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头脑和不高兴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9章 《没头脑和不高兴》的基调和情绪

本课将通过任溶溶的《没头脑和不高兴》一书中的例子来探讨被称为基调和情绪的文学元素。接下来,我们就这本书中关于基调和情绪的例子进行讨论。

作者通常通过他们的用词来确定故事的基调,让我们来看看《没头脑和不高兴》童话集的基调是什么吧。

幽默的智慧

任溶溶与儿童之间那种本能、天然的默契感,以及幽默智慧,使他早在上世纪五十年代就写出了佳作《没头脑和不高兴》,拍成动画片后,影响广泛、家喻户晓。“不高兴”演的那只打不死的老虎和“没头脑”背着干粮被褥,上他设计的没有电梯的三百层的少年宫的场景,不知笑痛了多少个肚皮,笑翻了多少张椅子,如今想起来仍叫人忍俊不禁。

幕拉开了,锣鼓锵锵锵敲了起来。武松手拿棍棒,醉醺醺地走出来。呼的一声,从树丛后面扑出一只猛虎,就是“不高兴”。他向武松扑来,跳得高,窜得快,观众都使劲鼓掌。武松迎头给他一棒,棒断了,就赤手空拳地打。锣声锵锵锵敲个不停,武松、老虎打个不停,你来我往,一连打了两三个钟头。武松累得呼呼直喘气,老虎还是精神十足。武松轻声跟老虎说:“够了够了,你得倒下去装死了!”老虎回答说:“不高兴!”锵锵锵,又打下去,足足打了四五个钟头,武松拳头都举不起来了,求老虎快点儿躺下去,老虎还是那句话:“不高兴!”锵锵锵,还打下去,武松累得都快不能动了,躺在地上央求老虎,老虎蹦过来跳过去,一个劲儿说:“不高兴,不高兴!”剧场只好宣布暂时休息。

任溶溶的作品之所以能够如此深入人心,是因为每个孩子都能在里面找到自己的影子,也是因为他对生活观察提炼之后,用幽默的方式集中反映了孩子的特质。

严谨的态度

任溶溶以严肃的创作态度尊重生活原貌,一个当年看过这篇童话的孩子——如今的建筑师给任溶溶写了一封信,她说:“您讲的小马虎的故事我至今还记得,也许是巧合,以后我学的和干的就是建筑工程师,因为记得您的故事,在工作中从来不敢马虎半点,也从未忘记过设计电梯。”

一个个小孩身上背个行军袋,脚下穿着运动鞋,还有些孩子抬着篷帐、汽油炉、锅子、水桶、被子、毯子、褥子。

还有些孩子扛着小担架、医药箱。这些人全都朝着一个方向走。没头脑心想,这些孩子多半上哪儿露营去吧,也不多问,就管自己上少年宫去。

走不多久,没头脑抬头一看,不远就是他亲自设计的少年宫。这座大楼高不见顶,半腰里云彩缭绕。它不但高,而且大,每一层有汽车、电车行驶。这不是一座房子,象一座一层层的城。没头脑心里说:“怎么样,这件大事情做得不赖吧?”

任溶溶说,孩子是不能骗的,否则等他们长大了,发现不是那么回事,会害了他们。

课程总结

任溶溶虽然用幽默风趣的语言描写了一个荒诞的故事,但同时又不会因为创作的是儿童文学,而信口胡说,他秉持着严谨的写作态度,知道好的儿童文学更能影响孩子一生,始终为孩子负责,打下了作品幽默荒诞却又充满哲思的写作基调。