王。传至第三代刘定国时被废,改设燕郡。
元狩六年(公元前117年),汉武帝封其子刘旦为燕王,都蓟城。刘旦做燕王38年,是西汉时期统治燕地时间最长的地方长官。后元二年(公元前87年),武帝卒,昭帝继位。刘旦勾结盖长公主、左将军上官桀、御史大夫桑弘羊等人密谋叛乱,觊觎帝位。元凤元年(公元前80年)事情败露,上官桀、桑弘羊等在长安被杀,刘旦在蓟城闻知事败,自缢而死。死后被谥号为“剌王”,意思是说他做事乖谬。其子刘建被免为庶人,再度废燕国改设广阳郡。本始元年(公元前73年),宣帝即位后,封刘建为广阳王,改广阳郡为广阳国,仍都蓟城。
大葆台汉墓内的“黄肠题凑”
传到其曾孙刘嘉时,被王莽所废,广阳国改为广有郡。西汉一代(包括王莽和更始帝)231年中,蓟城四度为诸侯王国的都城达198年,四度为郡治首府仅有33年,其名称或为燕国、燕郡,或为广阳郡、广阳国、广有郡。
西汉末年,各地的农民起义纷纷爆发,汉宗室刘秀企图借机“复高祖之业”。更始二年(24年),刘秀北上进入蓟城,但遇到以王郎为代表的地方割据势力的威胁,只好在大将铫期的保护下,连夜夺蓟城南门而出,逃到广阳县城。不久,刘秀到达信都(今冀县),重整军马,又得到上谷太守耿况、渔阳太守彭宠等人支援。随后刘秀率军破邯郸、杀王郎,占据河北,与更始政权分裂。25年,刘秀领导地主武装力量先后打败了河北的各部起义军,并追剿农民军直至渔阳,在潞县(今北京市通州区境内)以东及平谷(今北京市平谷区)一带剿杀了大部分农民起义军。同年六月在鄗南千秋亭(今河北柏乡县北)称帝,建立了东汉政权。
东汉建立的第二年,蓟城地区就发生了彭宠叛乱。彭宠原为渔阳太守,因助刘秀打败王郎有功,居功自傲。东汉立国后,刘秀大封功臣,而独彭宠无所加爵,遂心怀怨怅,后又因与幽州刺史朱浮失和,疑虑刘秀对他有加害之意。遂于建武二年(26年)二月举兵反叛,曾攻破蓟城,自立为燕王。叛乱三年后才被平息,对蓟城地区的经济、社会造成了巨大的破坏,后经郭伋、张堪治理才逐渐恢复起来。
东汉后期,随着阶级矛盾的日益尖锐,光和七年(184年)爆发了黄巾大起义。起义后来虽然被残酷地镇压了,但东汉政权也遭到了极大削弱,全国处于四分五裂状态,军阀割据的局面已经形成。中平六年(189年),汉宗室刘虞出任幽州牧,驻节蓟城。一年后,由于发生“董卓之乱”,蓟城与名存实亡的东汉政权中断了固定的联系,陷入刘虞、公孙瓒、袁绍、曹操等的军阀战争之中。
初平三年(192年),刘虞部将公孙瓒不服其节制,在蓟城另筑“小城”自据。翌年,刘虞率军十万攻公孙瓒,却被公孙瓒以数百精兵用火攻打败,刘虞败退居庸县被擒,后被斩于蓟城。公孙瓒遂占据幽州,施行暴政,加之旱灾、蝗灾,使谷价昂贵,以致出现人相食的惨景。两年后,袁绍勾结乌桓、鲜卑贵族打败公孙瓒,公孙瓒退守易京城(今河北雄县西北)。建安四年(199年)春,被袁绍攻破,公孙瓒自焚而死。袁绍占据幽、冀、青、并等州,成为北方一支强大的势力。但第二年在官渡一战中,被曹操击败,袁氏集团遭到重创。建安十二年(207年),曹操最终打败乌桓,消灭袁绍残余势力,统一了北方。
魏晋十六国北朝时期,蓟城地区多数时间已不受中央政府控制,这里成为北方封建割据势力的一个中心。这些割据者为了保住自己的地盘,通常是招募边塞少数民族当兵或直接援引少数民族军事力量作为助力,结果不但导致边塞各族大量进入内地,而且一旦双方失和,割据者往往被杀,蓟城则被游牧民族占据,成了他们南下中原的军事前哨基地。这其中最典型的例子就是西晋末年的王浚割据。
王浚夫人华芳墓出土的象牙尺
惠帝永康二年(301年),幽州刺史王浚乘“八王之乱”割据幽州。王浚在军事上主要依靠并州刺史刘琨、辽西鲜卑段氏和幽州乌丸(桓)三支力量,其中鲜卑、乌丸的骑兵是王浚作战的主力。怀帝永嘉六年(312年),王浚布告天下,伪称“受诏承制”,欲取代晋朝,政治上渐失人心。军事上,先与刘琨失和,失去并州的支持;随后在羯族石勒的离间下,与鲜卑、乌丸的联盟也宣告瓦解。王浚的统治手段非常残暴,对百姓异常暴虐,晋末,幽州地区连遭蝗涝之灾,王浚仍大兴土木,奢靡寻欢。建兴二年(314年)三月,石勒率兵袭破蓟城,擒杀王浚。石勒在蓟城停留二日,纵兵大肆焚掠宫室,屠杀百姓和士兵万余人,但因实力不够并未占据蓟城,蓟城落入鲜卑段部手中。319年,石勒建立后赵政权,蓟城遂归入其版图。以后蓟城又历经前燕、前秦、后燕和北朝的北魏、东魏、北齐、北周等朝代占据,直至隋及唐前期,统一的中央政权才又恢复了对蓟城地区的控制。
(三)藩镇割据与燕云十六州的割让
从唐代中期开始,随着统治集团内部矛盾和阶级矛盾的加深,契丹和奚等北方少数民族的势力乘机发展,北部边患日益严重。针对这一情况,在天宝元年(742年),中央政府在北方沿边十个重镇分别设置了节度使,其中兵力在五万以上的有五个,又以范阳郡(天宝元年“幽州”改称“范阳郡”)为“诸镇之冠”。范阳郡节度使统领经略、威武、清夷、静塞、恒阳、北平、高阳、唐兴、横海九军,屯守幽、冀、妫、檀、易、恒、定、莫、沧九州之境,以幽州城为治所。节度使不仅掌握兵权,而且还握有行政、司法、财政、人事等大权,俨然是独立王国的君主。掌握了范阳这一地区,便可以控制中国北方和东北地区,进而可以威胁京城长安,动摇唐王朝的统治。
天宝三年(744年),朝廷任命平卢节度使(治所在今辽宁朝阳)安禄山兼范阳节度使,从此幽州城成了安禄山的大本营。安禄山是营州柳城(今辽宁锦州)胡人,因通晓六蕃语言,初为互市牙郎,后成为幽州节度使张守珪的部将。由于他在镇压东北各族的战争中立有战功,加之善于巴结逢迎,受到唐玄宗的宠信,天宝九年(750年)又受封为东平郡王。但安禄山内心潜藏异志,以御寇为名在辖地大贮兵马粮饷,积蓄反叛力量。天宝六年(747年),他在渔阳筑雄武城,内贮兵器、军队8 000人,战马和牛、羊数万。他还奏请朝廷准许其在上谷开炉铸钱。751年,朝廷又命安禄山兼河东节度使,统兵达20万之众,黄河以北的军政大权都掌握在其手中,这更助长了他叛乱的野心。
天宝十四年(755年)旧历十一月,安禄山以讨伐杨国忠为名,起兵叛乱。他统率部下及同罗、奚、契丹、室韦等少数民族部众15万人,号称20万,在幽州城南誓师,南下渡过桑干河(永定河),经过33天打到洛阳。第二年正月,安禄山自立帝位,国号大燕,自称雄武皇帝,建元圣武,以范阳(幽州城)为大都,也称东都。六月攻陷长安,唐玄宗出奔入蜀。七月,太子李亨即皇帝位,是为唐肃宗。不久,安禄山集团发生内讧。至德二年(757年)正月,安禄山被其子安庆绪所杀,安禄山亲信史思明据范阳不受安庆绪节制。史思明原名窣于,为宁夷州突厥人,早年与安禄山同为幽州节度使张守珪的部将,后成为安禄山的部下。安禄山叛唐后,史思明率领叛军攻河北,被安禄山任命为范阳节度使,此时他占据13郡,统兵8万人。安禄山死后,他一度降唐,被任命为河北节度使,封归义王,不久再度叛唐。乾元二年(759年)三月,史思明杀安庆绪。四月,在幽州(乾元元年范阳郡复称幽州)自称大燕皇帝,改年号顺天,并将幽州城改称燕京。两年后史思明在陕州(今河南三门峡市西)又被其子史朝义所杀,遗骨后归葬幽州,史朝义篡取了帝位,广德元年(763年),唐军攻取莫州(今河北任丘北),其部将纷纷降唐,史朝义走投无路,后自缢身亡。至此历经八年的“安史之乱”最终被平定下来。
史思明墓出土的玉册
“安史之乱”被平息之后,唐帝国的政治军事实力大为削弱。投降唐朝的安史余部在河北地区仍有相当大的势力,唐朝统治者为了换取他们表面的拥戴,分别封以诸镇节度使的名号,主要有卢龙镇(今北京市)、魏博镇(今河北大名)和成德镇(今河北正定),合称河朔三镇。其中幽州卢龙镇节度使李怀仙原为史朝义部将,降唐后仍任原职,他在幽州地区拥有数万军队,治兵缮邑,笼络军心,“户版不籍于天府,税赋不入于朝廷”,名为藩臣,实则割据。从广德元年(763年)李怀仙割据幽州起,至后梁乾化三年(913年)李存勗从山西攻占幽州止,在150年内,幽州地区先后更换了28任节度使。他们名义上虽为朝廷授职,但实际上或为父子兄弟相承,或为军中部将逐帅自立,中央政府根本无法控制,只好姑息羁縻以求得一时苟安。
史思明墓出土的铜坐龙
长期的藩镇割据给幽州人民带来莫大的灾难。幽州地区兵祸不断,统治者连年征调百姓服役、当兵,大肆搜刮民间财富,使“闾里为之一空”。尤其是唐末五代初,刘仁恭、刘守光父子割据幽州达19年之久,极端贪婪凶残,使幽州人民的苦难达到了极点。后梁乾化元年(911年)八月,刘守光称帝,以幽州城为都城,建国号大燕,建元应天。为避免与安禄山大燕同名,故史称刘守光建立的燕为“中燕”。中燕仅存三年,913年,后来建立后唐政权的晋王李存勗亲征幽州,攻陷幽州城,擒杀刘氏父子,以周德威任幽州节度使。
幽州地区长期被藩镇割据势力所把持,已然失去了封建中央集权国家北方门户的作用。这时,东北契丹族势力日渐强大,经常出兵南下袭扰。公元917年,耶律阿保机派汉族降将卢文进领兵50万攻打幽州。卢文进熟知幽州地形,首先派军队攻占居庸关以西,再围攻幽州城。夏四月,契丹军采用飞梯攻城,并挖掘地道,城中则掘开地道,向里灌油燃烧以阻击敌兵;契丹军又在城外堆土山攻城,城中又熔铜汁以洒杀敌兵。幽州守军在援军的支持下守城近200天,使耶律阿保机南侵的企图落空。后唐天成三年(928年),新即位不久的耶律德光又两次出兵河北,均被击败,溃不成军。自此契丹不敢再轻易来犯,尽管当时契丹占领了山后的蔚、新、妫、武、儒诸州和幽州以东的营、平等州,但向幽州几次进兵却始终未能攻下,这说明中原王朝还是有保卫和控制幽燕地区的能力。
燕云十六州形势图
为了防御契丹,后唐政权在山西、河北等地屯驻了大量的军队,其中驻守太原的河东节度使石敬瑭为后唐明宗之婿,手中握有重兵。后唐清泰三年(936年),石敬瑭起兵反后唐。为了夺取后唐中央政权,他遣使向契丹统治者耶律德光求援,以割让幽(今北京城区)、蓟(今天津蓟县)、瀛(今河北河间)、莫(今河北任丘)、涿(今河北涿州)、檀(今北京密云)、顺(今北京顺义)、新(今河北涿鹿)、妫(今河北怀来)、儒(今北京延庆)、武(今河北宣化)、云(今山西大同)、应(今山西应县)、寰(今山西朔县东北)、朔(今山西朔县)、蔚(今河北蔚县)等16州给契丹,岁纳帛30万匹为条件,石敬瑭还上表称臣契丹,并对耶律德光以父相称。这时,镇守幽州的节度使赵德钧也想乘机自立为帝,同样希望得到契丹的支持,但他只是答应与契丹结为兄弟之国,让石敬瑭继续镇守河东。这个交换条件,显然要比石敬瑭的条件差得多,不但没有得到耶律德光的回应,反而因自身按兵不动,助长了耶律德光的南下。在契丹5万骑兵的帮助下,石敬瑭攻下洛阳,建立了后晋政权。此时,在幽州的赵德钧、赵延寿父子看后唐政权大势已去,遂投降契丹统治者,献出幽州城,结果两人反被锁拿回契丹本土。幽州地区自此归属契丹贵族的统治之下,北京历史开始了新的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