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当代社会分层研究的代表性人物伦斯基(G.E.Lenski)曾将这一领域涉及的议题归纳为两个基本方面:“谁得到了什么,为什么会得到?”(伦斯基,1988:2)这一简洁表述概括性地指出了分层研究的核心问题:描述有价值的社会资源在群体中不平等分配的轮廓和状况,并详细解释这种状况得以产生和维持的原因及过程。如果说基于一定标准对现实社会分层与不平等状况进行的描绘、测量与解释是一种客观不平等研究维度的话,那么人们对于不平等状况的态度认知与价值判断则属于主观维度。后者在某种程度上是对前者的延伸和扩展,因为它不仅体现着社会结构位置的“占据者”对于社会不平等“是什么”和“为什么”的感知,还涉及“社会结构如何分化才合理、社会资源如何分配才公平”的价值性判断。
任何一个社会不仅具有特定的客观结构与发展形势,也有自身独特的社会心态、精神风气与情绪律动(成伯清,2009)。正如不了解客观的结构分化和不平等背景就不能理解民众情绪和心态一样,忽略主观倾向和心理要素在社会问题、社会变迁中的建构及推动作用,也不能完整地理解社会现实。
当前,以阶级阶层框架、基尼系数、职业地位测量、社会流动率为代表的不平等研究,是对社会结构分化、财富均等分配、社会流动性与开放性、社会紧张程度等社会现实状况的测量与评估,属于客观分层研究的范畴。这些客观指标对于把握和预测社会分化与不平等形势具有显著的社会意义和政策价值,但它们也存在一些缺陷。其问题主要在于,这些指标就实质而言是反映客观资源和机会“均等”(平均、平等)分配状况的指标,并不涉及公众在不平等意义上的感知和判断,尤其是不能反映公众有关不平等的价值性评判。
与之相比,主观分层研究旨在揭示客观社会变迁和社会分化在人们主观认识及价值观上的反映,如阶级意识、地位认同、分配公平性认知、社会冲突感、流动的主观影响等。从学理意义上讲,主观分层研究有助于揭示真实的民意心声和社会景气状况,因而是一定时期内国家治理绩效的“晴雨表”和社会和谐稳定的“方向标”,构成了观察当代中国社会结构变迁,检视治理绩效和政策得失的重要维度。另外,主观分层变量在客观结构位置与社会选择、行为模式之间架起中间桥梁,甚至扮演中介效应的角色,成为一系列社会后果变量的诱发条件和动力机制,因而主观分层研究的成果,能够为社会治理、社会稳定尤其是社会安全阀机制的构筑提供理论与经验启示。
正是出于上述考量,本书从客观和主观两方面平衡用力,展开有关社会分层与不平等诸多议题的探讨。
本书前半部分聚焦于分层研究的基础理论和客观维度。一方面,社会分层研究尤其是阶级分析中存在多种竞争性的理论视角和多元化的解释逻辑,相互之间既有区别对立,也有交叉重合。本书前三章对多元分层理论范式及其复杂关系格局进行了细致梳理,这一工作有助于彰显不同概念工具的独特分析价值,提升各研究视角的理论力量。另一方面,从阶级阶层结构、中产阶层、性别不平等、科学界分层等几个维度探讨转型时期不同领域的社会分化与不平等问题,这些均属于分层研究的客观范畴。
本书后半部分聚焦于分层研究的主观维度。第八章概要地指出了主观分层研究的意义价值并界定了其核心议题领域。第九章至第十一章具体从分配观念、阶层认同、社会流动主观影响等三个主题入手,揭示客观社会分化在人们主观认识上的反映。具体而言,主观分层维度回应的焦点话题在于:第一,对于贫富差距较大的现象,民众的感受如何,从公平与合理的角度来看,民众能够接受和容忍多大程度的分配不平等?第二,当前民众的主观阶层地位认同状况如何,尤其是如何理解民众主客观地位不相一致的社会现象?第三,社会流动以及由之而来的流动经历对于流动者心理体验、文化适应、价值融入等主观层面会带来何种影响与后果?
应该说,当前社会分层与流动研究客观维度的议题及成果均已较为丰富(本书前半部分只是涉及其中有限议题),而主观维度中蕴藏着更多更新的理论增长点,亟待挖掘和扩展。相对于客观维度,主观维度研究本身既能贡献补充性、印证性信息,也可以产生比较性、差异化结论。从学理意义上讲,让客观与主观两种研究取向互补互鉴、相得益彰,才能获得对于现代社会分层问题的完整理解;而从政策与实务意义上讲,也应该像对经济形势的监测和预测那样,加强对转型时期民众社会情绪、社会心态、社会景气等主观指标的监测和研究(李汉林,2012),作为社会发展形势判断、分析的依据,对于应对新时期的社会不平等挑战,完善社会治理与社会建设意义重大。
参考文献:
成伯清,2009,《从嫉妒到怨恨——论中国社会情绪氛围的一个侧面》,《探索与争鸣》第10期。
李汉林,2012,《要注重和加强社会景气和社会信心的研究》,《中国社会科学报》12月31日,第399期。
伦斯基,1988,《权力与特权:社会分层的理论》,关信平等译,浙江人民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